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是被兒子鄭經氣死的嗎?真實情況比這複雜多了!

2021-01-18 楚風說歷史

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民族英雄,母親是日本人田川松,父親是明朝末年的海盜鄭芝龍。

鄭芝龍是福建省一個小官吏家的孩子,可是從小不喜歡讀書,好槍棒,整天無所事事,和小混混一樣,因為家鄉靠海,是個漁村,所以很懂海上的事情。鄭芝龍成年後因為家庭生計困難,投靠舅父黃程,黃程是澳門的海商,慢慢的鄭芝龍開始跟隨舅父學習海上事務,由於他精明能幹,後來又被黃程推薦給最有權勢的海商李旦。

李旦本人就是一個大海商,很有權勢,後來李旦看到鄭芝龍不錯,有能力,就交給鄭芝龍一些船隻和資產做生意。幾年後,鄭芝龍獲利豐厚,成為了一個大商賈,常常往來於日本與中國之間。 鄭芝龍與日本貿易頻繁,漸漸受到日本當局的重視,被視為華僑裡的領軍人物,受到日本平戶諸侯松浦氏優遇。松浦氏為其在平戶附近的河內浦千裡濱(即今長崎縣松浦郡千裡濱)賜宅地建新居,並介紹平戶藩之家臣田川昱皇之女田川松締婚。雖然家臣田川昱皇是個中國人(華僑),但是田川松是他的養女,是個地地道道的日本女人。

鄭芝龍雖然娶了日本女人,還和田川松有了夫妻之實,可是沒過多久鄭芝龍就被李旦派往澎湖擔任荷蘭人的翻譯。荷蘭人一開始沒打算用鄭芝龍,可是後來他們想運用鄭芝龍對中國的東南沿海進行掠奪,並且讓鄭芝龍作為海盜攔截經過臺灣海峽的商船。這時候的鄭芝龍已經變成了亦商亦盜。

後來鄭芝龍覺得在荷蘭人手下沒有很大的發展,又因為義父李旦的要求,鄭芝龍離開了荷蘭人,專門在臺灣海峽做海盜。李旦去世後,鄭芝龍接手了義父的產業。慢慢的鄭芝龍逐漸發展壯大,成為了東南海域最大的海盜武裝集團。並且對明朝的沿海地區進行掠奪,鄭芝龍還截擊荷蘭人的商船,荷蘭人對鄭芝龍發動戰爭都落敗。明朝政府也覺得鄭芝龍海上勢力太大,想剿滅他,可是也都失敗,最後明朝招撫了鄭芝龍。

從這之後,鄭芝龍完全控制了海路,過往船隻都要交錢才能過,沒多久鄭芝龍就富可敵國,鄭芝龍勢力一再擴張,荷蘭東印度公司屢次對鄭芝龍發動戰爭,都被鄭芝龍打敗了。鄭芝龍離開田川松的當年鄭成功就出生了,相傳鄭成功的母親在懷孕時在海邊玩,突然有了感覺生下了鄭成功,至今還有後來人立的石碑,記錄了鄭成功出生的地方。

鄭成功在六歲之前一直和母親生活在一起,後來父親鄭芝龍被明朝招撫後,才和母親來到中國。後來鄭成功在泉州讀書,並且長大後,在南京國子監深造,想入仕為官,可是趕上了明朝滅亡,崇禎帝吊死。明朝滅亡後,明朝宗室在南方又建立了政權,其中隆武政權的隆武帝最有皇帝像,隆武政權建立後,為了籠絡最有實力的鄭芝龍,把最朱姓賜給鄭成功,後來老百姓有稱鄭成功為國姓爺。 在這以後,鄭成功就經常領兵同清軍作戰,受到隆武帝的器重,但是真正掌握軍隊大權的鄭芝龍卻不願意抗清,他認為明朝命數已經完了,投靠清朝一樣可以繼續加官進爵,縱橫海上,繼續做自己的海上皇帝。

