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因「今」差有異——詠史懷古詩鑑賞總結

2021-02-08 老井語文

懷古因「今」差有異

                   ——以教材《詠懷古蹟(其三)》《蜀相》《越中覽古》《馬嵬》《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為例談詠史懷古詩的鑑賞

 

懷古詩是以歷史人物(如《蜀相》寫諸葛亮)、歷史事件(如《馬嵬》寫「馬嵬事變」)和歷史遺蹟(《詠懷古蹟(其三)》中的昭君村)為創作題材的一類詩歌作品,其特點在於藉助歷史抒寫情懷或發表議論,或借古諷今,或寄寓個人懷才不遇的感傷(借古傷今),或表達昔盛今衰的興替之感(借古鑑今)。

這類詩的標題往往含有「懷古」「攬古」「詠懷」等字眼,或含有古人(如《蜀相》)、古蹟(如《馬嵬》)等標誌詞語,首先藉助題目來把握題材。

這類詩的寫作思路:臨古地(因古事)——思古人——懷古事——抒今情(志)。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一切懷古詩都是或傷今或諷今或鑑今,具體原因,因為詩人所處時代所處情境而略有異。從對待歷史的態度來看,懷古詩詞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一類是借古傷今,借歌頌或感傷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自勉或自傷。如杜甫《蜀相》借歌頌諸葛亮自勉和感傷自己壯志難酬;《詠懷古蹟(其三)》中杜甫「悲昭君以自悲也」,《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寫周瑜「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正是與自己「早生華髮」形成映襯和反差,強烈的對比生發出濃重的「人生如夢」的感慨,今世之無奈卻只能賞玩「江月」,故地重遊,聯想古人,感嘆懷才不遇,壯志難酬。

一類是借古諷今,批判歷史,引起警醒。如李商隱《馬嵬》辛辣諷刺唐玄宗「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寫劉義隆草率出兵而「贏得倉皇北顧」,告誡後人不可重蹈前代敗亡之覆轍。

一類是借古鑑今,同情歷史,即不做明確的褒貶判斷,僅從時空變遷、物是人非的角度哀悼歲月的流逝。如李白《越中覽古》通過昔時的繁盛和眼前的悽涼的對比,表現人事變化和盛衰無常的主題。

當然是「傷」「諷」,還是「鑑」,有時一首詩的情感並不是單一的,而是要聯繫詩人所懷之「古」和詩人所處時代以及詩人自身來看。

如杜甫《詠懷古蹟(其三)》則有「諷」有「傷」,對漢元帝昏庸腐敗的諷刺,借王昭君的「怨恨」表達自己懷才不遇的怨憤。為了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怨憤,詩人以一個「赴」字將「群山萬壑」擬人化,聲勢非凡,以「地之靈」烘託「人之傑」;用對比的手法突出昭君命運的悲慘;以「畫圖」的典故揭示造成昭君悲劇命運的根源,而這一切,寫得越是生動悽惻,越是寫出詩人自身的悲劇及產生悲劇的原因。

如李商隱《馬嵬》以重重對比強烈諷刺唐玄宗誤國誤己的荒唐行為及其惡果。頷聯以「無復雞人報曉籌」反襯馬嵬驛「空聞虎旅傳宵柝」,昔樂今苦、昔安今危的兩重處境和兩重心情的對比一如火與冰,暗含因果;頸聯「此日」與「當時」的對比,「當時」誓言猶在,「今日」賜死沒商量;尾聯以反問作結,對比尤為強烈,諷刺力透紙背。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先以江山勝景烘託周瑜的英雄形象,再以小喬襯託周瑜,再正面描寫儒將風範,全方位展示周瑜的年輕有為,而他的背後自有孫權支持,再以自己「早生華髮」與之形成巨大反差,鮮明的對比表現了蘇軾壯志難酬的悲憤,而以「一尊還酹江月」放達處之。

