三、喬治·丹特士
歷史上的丹特士
漫畫中的丹特士
普希金的敘事長詩《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的女主人公達齊亞娜在嫁為人婦後面對昔日暗戀的奧涅金的求愛是這樣答覆的:
我愛您 又何必對您說假話 但是我已經嫁給了另一個人 ,我要永遠忠於他
我毫不懷疑娜塔莉亞對丹特士的愛情是真摯的,她同樣也並不想傷害普希金,只是她還是傷害了。
娜塔莉亞並不是普希金筆下的達齊亞娜,現實總是沒有文學作品所描述的那樣美好。如此結局,令人唏噓。
不得不承認,齋藤千穗筆下的丹特士實在是太容易令女人動心了。英俊倜儻、浪漫風流,宛如古希臘雕塑一般的美少年,擁有著顧影水仙都能愛上的容顏。從我個人角度看,丹特士確實比普希金更能打動女人的心,那從蓬勃昂揚的感覺,桀驁不馴的氣質,再加上他對娜塔莉亞確實感情真誠,除了不能像普希金那樣寫出蝴蝶紛飛的動人章節外,真的是浪漫得夠水平。一直困擾於沒有共同語言的夫妻生活的娜塔莉亞愛上他,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只是,炫目歸炫目。最初的熱情慢慢冷卻後,我發現自己喜歡的仍舊是文筆深沉的詩人普希金,而不是輕浮爛漫、會討女人歡心的丹特士。
只是娜塔莉亞不這樣看罷了,她畢竟對詩歌文學沒有什麼興趣。
如果娜塔莉亞結婚結能晚一些,雖然不會與普希金一起名留千古,但對於她個人來說,可能會更幸福一些吧。只是普希金因決鬥而死給她的打擊太大了,所以普希金死後她守寡了很久,星期五就不出門(普希金死於星期五)。很久以後她改嫁了,但也沒有嫁給殺死普希金的、而且也已經喪偶的丹特士。
真實的故事,更像是一場戲、一場夢,一首普希金親筆寫下的長詩。
歷史上的喬治·丹特士原本是普魯士士官,後來拿著權貴的推薦信到了俄國。他被荷蘭駐俄國公使黑克倫認作養子,當時丹特士的父親尚在,所以這個認養子的舉動引起了很多流言蜚語。有人懷疑丹特士是黑克倫的私生子,還有人出版了兩人的通信集的人認為兩人是同性戀關係。這些兩個世紀以前的流言被齋藤千穗女士藝術加工過後,都真實再現於讀者面前。
漫畫中丹特士和娜塔莉亞的愛情有一個俗套的開始,那就是一開始兩個人彼此看不順眼。然而俊俏風流的丹特士很快贏得了娜塔莉亞的大姐——身為宮廷女官的葉卡提麗娜的好感。出於撮合姐姐的愛情,娜塔莉亞開始和丹特士接觸,然而事情總是走一個套路,最終是娜塔莉亞自己和丹特士走到了一起。
最一開始,我只不過覺得丹特士是一個很會討女人歡心的浪蕩子。陶醉於追求有夫之婦,尤其是還是有『普希金夫人』這個響亮頭銜的美女娜塔莉亞。他能愛這個美女什麼呢?難道他們之間能夠架起心靈之橋麼?
他們之間,應該僅僅是羅曼蒂克的浪漫體驗而已。直到丹特士向娜塔莉亞提出要和她私奔,我終於意識到他確實是真的深陷於這份感情裡了。
歷史上,從彼得大帝時代決鬥就已經被嚴厲禁止,違者要處以極刑。但青年之間仍舊普遍採用這種方式解決恩怨。經普希金研究專家統計,他和丹特士的決鬥是第21次(普希金曾經主動提出15次決鬥,對方提出過6次。進行了4次,其餘皆是普希金的朋友從中斡旋令雙方和解而告終)
齋藤千惠女士重現了黑克倫給普希金寫綠帽匿名信、沙皇阻止第一次決鬥、普希金的朋友甚至娜塔莉亞的伯母都出面勸阻決鬥等相關歷史真相。最終以丹特士向葉卡提麗娜求婚為條件,令決鬥不得不中止。
然而丹特士絲毫不愛葉卡提麗娜,他心裡只有普希金夫人。婚禮上他喝得爛醉如泥,把黯然神傷的新娘撇到一邊。一時的權宜之計總是無法解決根本問題,丹特士和普希金最終拔槍相向還是必須要走的宿命軌跡。
普希金給黑克倫寫了言辭尖刻的信函迫使對方不得不接受決鬥,丹特士在精神幾乎崩潰的情況下終於站到了普希金的對立面。
可悲的是,普希金死後丹特士的前程也隨之瓦解。他心愛的娜塔莉亞最終也沒有嫁給他。
許多年後,丹特士和娜塔莉亞在樹林相遇,時過境遷,很多東西都已不復當初。他們只能像熟悉的老朋友一樣聊聊已經去世的人,聊聊孩子,他們曾經刻骨銘心的愛情,只能掩藏在彼此的記憶深處。
