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撞死了一隻羊》:如果心弦上還有一首詩

2021-02-08 中國電影資料館


電影導演萬瑪才旦說,「我們希望通過藝術聯盟這個渠道找到電影應有的觀眾,能夠有一個持續性的、有針對性的放映,讓電影找到需要的觀眾,讓觀眾找到需要的電影。」4月26日,由萬瑪才旦導演、王家衛監製的電影《撞死了一隻羊》在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上映,全國藝聯在首日為它搶下6300場排片,4月29日,《撞死了一隻羊》票房達到500萬。誠如王家衛所言,「在這個時代,我們需要英雄,也需要信仰,沒有信仰的英雄只是機器人而已。只要願意拍藝術電影的年輕導演有足夠的勇氣,用心去拍好的作品,中國藝術電影的空間一定會增大……」,全國藝聯負責人孫向輝也曾在首映禮上強調,「支持國產優秀藝術影片的放映是全國藝聯和各加盟影院的重要職責和使命,中國藝術電影的成長需要各方面的培育,希望各加盟影院能夠像對待外國藝術電影排片一樣地善待中國藝術電影。」

據悉,在全國藝聯,《撞死了一隻羊》的排片建議函有了硬性指標,「最簡單的原因是我們認為萬瑪才旦導演的作品值得這樣的待遇。」事實證明,上映4天,民俗獵奇質疑的聲音漸漸消退,這部電影留在各觀眾群體心靈和「商業」票房上的印記是眾志成城的理想主義的暖光,它投射在市場中的具象完全可以代表當代觀眾內心潛在的對藝術電影渴求的願景,這種欲求的容積率比我們目前已提供的要大得多。

藏地新浪潮詩人

 

萬瑪才旦是獨特的藏族導演,他作品的影響力和藝術值在世界華語電影中不容忽視。1969年生於青海的萬瑪才旦早年在西北民族大學和北京電影學院求學,1991年踏上文學創作道路,2002年開始電影藝術創作。2005年他自編自導的劇情長片《靜靜的嘛呢石》,2011年執導的劇情長片《老狗》,2015年執導的《塔洛》被譽為「藏地三部曲」,曾在布魯克林電影節、臺灣電影金馬獎等國內外電影節均有所斬獲,未映先紅的這部最新作品《撞死了一隻羊》亦獲得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最佳劇本獎。

萬瑪才旦導演影片《塔洛》劇照

2011年《老狗》之後,萬瑪才旦的藏地電影影響力越來越大,帶動了一批藏族電影創作者如松太加、德格才讓、拉華加等人,後者的電影與萬瑪才旦的創作有著一致的、彼此呼應的追求,都有著對藏區深入而細膩的描述,有著對藏文化的探求與弘揚,探討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藏區人民在傳統與現代之間,信仰與劇變之間的複雜的生存狀況,他們一起形成了「藏地新浪潮」導演群體。中國當代電影中的這一波藏地新浪潮由萬瑪才旦肇興,以他為核心表達影響著更多的藏地青年電影創作族群。如青年藏族導演拉華加曾對媒體表達,他記得就是因為藏地新浪潮的影響,電影開始得到藏區的關注,他自己也被吸引了,「以前看的很多電影各方面都跟自己的生活、習俗等距離還是比較遙遠的。看到萬瑪老師的電影以後,就感覺還是更接近自己的生活。」

這種個體感受與萬瑪才旦對作品的自我認識是互相呼應的,早前萬瑪才旦在談及《靜靜的嘛呢石》時說過,「經常有一些人用文字或影像的方式講述我的故鄉的故事,這使得我的故鄉一直以來蒙上了一層揭之不去的神秘的面紗,給世人一種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或蠻荒之地的感覺,這些常常信誓旦旦地標榜自己所展示的是真實的,但這種真實反而使人們更加看不清我的故鄉的面貌,看不清生活在那片土地上我的父母兄弟姐妹,我不喜歡這樣的真實,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講述發生在故鄉的真實的故事。」

4月22日,導演萬瑪才旦出席《撞死了一隻羊》首映禮

萬瑪才旦的自我表述實則是他作品的創作主旨,是進入他作品群的鑰匙,同樣是讀解《撞死了一隻羊》這部最新作品的抓手。萬瑪才旦是成功的,儘管藏地電影對應著的類型工業系統仍是小眾的,但因著他表達的獨特、真誠與深切引起著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萬瑪才旦以中國當代藝術電影中少見的、以對藏族人民與文化的哲思為核心建構的文學性建立了作者電影的核心作品價值和傳播路徑。萬瑪才旦作品的文學性並不依賴於傳統的戲劇性,他擅長以瑣碎的生活情節代替傳統的戲劇性情節,運鏡、構圖、調色無不突出具有意味的多重意象群,因而同時具有主觀性與抒情性的個人特點,這與新浪潮電影的內在精神是一致的。如果說韓國電影詩人是舉世皆知的李滄東,那麼萬瑪才旦就是當之無愧的藏族電影詩人。