所以,後來鄭芝龍降清了,在這之前鄭成功知道父親想要降清,屢次勸解父親不要降清,可是後來鄭芝龍一樣投降清軍,鄭成功只有帶領部分不願降清的將領繼續對抗清軍,但是清軍勢大,並且隆武政權和其他的南明政權不能同心協力的抗擊清軍,所以沒多久隆武政權就垮臺了。鄭成功只得在東南沿海繼續抗清,1649年鄭成功改奉永曆年號為正朔,並且被永曆皇帝封為「延平王」。

從此鄭成功在東南抗擊清軍,而永曆政權在西南抗擊清軍,遙相呼應。鄭成功最輝煌的時候曾經和張煌言一起北伐清軍,並且包圍軍事重鎮南京,可是最後還是沒有成功。鄭成功繼續在東南沿海抗擊清軍,佔據夏門和金門,但是這時候鄭家軍的難題是糧草補給無法補充。鄭成功的軍隊數量比較大,佔據的地方有限,所以必須開闢一個根據地,這樣有利於長期作戰,鄭成功覺得臺灣不錯。

1661年4月,鄭成功讓長子鄭經防守廈門和金門,自己則帶著兩萬多人去攻打荷蘭人佔領的臺灣去了。經過七個月的艱苦戰鬥,終於鄭成功打敗了荷蘭人,佔領了臺灣島,從此,淪陷了三十幾年的臺灣,從此重又回到祖國的懷抱。

鄭成功是怎麼死的,是被兒子氣死的嗎?

鄭成功打敗了了荷蘭人,統一了臺灣,制定了很多好的政策,比如他治軍嚴格,下令不許騷擾高山民族,也不讓侵佔高山族人的耕地。他還提倡教育,讓本地的人都可以上學,把先進的技術傳授給當地的農民,可以說鄭成功為臺灣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可是,就這樣一位大英雄,打下臺灣半年後就死了。鄭成功的死因,在正史中記載是在患病的情況下,並且受到了多次打擊,精神崩潰而亡。主要的精神打擊有四點。

第一,父親鄭芝龍被殺,祖墳被刨。

鄭芝龍早在隆武政權時就已經投降了清朝,可是鄭芝龍還是太天真了,投降清朝後並沒有受到應有的待遇,而是被直接關了起來,清朝想用他來要挾鄭成功。可是這麼多年,清朝發現,要挾不了鄭成功,於是為了打擊鄭成功,處死了鄭芝龍等家眷,還把鄭成功的祖墳給刨了。鄭成功聽到這個消息,當然很悲痛。

第二,鄭成功的一些政策過於操之過急,使手下人心惶惶,鄭成功深感無能為力。佔領了臺灣後,鄭成功首要做的就是開發臺灣,這樣才能把臺灣當做抗擊清軍的大後勤。但是鄭成功有點操之過急了,比如把廈門和金門地方將士家屬送來臺灣開墾土地,建設臺灣。這件事是好事,可是一開始的條件肯定很艱苦,來到臺灣的家屬很多都水土不服,這種情況下,鄭成功應該給將士更多的關懷,用寬鬆的法典。

可是由於糧食問題,鄭成功用嚴厲的法度,強行讓將士家屬遷往臺灣。並且對手下也更加嚴厲,本來把將士家屬遷往臺灣就帶有人質的感覺,意思防止將士叛逃清朝,再加上條件艱苦,很多將士都比較牴觸。1662年正月,鄭成功又下了嚴厲的旨意搬遷家屬,但是鄭泰、洪旭、黃旭等大將都不想執行。當時沒有一個船到臺灣,鄭成功很絕望。正是由於鄭成功的高壓政策,謠言四起,有人傳言鎮守南澳的忠勇侯陳豹(即陳霸)因不願送家眷入臺,已同清朝建藩於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通款投降。鄭成功沒有弄清真相,就輕率地下手諭給鄭經和洪旭,令周全斌、杜輝、黃昌等帶領舟師去南澳平叛。陳豹無以自明,率部卒乘船往虎門向清方投降。在這樣的情況下,鄭成功有點無能為力,心情很鬱悶。

