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Science:哈佛大學重磅,解讀2D原子薄層異質結構動力學

2021-01-18 騰訊網

研究亮點

由原子級厚度的半導體過渡金屬二滷化碳(TMD)構成的範德華異質結構能夠使電子和空穴在不同的層中形成激子,從而產生具有大結合能和長壽命的層間激子。

今日,哈佛大學Philip Kim(通訊作者)團隊針對原子薄層異質結構的題為「Electrical control of interlayer exciton dynamics in atomically thin heterostructures」的研究工作發表在國際頂刊Science上。該項工作通過採用單層TMD的異質結構,實現了長壽命中性和帶電層間激子的光和電的產生。結果證明中性層間激子可以在整個樣品中傳播,並且它們的傳播可以由激發功率和柵電極控制。 該團隊還使用帶有歐姆接觸的設備來促進帶電層間激子的漂移運動。激子的發電和控制為實現具有完全電可調性的玻色複合粒子的量子操縱提供了途徑。

研究背景

長壽命激子可潛在地用於實現相干量子多體系統或用作量子信息載體。在常規半導體中,可以通過構造雙量子阱(DQW)異質結構來增加激子壽命,在異質結構中,空間分離的電子和空穴在整個量子阱中形成層間激子(IEs),也可以通過將過渡金屬二滷化物(TMD)的兩個單原子晶胞堆疊到範德華(vdW)異質結構中來形成牢固結合的IE。TMD異質結構(例如MoSe2/WSe2,MoS2/WS2和MoS2/WSe2)已顯示出超快的電荷轉移,具有約150 meV的大結合能的IE以及長距離擴散。而且,由於緊密結合以及小的激子玻爾半徑可能使這些複合玻色子發生量子簡併,與例如冷原子的常規玻色-愛因斯坦縮合物相比,在實質上升高的溫度下可能導致激子凝聚。

圖文解讀

使用六方氮化硼(h-BN)封裝的MoSe2和WSe2的vdW異質結構來製造單獨的電接觸光電器件。為各個原子層提供的透光電子門和歐姆電觸點使得他們能夠完全控制DQW的每個TMD中的載流子密度,同時保持充分的光學性質。

圖1.層間激子的電場和載流子密度控制

圖2.中性夾層激子的空間控制

圖3.帶電層間激子的空間控制

圖4. 層間激子的發電

總結與展望

長壽命夾層激子的發電實際上代表了一種新型電動近紅外光源,其能量可調範圍超過數百毫電子伏特,並且可以控制發射。在沒有光激發的情況下實現高密度IE可以為實現固態器件中的量子凝聚提供一種途徑。強耦合到自旋的大谷極化也可能用作基於電驅動CIE的光電設備。這樣的設備中的自旋自由度可以潛在地用於傳統以及量子方法的信息處理。