 

萬物有靈和大慈悲心

       

《撞死了一隻羊》延續著萬瑪才旦作品一貫的詩性,但它又是獨特的。如果說迄今為止萬瑪才旦的作品可以成為一個譜系,那麼《塔洛》及其此前的作品可以稱為他的前新浪潮時期,《撞死了一隻羊》是一個轉型作品。在這部作品中,一個顯而易見的轉變在於萬瑪才旦加深了作者與觀眾的交流。前文有述萬瑪才旦的作品有著一貫的深厚的文學性,這種文學性建構的獨特性在於它並不依賴於傳統文本的文學性和戲劇性,而是由電影本體的原力生發,營造著電影本性的詩性。萬瑪才旦認為電影與文學在藝術承載的表達上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的一面,現代電影已經逐漸脫離文學等藝術形式,有著屬於自己的語言,「劇本為影像服務,如果不變成影像它就沒有太大意義.文學也會幫到電影,豐富電影的意象和內涵。」

萬瑪才旦是一名電影本體論的詩人。若論風格,《塔洛》及其此前的作品的文學性還是相對冷峻與生僻的,簡單一點說,如果不是骨灰級的藝術電影觀眾,進入作者作品的世界是相對困難的。在這部《撞死了一隻羊》中,萬瑪才旦表現出與觀眾交流的更深的欲望,他當然不會教條地區分藝術電影與商業電影的界限,他考慮到了觀眾的接受度,明確表示「創作是自我表達,但電影不同於其他藝術載體,它有商品的屬性,需要做更多的考慮。」


這部作品表層形式上的王家衛元素,以及王家衛、杜篤之、張叔平這些已成為擁有更多忠實觀眾群的時髦和流行藝術電影符號無一不幫助《撞死了一隻羊》儘可能獲得更多的觀眾,並利用華麗形式營造出與當代觀眾儘可能接近的真實。如果說,萬瑪才旦前新浪潮作品是一首首類似於華茲華斯的古典詩歌,那麼最新作品《撞死了一隻羊》就是一首平易近人的當代浪漫主義詩歌。

 

在《撞死了一隻羊》中,運鏡、構圖等形式是與觀眾溝通的抓手,那麼真實的內核仍是對博大而包容的藏族文化的獨特表達。這部作品具有簡潔的故事線,以兩個金巴在可可西裡荒漠中的偶遇為起點,一個看似復仇的故事表達著「不復仇」的救贖主題。文弱的金巴尋找數年只為找到多年前殺害自己父親的仇人,復仇最後一刻流著淚放下了屠刀,強悍的另一個金巴無意中撞死了一隻羊卻竭盡全力把它交付給僧人進行超度,不放心文弱金巴的命運而繼續尋找金巴,得知金巴的結局之後,在夢中拿起屠刀為他復仇。

視覺上,萬瑪才旦並用彩色、黑白,用4:3畫幅增強形式感,每一個鏡頭充滿著豐富的詩性的意象以集中表達主題。但無論是文弱的金巴放下屠刀還是強悍的金巴在夢中拿起屠刀,都蘊含著藏文化中對自然與人和諧相處的生命通道的複雜呈現,體現著藏民族傳統文化,深邃而廣泛地表達「萬物有靈」、「敬畏自然」、「萬物同源」,以及藏傳佛教的「緣起性空」、「眾生為母」、「因果關係」的完整的生態規則,《撞死了一隻羊》正是「萬物有靈」與「大慈悲心」主題的一次在電影本體上的詩化。

正如陳丹青老師所言,「這不是一部模仿任何異國電影美學的作品,就像西藏和西藏人,無法模仿。」

-END-

欄目編輯 | 李婉嬌    責任編輯 | 李婉嬌 陳思潤

掃碼關注「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官方微信公眾號,第一時間獲取聯盟影訊、活動預告、購票渠道等相關信息!

