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是歌手》的經濟帳

2021-02-22 經濟之聲
不用說,你的朋友圈已經被檔節目刷屏了,如果你還沒看過這個節目,那剛好,這篇文章將助你有姿勢的吐槽。

《我是歌手》從哪裡來


先表個態,《我是歌手》是屬於韓國的。

說正經的,這檔節目最先由韓國 MBC 在 2011 年推出,剛播出的那幾期其實在競爭激烈的韓國綜藝市場並不出跳,但是卻在社交媒體上意外地獲得了很多關注,一些音樂和文化圈的「大 V」紛紛讚揚了這個節目「對於音樂的尊重」——於是,在 K-POP 文化盛行的韓國,這樣一檔「老年」音樂人(第一季歌手平均年齡 38.6 歲,平均出道 15 年)的音樂 PK 比賽,意外走紅了。

隨後收視率走出了條平穩的上升曲線,第一季最高收視率達到了 20.7%,而「大叔大媽」們在舞臺上演唱的歌曲(有許多是韓國家喻戶曉的經典曲目)迅速排到了各大音樂排行榜的前列,節目也得到了韓國總統的點讚。


正在為湖南衛視尋找新節目模式的洪濤(《我是歌手》的總導演,報排名能急死人那個)發現並引進了這檔節目。2012 年發生了兩件事,湖南衛視因《快樂女生》違規而被總局禁止舉辦選秀節目一年,浙江衛視推出《中國好聲音》,一舉成名。

《中國好聲音》的成功給湖南衛視帶來了競爭壓力,但對於《我是歌手》卻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好聲音」帶動了許久不見的全民音樂熱情,另一方面,「好聲音」成功後出現了許多模仿者都主打的「選秀」和「草根」,《我是歌手》定位在「專業歌手」的模式「意外」地成為了差異化的代表。

於是湖南衛視順水推舟,一方面在宣傳上將這種「差異化」放大,另外一方面也把它做為 2013 年開年首檔節目,趁著《好聲音》結束幾個月內大家的熱情,營造出一種強強對抗的局面。

2013 年 1 月 18 日,《我是歌手》正式來到中國。

這檔節目有多火

《中國好聲音》與《我是歌手》第一期開播時的收視率分別是 1.477% 和 1.434%,幾乎是處在同一基準線上,第一季結束時,《好聲音》在收視率上仍要領先於《我是歌手》不少。

儘管如此,前 12 期 2.11%,總決賽 4.12% 的平均收視率,同時段排名第一;13 期節目近 7 億次網絡播放量;歌王之夜 「我是歌手」微博熱門話題突破 1 億次;「我是歌手」在百度的用戶關注度、媒體關注度分別達到 120 萬、4000 萬——這些枯燥的數字其實就是在說,《我是歌手》第一季表現還不錯。

湖南衛視因「禁令」,在 2012 年全年只拿到了 18 個收視冠軍,而在《我是歌手》的帶動下,2013 年第一季度就拿回了 20 個。

在接下去兩年,《中國好聲音》第二、三季平均收視率與第一季相比都出現了下滑,第二季 2.35%,第三季 2.01%——儘管仍然是同時段第一,但論影響力還是話題性都大不如前;而《我是歌手》在吸引到越來越多大牌歌手加盟之後,走出了一條完全不同的收視曲線:第一季 2.11%,第二季 2.17%,到韓紅、孫楠、胡彥斌等一線歌手紛紛加入的第三季,平均收視率更是漲到了 2.66%。


(韓磊收穫的不僅是「歌王」,還有很多覺得他「萌萌嗒」的年輕粉絲)

你可以從另一個角度體會到這個節目的火爆。當你跟別人說你是李健粉絲的時候,大多數人都不會再問「李健是誰」,或者把他和李志弄混;你可以更加安心地把韓磊、黃綺珊的歌放進手機裡,或者自稱是他們的粉絲,而不會遭到朋友異樣的眼神;而喜歡了古巨基、黃麗玲多年的同學,也終於找到了組織,可以揭竿而起,大膽地在朋友圈釋放壓抑多年的情懷了。

