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保衛戰殲敵4萬,為何日軍只承認一半?剩餘的兩萬不算「人」

2020-11-19 騰訊網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老蔣先後在正面戰場上組織了22次大型會戰和保衛戰,其中日軍唯一承認傷亡數字超過我軍的當屬衡陽保衛戰。戰前,重慶軍委會給方先覺的命令是堅守10到15天,而橫山勇認為只需要一天就可以拿下衡陽。但衡陽保衛戰的進程卻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日軍以十萬之眾耗時47天才艱難地拿下了衡陽,而且付出了極大的傷亡代價,第68師團師團長佐久間也在此戰中被我軍擊斃。

那麼衡陽保衛戰到底消滅了多少日寇呢?我們先來看看日本人的記載,日軍戰史對衡陽保衛戰有這樣一段描述:「衡陽戰役,真相被當時之軍方隱瞞,致日本國內人多受蒙蔽,衡陽之戰,可稱之為『華南的旅順之戰』(指日俄戰爭),此種比喻雖稍嫌誇張,但稱之為『中日八年作戰中,唯一苦難而值得紀念的攻城之戰』,則絕對正確。衡陽之戰,原擬定一日之間結束,而實際卻延衍了四十多天,不獨嚴重的妨礙了『打通大陸』的日程;且遭受了近兩萬人的重大傷亡。犧牲之大,令人驚駭……再向次一目標桂林發動攻擊,並以十萬新兵,撥補於第十一軍。」

日軍稱自己傷亡了近兩萬人,但又稱戰後補充了十萬新兵,這顯然是自相矛盾的。我們再來看看美方對衡陽保衛戰的描述: Hengy Defensive Battle: More than 100000 Japanese siege 18000 Chinese Army. Japanese premier Tojo step down after Chinese defeat Japanese 2nd wave attack at Hengy and 25000 Japanese killed. After 47 days battle, On August 8, Hengy falls. 48000 Japanese killed,total Japanese casualties more than 70000. 7400 Chinese killed total Chinese casualties 15000。

這段話翻譯過來大意是這樣的:衡陽保衛戰,十萬人以上的日軍,包圍了一萬八千名中國軍隊。當中國軍隊在衡陽擊敗日本的第二波進攻並擊斃二萬五千日軍之後,日本首相東條英機倒臺。經四十七日血戰之後,衡陽於8月8日陷落。日軍死傷超過七萬人,其中四萬八千被擊斃;中國死傷一萬五千人,其中七千四百人捐軀。

美方稱日軍在衡陽保衛戰中被消滅了48000人,而日軍的說法是自己只陣亡了2萬人,那麼剩餘的兩萬多人去哪裡了呢?原來為了刻意減少傷亡人數,日軍使用了一種十分滑稽的統計方式,那就是對於借調出去的部隊,原單位與現單位均不予以記載。在這場歷時47天的慘烈攻防戰中,日軍的116師團和68師團作為攻擊主力損失最為慘重,為了保證這兩個師團的戰鬥力,橫山勇先後給他們補充了近3萬名士兵。但戰後在統計傷亡時,這兩個師團都沒有將這部分補充士兵的傷亡算入本單位,而那些派出支援兵力的原屬師團也不願意把這部分傷亡算在自己頭上。

以116師團133聯隊為例,該聯隊滿編4400多人,但在張家山戰鬥中幾乎被我軍全殲,倖存的還不足300人。為了儘快恢復戰鬥力,緊急補充了飯島大隊和渡邊大隊,這兩個大隊在日軍對衡陽發起的第二次總攻中遭到毀滅性打擊,但戰後不論133聯隊還是這兩個大隊的原單位,均沒有這部分日軍的傷亡記錄。第68師團也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在虎型巢戰鬥中,補充進來的「針谷支隊」幾乎全軍覆沒。但戰後不論68師團還是針谷支隊的原單位第34師團都不願意把這項恥辱的記錄算在自己頭上,最終針谷支隊的傷亡被憑空抹去了。衡陽保衛戰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這就是戰後敵我雙方統計結果相差懸殊的一個重要原因。

