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季播化」、棚內綜藝「選秀化」,綜N代改革求生2.0版?

2020-11-23 騰訊網

文 | 肖曉

新一輪的綜N代創新求生正在拉開序幕。不過相比之前真人秀訴諸「成員換血」,棚內綜藝不斷在賽制上下功夫,今年的改革求生可以稱得上2.0版:戶外真人秀紛紛發力公益主題,棚內綜藝集體選秀化,衍生節目層出不窮,全新的綜藝語境正在形成。

收官不說再見。上周五,走過了7年101期的《奔跑吧4》宣布收官的同時,節目組還宣布了特別季《奔跑吧·黃河篇》將於今年11月與觀眾見面。據了解,《黃河篇》主要是從黃河入海的山東省開始,前往黃河沿線城市,感受黃河流域的深厚文化。

《奔跑吧》正式加入全新「季播綜藝」的陣營,此季播主要是指一年兩季。無獨有偶,與其對擂多年、稍早收官的《極限挑戰6》,同樣推出了《極限挑戰·寶藏行》,成員們從新疆喀什出發,踏上三區三州旅遊大環線,在20天內領略不同的自然風景、民俗風情,感受當地人的精神寶藏。目前該節目已經播出3期。

和戶外真人秀的大手筆布局拓展公益主題不同,以《脫口秀大會》《認真的嘎嘎們》為代表的棚內綜藝則將目光瞄準了選秀主題。以前者為例,首播節目分上下兩期、時長近3小時,再加上開放麥的賽制,都讓該節目被調侃「脫口秀101」。這並不難理解,畢竟近年來選秀是極易撬動最廣泛市場的題材類型。

站在綜藝發展的長線上來看,今年無疑是綜藝市場大發展的一年,類型綜藝不斷拓展,戶外真人秀和棚內綜藝也在不斷探尋新的創新途徑。只是回歸市場,改革的腳步已經邁出,成效如何呢?公益化、選秀化的打法,能夠助力老牌綜藝煥發新生機嗎?

以公益之名、主題「季播」,《奔跑吧》《極挑》的求變求生

探討戶外真人秀公益篇市場效果之前,有必要聚焦一下「換血求生」的成績單。收效甚微,並不是誇大其詞。去年首次面對成員大換血的《奔跑吧》和《極限挑戰》紛紛遭遇影響力低谷,後者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口碑困境;不過今年《奔跑吧》以「砂鍋菜」(沙溢、郭麒麟、蔡徐坤)的打法意外撬動了市場。

對於戶外真人秀來講,「換血求生」這條路走得被動也艱難,先入為主的觀眾印象、消耗殆盡的綜藝紅利、搭配組合的團隊玩法,都是挑戰,雖偶有成效卻始終難以重回巔峰,更遑論是口碑困境。相比之下,公益主題篇的啟動可以說是一次順應「潮流」主動創新。

「潮流」,並非是娛樂形式的創新,而是指響應廣電號召,也順應扶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獻禮潮流,不難發現無論是《極限挑戰》還是《奔跑吧》的主題篇背後都有獻禮背景的背書,也為節目融入了公益色彩。當然近年來,為以娛樂為基調的綜藝節目加入公益背景,已然是常態打法。

上周日《極限挑戰寶藏行》新疆站剛剛落下帷幕。在節目的設置中,嘉賓們沒有旅行經費,成員需要在錄製日上傳一個拍攝的vlog集贊兌換人民幣,將他們視角下最樸實的人文風貌展現給大眾,與此同時,也聯動線上線下的力量助力三區三州的人民脫貧攻堅。節目中對護林員群體的聚焦引無數觀眾淚目。

在《奔跑吧·黃河篇》的設置裡,節目組將沿著黃河上中下遊城市進行奔跑,一是展現黃河生態經濟帶城市文化之美,二則是聚焦沿線城市尚未脫貧或剛脫貧的城市地區,通過直播帶貨、遊戲設置等方式幫扶當地轉型發展。旨在以娛樂的力量帶動更多人關注那些鮮少被聚焦的貧困群體。