第三,永曆政權覆滅,少了牽制清軍的力量

1662年四月,永曆帝被俘虜的消息傳到了鄭成功那裡,鄭成功則更加絕望。永曆政權的失敗,意味著遙相呼應,一起抗清的力量少了一個。清廷下一步可以主要對付鄭家軍,則處境更加艱難,鄭成功或許後悔沒有珍惜當年李定國和自己的約定,一起北伐抗清。可以說這時候,鄭成功只能飲下自己當年釀造的苦汁,心情可謂鬱悶到了極點。

第四,兒子鄭經和四弟鄭睿的乳母陳昭娘私通,親家質問下,鄭成功下令殺妻殺子殺孫。

正當鄭成功絕望和鬱悶之時,又一件事情直接衝擊了鄭成功的心臟,他的怒火向山洪一樣爆發了。鄭成功的原配夫人是董氏,她是福建惠安進士禮部侍郎董颺先侄女。董氏為鄭成功生下了好幾個兒子,其中長子就是鄭經。前面說了鄭成功攻打臺灣時,鄭經的任務是防守廈門和金門。

鄭經在廈門期間,同四弟的乳母陳氏通姦,生了一個兒子。這樣的事情,對於鄭家這樣的大家族也不算什麼。鄭經肯定不會傻到給父親說和四弟乳母生了個兒子,他只是說和侍妾生了個兒子,鄭成功當然很高興,就賞了一點金銀。但是鄭經的原配正室不高興了,鄭經的妻子是原兵部尚書唐顯悅的孫女,唐氏雖然端莊文靜,但是不得鄭經寵愛,而這時候鄭經又和四弟乳母生下孩子,則更加生氣,唐氏畢竟不是一般的家族。於是唐顯悅直接給鄭成功寫信,指責鄭成功治家不嚴,說:「三父八母,乳母亦居其一。令郎狎而生子,不聞飭責,反加賞賚。此治家不正,安能治國乎?」

鄭成功這時候本來就心情鬱悶,看了這樣的信,當然大怒,馬上讓人到廈門以治家不嚴為由斬了妻子董氏,還要殺了兒子鄭經和孫子以及乳母陳氏。廈門守將得知消息後,當然不願意執行,如果真殺了,誰知道鄭成功會不會秋後算帳,誰也不能確定是不是鄭成功的本意。於是諸將聯名採取折衷辦法,想只殺了陳氏和剛出去的孩子,並替鄭經和董氏請罪。鄭成功明白他們的意思後,則堅持一定要殺了妻子和兒子。還讓手下黃毓拿著自己的劍到金門交鄭泰執行。鄭泰是鄭成功的堂哥,他當然也不願意殺了侄子鄭經。鄭經只能把黃毓拘留,大家商量對策。

正在金夏守將一起商量對策時,有人從臺灣過來,他們說藩主發誓要除掉董夫人和鄭經,如果金、廈諸官拒不遵命就全部處斬。並且還派到南澳徵陳豹的周全斌去金、夏相機行事。金夏官員肯定害怕,於是他們統一思想,聯名抗命,並且加強防禦,準備抵抗鄭成功。其實這時候鄭經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勢力,再加上鄭成功讓將士家屬遷移臺灣的嚴令,很多人都不願意站到鄭成功這一邊。金夏將領寫信,明確要抗命,不會殺鄭經等人,鄭成功看到信後,本來已經生病的他更加絕望,自己復國無望,父親被處死,永曆政權覆滅,兒子和守將都不聽自己號令。

在悲憤交加的時候,鄭成功還屢次眺望金夏方向,看有沒有來的船隻。最終於1662年五月初八,病情加重死亡,死前大喊:「我無面目見先帝於地下」,抓破臉面而死,年僅39歲。

雖然關於鄭成功的死亡,目前有學者認為是被人毒死,因為鄭成功死前行為怪異,但是楚風覺得,鄭成功應該就是這幾件事對他的打擊太大,使自己精神失常,才會出現行為怪異的事情。

