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號房間」事件熱議,我們與惡的距離究竟有多近,有多遠?

2021-01-08 娛木腦袋

非法色情產業一度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威脅」「強迫」「未成年少女」「女明星」 等關鍵詞相伴出現在公眾視野。近日牽動著所有人神經的韓國「N號房間」事件, 終於有了新的進展,2020年3月22日晚,威脅、逼迫未成年人拍攝性剝削視頻,並在網絡大量傳播牟取暴利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博士」趙某被移送檢方。隨著通訊的發達和網絡的便利,這些非法色情內容已經延伸至我們的生活之中,在中國亦有大量組織或個人使用非法手段,製作侮辱、詆毀、傷害女明星、未成年的色情內容,惡意消費女性,從中賺取暴利。

「N號房間」自2018年運營起,在社交平臺私密聊天房間內,威脅女性、逼迫女性(包括未成年)拍攝嚴重性剝削視頻,畫面供會員觀看並收取會費,計有26萬會員參與。據調查,被害女性竟多達74人,包括16名未成年女性,最年幼的受害者是一位年僅11歲的某小學生,加害者過萬人。該事件爆發後,以李惠利為首的十多位韓國知名女明星挺身為受害者發聲,要求公開嫌疑人身份信息,截止目前,網絡請願人數已超過一百萬人。事件本身的惡劣程度遠超我們的想像,對受害人造成的創傷更是不可估量的。

「N號房間」事件對社會輿論造成了空前的影響,同時也再一次在全球範圍內打響了維護女性合法安全權益戰爭的槍聲。 反觀在人們意識轉變的同時,女性群體受害事件的曝光率卻在飛速上漲,一方面,網際網路用戶網絡安全意識的增強,使得以往那些潛在的骯髒因素被披露、被譴責,另一方面,相關法律的不斷完善和社會對女性群體傾注的更多關愛,使得更多的女性敢於站出來尋求幫助,為自己所遭遇的傷害而發聲。

現如今,不只是西方國家注重宣揚對女性權利的尊重和保護,以中國為首的亞洲板塊國家也在持續重視,從未成年身心安全健康教育開始,加強對女性群體自身安全防範的教育和宣傳。隨著非法色情產業相關新聞事件不斷被爆出,那些難以計數的無辜被害者可能會再一次受到傷害。但我們相信,隨著社會關注度的不斷上升,和個人法律意識的增強,一切都在往好的一面發展,陽關會洗去一切灰暗。

在中國通過使用惡意剪輯、AI換臉等手段,詆毀女明星的個人形象,牟取暴利的惡性事件也層出不窮,傳播低俗內容,銷售手段複雜多變,但都只有一個目的:通過製造色情內容惡意消費女性從中牟取暴利。劉亦菲、楊冪、韓雪、王珞丹等絕許多知名女明星都慘遭毒手。正是因為這些不法分子存在於網際網路的每個角落,往往難以一擊即中,無法去其根基,所以打擊效果很不明顯。

其實,這些不法事件距離我們並不遙遠,在我們日常所關注的各大社交平臺都會遇到,他們使用頭像、語言誘導、動態連結等「擦邊球」手段,引導網友關注、參與,從而達到牟利目的。可以說這些非法惡意手段就潛藏在我們身邊,他們的共同點都在於利用網際網路的傳播性和便利性,傳播色情內容,加深對女性群體的傷害。 前有張紫妍、李勝利事件,我們與惡的距離很遠,現在有「N號房間」事件,我們與惡的距離很近。