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則用五個典故表達自己複雜難名的感慨。孫權設立京口,並與魏、蜀鼎足三分,劉裕出身京口,創立劉宋政權,二人均英雄了得。這裡有借古抒懷,也有借古諷今,即既有對孫、劉的景仰,又有對當權派的不滿和諷刺。劉義隆的典故則是借古鑑今,勸諫韓侂胄北伐要準備充分,慎重對敵。佛狸祠的古典有諷、鑑之意,對敵人統治區安於異族統治的民眾的「諷」,對南宋統治者儘快回復山河的「鑑」。廉頗的典故有抒懷有諷刺有自傷。

杜甫《蜀相》以「森森」之「柏」,「映階碧草」「黃鸝」「好音」描繪了一副靜謐肅穆、色彩明麗、動靜相宜的美景,融情於景,以此表達對諸葛亮的敬慕和景仰之情。最後借古傷今,表達壯志難酬的悲憤。

李白《越中覽古》結構獨特,四句都極富畫面感,前三句一句一個渲染,步步推向高潮,最後一句一落千丈,戛然而止,對比鮮明。四副畫面,虛實結合,前三句給人以想像,最後一句令人無限感慨,詩人以景作結,融情於景,含蓄蘊藉。

綜合上面學過的的詩詞,我們可以發現懷古詩常用的手法有借古諷今,借古鑑今、懷古傷今、用典、反襯、對比、即事議論、觸景生情、寓情於景等。

這是必修教材及選修教材上的詠史懷古詩,以此作為憑藉作以總結,鑑賞詠史懷古詩首先要弄清「古」,及史實,作者是描寫、抒情和議論的,然後結合作者及時代背景思考他為什麼要寫即指向的「今」以及為什麼這樣寫,揣摩詩人運用的技巧及細緻入微的用心。