深圳華算科技專注DFT計算模擬服務,是唯一擁有VASP商業版權和全職技術團隊的計算服務公司,提供全程可追溯的原始數據,保證您的數據準確、合法,拒絕學術風險。

目前我們已經完成超過500個服務案例,客戶工作在JACS、Angew、AM、AEM、Nano Energy、Nature子刊、Science子刊等知名期刊發表。

相關焦點

  • 廈門大學在原子層厚度的硒化銦/石墨烯異質結構光陽極研究獲進展
    廈門大學曹陽教授與程俊教授合作在原子層厚度的硒化銦/石墨烯異質結構光陽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成果以「Atomically thin photoanode of InSe/graphene heterostructure」為題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DOI:10.1038
  • Science:復旦大學餘宏傑等在新冠肺炎的傳播動力學與非藥物性幹預...
    2020年11月24日,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餘宏傑課題組牽頭,聯合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等團隊,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播動力學與非藥物性幹預措施的防控效果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Transmissionheterogeneities, kinetics, and controllability
  • 陳敬:穩定可靠的GaN異質結構功率器件
    SSLCHINA2015陳敬:穩定可靠的GaN異質結構功率器件  作為中國地區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半導體照明及智能照明行業年度盛會,以及業界最為關注的論壇之一,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解讀產業新政策,推薦產業新技術、新應用,引導和解決產業發展共性問題。  本屆大會特邀科技部副部長、國家製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副組長曹健林擔任中方主席,外方主席為國際照明委員會(CIE)主席Yoshi Ohno,組委會秘書長為國際半導體照明聯盟(ISA)主席、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秘書長吳玲。目前,嘉賓邀請、論文徵集、贊助招募、觀眾邀請等正在火熱進行中。
  • 新冠研究中國登上Science封面首次揭示新冠病毒人體蛋白受體結構
    該研究通過冷凍電鏡Cryo-EM 技術,解析出新冠病毒S蛋白三聚體3.5埃的近原子解析度結構,並解析了新冠病毒細胞表面受體ACE2的全長三維結構,以及表面蛋白S受體結合結構域與細胞表面受體ACE2全長蛋白複合物的三維結構。從生物物理及結構生物學的角度為冠狀病毒的識別和感染的分子基礎提供了重要的見識。
  • ​《Science》:傳統手藝再創新!手撕膠帶也能撕出釐米級單層二維晶體
    對那些具有同質或者異質結構單層二維材料的研究有可能發現新的物理現象和量子材料。雖然這種單層二維材料具有很多特殊「本領」,如何大規模、高質量的生產宏觀尺寸的單層二維材料是這種材料商業化應用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液相剝離法可以進行規模化生產,但是只能得到幾個微米的材料,而且質量不高;化學氣相沉積製備的材料缺陷密度高,性能不佳。
  • ...工作室發展基於動力學補償效應的生物質烘焙動力學及熱力學分析...
    論文的通訊作者是農生學院蔡均猛老師,合作者包括農生學院碩士生段涵琦(共同第一作者),南京林業大學碩士生張佑君同學,東莞理工學院郭曉娟老師,英國阿斯頓大學餘熙老師,南京林業大學張興光老師,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博士生Md. Maksudur Rahman。
  • Science重磅:上科大免疫化學所饒子和團隊攻克結核病半世紀難題
    北京時間今天(24日)凌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科學》)同時在線發表了以上海科技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的兩項重要研究成果。上科大訪問學者、南開大學張璐博士、上科大饒子和組博士研究生趙耀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上科大特聘教授饒子和院士、英國伯明罕大學Gurdyal S. Besra教授、上科大副研究員李俊、助理教授王權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本項工作的完成標誌著饒子和團隊通過多年努力,基本攻克了結核病關鍵藥靶領域已知僅剩的幾大戰略高地。
  • 華南理工大學葉軒立教授AM:梯度2D/3D鈣鈦礦異質結構助力高效穩定...
    華南理工大學葉軒立教授AM:梯度2D/3D鈣鈦礦異質結構助力高效穩定無甲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如今,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迅速增長,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除此之外,還有採用2D/3D鈣鈦礦異質結構來鈍化缺陷修飾鈣鈦礦薄膜以進一步提高FA基鈣鈦礦器件性能。例如phenylethylammonium iodide,n-butylammonium,N-(3-aminopropyl)-2-pyrrolidinone和5-ammoniumvaleric acid iodide的使用。因此,使用小分子添加劑來改善鈣鈦礦薄膜結構性能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
