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琴流波」音樂會之中國樂器介紹

2021-03-02 知文藝

「奚琴流波」王亞利二胡獨奏音樂會將於2016年7月7日(周四)晚19:30在重慶大劇院中劇場舉行。音樂會以經典傳統二胡曲目為主線,以新的編配方式為鋪墊,中阮、琵琶、古箏、為主的伴奏形式,結合古琴、簫、打擊樂以及多媒體效果,既保留了純正的中國音樂血脈,又開拓了人們對中國音樂的認知和欣賞力。


二胡:拉弦樂器,始於唐朝,最早發源於北部少數民族,當時稱奚琴。兩弦,通過弓摩擦弦振動琴筒共鳴體發音。其音域接近人聲,音色圓潤而清亮,剛勁而秀美,極富歌唱性。


琵琶:彈撥樂器,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漢代傳入後逐漸衍變至今的四弦,有確定音位的相和品,呈半梨型實心琴體結構。其音域廣,音色清澈明亮,具有穿透力。

中阮:阮,彈撥樂器,由漢代琵琶衍變而來。四弦,有品,琴身呈圓形共鳴箱,按音域分低音阮、大阮、中阮、小阮、高音阮。中阮為中音樂器,音色柔和、恬靜,跟古典吉他有共通點。


古箏:彈撥樂器,起源於戰國時期秦國一帶。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發展至今常用二十一弦,弦架雁柱,一弦一音,一般按五聲音階排列。其音色潤、透,渾厚婉轉,餘音悠長。


古琴:漢文化中的瑰寶,歷史悠久,是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七弦,十三徽,其散音深沉悠遠,泛音空靈飄渺,按音吟揉多變。


簫:吹管樂器,起源可追溯到遠古時期。一般由竹子製成,吹孔在頂端,豎吹,現代多為八孔簫。其音色圓潤輕柔,古樸典雅。


演出場地:重慶大劇院 中劇場

演出時間:2016年7月7日

周四)晚19:30

售票電話:15320504288  (9:00-17:30)

