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裡高利聖詠——憤怒之日

2021-01-10 力睿音樂空間

前面小睿帶領大家探尋了西方音樂的起源——古希臘音樂,今兒咱就沿著西方音樂史這條長河順流而下,來看看古希臘音樂之後的中世紀西方音樂。中世紀音樂的代表是「格裡高利聖詠」,在聖詠的歌聲裡跟隨小睿一起來回顧這段歷史。

中世紀的文化與古代文化完全不同,它是一種與古希臘羅馬文化異質的基督教文化,這種宗教文化不僅在隨後的一千年中佔絕對統治地位,而且影響一直瀰漫到整個後續時代,直到今天。

中世紀早期西方音樂的歷史實際上是以教會儀式音樂活動為中心的。「格裡高利聖詠」是以羅馬教皇格裡高利一世命名的天主教禮儀式音樂,它是西方專業音樂歷史的源頭。公元54年耶穌死後,他的門徒彼得來到羅馬帶領信徒秘密集會,號召各地信徒用他們自己地方的歌曲來讚美、祈禱上帝,這就是格裡高利聖詠的前身。6世紀末,羅馬教皇格裡高利一世著手改革基督教會儀式中的音樂。他在羅馬創辦了「歌唱學校」來訓練教會歌曲的歌者,並將教會所有的音樂曲調收集在一起,加以修改和選擇、加工,並加入了自己的新作。他明確制定了應如何演唱的規則,以及在不同的宗教節日所當用的禮儀。

格裡高利身為教皇時,教會音樂尚處於沒有樂譜的時期,除歌詞外,曲調全憑口傳心授的方式來傳播。後來,由於聖詠數目的增多而需要給演唱者提示不同旋律的輪廓,於是就逐漸產生了簡單的記譜。格裡高利聖詠在產生、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古希臘、希伯萊、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地區的音樂,因此,它使我們了解了已失傳的古代地中海地區的音樂文化。同時,格裡高利聖詠也孕育了西方一千多年來的音樂藝術。

格裡高利聖詠的內容選自於聖經,是一種散文體結構,只能用拉丁語來演唱;旋律則是一種單聲部旋律,並用朗誦聖經的速度韻律和節奏來演唱。格裡高利聖詠追求靜穆、超脫的意境,排斥人間的一切浪漫激情。它用純人聲(男聲)演唱,不用樂器伴奏,也不用裝飾音和變化音,曲調建立在單純的自然音階基礎上。節奏自由,沒有明顯節拍特徵,就像詩經一般娓娓道來。