各位小夥伴,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我們與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不過,今天我們仍然不談政治,不談香港,我們來看看人性與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看看絕對自由下的人性會如何?我們與惡,到底有多遠距離?你來看看《我們與惡的距離》就知道了。這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視劇,赤裸裸地撕開了人性最陰暗的一面。
  • 「N號房」事件:26萬共犯的罪惡狂歡,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3月23日,微博多條熱搜出現了「N號房」,不僅有明星邊伯賢樸燦烈,更有韓國總統文在寅全面調查的指示。最小受害者僅有11歲,26萬人在線參與性犯罪,170萬人請願……截至23日18時,微博關於「N號房」討論高達36萬條,該事件一度引發網友直呼憤怒,什麼是「N號房」,他們是如何踐踏女性喪失人性的?我們與惡的距離究竟有多近,有多遠?
  • 《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有多近、又有多遠
    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有多近、又有多遠呢?這次的選角我非常喜歡,劇中飾演法律扶助律師的吳慷仁是我一直以為非常看好的男演員,在他演《下一站,幸福》的時候就非常覺得他不應該只是個男二。他在首映結束後接受採訪的時候我覺得對這個問題給出了很好的回答:「不是邪惡的惡,也不是指邪惡跟善良的標準,其實,就是我們跟「自己」的距離。」
  • 《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2019年,一部名為《我們與惡的距離》的電視劇在臺灣公共電視臺首播,該劇一經播出便收穫好評不斷,並在第54屆臺灣電視金鐘獎上斬獲多項大獎,女主賈靜雯也因為這部劇成功拿下最佳女主。而本書內容呈現的正是這部高口碑之作的完整劇本及主創訪談。故事從一起無差別殺人事件的兩年後開始,法院門口,品味新聞臺正在進行一場關於李曉明殺人案件審判的針對性報導。
  • n號房事件究竟是什麼?n號房間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n號房視頻哪裡看
    1、文在寅下令對N號房間全面調查 2、N號房間事件背後真相實在讓人驚愕 3、N號房間趙博士身份公布 4、N號房事件:26萬共犯的罪惡狂歡,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有多遠韓國n號房間事件在網上公開以後,引起了民眾很大的情緒,目前該事件愈演愈烈,已經有很多韓國名人藝人出來發聲響應,請願人數超過100萬。
  • 《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多近?我們與現實題材精品劇,有多遠?
    作者 | 周思藝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編輯 | 李姝婧 正文共計4717字 | 預計閱讀時間15分鐘 由HBO和臺灣公視出品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於3月24日正式開播後,引起兩岸熱議,當前IMDb9.3分,豆瓣9.4分。
  • 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多遠?
    在所謂「權威人士」「隨大流」的不斷暗示下,僅僅72小時,這四個履歷良好的普通人就有三個選擇「殺死」受害者。 我們與惡的距離,比我們想像得要近得多。 最近,大熱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就深入探討了人性。電視劇目前豆瓣評分9.4分,雖還未正式引進,但因其內容之深刻,已經在網上形成了巨大的討論熱度。
  • 韓國「n號門事件」反思:我們和惡的距離,只隔著一個屏幕
    「n號房事件」背後的主謀趙某(在Telegram自稱「博士」),目前已被警方逮捕。所謂「n號房」,是指Telegram上有許多的虛擬房間,不同房間直播不同的內容。而趙某和其犯罪嫌疑人團夥,就是通過開設會員收費房間提供色情視頻的違法服務。
  • 曾春亮告訴我們,《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多遠
    曾春亮告訴我們,《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多遠 震驚全國的殺人逃犯曾春亮落網了,很多人都鬆了一口氣。 看到在網上有採訪他的家人,他弟弟說,他們也想知道他為什麼要殺人。這種情況讓我立馬就想到了曾經看過的一部電視劇,叫《我們與惡的距離》。
  • 「N號房」事件:我們與惡的距離,還能有多遠
    而曾經加入過房間共享非法傳播物的用戶則多達26萬人。關注N號房事件後,那種強烈的不適感很難說清。開始是憤怒,慢慢的開始害怕。500萬人請願,總統開始徹查。5223萬人口的國家,有26萬人付費進入網絡聊天室,在線觀看、甚至上傳性虐女孩子的視頻,這比例等於每100個男人裡,就有一人參與。
