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火車》給所有青春的迷幻春藥

2021-01-09 為夢想護航

"Why did I do it? I could offer a million answers, all false. The truth is that i'm a bad person."

太愛猜火車了,這樣的糜爛暗黑片,自己都覺得詫異,反覆找原由,便是上句。這麼多人奉為經典,有感同身受的,一定也有同我一樣看完電影不敢嘗試但陷入精神幻想的滿足。這樣的幻想,愉悅,隱秘,心潮澎湃但是又要極力壓制住額外的想法。我想,大概是給我心裡頹廢叛逆的怪物的慰藉。

我十八歲,我活得太乖了。我完成考試,鮮去酒吧,立遠大理想,和陽光單純的朋友相處,看著世界美好的書籍。偶爾想起帶男孩兒回家,偷吸一大口煙,跟著搖滾樂瘋狂舞動,好像不是我,我擅長粉飾太平,安慰自己是個完美的優秀女孩兒。但現在我躺在床上一整日,什麼也不想做,覺得自己是個垃圾。

猜火車就是這樣無限放大我小小的陰暗面。那個年代太美妙了,年輕人是真正的年輕人。黛安說世界在變,音樂在變,毒品在變,人們都在變。在老去。幾年前看猜火車,覺得太難看了讓我恐懼;現在覺得驚為天人;年長的朋友說,他看猜火車甚是懷念二十歲左右的時光。不到二十歲,怕那時候開始變老,我不想普通的過,但最好的方式就是這樣生活,然後過波瀾不起的一生。我就是個奇怪的人啊,害怕平淡無奇,又不敢過度放縱。

於是猜火車來了。我知道我不會過成那個樣子,我不敢的。但是看看就很爽了。宛如嗑藥感的電影,滿足我達不到的幻想。高水準的表演,臺詞,旁白,敘事,鏡頭,用色,剪接,配樂,讓這種幻想達到高潮。猜火車的配樂太妙了,愛上了loggy pop,想開著黑色硬殼吉普開在美國鄉村的高速公路上。

像去不到太空的人類愛看衛星導圖和宇宙紀錄片,想回到古代的人一部部刷著歷史書穿越劇,青春瘋狂不計後果的預想裡邊緣世界的黑色地帶,猜火車充實了它。有個叫列維史特勞斯的人類學家,有本著名的《憂鬱的熱帶》而他從未去過那裡。像生活妥協的方式就是多閱讀,多看多聽,才有動力活下去。最後,特別喜歡的一句猜火車短評:我不知道為什麼覺得這部電影很純真,就是純真。

叔本華有一句話,「人生就像擺鐘一樣,在痛苦與無聊之間搖擺:當欲望得不到滿足時就痛苦,當欲望得到滿足時就無聊。」三個青年的生活中也一樣,先是無聊,然後是無窮的痛苦,也許他們自己也意識不到吧。想起安迪曾說:"人活著只能二選一,要麼忙著活,要麼忙著死。"雷登和其他人不一樣,他能洗心革面,能改正,雖然像迷霧一般,但生活的前途還在他眼中。最喜歡的其實是黛安娜,也忘不了她對雷登最後的一笑。社會沒有錯,社會中的每個人也沒有錯。

作為局外人的我們無法理解那個時代的青年,讓我想起了《麥田裡的守望者》中描寫的"垮掉的一代",錯的只是我們,把第一步走錯了,然後一直錯下去,沒有盡頭,不管我們多少次想改正。片名《猜火車》的含義,於我而言,就是火車就像我們搖擺不定的人生,你不會知道火車會來往哪裡,也不知道會上來哪些人,再和一些人告別,但總是有盡頭的,那個地方,是死亡,生命的終點。