當然這一點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之前多檔綜N代節目都曾有過成功嘗試,數據顯示,《嚮往的生活4》《王牌對王牌5》《極限挑戰6》都曾在節目單期設置「帶貨「主題,並且拿下了520萬、777萬和661萬的銷售額,其中《嚮往的生活4》更是惠及西雙版納195個村莊1750位村民。

這一點在剛剛完成新疆站的《極限挑戰寶藏行》中同樣可以窺見。數據顯示,節目帶動了淘寶上多款新疆特產的熱銷,節目上線一周內,天貓、盒馬等平臺上羅布麻茶、巴楚留香瓜的訂單銷量均有所提升。綜藝節目正在解鎖娛樂之外的正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公益性質帶給節目IP的提振同樣是前所未有的。豆瓣上,《極限挑戰寶藏行》評分達到8.3分。「有笑點有淚點,嘉賓們互動很合拍。淚點部分也沒有很刻意的煽情,就是簡單的平鋪直敘,這才是最打動人的」,某豆瓣網友寫道。而在此之前,《極限挑戰6》的豆瓣評分僅僅是4.6。

從市場層面來講,在沙溢、郭麒麟、蔡徐坤的加入下,《奔跑吧4》煥活了新生機,節目在口碑和市場熱度上都有所回暖,而原班人馬再次集結的《奔跑吧·黃河篇》顯然是極具市場號召力的,或將成為11月份綜藝市場的黑馬。這對於浙江衛視來講,也填補了去年因為《追我吧》高以翔事件帶來的檔期空缺。

以愛之名,關注娛樂之外的現實生活,是《奔跑吧·黃河篇》《極限挑戰·寶藏行》的溫暖之處,而也希望這份初心不會被娛樂所消解,抑或是成為娛樂的「表皮」。而以誠心換誠意,這或許也是行至六七年的戶外真人秀IP們,能夠再度煥活生機、喚醒市場好感度的有效途徑。

棚內綜藝加碼「選秀化」,綜N代求生2.0版?

創新求生的步履當然不限於戶外真人秀,對於棚內綜藝亦是如此。近年來,雖然選秀市場不斷被唱衰,但大眾對於選秀的熱情仍在持續高漲,以今年為例《青春有你2》帶來了綜藝市場的第一波高潮,之後《乘風破浪的姐姐》扛起了話題大旗,行至暑期檔更有《明日之子4》《這就是街舞3》《樂隊的夏天2》三足鼎立。

選秀天然的競技性、養成特質、以及各花入各眼的多選擇性,讓其往往在投注市場後總能迅速掀起廣泛關注。更重要的是,除了男團女團、說唱、街舞、樂團等已然解鎖選秀玩法的綜藝在市場搶佔熱度外,一批垂直類型綜藝也在紛紛破壁增加選秀特質,以期增強節目的可看性,實現泛受眾進階。

作為喜劇產業的細分品類,脫口秀借著《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等綜藝內容逐漸興起,但是最初的一鳴驚人之後,節目發展遭遇內容瓶頸、頭部藝人青黃不接,再加上今年頻頻出現的藝人問題,都讓這個產業蒙上了一層陰影。再次走到大眾視線下的,是《脫口秀大會3》的開播。

這一季的《脫口秀大會》最顯著的變化,應該是賽制升級、以及選手陣容的升級。賽制上,搶麥、主題battle下淘汰率迅速攀升,殘酷性的升級也為節目貢獻了大量的話題;選手陣容上,本季節目不再是笑果文化的內部狂歡,大量網紅選手、老牌脫口秀藝人出現在節目中,而他們的入局和淘汰也帶來了話題盛世。

與之情況大致相似的是一檔新綜藝《認真的嘎嘎們》,節目旨在尋找具有專業綜藝技能的新偶像勢力,在綜藝市場逐漸成長為拉動娛樂產業發展的第三駕馬車、各種明星藝人紛紛試水綜藝的當下,這檔節目有其現實性,也是國產藝人類型的一次再拓展。

