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二胡:奚琴演奏-京昡

2021-03-02 中國二胡藝術網

해금(奚琴)是韓國傳統的弦樂,源於中國,為唐末中國北方西奚族(今河北懷來縣一代)所用的一種樂器。宋代宮中避忌胡名,改稱奚琴為嵇琴(傳為嵇康發明製作)。奚琴最初是彈撥樂器,北宋文人歐陽修《試院聞奚琴作》一詩中寫有:「奚琴本出胡人樂,奚奴彈之雙淚落」,證明演奏方法是彈撥。後來發展出用竹片刮奏,宋代始有馬尾胡琴,使之成為拉奏樂器。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曾提及稽琴在宮廷宴會上用於獨奏,並有較複雜的換把、移指等相當高的演奏技巧。可以這樣講,奚琴就是二胡的前身,我們現在叫慣了二胡或胡琴,反而對奚琴陌生了,而奚琴傳到朝鮮半島後不僅沒有更名,而且形制也沒有大的改觀。從韓國的奚琴,依稀可以想見唐宋時期奚琴的模樣。

 

奚琴比二胡音高,相當於中板胡,聲音高亢清亮。聽慣了二胡的人乍一聽奚琴可能會覺得聲音過於尖銳,乾澀,而不夠圓潤。但細心聆聽,可以發現奚琴的表現力還是蠻豐富的,特別適合表現悽美清冷悲涼落寞孤獨一類情緒變化。