  • 利用原位同步輻射發現單原子近自由催化動力學行為
    其中,單原子催化劑由於其高的原子利用效率、優異的反應活性和選擇性,成為了近年來能源催化領域的明星材料。單原子催化劑的活性和選擇性高度取決於其金屬原子的局域原子和電子結構,及其與載體間的相互作用。然而,單原子催化劑在實際反應狀態下,受到溫度、電場、光照等外界環境激發,會發生結構演變的響應,因此,原位實時在線表徵這種特殊的結構響應行為對於理解單原子催化的本質並發現新的催化現象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 哈佛大學開發類似深海海綿骨架的新型抗屈曲結構
    中國航空報訊: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受深海六方海綿的玻璃狀骨架的啟發,正在研究將類似的結構用於設計更堅固、更高的建築,更長的橋梁,以及更輕的航空太空飛行器。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深海海綿的這種對角增強網格狀骨架結構比傳統的用於建築和橋梁的網格設計具有更高的強度/重量比,並通過仿真和試驗證實,海綿的對角線加固策略可在給定數量的材料上實現最高的抗屈曲性。
  • Science:利用基因相互作用圖譜確定蛋白複合物的整體結構
    歸根結底,蛋白來自於基因,鑑於基因已經被證明比蛋白更容易處理,一些科學家正在尋找基因和快速增長的基因工具庫來促進蛋白結構的確定。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格拉斯通研究所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證實了一種大規模的系統性遺傳方法確實可以獲得可靠和詳細的蛋白複合物結構信息。
  • 中國藥科大學 Nano Lett.報導: 納米配位聚合物協同NO和化學動力學...
    然而,目前用於NO供體遞送的納米載體仍具有以下的缺點:(1)供體的負載效率低;(2)非活性的納米載體導致原子經濟性低;(3)載體複雜的結構限制其潛在臨床應用;(4)難以降解的載體導致低的釋放效率,以上缺點致使協同療法的優勢難以發揮。
  • Science:首次構建出人腦細胞結構數字圖譜---Julich-Brain
    2020年8月1日訊/生物谷BIOON/---Julich-Brain是第一個人腦三維圖譜的名稱,它以微觀解析度反映了大腦結構的變化。該圖譜有近250個結構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都是基於對10個大腦的分析。24000多張極薄的大腦切片由專家們進行數位化處理、三維組裝和繪製圖譜。
  • 「動力學的大教育」綱領與大學三種「智慧型」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動力學的大教育;知識人;智慧人從「約翰·懷特命題」出發引發的對大學教育的思考—大學教育是圍繞「知識人」的培養為中心而高效運轉的巨型機器1.[14]2.立足於「新大成智慧學」的哲學基礎,開出「動力學的大教育」綱領秉持馬克思主義的「重歷史理性的實踐人學原則」、懷特海的「重有機過程的辯證原則」以及錢學森的「重整體湧現性的系統原則」這三大原則,來開出「動力學的大教育」的如下五條綱領:第一,「動力學的大教育」的第一問—人的發展的「動力源」來自歷史理性所謂的「文化進化」的張力結構及其矛盾運動
  • 磨出一篇Science
    四川大學夏和生教授與西北工業大學王振華副教授在Science同期撰寫了perspective評述論文,總結了近年來機械化學領域的最新進展。 壓電材料常與低功率超聲相結合,觸發活性物質的生成,例如,壓電材料可以在超聲下作為還原劑催化單體聚合,用於超聲機械化學控制原子轉移自由基聚合。 機械化學如何驅動有機合成 可見光氧化還原催化反應是當代有機合成技術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 好調皮的Science!這是又要和教科書作對了嗎?
    第三種路徑反應動力學經典理論認為,化學反應總是要經過最小的能量路徑實現。然而,1993年,C. Bradley Moore等人卻在甲醛分解研究中,發現了一些不合常理的現象,反應並沒有遵循最小能量的路徑。2004年,石溪大學J. M. Bowman等人(目前在埃默裡大學)首次通過漫遊反應對甲醛分子分解過程進行理解,引領了人們對漫遊反應的研究。
  • Nature「餘波未盡」,中國地質大學又遭Science撤稿!新冠竟成「罪魁...
    該研究提出,通過NaxCoO2 / CeO2半導體異質結構設計增強質子導體,這項研究不僅提供了對質子傳輸機制的深入了解,還可能改善其他能源應用中的離子傳輸。
  • Hrd1泛素連接酶複合物介導內質網相關蛋白降解的結構基礎
    Hrd1泛素連接酶複合物介導內質網相關蛋白降解的結構基礎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27 13:26:15 美國哈佛醫學院Tom A. Rapoport小組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Science|遺傳相互作用圖譜可確定蛋白質複合物的整合結構
    大家好, 今天分享的是發表在science上的一篇關於遺傳相互作用圖譜輔助蛋白複合物整合結構確定的文章,題目是Genetic interaction mapping informs integrative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protein complex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