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did I do it? I could offer a million answers, all false. The truth is that i'm a bad person."
太愛猜火車了,這樣的糜爛暗黑片,自己都覺得詫異,反覆找原由,便是上句。這麼多人奉為經典,有感同身受的,一定也有同我一樣看完電影不敢嘗試但陷入精神幻想的滿足。這樣的幻想,愉悅,隱秘,心潮澎湃但是又要極力壓制住額外的想法。我想,大概是給我心裡頹廢叛逆的怪物的慰藉。
我十八歲,我活得太乖了。我完成考試,鮮去酒吧,立遠大理想,和陽光單純的朋友相處,看著世界美好的書籍。偶爾想起帶男孩兒回家,偷吸一大口煙,跟著搖滾樂瘋狂舞動,好像不是我,我擅長粉飾太平,安慰自己是個完美的優秀女孩兒。但現在我躺在床上一整日,什麼也不想做,覺得自己是個垃圾。
猜火車就是這樣無限放大我小小的陰暗面。那個年代太美妙了,年輕人是真正的年輕人。黛安說世界在變,音樂在變,毒品在變,人們都在變。在老去。幾年前看猜火車,覺得太難看了讓我恐懼;現在覺得驚為天人;年長的朋友說,他看猜火車甚是懷念二十歲左右的時光。不到二十歲,怕那時候開始變老,我不想普通的過,但最好的方式就是這樣生活,然後過波瀾不起的一生。我就是個奇怪的人啊,害怕平淡無奇,又不敢過度放縱。
於是猜火車來了。我知道我不會過成那個樣子,我不敢的。但是看看就很爽了。宛如嗑藥感的電影,滿足我達不到的幻想。高水準的表演,臺詞,旁白,敘事,鏡頭,用色,剪接,配樂,讓這種幻想達到高潮。猜火車的配樂太妙了,愛上了loggy pop,想開著黑色硬殼吉普開在美國鄉村的高速公路上。
像去不到太空的人類愛看衛星導圖和宇宙紀錄片,想回到古代的人一部部刷著歷史書穿越劇,青春瘋狂不計後果的預想裡邊緣世界的黑色地帶,猜火車充實了它。有個叫列維史特勞斯的人類學家,有本著名的《憂鬱的熱帶》而他從未去過那裡。像生活妥協的方式就是多閱讀,多看多聽,才有動力活下去。最後,特別喜歡的一句猜火車短評:我不知道為什麼覺得這部電影很純真,就是純真。
叔本華有一句話,「人生就像擺鐘一樣,在痛苦與無聊之間搖擺:當欲望得不到滿足時就痛苦,當欲望得到滿足時就無聊。」三個青年的生活中也一樣,先是無聊,然後是無窮的痛苦,也許他們自己也意識不到吧。想起安迪曾說:"人活著只能二選一,要麼忙著活,要麼忙著死。"雷登和其他人不一樣,他能洗心革面,能改正,雖然像迷霧一般,但生活的前途還在他眼中。最喜歡的其實是黛安娜,也忘不了她對雷登最後的一笑。社會沒有錯,社會中的每個人也沒有錯。
作為局外人的我們無法理解那個時代的青年,讓我想起了《麥田裡的守望者》中描寫的"垮掉的一代",錯的只是我們,把第一步走錯了,然後一直錯下去,沒有盡頭,不管我們多少次想改正。片名《猜火車》的含義,於我而言,就是火車就像我們搖擺不定的人生,你不會知道火車會來往哪裡,也不知道會上來哪些人,再和一些人告別,但總是有盡頭的,那個地方,是死亡,生命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