門票代理:保利票務/永樂票務



相關焦點

  • 二胡丨中國樂器紀錄片、韓國奚琴【視頻賞析】
    黃河之水向東流,鳧飛鴈下白雲秋。岸上行人舟上客,朝來暮去無今昔。哀弦一奏池上風,忽聞如在河舟中。弦聲千古聽不改,可憐縴手今何在。誰知著意弄新音,斷我樽前今日心。當時應有曾聞者,若使重聽須淚下。二胡(拼音:Erhu) 外文名【 Erhu fiddle(英)Erhu(意)】二胡(拼音:Erhu) 始於唐朝,稱「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 韓國二胡:奚琴演奏-京昡
    해금(奚琴)是韓國傳統的弦樂,源於中國,為唐末中國北方西奚族(今河北懷來縣一代)所用的一種樂器。
  • 「情慾之弓」與「高麗奚琴」
    其發揮之穩定、拿捏之精準堪比《春夏秋冬又一春》。具體劇情就不介紹了,這是一個關於駕馭與逃離、青春與衰亡的故事。金基德如是說:每個人都有不能實現的渴求和希望,通常大家都會把這些願望藏起來。而我想表現的是,這些隱藏的願望有多卑鄙、高貴、悲傷和美好,所以用一個不能被人控制的少女來講老人的渴望。情慾(其實可以說片中是一種純潔的飼育)在弓與箭的隱晦表達下悽美如斯。
  • 中國樂器文化:古代中國十大樂器介紹
    中國樂器文化:古代中國十大樂器介紹在古時候,聲音是一種讓人絕美的享受,對於製造美妙的聲音,成為了古人探索發現的樂趣,也是因為這樣有了中國樂器文化,繼而發明了各種樂器。走吧,讓我們進入古時候的樂器時代吧!鼓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領,鼓的文化內涵博大而精深。在遠古時期,鼓被尊奉為通天的,主要是作為祭祀的器具。
  • [樂器百科]認識二胡,金鐘獎比賽「流波曲」,此曲表達流落他鄉的悲苦生活
    在古代,漢人稱北方少數民族為「胡」,例如「胡人」,而胡琴就是起源於北方少數民族的樂器,也因此得名。直到目前,中國、蒙古、中亞一些國家的許多樂器都帶有明顯的胡琴造型和胡琴音色。      目前在我國常見的胡琴有二胡、京胡、板胡、高胡、革胡等。根據古代樂器的八音分類應屬絲弦類樂器,實際上筆者認為稱弓弦類樂器更合適。
  • 擂琴、墜琴、玄琴和奚琴,這些琴你都聽說過嗎?
    今天就是來說說你們很可能沒有聽過的,擂琴、奚琴、玄琴和墜琴,你都聽說過它們嗎?先來擂琴,擂琴又名"雷胡",漢族拉弦樂器。它的歷史是比較短的,但是並不說明它的文化藝術技術方面地。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才出現的一種樂器。擂琴是由中國著 名民間藝人王殿玉(1899~1964)在墜胡的基礎上改革而成的樂器。擂琴音域寬廣、音量較大,音色柔和圓潤,富有豐富的表現力。
  • 俄羅斯音樂家演繹《鼓浪嶼之波》 鼓浪嶼音樂節昨舉行開幕音樂會
    莫斯科男聲四重唱用漢語演唱《鼓浪嶼之波》。  而本場最大的亮點當屬開場曲目《鼓浪嶼之波》——在俄羅斯卡累利阿國立愛樂交響樂團音樂會的伴奏下,俄羅斯最受歡迎的莫斯科男聲四重唱組合以漢語演唱,帶給聽眾們既親切又特別的視聽體驗。「曲子的旋律有中國風格,但譜曲手法帶有歐洲色彩。」在樂團團長瓦列裡·巴布科夫看來,和鼓浪嶼一樣,《鼓浪嶼之波》也是中西交融。
  • 中國古代最具代表的十大傳統樂器,其文化內涵博大而精深
    在中國古代,聲音是一種絕美的享受,而彈奏聲音,成為了古人探索發現的樂趣,繼而發明了各種樂器。下面介紹最具代表的中國古典十大樂器。1、鼓鼓的出現比較早,大約有4000多年的歷史。在古代,鼓被尊奉為通天的,主要是作為祭祀的器具,鼓作為樂器是從周代開始,鼓的文化內涵博大而精深。
  • 中國古代十大樂器之一的二胡都知道,你知道還有三胡和四胡嗎?
    作為我國古代十大樂器之一的二胡,自然不用說它的文化歷史。今天就從二胡介紹起,之後在看看三胡和四胡不吧!二胡是我國弓弦樂器中的一種,是我國各地名族民間樂隊中的樂器。二胡產生於唐代,當時稱作「奚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在《樂書》之中記載了,二胡起源於我國的北方。胡琴在唐時就已經流行並被人們所重視。
  • 中國十大樂器,你知道嗎?
    門道提示:農曆四月二十九在中國古代,聲音是一種絕美的享受,而製造聲音,成為了古人探索發現的樂趣,繼而發明了各種樂器.而隨著樂器的出現,也造就了中國獨有的一種音樂—古典音樂。那麼今天門道君就給大家說說在樂器中最有名的十種。
  • 「空中音樂會」微課|| 樂器介紹與經典名曲導賞系列(四)