相關焦點

  • 時隔21年,強行懷舊的[猜火車2]已經燥不動了
    [迷幻][猜火車2]的視覺享受還是很可以的炫目的色彩[猜火車]講的是青春,是叛逆,是反抗,是迷茫。在[猜火車]的結尾,Rent boy最終還是選擇了生活,「我會變得和你一樣」。就算沒有經歷過毒品的所有的迷茫青少年,也會對[猜火車]裡所表達的感同身受。
  • 推薦電影:《猜火車》英國迷失的那一代人的青春
    它是繼60、70年代歐美左翼思潮中主張顛覆傳統社會價值的「憤怒青年」之後,90世紀末英國、歐洲乃至全世界再次出現了年輕一代的精神塌陷,《猜火車》便是反映這種現象題材的代表影片。這部電影以「猜火車」為名意義深遠,當火車狂嘯過站時,誰也不知道這列匆匆行駛的火車,要將無處安放的他們載往何方。
  • 《猜火車》:當「無因」的反叛成為奇觀
    《猜火車》:當「無因」的反叛成為奇觀文/劉立楠《猜火車》(Trainspotting,香港譯名為《迷幻列車》)是丹尼·鮑伊(Danny Boyle)於一九九六年執導的一部頗具爭議的電影,批評者認為這部電影展示了一種極其墮落的生活方式,可能會鼓勵青少年吸食毒品,但也有人認為電影是對這種生活方式的批評
  • 墮落、犯罪;這幫英國公子哥如何逃離紙醉金迷的青春|《猜火車》
    1996年,丹尼·博伊爾拍了一部《猜火車》,當時引發了不小的社會爭議,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幫遊手好閒的英國年輕人,整日藉助毒品、暴力來打發時間。他們間歇性努力上進,持續性的頹廢放縱。《猜火車》中表現出來的墮落青年現象,引發了廣泛的社會討論,人們紛紛探討:青年何以至此?
  • 墮落、消極;這幫英國公子哥如何逃出這慘澹的青春 |《猜火車》
    《猜火車》中表現出來的墮落青年現象,引發了廣泛的社會討論,人們紛紛探討:青年何以至此?在這部與《陽光燦爛的日子》齊名的青春電影裡,觀眾們看不到陽光燦爛;這幫英國年輕人們只會逃避、發洩;他們活的懦弱、暴力、無意義、卑微且邊緣;與我們想像中的陽光青年形象截然相反。
  • 青春電影神話級影片《猜火車》經典重映,任性到老
    《猜火車》(Trainspotting)改篇自歐文·威爾士同名小說《猜火車》,影片講述一群愛丁堡的海洛因癮君子的生活。英倫青春叛逆、荷爾蒙滿屏、毒癮去了又來,20年前青春電影神話級地位的《猜火車》如今迎來了它的續集。
  • 【限免】《猜火車》:英國新銳導演的極致之旅,一場猜不透的墮落青春!
    1996年,被稱之為「英國最後一部關於殘酷青春的電影」的神作《猜火車》像精神鴉片一樣給無數影迷歪道地打著的雞血。它改編自歐文61威爾斯的同名小說,由英國人丹尼61博伊爾導演。這部充斥著性與暴力,毒品與犯罪的「非主流」電影象徵了一代青春反叛與迷惘自由的符號。
  • 電影《猜火車》完整版
    《猜火車》(Trainspotting)是1996年由英國導演丹尼·博伊爾執導的劇情片,伊萬·麥克格雷格,艾文·布萊納領銜主演。影片是改篇自歐文·威爾士同名小說《猜火車》的黑色劇情電影,影片講述一群愛丁堡的海洛因癮君子的生活。四名男主角是英國愛丁堡地區吸毒的一代,活在垃圾般的底層中自得其樂。其中,瑞登最自甘墮落,他有機會離開故鄉去找一份像樣的工作,過正常人的生活,但代價是出賣朋友的故事。
  • 《猜火車》:只往前看,直到死亡
    影片指南:《猜火車》豆瓣評分8.5,本文首發於鯨色電影。《猜火車》是一部描寫蘇格蘭愛丁堡痞子青年糜爛生活的作品。他們吸食毒品,流放自己思維,男主馬克從毒品中走入,又從毒品中掙扎走出。本片故事改編自歐文·威爾士同名小說。
  • 行舟樂評:迷幻釘鞋臥軌的火車 來自南方小城的潮溼味
    「時空如夢如雲似海/舊人別後不會回來/以一種超越邏輯的存在」,迷幻而曖昧的音樂,朦朧而縹緲的歌聲,華麗而富有哲思的歌詞,讓「臥軌的火車」從一開始就成為了眾多文藝青年的心頭好。「立於一二年夏,來自南方小城,成員三人。拙於口舌,卻話迷迷之音,總顯不合時宜。14年獨立製作ep《愚夢方醒》,少年小品,不足掛齒。而後於16年發行正式專輯《餘波》,低迷淡然,也謂如願以償。」
  • 豆瓣電影日曆 2021 年 2 月 23 日《猜火車》