相關焦點

  • 衡陽保衛戰,為何10萬大軍無法解圍日軍再打一天皇軍全體玉碎
    眾所周知,衡陽保衛戰中國守軍第10軍堅守孤城47天,以決死犧牲之志拖住日軍數萬人,並造成斃敵1.2萬餘人(日軍數據)的壯舉。衡陽保衛戰,被譽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但衡陽保衛戰有兩大缺憾,一是中國近10萬大軍連反輪攻,依然無法解衡陽守軍之圍;二是第10軍軍長方先覺最後與日軍談判有條件投降。
  • 比八百更慘烈的衡陽保衛戰,一萬人對抗日軍10萬多萬大軍
    在外圍戰消極抵抗。外圍支援的國軍,各個心懷鬼胎,這仗可怎麼打。可是守備衡陽城的方先覺及10軍全軍將士們沒有動搖,決心與衡陽城共存亡,守備不到2萬人,抗擊日軍10多年精銳之師。當時,衡陽是與重慶、昆明並列的戰時中國三大中心城市,稅收居全國第二,被稱為『小南京』和『小上海』。
  • 衡陽保衛戰中,日軍損失慘重,為何戰後的軍長卻被老蔣拋棄?
    抗日戰爭期間,打了一場最慘烈的戰役,一場記錄的守城,衡陽保衛戰。在抗戰史上,這場戰役也因雙方傷亡最多、中國軍隊守城時間最長而被稱為"中國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1944年,盟軍全面反攻,日軍在太平洋上得不償失,日軍擔心海上補給線被切斷,於是決定開闢陸上交通線,於是就有了豫湘桂會戰,衡陽會戰就發生在這場大規模的戰役中。說到保衛衡陽,就不得不提到國民第10軍軍長方先覺。
  • 衡陽保衛戰中,薛嶽是如何拖方先覺後腿的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來,薛嶽以其獨創的天爐戰法在長沙大敗日軍,斃敵十餘萬,被人們譽為長沙之虎,並由此奠定了他抗日名將的地位。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薛嶽也不例外,他的主要缺點就是氣度有點小,還因此在衡陽保衛戰中拖了方先覺的後腿。薛嶽和方先覺鬧不快發生在常德保衛戰中,當時方先覺率第10軍奉命救援常德。
  • 一篇舊文,力挺衡陽開拍電影《衡陽保衛戰》!
    聽聞此言,作為一個不曾忘記那段歷史的衡陽人,我想起了多年前曾經寫過的一篇文章,今天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權當對電影開拍的一種聲援。比民族精神更高的是人性 比戰術性「投降」更重的是戰略也談籌拍電影《衡陽保衛戰》
  • 以1.7萬打15萬,頑強扛日軍47天猛攻,衡陽保衛戰有多慘烈
    如果要論起抗戰後期,最為慘烈的戰役,當屬長衡會戰中的衡陽保衛戰。在這場戰役中,軍長方先覺以17000餘人的部隊,迎戰日本博山勇15萬日軍,以一當十,居然苦守彈丸之地衡陽達47天之久。 戰爭的結果國軍陣亡6000餘人,傷7000餘人。
  • 洛陽保衛戰1.8萬將士抗擊5萬日軍 僅2千人突圍
    1944年5月5日,日軍攻擊龍門,洛陽保衛戰打響。  駐洛陽中國守軍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5軍和第14軍第94師1.8萬名官兵,守城21天,在部隊損失慘重的情況下,僅2000多人突圍而出,「慘烈不遜衡陽(保衛戰)」。
  • 抗戰之衡陽保衛戰你不知道的十件事
    日軍5個師團約為11萬人,最終第十軍將士傷亡殆盡,日軍傷亡近6萬人 2、時間是在1944年,日軍戰力已不如抗戰初期。 4、衡陽保衛戰並不是一場典型的圍點打援!
  • 衡陽保衛戰!為何讓日軍毛骨悚然,橫山勇:5天只進1公裡,死亡5000!
    1944年6月28日早上,日軍集中優勢兵力開始對衡陽發起猛烈的總攻,一直打到下午,經過十幾次進攻,被國軍守城部隊全部趕了回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國軍預10師第28團的,能取得這樣的戰果,日軍第68團師團長佐久間為人,把自己的司令部往前方推進數百米,被楓樹山上的28團士兵看到,連長白天霖通過望遠鏡發現,對面陣地上的十多名日軍,絕對不是普通的士兵