還有一個測試方法,這幾天翻看你的朋友圈,看各種朋友變成話嘮。

節目中的歌手有什麼特點

讓這些已經成名,實力在伯仲之間,許多還是多年好友的歌手登臺真刀真槍的比賽,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尤其是在剛開始,歌手們並沒有看到平臺給我帶來的價值時。

這也是為什麼《我是歌手》第一季與現在的第三季陣容相比,要「寒酸」很多的原因。總導演洪濤在接受採訪時說,為了湊齊第一季的歌手,「幾乎花光了 20 年積累下來的人脈」。

韓版《我是歌手》首先吸引到的都是出道時間長,並不是當紅,但歌唱實力不俗的歌手,這些歌手有的已經功成名就,把上這個節目當成一個好玩的事兒;有的,則希望借這個節目可以在商業和影響力上迎來「第二春」。

中國版的《我是歌手》也延續了這一思路,如果你翻看第一季的歌手名單:羽泉、林志炫、楊宗緯、黃綺珊、彭佳慧、辛曉琪、周曉鷗、沙寶亮、尚雯婕、陳明、齊秦、黃貫中,你大多聽過他們的名字,喜歡他們的一首或者幾首歌,但如果要你掏錢去聽他們的演唱會,你或許要猶豫很久。


(林志炫在《我是歌手》第一季裡成了「男神」)

《我是歌手》要做的就是再「推一把」,通過節目讓歌手們的商業價值能夠更順利的變現,這也是歌手們來這個節目最大的動力,當然也就成了《我是歌手》一直火下去的必要條件。

節目給「歌手」帶來什麼

每一季的《我是歌手》都會出現一兩位代表性的人物,通過節目在短時間內獲得了巨大關注。第一季的林志炫、黃綺珊,第二季的鄧紫棋、韓磊,第三季的李健。

首先是歌手影響力和粉絲數的提升,以第二季為例,根據樂視網(第二季的網絡獨家播出平臺)公布的「《我是歌手》第二季」大數據,賽程前後歌手在新浪微博粉絲數增長最快的三位分別是韓磊(增長 1124.26%)、鄧紫棋(增長 575.42%)以及曹格(增長 230.11%)。

隨之帶來的便是明星商演價格和演唱會門票的銷售增長。此前有媒體報導說,黃綺珊在參加《我是歌手》一個月後,商演價格就翻了數倍到 50 萬元;鄧紫棋在節目之後隨即展開了內地巡演,不僅場場爆滿,主辦方還不得不加場來滿足歌迷的需求;最新的例子則是第三季的臺灣歌手黃麗玲,她的演唱會門票在開票兩小時內就被搶光,在總決賽彩排時被主持人汪涵「口播」。


(鄧紫棋是《我是歌手》開播以來最大的受益者)

以及更多的合作機會。比如曹格在參加完《我是歌手》之後又帶著女兒參加了《爸爸去哪兒》(結果被女兒搶了風頭);第一季的「歌王」羽泉不僅舉辦了巡演,連續推出了兩張專輯,還受邀參加了《最美和聲》、《中國好歌曲》、《奔跑吧兄弟》等綜藝節目,讓此前一度還傳出解散消息的兩人重新成為了「中國好組合」。

芒果臺為它砸了多少錢

顯然,芒果臺為製作這樣一當火爆的綜藝節目也砸下了不少錢。

在此前媒體採訪中引用了「湖南衛視內部人士」的說法,第一季每期《我是歌手》的製作費為 500 萬元,第一季一共 13 期節目,也就是 6500 萬元,再加上前期一次性投入的舞美、燈光、音響等硬成本,第一季的總投入大概在 8000 萬元。

