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繪一張小女孩的照片,讓世界為之心痛

2021-02-18 國際在線

該照片是攝影師奧斯曼·薩厄爾於2014年12月在敘利亞阿特梅赫的一個難民營中拍攝的。小女孩以為攝影師手中的相機是武器,便舉起了雙手。(圖片來源:BBC)

圖片中的這個敘利亞小女孩眼中充滿恐懼,仿佛她面對的是一把槍。然而,在她前面的其實僅僅是一部相機。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3月24日,這張照片最初刊登在土耳其一家報紙上,後來被社交媒體瘋狂轉發並引起網友的熱烈評論:「我其實在哭泣」,「難以置信的悲傷」「人道主義缺失」等等。

但這張照片的真實性曾一度遭到網友質疑,而且最初轉發的帖子上也並未標明作者。不過一名網友經溯源考證後聲稱這張照片是真實的,作者是土耳其攝影師奧斯曼·薩厄爾。

BBC為了解照片背後的故事,對薩厄爾進行了採訪。據了解,圖片中的兒童其實是敘利亞的一名4歲小女孩,名叫Hudea。該照片是於2014年12月在敘利亞北部阿特梅赫的一個難民營中拍攝的。與小女孩一起居住在這裡的還有她的媽媽和兩個姊妹,然而她們的家卻是在大約150公裡外的哈馬。

薩厄爾說:「我當時用的是長焦鏡頭,她以為那是一把槍。後來我看照片時,我才意識到她當時很害怕,因為她緊咬嘴唇,還舉起了雙手。一般情況下孩子見到相機時要麼跑開,要麼捂住臉,要麼微笑。」薩厄爾說,他為難民營的孩子拍的照片流露出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

「你知道難民營有很多人無家可歸。而且在孩子的身上更容易看到他們所經歷的不幸,因為他們天真,總是會流露出真情實感。」薩厄爾說。

據此前媒體報導稱,聯合國統計顯示,自2011年3月敘利亞衝突爆發至2014年4月期間,有超過19萬人死於敘利亞內戰,其中包括至少8803名兒童,有1/4的孩子還不到10歲。

(劉宇 來源:中國日報網 )