四、葉卡提麗娜·岡薩洛娃和亞利克珊德拉·岡薩洛娃
葉卡提麗娜的一生都充滿了令人心碎的悲劇。
她生得又高又瘦,被其母親稱之為「長得跟掃帚柄一樣」,成長在一貧如洗的沒落家族。年方二十五也無人問津。其實葉卡提麗娜長相還可以,但是在光彩照人的娜塔莉亞跟前一比就黯然失色了。家庭的貧困讓她很難嫁出去,最有希望嫁人的娜塔莉亞也因為貧困拿不出嫁妝一度陷入無人求婚的窘境。
娜塔莉亞相對平庸的兩個姐姐的尷尬可想而知。
然而葉卡提麗娜和亞力克桑德拉和娜塔莉亞的最大不同就在於她們熱愛詩歌文學,崇拜普希金和他的作品。
葉卡提麗娜喜歡《葉甫蓋尼奧涅金》因決鬥而死的詩人連斯基,那個書卷中普希金的影子。但現實中,她極為可悲地愛上了喬治·丹特士。
作為一個鋥光瓦亮的電燈泡,葉卡提麗娜對身邊的丹特士和娜塔莉亞的眉來眼去都默默忍受了。丹特士旁若無人地和娜塔莉亞跳舞,故意坐實流言蜚語的行為她也忍受了。最可怕的是,丹特士告訴葉卡提麗娜,他之所以感謝她在身邊,就是因為葉卡提麗娜的存在可以讓人對自己和普希金夫人的私情少嚼舌根。這樣令人難以接受的話,葉卡提麗娜居然也忍受了。
或許她就是這樣愛丹特士,又這樣愛妹妹娜塔莉亞,以至於自己和丹特士婚禮上眾人的議論和丹特士的失常表現她再次沉默了。
只是他們三個人一起在河上蕩舟的時候,葉卡提麗娜再也堅持下去了,她終於提出獨自上岸。
普希金去世後,葉卡提麗娜隨丹特士去了法國,生了四個孩子後難產而死。在她死後,她的丈夫仍舊愛的是她的妹妹,葉卡提麗娜為了斡旋於所有人的利益,最終犧牲了自己的終生幸福。
她高潔的品質贏得了丹特士和黑克倫的善待,但她從來沒贏得丈夫的愛情。葉卡提麗娜自身的素養決定了她不會與妹妹爭吵,顧全了一輩子大局的葉卡提麗娜,卻無法贏得家人的原諒。他們恨她,恨她是殺死普希金兇手的妻子。
葉卡提麗娜真是整部《普希金的天使》中最富含悲劇色彩的人物。而她最大的悲劇就在於,直到她死,包括漫畫中的所有角色以及作為讀者的我在內,都認為葉卡提麗娜遠遠配不上喬治·丹特士。
再說說娜塔莉亞的二姐亞利克珊德拉。
亞利克珊德拉應該是漫畫中最愛普希金的女性,她甚至比姐姐葉卡提麗娜更加崇拜普希金,甚至每次連載的《葉甫蓋尼·奧涅金》的詩稿她都能背下來。普希金的每一首詩篇她都朗朗上口,在普希金去世後,她毫不遮掩地表達了對喬治·丹特士的厭惡。
其實不難看出,這個老姑娘早已愛上了普希金,這和她的妹妹娜塔莉亞是多麼大的不同啊。
只是,在其母親眼裡「矮得像個麵包」的亞利克珊德拉,從沒有開過口,她沒有傷害任何一個人。直到娜塔莉亞認識到亞利克珊德拉深愛自己的丈夫時,都禁不住悲痛得落淚。
這一刻,作為讀者的我和娜塔莉亞一樣為之悲傷,為所有人的所有悲劇而感到傷痛。
亞利克珊德拉與娜塔莉亞相比,其在精神上對普希金的支持要巨大得多。或許亞利克珊德拉更適合做普希金的妻子,只是她相對於妹妹太接地氣,不符合詩人以及讀者浪漫美好的想像罷了。
亞利克珊德拉和姐姐葉卡提麗娜一樣,對於妹妹獲得自己心上人的愛情這件事一言不發。姐妹之情和良好的修養讓亞利克珊德拉選擇了隱忍和放棄,直到普希金去世時他對亞利克珊德拉的評價也是委婉地告訴她自己不喜歡她的性格。
這一切,亞利克珊德拉都默默忍受了。後來成為宮廷女官的她四十一歲才嫁人,普希金成了她深埋於心底的愛情記憶。
齋藤千惠用這樣藝術的手法來展現歷史上眾說紛紜的普希金與兩個姨姐的私情,雖然可以說有些美化,但真相誰會知道是不是真的就這樣無奈呢?
明明自己的家、自己的生活全都變得亂糟糟的,都已經是被打得爬不起來的悲慘狀態,為什麼那個詩人還是寫得出讓人感動的世界?他一定打從心底相信吧!現實越是悲慘,就越相信你這個世界是善良的——否則,是無法寫出這樣的作品的。
————摘自《普希金的天使》中俄國沙皇尼古拉一世對普希金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