相關焦點

  • 中世紀音樂的集大成:格裡高利聖詠
    :哈利路亞02:26來自每日西方音樂品鑑介紹伊始,請欣賞今日的主題歌曲——格裡高利聖詠:哈利路亞中世紀初以來,教會一直致力於聖樂的統一工作,力圖使之集合在一種儀式內。公元6世紀末,羅馬教皇格裡高利一世將教會禮儀歌曲、讚美歌等收集、整理成一本《對唱歌集》,以供一年四季的宗教儀式之永,其中包含六百多首聖詠,後世稱之為格裡高利聖詠。格裡高利一世甚至將這本《對唱歌集》用鏈條掛在羅馬聖彼得教堂,作為教會歌曲的準則。格裡高利聖詠的基本功能是服從宗教禮拜活動。它極大程度地展現了肅穆、節制等特徵,排除世俗的感性慾念。
  • 一種近2000年歷史的歌唱《格裡高利聖詠》
    格裡高利聖詠(Gregorian Chant)是指以羅馬教皇格裡高利一世之名命名的天主教音樂,被稱為平歌或素歌。形成於公元6世紀末,為了規範教堂中的聖歌,羅馬教皇格裡高利一世派人搜集整理各地的聖詠,選編成兩本包括1600餘首聖詠的詠集,這兩本詠集統一了羅馬教會的聖詠和儀式。
  • 穿越中世紀音樂的迷霧(一),格裡高利聖詠與奧爾加農
    格裡高利聖詠與奧爾加農西方音樂最重要的源頭之一就是格裡高利聖詠。格裡高利聖詠是羅馬天主教會的拉丁語歌詞單聲部聖歌。格裡高利聖詠曾作為一種治癒系音樂一度熱銷,其中著名的《憤怒的日子》的旋律被柏遼茲的《幻想交響曲》和聖·桑的《骷髏之舞》引用過。據傳是格裡格一世(590年至604年在位)首創——當然這僅僅是傳說而已。
  • 格裡高利聖詠,有一個「聖靈」口授的傳說
    格裡高利聖詠叫Gregorian Chant,它就是羅馬天主教會禮拜儀式的一個統一的用樂。因為表情肅穆,風格樸素,還有一個名字叫素歌,Plainsong。在後面的講述當中呢,但凡提到聖詠或素歌,指的都是格裡高利聖詠。
  • 中世紀格裡高利聖詠的兩種擴展,附加段和繼敘詠
    內容主要涉及中世紀格裡高利聖詠的擴展。公元5-9世紀之間,西歐和北歐各地紛紛皈依基督教,並尊奉羅馬教會的教義,包括儀式用樂。上一講呢,給大家介紹的歐洲不同地區的聖詠,安布羅斯聖詠,莫扎拉比聖詠,高盧聖詠等等,逐漸被統一的格裡高利聖詠吸收並取代。自9世紀開始,格裡高利聖詠被視為天主教會正統的禮拜儀式,具有神聖的不可動搖的地位。
  • 格裡高利聖詠用於天主教會的禮拜儀式,分為日課還有彌撒
    格裡高利聖詠用於天主教會的禮拜儀式,那麼主要分為日課Divine Office還有彌撒Mass,下面我們分別來介紹一下日課和彌撒當中的聖詠使用情況。什麼叫日課?日課是指教士或修士每天都要完成的宗教功課。這種制度最早是由本土會修道院制定的。
  • 歌唱是雙倍的祈禱-基督教聖詠概論
    這一階段的基督教音樂可稱為猶太化的聖詠。 第三階段:拉丁聖詠的發展與基督教聖詠的分化 第三階段大約始於狄奧多西皇帝禁絕異教和帝國最終分裂之時。這是基督教完全勝利的開始,同時也是羅馬世界的教會走向分裂的肇端。隨著帝國分為東西兩部,基督教會及其儀式聖詠也有了東派和西派之分。
  • 11月9日【美麗星期天】古典音樂之源——宗教音樂
    從基督教和猶太教的淵源來看,猶太教很早就用音樂來讚美上帝,早期基督教音樂和猶太教音樂一脈相承。只是經過了兩千年的發展,猶太教音樂基本還停留在原來的直接歌唱的水平,而基督教音樂卻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公元4世紀,教皇格裡高利一世改革並統一教會儀式,編撰《唱經歌本》,後世稱為格裡高利聖詠。這些歌曲都是沒有伴奏的,作曲手段也比較單一。
  • 波蘭羊之歌劇團音樂戲劇《李爾之歌》微節目冊
    《聖母喜樂經》(作曲:讓-克勞德·阿卡維亞,歌詞基於《格裡高利聖詠》)REGINA CAELI (Music by Jean- Claude Acquaviva, lyrics based on Gregorian Chant)3.
  • 永遠的紳士——格裡高利·派克
  • 格裡高利·派克:一個真正的紳士
    生於1916年04月05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拉霍亞殆於2003年06月12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父親:格裡高利·派克(藥劑師)母親:伯妮斯·梅·艾爾斯(話務員)赫本與派克保持了一生的情誼。晚年的赫本作為聯合國愛心大使,常年奔走在世界各地。
  • 【聖詠釋義】第八十一篇「慶節的歌詠」
    引言這是一篇為數不多的禮儀聖詠之一。任何人只要稍加留意頌讚這篇聖詠,就可清楚的看出來,它是很顯明的形成為兩部份:(一)號召百姓歡慶節日(1-6節)。(二)斥責之言(7-17節)。正因如此,有些學者乃倡導本聖詠原是由兩首獨立的詩篇而合併的。可是這意見並不為大多數學者所接受,因為它的統一性是顯而易見的。兩個不同部份的由來,只是基於禮儀的需要和節日的內容變換而已,關於此點以後還要提及。這篇聖詠的主題應是天主十誡中的第一誡(見10、11節)。
  • 巴赫十六首聖詠 管樂團 交響樂團 弦樂 重奏曲集
    內含16首巴哈精選聖詠管樂團、木管重奏團、銅管樂團、弦樂團、管弦樂團、混聲合唱團等各類合奏團演奏。共有指揮譜1本+樂器分譜39本↓↓視頻預覽↓↓詳細介紹看這:   本套聖詠編曲集悉心研究巴赫的創作手法,嚴格遵照巴赫在聖詠作品中細緻的的和聲與對位進行改編;四聲部由女高音(Soprano)、女中音(Alto)、男高音(Tenor)、男低音(Bass)所構成
  • 刀劍神域WoU第18集情報:聖母聖詠要來了!
    在第17集通過銳二和尤娜來給我們展示了PoH心意的強大,而第18集也通過這些黑色的煙霧來展示PoH不是這些人能戰勝的,他是惡魔之子!那麼面對實力強悍的PoH,亞絲娜又該怎麼做呢?預告裡給出了亞絲娜使用聖母聖詠的畫面,這一招是ALO裡優紀送給亞絲娜的原創劍技,聖母聖詠有11連擊,看這光線,亞絲娜正用它對付PoH。可能有小夥伴會問優紀會在這集出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