    《猜火車》(英語:Trainspotting)是一部1996年英國電影,由丹尼·鮑伊執導,講述一群愛丁堡的海洛因癮君子的生活
  • 《猜火車》——蘇格蘭式選擇
    頭幾節課讀了彭斯的詩,之後讀了部分《金銀島》,然後是經典蘇格蘭電影《猜火車》,之後又是《血腥計劃》。什麼都擋不住小組成員之間的尬聊,明明是在討論《猜火車》,結果幾個女孩湊在一起,扯起了《暮光之城》的愛情故事。嘴拒絕跟著腦子走,吐出的情緒粘連著《暮光之城》,目標是positive,腦子裡想的是《猜火車》裡那句Choose life。Choose life.
  • 影史上最驚豔的鏡頭,從馬桶鑽入大海,就在這部《猜火車》之中
    影史上最驚豔的鏡頭,從馬桶鑽入大海,就在這部《猜火車》之中如果現在問到我印象中,電影裡最讓我驚豔的鏡頭是什麼,那一定是在蘇格蘭電影《猜火車》中,主人公馬克在全蘇格蘭最髒的廁所中,鑽進了廁所,並且潛入大海的鏡頭,我相信所有人看了這一個鏡頭,一定也會被驚豔到。
  • 20年前《猜火車》的叛逆少年,如今變成了老流氓
    這部早在1996年就令人驚豔的《猜火車》,直到現在,我們才等來了《猜火車2》。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20年前,一部《猜火車》,引起了重大轟動。  這部充斥著毒品、性、暴力的電影,是每一位影迷心目中的「海洛因」,被稱為「英國最後一部關於殘酷青春的電影」。
  • 我賴以為生的春藥
    但說到春藥,它在中國乃至世界各地出鏡率還是很高的。由周星馳對此藥的描述可知,這種春藥的效果總結下來就是讓受者「慾火焚身,欲罷不能」,和「陰陽和合散」同樣是有催情、迷幻的效用。不過至於男人用了為什麼也會如此「發騷」,我們也可以合理地解釋為周式藝術誇張。
  • 這十大迷幻電影深刻到有刷三遍以上的必要!
    今天,有些迷幻的小編精選了十部迷幻題材電影送給大家:猜火車Trainspotting導演: 丹尼·博伊爾編劇: 埃文·威爾什 / 約翰·霍奇主演: 伊萬·麥克格雷格 / 艾文·布萊納 / 約翰尼註定是偏小眾的電影,大量的暴力和性愛鏡頭,必然不會受到所有人的喜愛。電影帶你走進幻覺夢境,讓你飄來蕩去、晃晃悠悠。汙垢Filth
  • 黑色劇情電影:淺談影片《猜火車》中的悖論!
    電影《猜火車》,是由極負盛名的英國導演丹尼·博伊爾通過對歐文·威爾士的小說《猜火車》而改變成的同名黑色劇情電影。電影《猜火車》在1996年上映之後,影響力極其的深遠,同時也被評為了「對當代青年影響最大」的十部影片之中的一部。
  • 《猜火車》|視聽語言討論Vol.1
    \ 猜火車 / trainspottingRenton在享受中產生活-猜火車講了什麼?\ 觀點 /perspectives想說說這部電影的主題,都知道開頭結尾著名的choose排比句,回頭想想,《猜火車
  • 在大華語區能看到《猜火車》兩部大銀幕連映,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今天恰好是《猜火車》全球首映21周年1996年2月23日,《猜火車》在英國上映《猜火車》有多麼經典?恐怕它早已經超越了電影的範疇,變成了一種亞文化的現象了吧這部電影,改編自蘇格蘭作家埃文·威爾什(Irvine Welsh)的同名小說關於《猜火車》的名字,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蘇格蘭的俚語,大意是尋找手臂上的血管注射毒品;另外則是閒得蛋疼的年輕人,沒事在火車經過的地方,猜測下一班火車經過的時間及到達地而這兩種含義,這部電影其實都有表現《猜火車》的故事
  • 猜火車裡是你我想都不敢想的青春
    「你國」「意識流」「嬉皮事」「偽嚴肅文學」「當代青年觀察」「嬉皮事」文丨魚老師那年看完《猜火車》,我忍不住又把《兩桿大煙槍》、《偷搶拐騙》、《低俗小說》、《逃家》和《夢之安魂曲》翻出來一起刷了一遍。CBGB俱樂部的馬桶「毒品」《猜火車》裡對毒品/吸食毒品的刻畫還算克制,相比於《夢之安魂曲》中百科全書式的毒品體驗呈現,《猜火車》裡的毒品只能算輕描淡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