相關焦點

  • 詠史懷古詩該如何解讀?一文囊括基本知識點,期末考通關必看!
    唐末再修石頭城,依山築城,因江為池,形勢險要,古有"石城虎踞"之稱。明洪武十九年(1386)築南京古城將其圍在城內,今城垣尚存,烽火臺、徵虜亭遺蹟尚可尋。唐代以後江水日漸西移,自唐武德八年(625年)後,石頭城便開始廢棄,故中唐詩人劉禹錫作《石頭城》一詩云:「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詩人筆下的石頭城,已是一座荒蕪寂寞的「空城」了。
  • 劉禹錫的詠史懷古詩(一)
    劉禹錫的詠史懷古詩並非單純地詠史懷古,泛泛地抒發其今昔興亡之感,而是從現實的需要出發,站在時代的高度,以一個政治改革家和思想家的視角,將現實的感受與歷史的沉思結合起來,以歷史題材反映現實內容,寓深刻的哲理於詠史懷古之中。詠史懷古詩,一類是借詠古以抒懷,借古人古事直接或曲折地抒情言志。如《經伏波神祠》詩,以東漢伏波將軍馬援「自負霸王略,安知恩澤侯?鄉園辭石柱,筋力盡炎洲。
  • 【各個擊破】詠史懷古類詩歌的鑑賞
    2、懷古詩:是指因登臨古地遊覽、憑弔古蹟,追念往事,觸景生情,抒發感慨而創作的詩。——長於情景交融。3、詠史懷古詩:是詩人在閱讀史書或遊覽古蹟時,有感於歷史人物的功過或歷史事件的成敗、以往朝代的興衰發表評論,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詠嘆史實、懷念古蹟引發出對時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鳴,達到感慨興衰、寄託哀思、託古諷今等目的。我們合稱為詠史懷古詩詞。
  • 古詩: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作品鑑賞      此曲是張養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藝術性完美結合的名作。在他的散曲集《雲莊樂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寫下的懷古之作有七題九首,其中尤以《潼關懷古》韻味最為沉鬱,色彩最為濃重。
  • 《念奴嬌·赤壁懷古》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比較閱讀
    細細讀之,不難發現,前者將個人境遇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表現了面對人生挫折時的達觀情懷,豪放中蘊含悽楚和樂觀;後者將個人遭遇與國家命運緊密聯繫起來,抒發了憂國憂民的情懷,豪放中頓顯激憤和悲壯,可謂一樣懷古,別樣情懷。在閱讀學習中,學生要注意加強對比閱讀,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從而激活思維,深化理解,提升古詩鑑賞能力和藝術品位。
  • 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
    在他的散曲集《雲莊樂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寫下的懷古之作有七題九首,其中尤以《潼關懷古》韻味最為沉鬱,色彩最為濃重。此曲撫今追昔,由歷代王朝的興衰引到人民百姓的苦難,一針見血地點出了封建統治與人民的對立,表現了作者對歷史的思索和對人民的同情。全曲分三層:第一層(頭三句),寫潼關雄偉險要的形勢。張養浩途經潼關,看到的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景象。這層描寫潼關壯景,生動形象。
  • 念奴嬌·赤壁懷古
    如今我身臨古戰場神遊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懷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鬢髮斑白。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注釋念奴嬌: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黃州赤壁,一名「赤鼻磯」,在今湖北黃岡西。而三國古戰場的赤壁,文化界認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縣西北。
  • 古詩詞文賞析之元曲《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
    在他的散曲集《雲莊樂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寫下的懷古之作有七題九首,其中尤以《潼關懷古》韻味最為沉鬱,色彩最為濃重。此曲撫今追昔,由歷代王朝的興衰引到人民百姓的苦難,一針見血地點出了封建統治與人民的對立,表現了作者對歷史的思索和對人民的同情。  全曲分三層:第一層(頭三句),寫潼關雄偉險要的形勢。張養浩途經潼關,看到的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景象。
  • 【原創】懷古是情結,賞玉是穿越
    今天我來談談「懷古」和「穿越」。為何要談到這兩個詞彙呢?在我看來,喜歡古玩的人都愛懷古,而古玩中的古玉最能發揮古玩「穿越」的特質。讓我們先通過百度了解一下什麼叫作「懷古」?百度給出的定義是思念古代的人和事。【漢】張衡《東京賦》:「望先帝之舊墟,慨長思而懷古。」 【唐】李白《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詩:「我來圯橋上,懷古欽英風。」【明】劉基《紹興崇福寺記》:「因登其皆山之樓,眺於群山,悠然而懷古焉。」
  • 百天衝刺複習之古詩詞鑑賞:杜甫——寒天催日短,風浪與雲平