相關焦點

  • 日本浮世繪:世界虛浮 快樂至上
    浮世繪也稱「江戶繪」,堪稱江戶時代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它與歌舞伎、相撲一起被稱為「江戶三絕」。從字面意思來理解,浮世繪——浮世中的繪畫。 「浮世」來自佛教用語,本意指人的生死輪迴和人世的虛無縹緲。日本語言中自「浮世」一詞出現開始,就一直含有暗指豔事與放蕩生活之意。
  • 浮世繪之美,你懂如何欣賞嗎?
    取材自民眾的生活習慣與日常風景,再加上獨特的色彩與創意,每幅浮世繪皆具有鮮明的日本風格,也反映當時的日本文化背景。那麼,從美術角度來說,我們要如何欣賞浮世繪之美?    浮世繪的構圖   透 視 浮世繪的構圖比較嚴謹,主要可以歸納為三種構圖法:透視、留白與對角線構成。第一種是透視法,即近大遠小,近實遠虛。透視法又可分為散點透視、焦點透視和重疊透視。
  • 何為浮世繪?從代表性作品到代表性畫家為您詳盡解讀 【入門必讀篇】
    鳥文齋榮之【青樓美人六花仙 靜玉屋志津加】大判錦繪 1張 寬政5~6(1793〜1794)年左右 37.9×25.4㎝ 照片提供/Bridgeman Images(PPS通信社)現如今,歌麿早已成為了人盡皆知的浮世繪大師,但在當時卻被比自己還年輕的榮之搶盡了風頭,屬於根本看不到來日的無名之輩。
  • 從浮世繪看日本美術史
    什麼是「浮世」?淺井了意在《浮世物語》如此告白:生活就是為了及時享樂,將注意力集中在欣賞月亮、太陽、櫻花和楓葉之美。即使面臨貧困,也不用在乎,不用沮喪,只要學瓢瓜隨波漂浮,這就是「浮世」。 如此一來,「浮世繪」一詞也因運而生。
  • 為什麼日本浮世繪能火遍全球?
    左上為日本護照,左下為新日元上的國家級風水施法現場:錢上帶海浪,日本經濟跟著浪。右側為奧運會宣傳片JOJO版《神奈川沖浪裏》再放眼世界範圍,對這張畫的魔改可以用「無數」來形容。《富嶽三十六景》這批畫當年足足印了有至少8000張,每張定價為16文、平民百姓兩碗面的價格,跟我們路邊小傳單、隨手貼牆上的海報一樣平凡。畫家葛飾北齋創作這批畫,也純粹是為了賺錢謀生。這位窮了一輩子的大師,想用日本對富士山的崇拜追個熱點,所以在這一系列的每張畫裡,你都能看到一個或大或小的富士山。
  • 藝術 | 為什麼日本浮世繪能火遍全球?
    這幅畫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小到明信片、書籤、各種周邊印花,大到日本的新護照、鈔票、奧運會宣傳片。再放眼世界範圍,對這張畫的魔改可以用「無數」來形容。從咖啡豆到牛奶、生菜,甚至是神奇寶貝和川普的頭髮都能化身《神奈川沖浪裏》。
  • 清代木板年畫與日本浮世繪 「異域同繪」
    兩者歷史淵源深厚、製作工藝相近,又各具藝術風格與民族特色,在17至19世紀的東方世界裡大放異彩、相映成趣。近日,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甄選兩者代表作品一百餘件展出,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
  • 日本浮世繪竟然和中國的木版年畫同源
    浮世繪的字面意思為「虛浮世界的繪畫」。「浮世」本來是指人世的虛無縹緲,而在日本「浮世」一詞也有「放浪生活」之意,蘊含人生如過眼雲煙,及時入世行樂之意,內容上表現市井生活、人物百態和自然風景,具有肯定現世精神的積極意義。浮世繪興起於17世紀的日本江戶,因為此時的日本正處於「江戶時代」,所以浮世繪又稱「江戶繪」。
  • 看展覽|從浮世繪到寫真,日本視覺文明的開化
    正在日本江戶東京博物館舉行的「從浮世繪到照片——視覺的文明開化」(浮世絵から寫真へ視覚の文明開化)特展中以浮世繪繪畫和幕末(德川幕府統治末期)作為舶來品的照片為載體,介紹了幕末到明治時期多彩紛呈的藝術表現和日本文化近代化的變革。 展覽海報在江戶這一新興都市建立初期,繪有隅田川或寺廟風景的大幅屏風畫是主流。
  • 【大家】浮世春夢——浮世繪中的春畫
    作為浮世繪中的春宮,春畫有枕繪、勝繪、濡繪、笑繪、秘畫、秘戲畫、偃息圖、豔畫、豔本等形形色色的別稱,以枕繪最為通俗(本文權且以此作為浮世繪春畫的通稱)。一代繪師喜多川歌麿(Utamaro Kitagawa,1753~1806年)一生創作了大量枕繪,被看成此類繪畫中的「絕品」,其中最有名的系列作品,名為《歌枕》,意為「歌麿版枕繪」。浮世繪中到底有多少春畫?