    徐波名師工作室的學員們繼續通過「空中教研」的方式, 向大家呈現「空中音樂會」系列微課。本期向大家推薦的是2件西洋樂器的介紹:《走進「樂器之王」——鋼琴的世界》和《「音樂貴婦」——認識大提琴 》。願音樂能走進你的心靈,帶給你快樂!張婷婷,中共黨員,寧波市音樂家協會會員,鄞州區教壇新秀、音樂學科高端班學員、律動研究小組成員、鄞州區優秀工會工作者。
  • 中國傳統民族樂器,你知道幾個?
    音樂,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娛樂形式,而音樂的創作,就要用到樂器,我們知道外國有吉他,有鋼琴,這些也都是在世界比較流行的,那你知道我們中國的傳統民族樂器都有哪些嗎?古琴已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中國傳統民族樂器的代表。古琴音域寬廣,音色低沉。古人稱其音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古琴的常見樣式有仲尼式、伏羲氏、落霞式、蕉葉式等。古琴內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宮、商、角、徵、羽,與五臟對應,可治癒疾病,非常神奇。著名曲目有《廣陵散》、《梅花三弄》、《鷗鷺忘機》等。主要產地揚州和蘭考。
  • 南音樂器 | 南音二弦
    二弦是泉州南音「上四管」樂器之一,它是南音樂隊中唯一的拉弦樂器,是泉州南音各種形式演奏(演唱)不可或缺的樂器。二弦形制古樸,音色獨特。
  • 王者榮耀4月30日答案 五虎將趙雲的專屬定製交響樂是用什麼樂器來...
    4月30日的問題是:五虎將趙雲的專屬定製交響樂是用什麼樂器來演奏的?對於這個問題可能不少玩家都不知道正確答案,白白錯失了獎勵,不用擔心,小編這就向大家公布今日的正確答案。王者榮耀4月30日每日一題答案五虎將趙雲的專屬定製交響樂是用什麼樂器來演奏的?
  • 2016·WMLT&MCCW韓國傳統音樂中的天、地、人 —聽韓國作曲家李鎮宇有關《韓國傳統音樂與傳統樂器(宗廟祭禮樂)》的講座
    演奏者與樂器的位置、搭配曲調的歌曲和舞蹈等也需要嚴格按照搭配順序、規定來進行。這些內容都與中國西周的雅樂十分相似。 與天地完美結合的宗廟祭禮樂也許也是因為大部分樂器取材於大自然的緣故,甚至正因為那柔美、溫馨的音色與安詳、纏綿的餘音,改善了的祭祀儀式中的沉悶氣氛。
  • 好樂成雙,「雙頌」音樂會伴你跨年
    12月31日跨年夜,廣州大劇院特別策劃「雙頌」音樂會,上半夜將迎來「歡樂頌·2021廣州大劇院新年音樂會」,暨中國歌劇舞劇院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交響音樂會,下半夜則將由指揮家、作曲家譚盾帶來《敦煌·慈悲頌》。好樂成雙,驅寒頌暖,共奏跨年恢宏樂章,溫暖這特殊的一年,祝福這特殊的一年。
  • 生田流和山田流,終仰止於藝術的高山
    在日本箏樂中,有著生田流和山田流兩大流派。據傳,這兩個流派界線極其分明,不僅傳承涇渭分明,而且兩大流派的藝術家不僅不會同臺,連同時出席活動都極其少見。「山田流」 以箏歌為主,箏是歌者手中的一個伴奏樂器;而即使是在樂器演奏為主的「生田流」中,在早期,箏也是附屬於三味線的,箏演奏者必須三味線與箏都精通。雖然「生田流」在現代逐漸發展成以箏演奏為主體,但也離不開三味線。
  • 樂器介紹:鋼琴--「樂器之王」
  • ...樂器」邂逅「魔都最美季節」 一年一度與市民相聚「銀杏音樂會」
    作為與觀眾有著深厚情誼的戶外公益品牌「銀杏音樂會」,於12月5日(周六)一年一度如約而至,繼續用好音樂與滬上市民相約。每年秋冬之交,是上海音樂廳戶外廣場最美的季節。自2013年起,上海音樂廳利用銀杏自然景觀,用一種新的環境音樂概念,嘗試帶給廣大市民更多元的藝術享受,通過每年一次不同主題音樂會的策劃,逐漸形成自然景觀與音樂相結合的概念音樂會,從而形成了戶外音樂會品牌「銀杏音樂會」。2020年 「銀杏音樂會」面向所有市民開放,通過預約形式,市民可以免費欣賞,沒有預約上的觀眾也可在南廣場外圍欣賞。
  • 欣賞中國十大古典樂器,感受嫋嫋餘音
    在古時候,人們對聲音的「探索」不曾止步,對音樂的追求從「實用」不斷邁向「藝術」,為了製造出更動聽優美的聲音,古人相繼創造出了各種樂器,不僅譜寫了一曲悠轉綿長的中國音樂史,也成就了一段光輝璀璨的的中國工藝史。下面我們就來圍觀一下,我國最經典的十大古典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