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老蔣先後在正面戰場上組織了22次大型會戰和保衛戰,其中日軍唯一承認傷亡數字超過我軍的當屬衡陽保衛戰。戰前,重慶軍委會給方先覺的命令是堅守10到15天,而橫山勇認為只需要一天就可以拿下衡陽。但衡陽保衛戰的進程卻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日軍以十萬之眾耗時47天才艱難地拿下了衡陽,而且付出了極大的傷亡代價,第68師團師團長佐久間也在此戰中被我軍擊斃。
那麼衡陽保衛戰到底消滅了多少日寇呢?我們先來看看日本人的記載,日軍戰史對衡陽保衛戰有這樣一段描述:「衡陽戰役,真相被當時之軍方隱瞞,致日本國內人多受蒙蔽,衡陽之戰,可稱之為『華南的旅順之戰』(指日俄戰爭),此種比喻雖稍嫌誇張,但稱之為『中日八年作戰中,唯一苦難而值得紀念的攻城之戰』,則絕對正確。衡陽之戰,原擬定一日之間結束,而實際卻延衍了四十多天,不獨嚴重的妨礙了『打通大陸』的日程;且遭受了近兩萬人的重大傷亡。犧牲之大,令人驚駭……再向次一目標桂林發動攻擊,並以十萬新兵,撥補於第十一軍。」
日軍稱自己傷亡了近兩萬人,但又稱戰後補充了十萬新兵,這顯然是自相矛盾的。我們再來看看美方對衡陽保衛戰的描述: Hengy Defensive Battle: More than 100000 Japanese siege 18000 Chinese Army. Japanese premier Tojo step down after Chinese defeat Japanese 2nd wave attack at Hengy and 25000 Japanese killed. After 47 days battle, On August 8, Hengy falls. 48000 Japanese killed,total Japanese casualties more than 70000. 7400 Chinese killed total Chinese casualties 15000。
這段話翻譯過來大意是這樣的:衡陽保衛戰,十萬人以上的日軍,包圍了一萬八千名中國軍隊。當中國軍隊在衡陽擊敗日本的第二波進攻並擊斃二萬五千日軍之後,日本首相東條英機倒臺。經四十七日血戰之後,衡陽於8月8日陷落。日軍死傷超過七萬人,其中四萬八千被擊斃;中國死傷一萬五千人,其中七千四百人捐軀。
美方稱日軍在衡陽保衛戰中被消滅了48000人,而日軍的說法是自己只陣亡了2萬人,那麼剩餘的兩萬多人去哪裡了呢?原來為了刻意減少傷亡人數,日軍使用了一種十分滑稽的統計方式,那就是對於借調出去的部隊,原單位與現單位均不予以記載。在這場歷時47天的慘烈攻防戰中,日軍的116師團和68師團作為攻擊主力損失最為慘重,為了保證這兩個師團的戰鬥力,橫山勇先後給他們補充了近3萬名士兵。但戰後在統計傷亡時,這兩個師團都沒有將這部分補充士兵的傷亡算入本單位,而那些派出支援兵力的原屬師團也不願意把這部分傷亡算在自己頭上。
以116師團133聯隊為例,該聯隊滿編4400多人,但在張家山戰鬥中幾乎被我軍全殲,倖存的還不足300人。為了儘快恢復戰鬥力,緊急補充了飯島大隊和渡邊大隊,這兩個大隊在日軍對衡陽發起的第二次總攻中遭到毀滅性打擊,但戰後不論133聯隊還是這兩個大隊的原單位,均沒有這部分日軍的傷亡記錄。第68師團也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在虎型巢戰鬥中,補充進來的「針谷支隊」幾乎全軍覆沒。但戰後不論68師團還是針谷支隊的原單位第34師團都不願意把這項恥辱的記錄算在自己頭上,最終針谷支隊的傷亡被憑空抹去了。衡陽保衛戰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就是戰後敵我雙方統計結果相差懸殊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