  • 當大衛·鮑伊遇上日本浮世繪
    我們甚至無法想像,一個不曾有過David Bowie的世界,該有多平淡。▲ 在Bowie離世後的第二天Burberry AW2016向其致敬當鮑伊遇上浮世繪不過,最富有日本特色的絕對是那兩幅由石川正美(Masumi Ishikawa)創作的當代浮世繪
  • 梵谷為什麼痴迷浮世繪?天皇的歷史老師揭曉答案——
    參考消息網7月25日報導  如果要問梵谷那個時代的「網紅」是什麼,其中必定有浮世繪。日本浮世繪藝術曾掀起一場「世界風潮」,印象派畫家馬奈、羅特列克都在談論和臨摹浮世繪,梵谷也迅速加入了浮世繪粉絲群。仔細觀察梵谷的畫作,我們不難發現梵谷與日本的浮世繪藝術之間聯繫緊密。梵谷到底有多喜愛浮世繪呢?
  • 展覽 | 12月全球浮世繪展訊
    本展《浮世狂歡--浮世繪裡的怪力亂神》,旨在帶大家一同探索浮世繪裡「子不語」的世界,看看富含中國元素的浮世繪,如何在文人畫鮮有涉獵的題材中,開闢出一片充滿著怪異,巨力,狂亂,神魔的奇想天外的浮世和百花繚亂的饗宴。
  • 浮世繪之光——葛飾應為
    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阿榮之父,本名中島時太郎,後改名鐵藏。《百日紅》裡,阿榮叫父親鐵藏。他一生中的兩個最大成就,一個是《北齋漫畫》,另一個便是《富嶽三十六景》。《北齋漫畫》有點像中國的《芥子園畫譜》,感覺北齋畫了所有他看到的東西。以下這幾幅在《百日紅》中出現過,是北齋惡搞善次郎畫的,比較好玩。
  • @北京 |【橋舍·浮世繪】日本最大浮世繪流派——歌川派
    他通過接觸「人形淨瑠璃」的製作過程培養了對「役者」的認識,並掌握了表現其特徵的寫實繪畫基礎,頗有「戲子(役者)之似顏人形製作之妙得」。他的早期製作也基本上是以繪歷、狂歌繪本、役者繪等為中心展開的。歌川國貞(1786-1864)歌川國貞是主導幕末晚期浮世繪界的歌川派最主要畫師,他出生江戶本所的經營渡船場之家,十多歲時就拜歌川豐國為師,成為其入門弟子,二十餘歲始發表美人畫、小說插圖及演員畫像等浮世繪版畫。他一生製作量極為龐大,據統計,大約留下了逾萬幅作品,且多為單幅美人畫和歌舞伎演員像。今天的日本浮世繪學界一般將其稱為「三代豐國」。
  • 淺介紹日本浮世繪
    日本浮世繪,很多人都聽說過,這種在江戶時代流行開來的古老繪畫在現在看來也毫不違和,豐富的配色與畫法更接近現代人的審美,比如下面這張著名的富嶽三十六景之《神奈川沖浪裏》,作者最為著名的浮世繪畫師——葛飾北齋。
  • 凡·高為何鍾情於浮世繪
    興起於日本江戶時期的浮世繪藝術是以市井為舞臺,以民生百態為題材的風俗描繪。浮世繪——可以解讀為「虛浮世界的繪畫」。誰能想到若干年後,這神秘而新鮮的東方藝術,漂洋過海席捲了歐美藝術界,更深深地影響了當時的印象派畫家們。
  • 浮世光陰繪不盡 樂享當下且珍惜
    浮世繪源於明代書籍版畫 興於日本市民文化中國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的興起與發展同源於明代書籍版畫的興盛,二者製作工藝相近,又各具藝術風格與民族特色,在17至19世紀的東方世界裡大放異彩、相映成趣。顧名思義,「浮世繪」意為「虛浮世界的繪畫」,蘊含人生如過眼雲煙、及時入世行樂之意,內容上多表現市井生活、人物百態和自然風景。此次展覽重點展出了美人繪、役者繪(戲劇演員)和名所繪(風景名勝)三大主題類別的浮世繪作品,它們畫出了江戶時代日本生活的不同側面。不過,這些作品只是浮世繪掠影,蔚為大觀的浮世繪內容豐富和複雜程度遠不止於此。
  • 被鬼滅之刃、優衣庫「借鑑」,浮世繪到底多有魅力?
    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成就,《鬼滅之刃》除了劇情及其流暢、打鬥場面過癮之外,其中的浮世繪風格特效的巧妙運用也俘獲了一大批讀者。動漫作品中的「浮世繪」《鬼滅之刃》中,主角灶門炭治郎的「水之呼吸」特效就與《神奈川沖浪裏》有異曲同工之妙。
  • 浮世繪,要怎麼玩才是最「浪」的?
    如果說去日本帶回來的手信,沒有一兩件是浮世繪相關的,別人會懷疑你去了一趟假日本。為什麼說不帶點浮世繪周邊回來就等於白去了一趟日本呢?因為浮世繪是日本最受歡迎的繪畫藝術表現形式,國民度槓槓的自不用說,在世界範圍內也有著很深遠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