    公安縣懷古①杜甫野曠呂蒙營,江深劉備城。寒天催日短,風浪與雲平。灑落君臣契,飛騰戰伐名②。維舟倚前浦,長嘯一含情。杜甫因好友嚴武去世,便離開蜀地到荊楚一帶的公安縣暫住。②此二句主要寫了三國時劉備君臣的關係及呂蒙的戰績。1. 下列對本詩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全詩八句,四聯對仗工整,頗顯詩人的詩律功底。B. 頷聯中,「催」字將冬天季節裡晝短夜長的自然情狀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
  • 念奴嬌 · 赤壁懷古
    赤壁:此指黃州赤壁,一名「赤鼻磯」,在今湖北黃岡西。而三國古戰場的赤壁,文化界認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縣西北。⑵大江:指長江。⑶淘:衝洗,衝刷。⑷風流人物:指傑出的歷史名人。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
  •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
    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老人,撫州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人。慶曆二年進士,授籤書淮南判官。嘉祐三年,提點江東刑獄,上仁宗「萬言書」,主張「改易更革」,但未被採納。神宗熙寧二年,拜參知政事,設制置三司條例司,頒布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章事。
  • 2020年高考詩歌鑑賞高分答題攻略
    高考《考試說明》在「古代詩文閱讀·鑑賞評價」能力中提出了兩點要求: 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這兩點要求雖然也涉及到古代散文閱讀,但主要是針對詩詞鑑賞而言的。
  •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賞析
    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接下兩句切入懷古主題,專說三國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極有分寸。赤壁之戰的故地,爭議很大。一說在今湖北蒲圻縣境內,已改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內有四處地名同稱赤壁者,另三處在黃岡、武昌、漢陽附近。蘇軾所遊是黃岡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議論。"亂石"以下五句是寫江水騰湧的壯觀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動詞用得形象生動。"
  • 超全總結:幫你搞定中學古詩詞鑑賞!
    古詩詞鑑賞是歷年中考的必考題型,屬於難度較高的題型,失分率也相對較高。但其實古詩詞賞析是有題型規律的,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失分究其主要原因,一是缺乏詩詞鑑賞的基礎積累,二是缺乏相關閱讀解題技巧。意境是詩歌鑑賞中與意象同等重要的另一個概念。意境就是詩人的主觀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是詩人強烈的感情和生動的客觀事物的交融。它是詩人詩歌創作追求的目標,也是鑑賞評論作品的重要標準。三、語言風格古詩詞語言是詩歌鑑賞的重要內容。
  • 歷代詠史懷古詩精選——西漢
    李廣張良歲暮福昌懷古四首張耒謀臣何處不知名, 誰與留侯敢抗衡。籌下興亡分楚漢, 幄中談笑走韓彭。汴京懷古清:陳維崧鉛築無成,不信道、英雄竟死。猶有客、棄家破產,東求力士。太息已看秦帝矣,悲歌只念韓亡耳。道旁觀誰道祖龍耶?妄男子。狙擊處,悲風起;大索罷,浮雲逝。嘆事雖不就,波騰海沸。贏政關河空宿草,劉郎宮寢成荒壘。只千年還響子房椎,奸雄悸。
  • 安徽省詩詞協會同主題筆會:懷古篇
    銅鍘但存今世醒,丹心猶自後人量。祠前多少留名客,再有私為不敢藏。 山水澗懷古陳永龍新四軍功震九霄,七師奮起抗倭妖。三間草屋謀追寇,一處紅村樂奏簫。紀念館前盈鶴老,陵園墓側伴松喬。元勳鐵骨今猶在,到此高瞻禮屈腰。
  • 青城(條城)懷古十六景詩
    青城(條城)懷古十六景詩  吳定川  中國歷史以來,有著對地方名勝或風景特色提煉概括的文化現象,這種文化現象往往出自當地民間,或是地方文化代表及遊歷學者、或是地方政府為系統提升當地文化品位而組織有關人員針對本地特點,把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聯繫和結合起來
  • 宋詞三百首 |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2.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蘇鎮江。因臨京峴山、長江口而得名。北固亭:晉蔡謨築樓北固山上,稱北固亭,原址位於今江蘇鎮江,北臨長江,又稱北顧亭。3.孫權(182年—252年),字仲謀。東吳大帝,吳郡富春縣(今浙江富陽)人,曾經建都京口。[2] 4.舞榭(xiè)歌臺:演出歌舞的臺榭,這裡代指孫權故宮。榭,建在高臺上的房子。
  • 【夜聽】《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詞,蘇軾
    此詞懷古抒情,寫自己消磨壯心殆盡,轉而以曠達之心關注歷史和人生。上闋以描寫赤壁磯風起浪湧的自然風景為主,意境開闊博大,感慨隱約深沉。起筆凌雲健舉,包舉有力。將浩蕩江流與千古人事並收筆下。題中的赤壁,是黃州(在今湖北省黃岡縣)城外,長江北岸的一段紅色山崖。「懷古」,是古人寫詩詞常常採用的一個題目。在這類作品中,作者往往藉助歌詠歷史事跡來抒發自己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