鄭成功死後,在臺灣的弟弟鄭世襲想要繼承鄭成功的位置,並且還指責鄭經得罪國姓爺,不能繼位。但是鄭經發動了對鄭世襲的戰爭,最終獲得勝利,入主臺灣,成功的繼承了國姓爺的家業。但是鄭經的能力和鄭成功相比,還是差點,最終鄭經死後,清軍攻入臺灣,在臺灣設立臺灣府,隸屬福建省。

綜上所述,鄭成功去世的原因是因為數次的變故和精神打擊下,可以說是鬱鬱而終。當然臺灣守將的聯名抗命,也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這種絕望尷尬的境況下,一代英雄鄭成功落幕了。但是鄭成功的英雄事跡永遠留在人們心中,他抗擊荷蘭的英雄壯舉永遠名垂青史。

相關焦點

  • 收復臺灣的鄭成功,為何被兒子氣死?
    史書很少提及,光復臺灣後僅僅幾個月,鄭成功便溘然長逝。而這位大英雄離世的直接原因,竟然是被兒子氣死。這到底怎麼回事?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此前誤信清朝招安,拒絕兒子的忠告,投降清朝,後被拘禁帶往北京。1661年10月,清廷見鄭成功沒有投降的意思,便把鄭芝龍和鄭成功弟弟、侄兒全家十一口滿門抄斬。鄭成功聽聞至親慘死,感情上受到很大衝擊。緊接著,從雲南傳來了南明永曆皇帝被俘的消息。這意味著西南抗清武裝瓦解,清朝可以集中力量打擊鄭軍。鄭成功眼看復國事業前途艱險,備感焦慮苦悶。
  • 一代梟雄鄭成功被氣死的?長子鄭經與乳母私通,令人唏噓
    鄭成功四兒子乳娘名叫陳氏,陳昭娘,頗有幾番姿色。鄭經便傾心於陳昭娘的姿色,與她不清不楚。這可不得了了,陳昭娘是鄭經四弟的乳娘,就是和鄭經的父親是一個輩分,這已經幾乎是倫理上的大錯了。更不得了的是,鄭經還與陳昭娘有了孩子,取名叫鄭克臧,就是鄭經的長子,也是鄭成功的長孫。鄭成功得勝歸來,得到了這個消息,氣被自己寄予厚望的長子竟然做出這等下流之事,本來想要狠狠地懲罰鄭經一番,可又得知自己抱得一個小長孫,氣消了大半。
  • 鄭成功的兒子與乳母私通生子,氣死鄭成功,原來是遺傳
    但是,他的家人可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尤其是他的老爹和兒子,這兩個人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人物,但是私人品德卻是和鄭成功差了十萬八千裡。鄭成功的老爹叫鄭芝龍,原本是個海盜,後來被明朝招安,做了福建總兵,這看起來似乎還不錯,改邪歸正了。但是後來他在清軍南下進攻南明的時候,他丟下了軍隊投降了清朝,結果被清廷擺了一道,被騙到北京軟禁了,從此做了一個可恥的漢奸。
  • 深得鄭成功疼愛,又差點被鄭成功殺掉的鄭經,究竟是怎樣的人
    所以,鄭成功不光在學業上對他多有要求,在武藝和戰術指揮上,也是悉心教導,因此鄭經有才學,武藝亦精進,在幾個兒子中最得鄭成功寵愛。鄭成功在去臺灣前,將鎮守思明州(今福建廈門一帶)的重任交給了鄭經,同時,準許他自由調度各島兵防。鄭經很有才能,在鎮守思明州時,儘管清軍數次攻打,但由於他指揮得當,因此思明州一直沒能被清軍攻破。鄭成功大為寬心,安心在臺灣墾荒治軍。
  • 鄭經:另類的臺灣統治者
    ,就靠一個女人,可以讓不可一世的鄭成功就這麼氣死了。看這個鄭經的面相,感覺非常和善,沒有任何架子,但是這個人的花花腸子特別多,臉上看不出來嗎,和殺伐果斷的鄭成功不一樣,陰柔卻能克剛。那麼,鄭經為何會與奶媽私通呢?
  • 39歲鄭成功為何臨終前下令殺死自己的妻兒?兒子鄭經做錯了一件事
