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春分,武漢小學生送你一份二十四節氣創意圖

2020-12-22 騰訊網

點擊播放 GIF 0.9M

春分

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

春天的第四個節氣

春分到,燕子回

晝夜正平分

小麥拔節,萬物競生

春天裡和煦的暖陽

讓人們的內心變得柔軟細膩

春分三候

春分有三候,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生,三候始電。

春分習俗

豎蛋:選擇一個光滑勻稱的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以此慶賀春天的來臨。

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民間有句順口溜:"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當然,很多春天才有的美味,也非常有營養,如豌豆苗、香椿芽、春筍等。

近日,鄱陽街小學二(5)班家長王際帶著孩子們,一起沿著二十四節氣的「路線」,體驗了一把充滿詩情畫意的傳統文化之旅。他鼓勵孩子們跳出傳統的繪畫及材料局限性,用家裡現有的花果、蔬菜、廢舊材料等進行創作。

孩子們將自己的奇思妙想,通過身邊的材料「繪製」出了二十四節氣創意圖。

立春亦稱為「打春」、「咬春」,又叫「報春」,「立」是「開始」的意思。

雨水,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雨水節氣意味著進入氣象意義的春天。

驚蟄,古稱「啟蟄」,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

《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分者,半也,這一天為春季的一半,故叫春分。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草長鶯飛,柳暗花明。

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

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立夏來了,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小滿時,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故稱小滿。

「芒種」到來預示著農民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芒種」二字諧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種」了,所以,「芒種」也稱為「忙種」、「忙著種」。

夏至時,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

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是我國大部分地區一年最熱時期,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

「秋」就是指暑去涼來。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

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的意義是「夏天暑熱正式終止」。

天氣漸轉涼,會在清晨時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故名白露。

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秋分過後,太陽直射點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開始晝短夜長,即一天之內白晝開始短於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稱降分。

寒露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結束,是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夜晚,仰望星空,你會發現星空換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天蠍座的心宿二星)已西沉。我們可以隱約聽到冬天的腳步聲了。

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秋天的結束。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

小雪時節,氣溫下降,逐漸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過於寒冷,雖開始降雪,但雪量不大。

大雪,顧名思義,雪量大。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古時有「冬至一陽生」的講法,也就是說從冬至這天開始,陽氣慢慢開始回升。所以古人將冬至視為吉日,是冬季祭祖大節。

小寒,標誌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來了。

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大寒是中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最冷的時期。