  • 方先覺在衡陽的第10軍,為什麼敢和10萬日軍相拼,結局不想說?
    這些骸骨會集中的出現衡陽的張家山,是因為這裡的抗戰,打得最為慘烈,最為悲壯,是中國整個抗戰史中,作戰時間最長,中日雙方傷亡士兵,最多的城市保衛戰,也就是衡陽保衛戰,據歷史記載,這三千骸骨是犧牲的第10軍的戰士,其實這些骸骨不止這麼點,應該一共有七千四百多具,可是幾個日軍的炮火轟炸,當時他們只找到三千多具,為了保衛衡陽這座城市,第10軍可謂是付出慘重的代價,傷亡人數佔到了當時,整個第10軍建制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 殲滅日軍數量超過臺兒莊大捷,孤軍以少戰多,血戰47天創造奇蹟
    中國抗日戰爭歷史裡,人們耳熟能詳的是平型關大捷、臺兒莊大捷等,而衡陽保衛戰論戰爭慘烈程度和殲滅日軍的數量,實際上超過了這些戰役,卻因為最終沒能守住衡陽,後世少有人所知。一、戰爭力量對比和戰果分析臺兒莊戰役,中國軍隊約29萬人參戰,日軍參戰人數約5萬人,中國軍隊人數佔據絕對優勢,裝備上不及日軍,在歷時1個月的激戰中,中方傷亡約5萬餘人,斃傷日軍約2萬餘人 。
  • 上級讓他死守7天,他錯聽成47天,結果打出中國版莫斯科保衛戰
    甚至日軍還準備打通衡陽,和東南亞的日軍部隊會師,而後對重慶政權發動全面進攻。蔣介石當然不能坐視日本人的部署得逞,於是蔣介石派人指令方先覺:務必在衡陽擋住日軍7天,為重慶方面的戰略部署爭取時間。當時的通信技術較為落後,加上戰爭因素,導致方先覺聽錯了蔣介石的指令,將7天聽成了47天。
  • 「一死報國,來生再見」,他發出衡陽保衛戰「最後一電」
    這道由抗日名將方先覺率部從極為慘烈悲壯的衡陽保衛戰戰場發出的「最後一電」,在《大公報》刊載之後,極大地鼓舞了當時正苦苦支撐的二戰盟國億萬軍民。「最後一電」發報者盧慶貽依然健在。在歷經殘酷的戰爭和滄桑的歲月後,如今他平靜地生活在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區的一個村子裡。穿越大時代的滾滾洪流,他堅韌而頑強地活著,守護著這段塵封已久的往事。
  • 日軍計劃7天打通交通線,卻被一小城阻攔47天,東條英機被迫辭職
    這場戰爭導致了20多萬平方公裡土地淪落在日寇的鐵蹄之下。總體的戰爭雖然打的窩囊,但是在豫湘桂戰役的局部戰爭中卻也湧現出了可歌可泣的一幕。 熱血沸騰的衡陽保衛戰 在日本大本營「一號作戰」的原定計劃中,他們預定用3天時間拿下扼守西南大陸交通線咽喉的衡陽城,用7天時間打通西南交通線。
  • 衡陽永遠是我們的!和第10軍後人一起重走衡陽抗日舊戰場
    老周摘要:衡陽,中國唯一一座以抗戰紀念城命名的城市,當年第10軍在這裡和日軍浴血苦戰四十七天,被日軍認為是中日八年作戰中惟一苦難而值得紀念的攻城之戰。前幾天,和第10軍的後人一起重走衡陽舊戰場,重溫當年的徵戰,緬懷先輩,更表達我們後輩的崇敬。
  • 第十軍一個基層軍官血淚憶衡陽——抱歉,天馬山並不是精神病院!
    日軍第116師團也已經瘋狂了……因為在它的身後的兩個師團,正在長沙寧鄉至衡陽雨母山廣闊的幾百公裡戰線上阻擊衡陽外圍的十幾萬援軍,但他們與衡陽僅僅只隔著一座不過五層樓高的「螃蟹高地」(即天馬山)…圖4:日軍戰史中的螃蟹高地,也就是天馬山地形圖 回到現實… 我正與車上同行的人聊起了衡陽保衛戰…
  • 三野為何實力最強殲敵最多?看看陳元帥手下十大虎將有多牛!
    粟裕回憶,南下剩餘部隊集合時,是陳毅第一次同全體軍人見面。他以堅強的意志震動了大家並贏得欽佩。剩下的千餘人跟隨著他和朱老總,戰勝了食不果腹且冬天還穿單衣的惡劣環境,走向與毛主席會師的道路。 紅軍時期,粟裕從班長做起,幾年時間成長為紅七軍團參謀長。這一時期,粟裕六次負傷,兩次頭部中彈,有三片彈片到去世都沒有取出,終生留下後遺症。
  • 解放戰爭時期為什麼國軍只打陣地戰,不打遊擊戰、運動戰?
    1947年2月20日到1947年2月23日,山東萊蕪戰役,斃傷國民黨軍一萬人,俘虜4.68萬人。氣得當時的國民黨名將、山東省主席王耀武大罵:「就是五萬頭豬,三天也抓不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