如果按照這種說法,那麼湖南衛視為三季節目投入的預算在 2 億到 2.5 億元之間。

一位國內節目製作公司的製片人說,這個數字有點高,他告訴《好奇心日報》:「一般前幾期會比較高,後面隨著情況穩定,知名度的提升,成本其實會低一些。」

一條百度「湖南衛視吧」詢問相關問題的貼子裡,一條回覆說「首期成本由於包括前期籌備,為 600 萬,從第二期開始單期成本大概是 100 萬。」,其中「最貴的是設備和樂隊,嘉賓幾乎零出場費。」

最近一條關於《我是歌手》製作成本的消息則說,《我是歌手》第三季總決賽籌備經費超過 1000 萬元,其中舞美服裝、動畫宣傳片製作、藝人費用三個板塊都超過 100 萬。


(《我是歌手》錄製現場,湖南衛視 1200 平米演播廳)

一名湖南衛視的工作人員並沒有評論以上任何一個數字,只是說「所有的支出都是依據收入量入為出,收入這邊高了以後,製作上面肯定也會有上級,比如設備,請樂隊這些。」

從我們參加總決賽採排的現場感受來看,湖南衛視這個 1200 平米演播廳整個聲音和音響效果和歌手身後幾十位樂團的現場伴奏結合在一起,的確比在電視機前觀看更容易打動你。知乎上有兩篇關於《我是歌手》音響水平和樂手樂隊的專業解讀,有興趣可以點擊。

這個節目賺了多少錢

與所有電視臺的節目一樣,《我是歌手》的廣告收入主要來源於三方面:廣告的冠名權、植入廣告以及插播廣告。

冠名權是固定金額,通常由一家企業冠名。比如《我是歌手》一直由立白冠名,前兩季的冠名費分別為 1.5 億與 2.35 億,第 3 季包括其他各項權益在內的合作費用達到了 3 億。如果按這個數字計算,《我是歌手》在冠名上的收益就達到了 6.2 億。

與冠名費相比,植入廣告以及插播廣告則有更大的彈性,第一季剛開始時,一條 15 秒插播廣告售價為 8.6 萬元,但在過了幾期之後,迅速漲到了 13 萬元,而第一期總決賽廣告投標中,15 秒單條插播廣告價格最高達到 63 萬元。而據稱,今晚總決賽最貴的一條 15 秒廣告報價達到了 3500 萬元。

綜合此前的媒體報導,《我是歌手》第一季的冠名費為 1.5 億元,再加上其他大約有 1.5 億元廣告收入,首季《我是歌手》的總收益為 3 億元;第二季冠名權繼續由立白以 2.35 億拍得,而在廣告招標會上,各類廣告位售出 1.67 億,共計 4 億元,這還沒有算上總決收益與網絡獨播權收益。