  • 深度: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多遠?
    這件事情發生不久,廣東惠州也發生隨機傷人事件,結合之前的類似的事件,特徵就是:無差別、隨機、對象多是女性和小孩。這不由得讓我們思考:我們與惡的距離是不是變近了。事情發生之後,網上議論紛紛,隨著警方曝光的信息越多,人們越是氣憤,甚至要求速判速死。
  • 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多遠?
    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推薦)去年大火的現實題材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看完了《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只有10集的臺劇,雖然集數少!但真的沒有廢話全程精彩,讓我想要好好地寫一下觀後感。全戲圍繞一個隨機殺人的社會新聞事件展開,宋喬安、李曉文、王赦、應思悅、一駿、宋喬平等等角色為點,展開的現實的關於人性、家庭、輿論、法律等等的故事。
  • 我們與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圖片來源 | iStock《我們與惡的距離》是 HBO 與臺灣公視合拍的一部電視劇,它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 我們與愛的距離有多遠?
    臺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在一個無差別傷害案件中以受害者家屬、犯罪者家屬、新聞媒體等多個角度探討社會中的善惡,主要角色更是在該案件的基礎上對正義、法律和道德展開了新的詮釋。如果說《我們與惡的距離》討論著以惡為起點的傷痛、過錯和善良,探尋人們離「惡」究竟有多近,林夕填詞的新作《我們與愛的距離》便是反其道而行之,在以愛為名的感情和自我中,詢問人們離「愛」其實有多遠。
  • 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多近
    有多好呢? 本劇走的是美劇製作標準,一共10集,每集50分鐘。 目前更新剛剛過半,在豆瓣已經拿下了9.4分的超高分。 不出意外的話,應該今年的華語劇之王—— 《我們與惡的距離》。誠如劇名《我們與惡的距離》,劇中對這三方的剖析,都在方方面面反應了我們到底與惡的距離有多近。 首先來說李小明的辯護律師,王赦。  可能大家覺得這種變態殺人魔還要什麼辯護律師?直接槍斃不就行了。 但如果這麼想的話,其實我們就跟劇中的網絡暴民差不多了。
  • 公交墜湖事件 | 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有多近?
    近日,安順市「公交墜湖」事件的「警方通報」在朋友圈熱議,目前搜救出37人,其中20人當場死亡,1人經搶救無效死亡,15人受傷,1人未受傷。而根據警方通報,導致該墜湖事件發生的原因是——「司機蓄意報復社會」。對於該原因,有人大罵司機,有人希望查清原委,司機「大惡而不幸」。
  • 《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多遠
    那麼戲劇的一等獎必須是《我們與惡的距離》。目前豆瓣的評分為9.5分,第二個將於今年推出,非常期待。其實,看完這部戲,幸運的是happyending結尾,否則,很難死。看完這齣戲,很多人都會依次反省自己,如果我是劇中的一個角色,我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 我們與惡的的距離有多遠?沒有想像的遠
    我們與惡的距離有多遠?——沒有我們想像你的遠。每個人心底都有一粒惡魔的種子,有了適合生長的土壤和養分,在某種契機的觸發下,就會滋生成長。豆瓣評分9.5的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剛剛追求了幾集,看得人細思極恐。因為,你永遠都不知道你會不會成為那片雪花。《我們與惡的距離》由一個揪心的「無差別殺人案」開始。一個名叫李曉明的學生,在電影院槍殺了9人,並造成21人受傷。最高法院對李曉明的判決是死刑,二審依舊維持原判。
  • 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有多遠?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耳朵想先和大家,聊聊最近發生的5個悲劇。天有不測風雲,誰能保證這一輩子不遇到爛人爛事?面對這種極端惡性事件,身為一個成年人,何以自處?更何況,人群裡還有個孩子呢。
  • 無差別殺人,輿論暴力,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有多近?
    2019.5.14五月宜追劇看展這是一篇拖了兩個月的劇評,《我們與惡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