春分

是殘冬過後的第一個驚喜

春風叩開冰封的大地

所有的生命開始揚帆起航

願君不負好時光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紀錄片Seasons of China《四季中國》:春分
    二十四節氣的紀錄片Seasons of China《四季中國》,一起學習紀錄片中出現的實用英語表達、感受全國各地多樣的民俗文化,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春分是重要的節氣,是太陽直照點從南半球回到北半球的分界點。
  • 德強學校小學部 二十四節氣系列課程——春分
    德小課程3月20日11時49分29秒,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春分者,陰陽相伴也,晝夜均而寒暑平。」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各地晝夜平分,天氣漸暖,玄鳥歸春,種樹春耕,大自然結束了漫長冬季的寂寞蕭索,多了一抹春日姿色。01品春分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代表春季已經過半。
  • 自然筆記 | 家門口的二十四節氣—清明
    武漢這邊的人都吃地菜煮雞蛋,說吃了不頭疼,還能預防感冒明天你們可以去找點薺菜入鄉隨俗 大家都這樣吃,今天保安還挨家上門送了點薺菜,外面買雞蛋也送薺菜3.26以上就是清明節氣自然筆記的內容啦~感謝「家門口的二十四節氣」成員的精彩呈現。愛自然的你,有創造力的你,要不要跟我們一起來記錄、分享自己家門口的二十四節氣、共賞美麗的自然麼?
  • 反映氣象、民俗、農事的二十四節氣歌
    中國人應用二十四節氣安排農事和各種民俗活動,許多民眾都掌握二十四節氣的知識,各地都編出一些詩歌,或者是「順口溜」,幫助記憶、理解二十四節氣,形成了特定的民俗文化。二十四節氣歌就是這樣的產物。前四句說的是二十四節氣順序和名稱。每個節氣只用一個字代表,每句話是一個季節,三個月共六個節氣,每兩個節氣為一個月。前四句是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後四句說的是二十四節氣所在的時間。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 古裝劇常說夜觀星象,你知道二十四節氣是依據星象制定嗎?
    今年6月5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芒種,說到芒種,你想到了什麼?是下面這首風靡大街小巷的《芒種》嗎?「一想到你我就 Wuhuwuhuhu~~~~空恨別夢久 Wu~~~~」NO!咱們今天不談音樂,正兒八經的說說節氣。每當提到二十四節氣,我就對祖先的智慧嘆服不已。因為科技進步至今,對季節變化、農業耕種,參考意義最大的依舊是二十四節氣。
  • 二十四節氣諺語合集,你能背對多少?
    小夥伴們要記得記哦~中國二十四節氣分別是: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立春節氣諺語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溼溼到清明。
  • 今日對聯105期春分專輯,點豆埯瓜澆穀雨,施肥培土種春分
    庚子春分遣興(新韻)作者:艾曉東(武漢)日上三竿任醉眠,捲簾慵看豔陽天。【今日對聯105期】上聯:點豆埯瓜澆穀雨(艾曉東)下聯:施肥培土種春分(艾曉東)聯解:施肥培土是春分的農事活動,點豆埯瓜是穀雨節氣的農事活動,不但要節氣對上,
  • 珍藏版丨中國二十四節氣手機壁紙,絕美!
    四年前的11月30日,中國人的「二十四節氣」入選世界非遺名錄。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二十四節氣,是國人驕傲,是先民智慧,是時令指南,亦是生活美學。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一期一會,好日常在。
  • 今日,春分
    2020年3月20日11時50分,迎來「春分」節氣《春分節氣》作者/宋英傑出自《故宮知時節: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說:「仲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其實並不是。全國平均氣溫一般是在4月4日清明節氣,達到全年氣溫的中間值,也就是所謂的「寒暑平」。立春時所說的「東風解凍」,東風只是客串,實際上多為東北風。到了春分時,東風才逐漸開始成為領銜。在古人眼中,東風是最具親近感,也最具辨識度的風,甚至到了「天下誰人不識君」的程度。
  • 【今日春分】春和景明,波瀾不驚
    2020年3月20日11時50分,迎來「春分」節氣《春分節氣》作者/宋英傑出自《故宮知時節: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說:「仲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
  • 【二十四節氣】24相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應提到的三個問題就混雜在一起嘮叨幾句了關於二十四節氣的緣起創作有他因也雜有內因沒有做之前看見過很多人創作過節氣作品受到他人觸發我們很多的所謂創作創造都是基於前人的福德之上的因為喜歡玩會覺得要是做的話不一定是非要成系列也可以是完全不同形式的二十四節氣的表達
  • 二十四節氣色卡美圖,每個節氣都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配色
    二十四節氣也就可以簡單的用青紅白黑來代替。24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這六個節氣應屬春天,春天五行屬木,而木屬青色;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這六個節氣應屬夏天,夏天五行屬火,而火屬紅色;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這六個節氣應屬秋天,秋天五行屬金,而金屬白色;
  • 二十四節氣為什麼這麼準?得從節氣的由來說起,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如果注意觀察的話就會發現,不管每年天氣如何異常,總是和二十四節氣能夠對應起來。"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現在能背誦這首二十四節氣歌的人已經很少了吧,大家現在主要過的都是一些像聖誕節、情人節之類的洋節,對於我國古代的二十四節氣卻了解甚少,很多人只是停留在知道清明上墳,冬至吃餃子這樣的淺薄認識上。二十四節氣是如何來的呢?我國歷來是農業大國,曆法的主要作用就是直到農業生產。二十四節氣被認為是起源於古代黃河流域,這是為什麼呢?
  • 今日春分,來欣賞一下蒲江教育人鏡頭裡的春天吧!
    第四個節氣【春分】 按二十四節氣講 古時春分又被稱為「日中」、「中夜分」、「仲春之月」等等,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
  • 中國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在國際氣象界,它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今天,我們該如何保護二十四節氣
    翻開史冊,先秦《尚書·堯典》中即有「日中」「日永」「宵中」「日短」的記載,相當於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節氣。  《周禮》中有「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時之敘」「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夏日至,於澤中之方丘奏之」的表述,明確提出了冬至和夏至。  《呂氏春秋》中出現了「日夜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始雨水」等稱呼。
  • 每日新報數字報刊平臺-二十四節氣豐富世界 非遺文化寶庫(圖)
    「過了驚蟄節,春耕不停歇」「春分,春分,麥苗起身」「芒種忙忙栽」「清明斷雨,穀雨斷霜」等等有關二十四節氣的民間諺語,多帶有傳統農耕文化的意味,而與二十四節氣相生相伴的還有豐富多彩的民間習俗。
  • 二十四節氣,你家孩子能說上幾個?(附帶二十四節氣詩)看完絕對能記住
    為了把氣候規律利用得更好,古代中國人覺得只有四季還不夠,又發明了節氣。四季把一年分成四塊,四塊太大。節氣把一年分成二十四小塊,分得越細,用起來越方便。一組唯美的二十四節氣圖,能讓孩子一邊學畫畫,一邊讀詩,一邊了解二十四節氣,學習傳統文化知識。
  • 今日春分,燕歸花開;這8句祝福語快發朋友圈吧!
    今日春分,燕歸花開,今天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前後(公曆大約為3月20-21日期間),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點)時。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
  • 二十四節氣、八卦九宮、星座、地支十二宮等
    自己的思路是,星座是以太陽來劃分的,十二地支用來記月也是跟太陽有關,那麼兩個可以用二十四節氣聯繫起來,至於其他的仔細分辨一下,都能用一個二十四節氣聯繫起來。    星座與節氣白羊座:春分~穀雨;金牛座:穀雨~小滿;雙子座:小滿~夏至;巨蟹座:夏至~大暑;  獅子座:大暑~處暑;處女座:處暑~秋分;天秤座:秋分~霜降;天蠍座:霜降~小雪;  射手座:小雪~冬至;摩羯座:冬至~大寒;寶瓶座:大寒~雨水;雙魚座:雨水~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