中國二胡藝術網是專業的二胡學習平臺,每天精選學習資料呈現給大家,是廣大專業胡友們的交流平臺,歡迎大家投稿:59294311@qq.com

音樂薈集的地方,長按關注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二胡丨中國樂器紀錄片、韓國奚琴【視頻賞析】
    到了明清時代胡琴已傳遍大江南北,始成為民間戲曲伴奏和樂器合奏的主要演奏樂器。        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為二胡。半個多世紀以來,二胡演奏水平已進入旺盛時期。劉天華先生是現代派的始祖,他借鑑了西方樂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膽、科學地將二胡定位為五個把位,並發明了二胡揉弦,從而充擴了二胡的音域範圍,豐富了表現力,確立了新的藝術內涵。
  • 「情慾之弓」與「高麗奚琴」
    他的骨子裡深沁著韓國民族的血性基因,他的電影任性張狂、作品良莠不齊。重拾金基德,一是重新審視以往對其作品的判斷,二是去粗取精關注他獨特的影像美學。二刷《弓》,重點看下片中的配樂,幽怨蒼勁的二胡聲這次可是深深吸引了我。
  • 《戰馬奔騰》 唐威二胡工作室
    二胡,古時名為「奚琴」,最具體表性的中國民族弓弦樂器,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唐朝時從西域傳入,遂稱「胡」,因其由內外雙弦構成,故命名為「二胡」。 二胡既適宜表現深沉、悲悽的內容,也能描寫氣勢壯觀的意境,音色接近人聲,情感表現力極高。
  • 招生信息 | 音樂藝術中心 二胡項目
    知識小寶典  1二胡的前身是唐宋時的奚琴、嵇琴和胡琴。奚琴因出自北方遊牧民族奚人而得名。
  • 二胡演奏《楚頌》
    張尊連在音樂舞臺上的熱情和教學講壇上的嚴謹,表現出了他全面的藝術追求,其精準的把握傳統音樂的風骨和創造性的演繹現代作品的個性,彰顯了他醇厚而富有張力的演奏風格。多年來應邀出訪了數十個國家及地區,參加了許多世界知名音樂節。在北京、濟南、香港、臺灣、青島、日照、成都、蘭州、深圳、桂林等地成功舉辦了多場個人和師生音樂會。在各大音樂學院及藝術類院校進行多次講學活動。
  • 二胡曲譜二胡識譜演奏方法
    二胡曲譜:二胡識譜演奏方法。二胡的樂譜大多都使用簡譜,所以會看簡譜就可以看懂基本的二胡譜。二胡譜上有很多指導演奏使用的特殊指法和弓法符號。
  • 二胡音樂會 ,一定不能錯過的二胡音樂盛宴 !!!
    二胡始於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最早發源於我國古代北部地區的一個少數民族,原本叫「嵇琴」和「奚琴」。
  • 二胡納米濾音墊
    >二胡始於唐代,是我國古代北部地區少數民族「奚部落」的民間樂器,故稱為「奚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古代漢人稱謂北方少數民族為「胡」人,所以二胡又名「胡琴」是中華民族樂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樂器之一,現已成為我國獨具魅力的拉弦樂器。它既適宜表現深沉、悲悽的內容,也能描寫氣勢壯觀的意境。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為二胡。
  • 以二胡琴聲展開中國風畫卷 張音悅帶你走進二胡的絕美世界
    (著名二胡演奏家、長沙市音協二胡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阮星演奏我國北部二胡樂曲《一枝花》。)圖片均由 謝棣森/攝)  星辰在線11月28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 通訊員 葉瑞康)11月27日晚,長沙藝術名家講堂——「張音悅二胡名曲賞析」在長沙音樂廳舉行。本次講座從二胡的起源說起,對其前身嵇琴、軋箏、奚琴等作了簡單概述。張音悅介紹,至明清時胡琴已傳遍我國大江南北;到近代,胡琴更名為二胡。
  • 即將上演|「雙金獎」得主徐卓亭,帶你玩轉二胡!
    二胡,我國影響最大、流傳最廣、最具代表性、最具中國氣質和韻味的拉弦樂器。二胡在古代又稱為「奚琴」、「嵇琴」,始於唐朝,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二胡在民樂團中是主要的旋律樂器,亦是各族音樂中重要的伴奏樂器和主奏樂器。
  • 二胡唐代傳入中原 曾是少數民族使用的樂器
    胡琴類樂器的鼻祖是奚琴,它是隋唐時期居於今河北省北部一帶少數民族奚部落所使用的一種樂器,奚琴也因此而得名。唐代奚琴傳入中原,當時稱為嵇琴。唐宋時期的奚琴有彈弦和軋弦並存的演奏方式,後來逐漸演變發展成為用馬尾毛製成琴弓來拉奏的胡琴。「胡」是中原人對遊牧民族的泛稱,同時表明這種樂器源於草原,後來漢族又根據胡琴的兩弦稱之為二胡。  北宋時,二胡已有了相當高的演奏技巧。
  • 二胡教學:多變的演奏技巧
    二胡從一開始就富有各種各樣的演奏技巧,再經過時代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由此產生了更多樣化的二胡演奏風格,主要有揉弦、滑音、裝飾音等,通過這些不同的演奏技巧來達到不同的演奏效果,也是閒著二胡演奏藝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二胡的揉弦分為滾揉、壓揉、滑揉三種,一般在內容豐富、情緒變化較多的樂曲中,揉弦以組合的方式在演奏中應用。
  • 「奚琴流波」音樂會之中國樂器介紹
    「奚琴流波」王亞利二胡獨奏音樂會將於2016年7月7日(周四)晚19:30在重慶大劇院中劇場舉行。
  • 聆聽經典之聲,張音悅「二胡名曲賞析」長沙開講
    11月27日,長沙藝術名家講堂——張音悅「二胡名曲賞析」在長沙音樂廳舉行。國家一級演奏員、湖南省歌舞劇院副院長張音悅向現場觀眾介紹二胡的起源及發展歷程。張音悅(中)為現場觀眾演奏二胡經典名曲。二胡經典名曲的演奏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紅網時刻11月28日訊(記者 胡邦建)11月27日,由長沙市委宣傳部、長沙市文化旅遊廣電局主辦,長沙市藝術創作研究院、長沙音樂廳承辦的長沙藝術名家講堂——張音悅「二胡名曲賞析」在長沙音樂廳舉行。
  • 中國古代十大樂器之一的二胡都知道,你知道還有三胡和四胡嗎?
    作為我國古代十大樂器之一的二胡,自然不用說它的文化歷史。今天就從二胡介紹起,之後在看看三胡和四胡不吧!二胡是我國弓弦樂器中的一種,是我國各地名族民間樂隊中的樂器。二胡產生於唐代,當時稱作「奚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在《樂書》之中記載了,二胡起源於我國的北方。胡琴在唐時就已經流行並被人們所重視。
  • 嗩吶和二胡,你更喜歡哪一個?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兩種非常受歡迎的樂器:嗩吶和二胡。嗩吶重大事件:公元三世紀,由波斯,阿拉伯一帶傳入中國。明代後期,嗩吶已經在民間器樂中成為了必不可少的一種樂器。讓傳統嗩吶能夠演奏出半音階,十二音體系,豐富了嗩吶的表現力。2006年5月20日。嗩吶,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視頻】《江河水》--二胡演奏:張尊連
    曾悉心研學了民間、傳統、流派及創作的廣泛而大量的音樂作品,較全面地掌握和繼承了宗師們的藝術風骨,並在長期的藝術實踐和教學中傳承並發揚,成為當今這兩大弓弦流派最具實力的傳言人之一,形成了古樸深邃、內在含蓄、典雅細膩、熱情豪邁的演奏風格。  張尊連在音樂舞臺上的熱情,表現出了他全面的藝術追求,其精準的把握傳統音樂的風骨和創造性的演繹現代作品的個性,彰顯了他醇厚而富有張力的演奏風格。
  • 談二胡演奏中的音準問題
    音準是衡量二胡演奏質量的重要標誌之一,演奏者如果音準控制得不好,儘管其技術手段都很到位,其演奏也不能算是完美的。由於沒有任何固定的品位,演奏時按音手指必須在無指板的琴弦上平衡張力狀態,這給二胡的音準控制帶來一定的困難。
  • 嘉慶差點讓二胡絕響 《江河水》曾令小澤徵爾痛哭
    」 ——劉敞  二胡,是我國影響最大、流傳最廣、最具代表性、最具中國氣質和韻味的拉弦樂器。古代又稱為「奚琴」、「嵇琴」,始於唐朝,已有一千多年歷史。作為胡琴家族中的主要成員,二胡如今在全國各地都達到相當普及的程度,在民樂團中是主要的旋律樂器,亦是各族音樂中重要的伴奏樂器和主奏樂器。
  • 二胡琵琶合奏《菊花臺》演奏:陳軍 劉珂
    先後進入中央音樂學院、中國社會音樂學院民樂系以及解放軍藝術學院藝術系攻讀胡琴演奏及理論作曲。  他14歲便在全國少年兒童器樂比賽中獲三等獎,後又獲得北京青年二胡比賽一等獎、北京二胡邀請賽三等獎、首屆民族器樂「山城杯」電視大獎賽區二胡組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