    鄭成功39歲收復臺灣後,他的兒子鄭經因為做了一件很大的錯事,令他萬分生氣。一、臨終前的故事1662年五月初三的夜晚,鄭成功躺在病床上,身體忽冷忽熱,臉色蒼白,滿頭大汗。屋外風雨交加,雷聲滾滾,閃電不斷。他想爬起來,卻一不小心從床上滾落到地面。雷電像鞭子一樣抽著他的心,他感到身心劇痛。
  • 鄭成功為何要殺死妻子和兒子?只因鄭經做了一件「不正經」的事
    鄭成功臨終前要殺的兒子正是其長子鄭經,究其原因,則是因為鄭經幹了一件「及不正經」的事情,他和自己弟弟的乳母陳氏私通,還生了個兒子鄭克臧。鄭成功鄭經與兄弟奶娘私通,生下兒子鄭克臧鄭經是鄭成功的長子,生於崇禎十六年(1643年),作為長子,鄭成功對其寄予厚望。
  • 鄭成功因兒子鄭經婚外情:讓中國丟了一個將菲律賓納入版圖的機會
    今日我們就來聊聊鄭成功與他兒子鄭經的故事。 收復臺灣,意氣風發 明朝時期,臺灣被荷蘭殖民者掠奪掌控,就已經脫離了中國大陸的管轄。於是鄭成功作為愛國將領就被皇上賦予了收復臺灣失地的任務。
  • 鄭成功之子鄭經,雖名為「正經」,卻演繹了極為「不正經」的一生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在當時以及對於後世都有著極強影響力的英雄人物,卻是以一種近乎於被「活活氣死」的方式憋屈收場,不免讓人倍感惋惜。而令人在遺憾之餘更加感到極度氣憤的是,給予鄭成功內心以「致命一擊」的並不是外人,恰恰是他一直都非常信任與器重的長子鄭經。
  • 和四弟乳母私通的鄭經,你了解嗎?
    福建廈門 鄭經的兄弟們 鄭經總共有九名兄弟,分別是鄭聰、鄭明、鄭睿、鄭智、鄭寬、鄭裕、鄭溫、鄭柔、鄭發。 俗話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 很湊巧,鄭成功除鄭經之外也有九個兒子,他這九個兒子自然也人生境遇迥異。
  • 鄭成功39歲突然去世,死前為何要下令殺兒子鄭經?原因難以啟齒
    在許多關於清朝時期的古裝劇中,我們都聽過延平王這個稱呼,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鄭經,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鄭經是承襲,並不是皇帝親封,第一任受延平郡王封號的是我們的「國姓爺」—鄭成功,由明皇帝封賜。為什麼臨去世時想要殺死自己的兒子呢?這個原因確實有點讓人不好啟齒。
  • 鄭成功生前最後一道命令:殺掉兒子鄭經,孫子鄭克臧!
    鄭成功是明清之際著名的軍事將領,同時也是一位民族英雄,他從荷蘭人手中收復失地,這是名垂青史的事跡。鄭成功的功績如此卓著,但是他享年不算長,他在39歲時就去世了,而他的死也是非常突然的一件事,可以說是突然病發,突然就不行了。這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他父親鄭芝龍的死。
  • 鄭成功的夫人董酉姑,因長子鄭經與乳母私通,差一點被丈夫處死
    鄭成功像鄭成功欲殺原配夫人董氏的理由是「治家不嚴」,而「治家不嚴」指的則是長子鄭經和四弟鄭睿的乳母私通,並且生下一個兒子。鄭成功長年在外徵戰,得知家裡發生了這種情醜事,他「登時氣塞胸膛」,他認為妻子董酉姑應該對這件事情負有主要責任。董酉姑於崇禎十五年,即1642年春天嫁給鄭成功。
  • 民族英雄鄭成功:三個打擊導致他暴斃而亡,尤其是鄭經做的荒唐事