節目吸引了大量具有搞笑天賦的人參與其中,不僅將當下全媒體時代從短視頻中走紅的網紅選手納入其中,還有主持人、歌手、街舞、脫口秀等多個細分職業的「熟臉」,這也是選秀中最常見的「回鍋肉」選手,不過此次又加上了跨界元素。

不過,「選秀化」的是綜藝的表達形式,但不可替代的是節目的內核,也是真正立足於市場的關鍵。融入選秀元素的《脫口秀大會3》在開播之初給到市場以新鮮感,也催生了大量話題,不過隨著節目深入,考驗的依然是段子是否好笑、選手是否有持續創作的能力;《認真的嘎嘎們》則在後期播出中逐漸失去聲音。

除了在玩法上更具選秀風格,大量綜藝也都開始發力衍生節目。目前頗具規模的衍生綜藝應該是選秀類,其中更是不乏《青春加點戲》(《青春有你2》衍生節目)《定義》(《乘風破浪的姐姐》衍生節目)等出圈之作;除此之外,《奔跑吧》有《跑男來了》,《吐槽大會》等也有衍生節目。這也是綜藝IP的深度挖掘。

其實無論是戶外真人秀還是棚內綜藝,本質上都是致力於在供大於求、同質化嚴重的綜藝市場帶給觀眾更新鮮的娛樂體驗,不過如何在類型融合、元素混戰中保有自己的特質,也是市場所要思考的。創新求生的每一步,都是荊棘叢生,但也蘊含著無限希望,成功了便是繁花似錦。