即便按此計劃,湖南衛視從《我是歌手》三季節目中純收益也達到了 10 至 15 億元。

來源:好奇心日報


相關焦點

  • 《完美關係》裡的離婚啟示:離婚其實是筆經濟帳
    一個公關小白江達琳(佟麗婭飾)攜手公關大神衛哲(黃軒飾)在公關行業披荊斬棘,和女強人斯黛拉、單親媽媽舒晴等公關老手一路闖蕩的故事,開播18集已經解決了出軌明星公關案、員工假期過勞死、富二代撞了外賣員等,劇情還算豐富,而其中關於婚姻的兩個故事更讓人心動
  • 李蘭迪:手帳裡有我自己的小天地
    她習慣用手帳來記錄生活。每次看完電影,或者去哪裡玩,做了什麼事情,她都會將這些記錄在手帳本上。手帳承載了李蘭迪過去每一筆至關重要的記憶。她覺得重溫時像看電影一樣,當時的每一幕畫面,連空氣的味道都能想起來,感覺又回到那個時候,但又是一種不一樣的感受。「在手帳裡面,有獨屬於我的小天地。」看似零碎的手帳,其實也承載了李蘭迪規劃生活、約束自我的小心思。
  • 山東大業股份有限公司關於部分應收帳款壞帳核銷的公告
    原標題:山東大業股份有限公司關於部分應收帳款壞帳核銷的公告   證券代碼:603278 證券簡稱:大業股份公告編號:2019-078
  • 關於《我是歌手》: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我是歌手》第三季的總決賽昨日已經結束。2012 年發生了兩件事,湖南衛視因《快樂女生》違規而被總局禁止舉辦選秀節目一年,浙江衛視推出《中國好聲音》,一舉成名。《中國好聲音》的成功給湖南衛視帶來了競爭壓力,但對於《我是歌手》卻是一件好事。
  • [講好應急故事] 1000元和20天背後的「經濟帳」——吉安市應急管理...
    但在市應急管理局,卻是一筆划算的「經濟帳」。摸清企業安全生產情況,是科學有效制定政策的前提。但全市企業眾多,一家一家企業走訪、調研,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市應急管理局成立時間短、人員配備少,更存在邊組建、邊應急的現實難題。有人統計,要到300家企業了解情況,至少要花費20多天時間。如何實現以最小的成本達到最快的效益?
  • 王窯灣村「三小園」盤活「三本帳」
    房前屋後,春有綠、夏生花、秋結果,這樣的庭院經濟「藍本」,既「刻錄」下了鄂爾多斯市烏審旗無定河鎮人幸福生活一景,也為守護漠海之南、黃河流域的綠水青山增添了活力。無定河鎮王窯灣村位於內蒙古最南端,居毛烏素沙地,緊傍黃河一級支流——無定河,距陝西省靖邊縣不足7公裡,水田林網、阡陌縱橫,饒谷多畜、瓜果豐盈。無定河邊春色濃。
  • 經濟帳省錢 技術帳有面 論省油還得看第七代伊蘭特
    算經濟帳第七代伊蘭特6年可省3次保養  先來一組直接的數據對比:第七代伊蘭特1.5L排量車型的百公裡綜合工況油耗為  算技術帳 第七代伊蘭特技術引導油耗下降  事實上,通過算油費的經濟帳,只是油耗帶來的表面部分,深究其內核,油耗數據更反應出的是車輛動力總成、總裝能力的技術水平。
  • 算明白「免票遊」的「大帳」
    (見9月10日《經濟參考報》)免一張票 ,迎八方客,景區門票免費,遊客聞之心動,熱情高漲。的確,武漢市文化旅遊部門統計顯示,近一個月以來,來武漢旅遊的遊客明顯增多,全市景區總體日均遊客接待量比去年同期增長34%。湖北省外遊客佔比達45%。
  • 高效人必備的《神奇手帳》
    第一次知道「手帳」這個概念是因為身邊有個朋友,她特別的喜歡各種各樣的筆記本,有一天我去她家蹭飯,我好奇她書桌上那些筆記本被她畫得花花綠綠,真心的特別贊。這個朋友在我好奇之心的追問下給我科普了她入坑是因為關注了一個美學的微博的博主,這個博主每天都會分享自己的寫「手帳」的心得和一些她自己的去探店的好物推薦。好奇的隨手就去「度娘」了一下手帳的真正概念,根據搜索到的資料顯示是指用於記事的本子。後來我發現其實身邊真的有很多朋友喜歡記筆記本的人一般也會喜歡在筆記本上寫東西。
  • 這筆帳,可算明白了!
    「魯隊長,我遇到個難題,在辦公會上,有人提出加大環保投入,但是有人反對,現在經濟競爭激烈,投入意味著增加成本,也將降低產品的競爭力,你說我該怎麼算這筆帳?」在一次例行檢查中,揚州市儀徵雄偉科技機械有限公司負責人向開發區中隊中隊長魯曉策提出了這個問題。
  • 讓我幫您算筆帳!
