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1873字,閱讀時間約3.2分鐘
大寶和二寶都是吃母乳長大的,大寶吃到13個月,二寶是7個月斷了母乳。姐姐家兩個孩子都是奶粉餵養長大的,對比之下,四個孩子的成長,還是有挺多差別的。
餵養方式不同:四個孩子「兩兩」區別
出生後能吃到母乳的寶寶,無疑是非常幸福的。但有些媽媽,因為自己身體的原因,無法親喂,選擇奶粉餵養,也是退而求其次的方式。
兩個吃母乳長大的孩子:
大寶現在6歲了,二寶3歲,帶他們確實省心,一年到頭幾乎不生病,即使碰到嚴重的流g感,流鼻涕三兩天也就過去了。平時一日三餐規律,零食很少吃。每次做兒保檢查,醫生都說,孩子身體很棒,發育指標在中上遊。
兩個吃奶粉長大的孩子:
姐姐也是自己帶倆娃,但每天很忙,經常在醫院和家之間奔波。有次我回老家,姐姐帶著孩子去打針,侄子不到一歲,粗粗的針管從頭皮扎進去,看著就很疼。聽著孩子的哭聲,心裡很難受。
姐姐說,倆孩子小時候總生病,大一點好多了,現在老大12歲,但遇到流g感、換季,還是容易生病。倆孩子吃飯挑食,也不胖,乾巴瘦,真怕一陣風吹走了。
這樣對比之下,「兩兩」區別還是很明顯的。但也會有媽媽說,我家娃從小喝奶粉,身體也很棒啊!確實如此,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舉例也有局限性。
但世界兒科營養界流行這樣一個說法:「Nutrition beyond Nutrition」(養分素超越養分)。是說除了營養以外,母乳還有生物學作用(母乳中的α-乳清蛋白具有抑j菌和殺菌作用,配方粉餵養嬰兒,其腸d道受細j菌侵擾的機會比母r乳餵養兒高)。這樣看來,如果你的奶量好,還是給孩子吃母乳更好!
「奶粉胖」的說法靠譜嗎?
上文中舉例姐姐和我自己的孩子,喝奶粉的倆娃,沒有很胖。但身邊有媽媽們常說,喝奶粉長大的孩子,往往更胖,有些甚至浮現了早s熟現象,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喝奶粉的孩子,有些略胖,和喝奶量有關。
二寶是七個月斷奶的,我在那個斷奶過程中,也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情。每次給二寶衝奶粉,需要200~240ml,但如果把母乳擠入奶瓶中給他喝,120ml就夠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後來查閱資料我才知道,奶粉餵養的寶寶,確實比母乳餵養寶寶在喝奶量上略勝一籌。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
1、奶嘴口徑大,不容易控制流量;
2、 喝奶粉比吃母乳省力氣,喝起來更方便;
3、 奶粉定量添加,餵多少喝多少;
4、 奶粉中的營養成分吸收率低於母乳,添加量也會相應增加。
除此之外,母乳中的營養成分較全面,也能調節寶寶食物和能量的代x謝,這也是吃母乳的寶寶,不容易發胖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奶量攝入增加,生長速度也會隨之加快,這同時會增加,未來孩子發生超z重和肥p胖的風險。
在翻看資料的過程中,我也看到一個報導,8個月的嬰兒,體重已經達到了32kg,普通的嬰兒車已經坐不下,只能專門為他定製嬰兒車,紙尿褲更是找不到合適的,看著真讓人難過和擔心。
理性取捨,科學對待餵養問題
或許你從很多書上得知,母乳對寶寶的好處。如果寶媽自己奶量好,當然是吃母乳了!但若沒有母乳或無法堅持母乳餵養,也別太慌,理性對待餵養問題即可。
多數嬰兒母親對母乳餵養的優越性認知較好
從營養結構來說,母乳中有著奶粉不可比擬的營養配比,還有很多活 性元s素。育兒專家、權威母嬰機構都認為,母乳是「最z適合」寶寶的口糧。雖然很多品牌的嬰兒奶粉都宣稱接近母乳成分,但奶粉喝母乳相比,還是很難平起平坐的。
可沒有母乳給寶寶,就餓著嗎?有位孕媽說,真擔心自己母乳不足,聽說喝奶粉的寶寶「身子虛,發育慢,走路不穩,說話晚,出牙慢」,如果沒有母乳,會不會我的孩子也這樣?
我跟她說,不必這樣給自己思想壓力,不管怎麼養育孩子,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孩子也能健康成長的。
《鄭玉巧育兒經鄭玉巧教媽媽餵養》一書中提到:大品牌的嬰兒奶粉是根據國家統一的奶製品標準加工製作,只要是正規渠道購買的配方奶,且合適這個月的寶寶,都可以選用。
如果沒有母乳或母乳不足,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調整:
1、 及時追奶,保持理性餵養的態度;
2、 母乳優先,不足就補充奶粉;
3、 母乳餵養至少堅持6個月;
4、 奶粉餵養按奶粉罐要求衝調,不隨意增加或減少;
5、 6個月後添加輔食,適當減少奶粉的餵養量;
6、 選擇適合寶寶的奶粉品牌,大品牌質量更可靠。
枕邊育兒寄語:
帶娃路上坎坎兒多,我自己作為二胎媽媽,一路走來也是很辛苦的。但我相信,天下母親愛孩子的心都一樣,不會因為沒有堅持母乳餵養,就少了幾分,而孩子也不會因為,沒有吃到母乳,而不愛自己的媽媽。理性面對養育這件事,你和孩子的親子連接,才能更緊密!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