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火車》,一部20多年前的英國電影,講述的是一群在愛丁堡的癮君子的生活,他們在社會的最底層,整日無所事事,聚在一起不是吸毒就是在去吸毒的路上。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這部影片無論是題材還是拍攝手法,仍然顯得極其前衛大膽。
關於《猜火車》,我很想把這部影片的開頭和結尾——那用優美的英式口音所念出來的——仿佛詩一樣的獨白,直接複製粘貼在我的文章裡。一旦那麼做,留給我寫正文的部分就會變少,而我要說的還很多。
「Choose life.Choose a job…」——這是電影的開頭,然後是一連串的「choose」。與此同時伊萬·麥克格雷格所扮演的瑞登和他的小跟班「屎霸」正被警察追趕著,伴隨著瑞登雙手撐在汽車引擎蓋上的大笑,鏡頭轉到他在一間屋子裡吸著不知道什麼成分的煙,接著是他的難兄難弟們依次出場。
這部影片的劇情實在沒有什麼講述的必要,幾乎都是他們的日常生活——為失業津貼努力使自己無法通過面試,在吸毒和戒毒中反覆著。其中有很長一段關於吸毒致幻的剪輯無比驚豔,後來我在許多關於電影的混剪集錦中反覆見到這一段。影片後來講述的也不過是俗套的背叛的故事——當瑞登提著屬於他們四兄弟的錢袋子走出酒店,頭也不回地朝著大橋那頭走去,仿佛就要從此擺脫過去的荒誕歲月。
瑞登有沒有過上另一種生活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都清楚:他在選擇和不選擇之間,選擇了做出選擇——那種過去的他所厭惡的,認為沒有價值的生活。離開了海洛因,沒什麼能夠再阻止他的改變。
我看《猜火車》的時候是好幾年前。那會我還年輕,認為沒什麼能錘得了我。因此看電影前半段時,我享受他們那种放肆,那種無所謂,就像所有年輕人該有的那樣。當看到後面瑞登背叛,我覺得可以接受,直到他離開了這個墮落的地方。
就像是現實照進理想。
結尾也是一連串「choose」,大意是:我已經洗心革面,期盼著往後的生活。我將接受我以前所厭憎的,直到死的那一天。
我曾經的化學老師,在高中的最後一堂課上,沉重地告訴我們——人生最難的是選擇。那時我更年輕,似懂非懂。在過去的5年間,我做了無數的選擇——有不那麼重要的比如吃什麼穿什麼;也有重要的比如決定要喜歡什麼,要做些什麼。
最重要的是——我學會了去做出選擇。儘管前路不可知,我也會像瑞登那樣,一直向前,直到死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