相關焦點

  • 真人秀「季播化」、棚內綜藝「選秀化」,綜N代改革求生2.0版?
    圖片來源@pexels文丨一點劇讀,作者丨肖曉新一輪的綜N代創新求生正在拉開序幕。不過相比之前真人秀訴諸「成員換血」,棚內綜藝不斷在賽制上下功夫,今年的改革求生可以稱得上2.0版:戶外真人秀紛紛發力公益主題篇,棚內綜藝集體選秀化,衍生節目層出不窮,全新的綜藝語境正在形成。收官不說再見。
  • 真人秀「季播化」、棚內綜藝「選秀化」,綜N代改革求生2.0版
  • 綜N代不香,《歌手》終結……2021年綜藝加速洗牌
    豐富的網絡綜藝為觀眾提供了更多選擇,相比之下,各大衛視的綜N代逐漸受到冷落。較明顯的是音樂綜藝,除了審美疲勞,它還面臨著人才及歌曲儲備不足、模式固化等問題。在各大衛視2021年片單中,也有《蒙面唱將猜猜猜》《跨界歌王》《天賜的聲音》《我們的歌》等綜N代。
  • 綜N代測評:「跑男」和「極挑」的反轉人生,《嚮往的生活》口碑持續...
    率先找到了「換血求生」方法論的《奔跑吧4》,豆瓣打分人數遠遠卻不及其他兩檔節目?口碑擔當的《嚮往的生活4》為何遭遇豆瓣評分一路下滑的窘境?掩蓋在張藝興告別、王迅開始缺席背後,《極限挑戰6》正在陷入「跑男化」的困境? 換血求生背後,「跑男」和「極挑」的反轉與錯位 綜N代的「換血求生」,要從去年說起。
  • 年度盤點|綜N代、她綜藝、雲錄製、衍生綜藝……2020綜藝市場動態...
    綜N代持續發力成為市場中堅力量2020年多檔綜N代相繼回歸併持續發力,有些老牌綜N代已經行至第九季,綜藝品牌多年來積累了大批忠實粉絲的關注,為其市場提供了保證。在電視綜藝節目領域,2020年1—10月數據顯示綜N代作品佔據綜藝市場份額45%,並且綜N代多數集中在頭部上星頻道,例如上海東方衛視的《歡樂喜劇人第六季》《極限挑戰第六季》,湖南衛視的《歌手第四季》《嚮往的生活彩雲篇》,江蘇衛視的《新相親大會》和《最強大腦》系列,浙江衛視的《王牌對王牌第五季》《中國好聲音第九季》和《奔跑吧》系列等,這些作品對綜藝品牌進行再加持,收穫了不俗的收視成績。
  • 暑期檔電視綜藝復盤:鐵打的綜N代,流水的新綜藝
    極限挑戰6》、江蘇衛視《最強大腦7》、北京衛視《跨界歌王5》等綜N代霸屏,自製綜二代僅《青春環遊記》一檔,堪稱鐵打的綜N代,流水的新綜藝。湖南衛視《中餐廳4》、浙江衛視《奔跑吧4》《中國好聲音2020》、東方衛視《極限挑戰6》、江蘇衛視《最強大腦7》、北京衛視《跨界歌王5》等綜N代霸屏,自製綜二代僅《青春環遊記》一檔,堪稱鐵打的綜N代,流水的新綜藝。
  • 2017喜劇綜藝盤點:綜N代冠名價格均在億級以上
    縱觀2016年的中國電視綜藝市場,喜劇類綜藝收視表現突出。本文今天整理了2017年衛視將播出的喜劇類綜藝,並分析其特點。2017年的節目編排中有專業做喜劇綜藝的,如綜合多種喜劇元素的《歡樂喜劇人》、單純以相聲元素為特色的《相聲群英會》等;有定位中帶有喜劇元素的綜藝,如喜劇與音樂相結合的《厲害了,我的歌》,喜劇與戶外體驗相結合的《腦洞實驗室》,根據喜劇電影IP改編的《甲方乙方》等。
  • 五大衛視扎堆招商,綜n代退潮中綜藝創新花路何在?
    作為收視和話題的必爭之地,臺綜布局又吹響了新一輪戰鬥的號角。在「突破同質化」這一固有難題面前,內容創新仍為各大衛視的發力點,而今年綜N代冷卻、新綜藝井噴的大趨勢能否被觀眾認可,或將有待遙控器投票的時間檢閱。
  • 《金曲撈》分析:在一眾綜N代當家的競爭態勢下,全新綜藝還有沒有突圍的可能?
    傳媒內參導讀:綜N代當家的態勢下,選擇生產一檔全新的原創綜藝,需要巨大的勇氣和自信。如何讓創新更為安全以及準確,是不少電視人希望謀求的答案。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包括《神奇的孩子》《二十四小時2》《越野千裡》《熟悉的味道2》4檔新節目陸續開播,讓2017第一季度的衛視綜藝戰,局勢更加焦灼。 在一眾綜N代當家的競爭態勢下,全新綜藝還有沒有突圍的可能?江蘇衛視即將揭開面紗的《金曲撈》,將用音樂的全新玩法為原創綜藝徵佔一席之地,它會掀起音樂節目的下一個熱點嗎?答案值得期待。
  • 綜藝節目這麼多,為什麼這些戶外真人秀能長盛不衰?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祁琦 目前正熱播的綜藝節目中,戶外真人秀佔據較大比例,且基本都是「綜n代」,包括《奔跑吧4》《極限挑戰6》《妻子的浪漫旅行4》《青春環遊記2》等。而這些節目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擁有穩定的流量,與它們的自救與創新是分不開的。