相關焦點

  • 藏語電影《撞死了一隻羊》,不可錯過
    僅憑過往作品的水準,就足以讓人對《撞死了一隻羊》倍加期待。更何況,這還是拿下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劇本、臺灣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提名和最佳導演提名的作品。 如果你略有關注,也會了解到《撞死了一隻羊》電影還有一個小小的噱頭,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家衛擔任監製。宣傳《撞死了一隻羊》時,人們必提這一點。
  • 電影 | 藏語電影《撞死了一隻羊》,不可錯過
    如果你略有關注,也會了解到《撞死了一隻羊》電影還有一個小小的噱頭,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家衛擔任監製。宣傳《撞死了一隻羊》時,人們必提這一點。 我倒不覺得。別忘了,王家衛上次擔任監製,做出來的是——《擺渡人》啊。
  • 宗教電影《撞死了一隻羊》
    《撞死了一隻羊》是由澤東電影出品製作的劇情片,由王家衛監製,萬瑪才旦執導,藏族演員金巴、更登彭措、索朗旺姆出演,於2018年9月4日在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競賽單元世界首映,於2019年4月26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改編自次仁羅布短篇小說《殺手》和萬瑪才旦短篇小說《撞死了一隻羊》,影片講述了在無人區裡的一樁復仇事件所引發的關於救贖與放下的故事。
  • 萬瑪才旦電影《撞死了一隻羊》法國公映
    電影《撞死了一隻羊》近日在法國公映。
  • 撞死了一隻羊
    「如果我告訴你我的夢,你也許會遺忘它;如果我讓你進入我的夢,那也會成為你的夢。」
  • 電影《撞死了一隻羊》:輪迴救贖與現代性解碼
    電影《撞死了一隻羊》預告片導演以克制簡潔的電影語言講述了司機金巴和殺手金巴的故事:在路上撞死了一隻羊的司機金巴將羊送去寺廟為其超度並施以天葬;同時遇到了想為父報仇的殺手金巴,殺手金巴找到了仇人卻沒有完成復仇,最後以司機金巴在夢中為殺手金巴報仇作結。
  • 安利一部關於西藏電影《撞死了一隻羊》
    然後一個大哥評論:當年我開著豐田霸道進藏,撞死了一隻羊,主人出來對我特別熱情,把羊燉了大家一起大吃大喝了2天,最後全村子的人送我離開,坐在火車上我心裡滿滿的回憶!可又有人回復了:大哥,你的車呢?這個時代不缺段子手,其實這並不是我接觸過的藏民,也不是我講述過的西藏。今天要給大家安利的是一部電影,一部87分鐘的電影卻剪出了2分28秒的預告片。
  • 導演萬瑪才旦:《撞死了一隻羊》並不是風格轉變
    萬瑪才旦導演透露《撞死了一隻羊》並不是一個風格的轉變近日,《撞死了一隻羊》票房過千萬元,萬瑪才旦導演向記者分享了有關他的創作理念與創作思維。他透露,這個電影對他而言,並不是一個風格的轉變,而是一個自然而然的呈現,並通過分享馬爾克斯、黑澤明等作品,表達了自己對電影創作的見地。
  • 藏地電影《撞死了一隻羊》上映,絕對震撼心靈!
    《撞死了一隻羊》究竟講了什麼?電影《撞死了一隻羊》改編自次仁羅布的小說《殺手》及萬瑪才旦本人創作的同名小說《撞死了一隻羊》,講述了一個關於「救贖」和「放下」的故事。但因為《殺手》篇幅太短,就想到自己的短篇小說《撞死了一隻羊》,之後把這兩個短篇揉在了一起。劇本初稿出來後,不斷地完善它。2017年跟澤東結緣,正式開啟了這個電影項目。開機了 2017年9月28日,電影《撞死了一隻羊》在可可西裡楚瑪河邊正式開機了。那天天氣有點冷,但大家熱情高漲。儀式很簡單,...
  • 《撞死了一隻羊》電影裡的殺手與小說裡的殺手
    4月26日,由王家衛監製萬瑪才旦執導《撞死了一隻羊》正式公映。
  • 人物 | 電影《撞死了一隻羊》中最愛的老闆
    電影《撞死了一隻羊》劇照後來央求哥哥租些非武打警匪片,索朗旺姆慢慢喜歡上了印度電影,那種載歌載舞的場面與小時候的她「一見鍾情」,這也引發了一列的「花大錢租碟子」事件,對小孩子來說已經無比「奢侈」了吧。電影《撞死了一隻羊》工作照當索朗旺姆能夠用流利的康巴語對戲時,她說她與康巴女人有了更親密的關係,那種感覺更接近角色需要。
  • 《撞死了一隻羊》一次救贖之旅