    這個「不正經」的荒唐兒子就是鄭成功的長子鄭經,雖然他叫做「正經」,但是卻做了一件荒唐事造成自己爹英年早逝。除了鄭經做的荒唐事外,鄭芝龍的死和「禁海令」也是導致鄭成功暴斃的另外兩個因素。在鄭成功收復臺灣的這一年發生了三件大事,這三件大事對於鄭成功的打擊是非常巨大的,正是因為這一系列事情的打擊,民族英雄終於抵不住這巨大的精神壓力,暴斃而亡。
  • 鄭經:通姦弟弟乳母、氣得鄭成功吐血,為何「陳近南」卻輔佐他,成為近代臺灣的奠基人?
    鄭成功過世後,長子鄭經繼承了他的爵位與事業,以大明朝延平王身份統治臺灣。比起他那位成了民族英雄的爹,鄭經的名聲要小得多。得益於《鹿鼎記》等武俠小說的人物塑造,他那位草包小兒鄭克爽都比他的知名度高。但在真實的歷史上,他卻是一位對臺灣命運有著深遠影響的人。鄭經,字賢之,號武天,出生於崇禎十五年(1642年)。
  • 英雄末路:收復臺灣的一代名將鄭成功,為何在眾叛親離中死去?
    一直以來,鄭成功作為收復臺灣的英雄而留名青史。史書很少提及,光復臺灣後僅僅幾個月,鄭成功便溘然長逝。而這位大英雄離世的直接原因,竟然是被兒子氣死。這到底怎麼回事?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此前誤信清朝招安,拒絕兒子的忠告,投降清朝,後被拘禁帶往北京。1661年10月,清廷見鄭成功沒有投降的意思,便把鄭芝龍和鄭成功弟弟、侄兒全家十一口滿門抄斬。鄭成功聽聞至親慘死,感情上受到很大衝擊。緊接著,從雲南傳來了南明永曆皇帝被俘的消息。這意味著西南抗清武裝瓦解,清朝可以集中力量打擊鄭軍。鄭成功眼看反清復明事業前途艱險,備感焦慮苦悶。
  • 很多人都不明白,鄭成功為何要在臨死前,下令處死自己妻子和兒子
    可惜就在收復臺灣的第二年,鄭成功就英年早逝了,年僅三十九歲,關於他的死亡,史學家一致認為與他去世前下的一道命令有關!這道命令就是處死他的夫人董王妃以及長子鄭經!二、一道奇怪的命令常言道虎毒不食子,鄭成功並非殘忍嗜殺之人,實在是鄭經的所作所為太過「無恥」,令其蒙羞!鄭經是鄭成功長子,生於崇禎十五年,自幼跟隨鄭成功南徵北戰,頗得鄭成功寵愛。
  • 鄭經為什麼在《康熙王朝》中被醜化?真實的鄭經是什麼樣的?
    鄭經在歷史上是鄭氏集團在臺灣地區的第二位統治者,也是鄭氏家族實際治理臺灣的人。鄭成功打下來臺灣不久就去世了,鄭經在鄭氏內亂之後上臺,治理臺灣接近二十年的時間。期間臺灣從一個落後的偏遠地區,變成了農業發達,經濟富饒的地區。就連清朝統治者自己也不得不承認,臺灣的物資非常的豐富,足夠支撐長期作戰。
  • 鄭成功臨終前為啥要處死自己妻子、兒子和長孫?原因其實很簡單
    說到鄭成功,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他收復臺灣的壯舉,在這點上被稱為『民族英雄』當之無愧。但是他的結局可謂非常悽涼,39歲憂憤而死,死前抓破了臉,直言「我無面目見先帝於地下」。並且在臨死前曾下令處死自己妻子,兒子及長孫。為何會如此?其實我們看看鄭成功一生的經歷就能找到答案。
  • 鄭成功去世前,為什麼要下令殺掉自己的長子,妻子和長孫?
    鄭成功的死,有很大的原因是被他的長子鄭經給氣死的。他臨死前之所以下達這樣的命令,是因為他的長子鄭經做了一件讓他「羞於啟齒」的事情,而他的妻子董夫人和那個剛出生的小孫子,完全是無辜躺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