    讓我幫您算筆帳!那對於電動計程車yes 還是 no且聽蜀黍給你們算筆帳電動計程車優勢舒適性高經濟實惠充電方便04做好充電保障7月20日起施行的《關於加強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停車泊位管理的通告》,切實維護新能源車輛停車權利。
  • 酷狗直播充值,極速到帳
    酷狗直播充值,繁星直播充值,星幣充值,酷狗直播充值平臺,酷狗直播快速充值星幣,星幣充值中心,1分鐘自動充值到帳!
  • 奧斯卡獎有本經濟帳:投入不小回報不少
    而這一切的背後,少不了一本厚厚的經濟帳。奧斯卡活動總花費高達4400萬美元先說籌辦活動的費用,包括稍早時候已經辦完的理事會獎頒獎典禮和奧斯卡午餐會在內,再加上2月9日的「正餐」——奧斯卡頒獎典禮,據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透露,今年的總費用為4400萬美元。這個數額已經大約是好萊塢一部中等製作電影的拍攝成本了。
  • 「幣團」提幣不到帳,「MIP火趣視頻」涉嫌犯罪被調查?
    在這一年裡,各大交易所競爭十分激烈,有交易所黯然退場,也有交易所嶄新冒頭,你方唱罷我登場,好戲一幕接著一幕。近期,小編在微博看到有幣圈人士爆料稱:【幣團交易所,提幣幾天都不到帳,法幣交易只能買不能賣,詢問客服都是自動回復.】
  • 電子手帳新鮮出爐了!
    你以為這就完了 嘿嘿,當然不止這些啦 還有大禮包放送 關於如何防護疫情 手帳讓我懂得管理時間、了解並面對自己、保持良好心態、建立成長自我觀、同時使生活充滿儀式感。 剛開始的確很艱難,但是記錄生活點滴,某一天的開心,走出困境的過程,一件事的開始與結束,生活小點滴,一剎那的靈感,某一個溫暖的瞬間…… 一份初心的堅持!一種生活的態度!」
  • 生態帳大小應兼顧
    這些都說明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不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融入社會生活、就在你我身邊的具體實踐。愛鳥、護鳥也不能單靠個人力量,而要政府、民眾、志願者多方合力。萬鳥翩飛、鳥語花香,是自然之幸,也是人類之幸。    生態環境改善,絕大多數人是受益者,然而也有一些相關者遭受損失。魚塘變「食堂」,養魚人成了「餵鳥人」,損失誰來買單是個棘手的問題。
  • 今天不聊文化,算算經濟帳
    家譜編修是一項家族文化工程,也是一場火爆的家族經濟活動。在民間,每10~20年一修譜,每次修譜,這個經費問題就讓修譜團隊緊張、頭疼、上火。家族修編場景(公共資源)1980年代再次續譜,最後也是入不敷出,有參與校對的族人向主管財務的去討要每天5塊的工費,主管說,你找我要,我找誰要去?兩人差點打起來。
  • 《絕不付帳》王茜再續前緣 「2015是我的話劇年」
    我的話劇年《重案六組》中英姿颯爽的警花變身舞臺上為了生計咄咄逼人的潑辣主婦,演員王茜在《絕不付帳》中實現了自己的話劇夢。從最初的不自信到如今將2015年定位為自己的話劇年,王茜將過足話劇癮。她說:「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我相信這一定會是一個美妙的過程。」在話劇《絕不付帳》中,王茜和華少搭檔,在劇中扮演一對在經濟壓力下艱難生活的小夫妻。談到接演這一角色,王茜表示:「這個角色對於我而言是一個失而復得的角色。
  • 「原創」周敏 趙晗:企業應收帳款積壓風險及銀行應對建議
    導語: 近年來,受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企業擴銷搶佔市場等因素影響,部分企業結算付款明顯滯後,應收帳款數額持續增長,給企業經營管理帶來一定隱患。本文梳理了上市公司整體、製造業及建築行業16家龍頭企業案例。
  • 「打工人」的經濟帳!穩賺幾十萬的樓盤,我笑著回家買!
    通過與他們的交流,我發現,這些老家泰州、受過高等教育、收入尚可的老鄉們,返鄉置業一般都遵循著這樣的邏輯。這筆經濟帳,作為「打工人」,可遇不可求!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