    《撞死了一隻羊》由王家衛監製,萬瑪才旦編劇兼執導,藏族演員金巴、更登彭措領銜主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改編自次仁羅布短篇小說《殺手》和萬瑪才旦短篇小說《撞死了一隻羊》,講述了因一宗復仇事件而引發的關於救贖和放下的的故事。
  • 《撞死了一隻羊》一次救贖之旅
    《撞死了一隻羊》由王家衛監製,萬瑪才旦編劇兼執導,藏族演員金巴、更登彭措領銜主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改編自次仁羅布短篇小說《殺手》和萬瑪才旦短篇小說《撞死了一隻羊》,講述了因一宗復仇事件而引發的關於救贖和放下的的故事。
  • 《撞死了一隻羊》王家衛式影像風格的藏區文藝電影
    《撞死了一隻羊》,萬瑪才旦導演。這部小眾藝術片,定的畫幅比例是復古的四比三,導演是藏族的萬瑪才旦,萬瑪才旦的鏡頭始終對準了藏區。關注信仰與世俗的碰撞。面對現代世界,在平靜的敘述中表達態度,不過撞死了一隻羊的畫面卻拍得極為濃烈,不同於他之前的任何一部電影,可能跟王家衛當監製有關,而且竟然把雪域高原拍出了熱帶的愛美感,只有87分鐘,人物關係極簡單完蛋,實際上也沒發出幾件事。
  • 看不懂的電影《撞死了一隻羊》,雙面金巴的復仇和原諒之路
    上周末閒來無事,看了一部萬瑪才旦在2019年的作品《撞死了一隻羊》,這部電影算是一部公路片。主人公金巴,在開車途中撞死了一隻羊並順路搭了一個和他名字一樣的殺手。殺手是個康巴人,恪守康巴人有仇必報的誓言,再等了20年後終於打聽到了殺死父親的兇手下落,便獨自一人走在了復仇的道路上。
  • 撞死一隻羊?殺手蝴蝶夢!
    如果我告訴你我的夢,也許你會遺忘它;如果我讓你進入我的夢,那也會成為你的夢。電影《撞死了一隻羊》,如果換成另一個類似於《殺手蝴蝶夢》的片名,是不是會招徠更多觀眾入場?說起來,王家衛掛名監製的電影不少,可能只有早年的《初纏戀後之兩人世界》,以及最近這部《撞死了一隻羊》,最為接近王家衛風格。這樣講,對於導演萬瑪才旦來說未必公允,但那些敘事迷宮、迷人影像、精警對白、文人氣質,確實像是王氏作品的某種變異品種,就連故事發生地,無人區荒涼世界,白晃晃的日光,那樣的異域,活像是把《東邪西毒》的世界挪到了二十一世紀。
  • 影子與影子的輪迴:《撞死了一隻羊》
    導演: 萬瑪才旦主演: 金巴 / 更登彭措 / 索朗旺姆 / 加華草類型: 劇情地區: 中國大陸片長: 87分鐘上映: 2018-09-04(威尼斯電影節) 2019-04-26(中國大陸) 2017年9月28日,電影《撞死了一隻羊》在可可西裡楚瑪河邊開機了。
  • 《撞死了一隻羊》世界首映:一部關於夢與輪迴的電影
    夢,可能一直延續在我的小說或者電影作品裡面,但這一次電影《撞死了一隻羊》把它放大了,就像電影開篇,我用了一句藏族諺語:「如果我讓你進入我的夢,那也會成為你的夢。」Q:這和中國文化裡的莊周夢蝶「蝴蝶夢我,還是我夢蝴蝶」有些相似。萬瑪才旦:對,這些關於夢的記述,有很多的相似性。
  • 從夢境、回憶、現實三個元素看懂電影《撞死了一隻羊》
    電影《撞死了一隻羊》是藏族電影導演萬瑪才旦2018年的作品,他將兩個故事揉合成一個故事,呈現了在高海拔地區生活的人們與信仰,兩個都叫做金巴的男人,在路上偶遇,看似毫無關係,卻有種精神上的牽連。司機金巴貌似只是大老粗一個,但萬瑪才旦偏偏讓這粗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各種善人才有的義舉,逐步顛覆觀眾對人物的具體認識:他看到道旁有趕路的人,二話不說就接上車;撞死了一隻羊,就送死羊去寺廟並且自掏腰包超渡、天葬被撞的羊;窮人向他討死羊當飯,他沒把羊給對方,卻給了對方錢去買肉吃,這一連串看起來瑣碎的編排,其實為司機金巴回頭去找流浪漢金巴堆起了足夠有說服力的理由:一個甘願對一頭死羊和乞丐和路人說幫忙就幫忙的人
  • 4月觀影必看指南《撞死了一隻羊》完整劇情解讀
    4月將會有眾多新電影上映,除了讓眾多影迷期盼的《復仇者聯盟4》、《反貪風暴4》等強勢影片之外,一部藏族文藝電影《撞死了一隻羊》也收穫了頗高的關注度。這部電影由王家衛監製,張叔平、杜篤之、林強等頂尖幕後團隊聯合打造,光是這個製作班底就足以讓人期待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