  • 「綜n代」的突圍 | 2019 Q4音綜盤點
    在年初的偶像大戰、年中的樂隊大戰散去後,2019年第四季度的音樂綜藝戰場稍顯保守。全新偶像團綜與傳統文化類綜藝夾擊下,「綜n代」能否創新成功突圍?這或許是值得關注的要點。音樂財經為大家盤點了2019 Q4國內外平臺值得關注的音樂綜藝。
  • 2018綜藝開年大打保險牌 衛視第一梯隊綜N代+新節目能否左右逢源
    對於衛視來說,隨著廣電總局新政策不斷緊縮,面對網綜的千變萬化,不如選擇一檔靠譜的綜N代,以萬變不離其宗先給開局保個險,再組局摸索推陳出新的突破點
  • 《蒙面唱將猜猜猜2》「綜N代」的逆襲典範來啦!
    「綜N代」為什麼普遍撲街,難道真的難逃「綜藝好看不過三季」的魔咒嗎?此說法似乎也不盡然,起碼《蒙面唱將猜猜猜2》穩坐收視冠軍寶座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歸納來看,無論是《極限挑戰》、《極速前進》還是《中國新歌聲》,從第一季走到第N季, 齊齊跨入了瓶頸期。畢竟,好口碑意味著高標杆,可是不斷超越自我的難度向來很大。
  • 暑假檔電視綜藝戰況:綜N代依然堅挺 新興題材遍地開花
    暑假檔過半,老牌綜藝表現依舊堅挺暑期檔過半,相繼收官的老牌綜N代《嚮往的生活4》《極限挑戰6》,和已播放至尾聲的《奔跑吧4》,收視表現均可圈可點。該節目選題和當下生活熱點現象緊密結合,如巧妙融入電商直播、男女團選秀等,開播至收官,收視十分喜人,直播關注度達0.97%,觀眾忠誠度達33.88%,市佔率6.03%,平均達到率2.87%。
  • 「綜N代」節目大屏收視全洞察
    01、「綜N代」節目的播出情況從綜藝節目的播出數量來看,2020年1—10月所有上星頻道播出的綜藝節目共64檔[1],其中新生綜藝35檔,「綜N代」節目29檔,新老綜藝佔比分別為55%和45%。(圖1)。
  • 揭秘芒果首支專業後期團隊,真人秀方式剪輯棚內綜藝
    這檔在戶外真人秀大潮下回歸棚內的音樂節目,本季播出過半,收視和口碑出乎意料,除了在音樂類型中具有突破意義的星素合唱和臺網聯動模式外,有網感、有新意的良心後期製作也是觀眾和業界關注的焦點。將真人秀手法融入棚內綜藝的剪輯,借鑑網絡手法增強電視節目的「網綜感」——後期團隊製片人卞合江向「看電視」獨家揭開了《我想和你唱》的後期製作奧秘,以及這支體制內專業後期團隊的面紗。
  • 2018年上半年綜藝市場:選秀再度火爆,綜N代難挽頹勢
    生活類:《嚮往的生活2》繼續引領「慢綜藝」熱潮,詩和遠方不但打動觀眾,也滿足了大家回歸生活、回歸自然的情感渴求。 機械類:當《機器人爭霸》遇見《這!就是鐵甲》,機器人競技綜藝將科幻的機甲想像化為現實,讓人熱血沸騰。
  • 2018,綜藝「求生」的五大技能
    」是今年影視綜三大市場的統一關鍵詞,但如果按「求生」的程度排,綜藝絕對是C位。 兩檔戶外競技真人秀《極限挑戰》《奔跑吧2》也都正經了起來,一個要勾勒新時代的美好生活,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一個要配合「一帶一路」政策,響應可持續發展目標。
  • 《極限挑戰5》:「綜N代」的蛻變之旅
    如何迭代和保鮮,對「綜N代」節目而言,這個問題就像「生存還是死亡」一樣,一直伴隨著它們的成長。在《極限挑戰》第五季總導演施嘉寧看來,如何在變與不變之間恰到好處地拿捏創作分寸,是「綜N代」節目得以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 2020年Q4待播節目20檔,創新引路,綜N代成收視保障
    劇sir 整理了2020年Q4央視及五大衛視待播重點節目名單,其中不難發現「創新與綜N代並行」的現象。在市場對原創節目的呼籲下,各電視臺都積極布局具有創新精神的原創綜藝,一檔綜藝節目取得良好收視效果之後便會一直延續下去,尤其是在「季播」綜藝盛行之後,綜N代現象更是普遍,幾乎每一檔節目都能播出兩季以上,但也有一些節目隨著創新動力的減弱而面臨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