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脫大師》Bravo

2020-10-12 風清夜
交響情人夢裡,幾乎每次主角的演奏結束後,都會有人大喊一聲Bravo並激起全場的掌聲。我去看過一些激動人心的演出,但從來沒想過要喊Bravo,大概因為潛意識中一直覺得Bravo要求某種出乎意料的精彩。
這次的The Escape Artist做到了讓我想要大喊一聲Bravo,忽略掉睡眠時間問題,一字一句寫一篇影評。

1. 許多人提到William = Will + Liam, 說這兩個角色只是一個人的正反兩面而已。我覺得這樣說倒不如說William包含著Liam, 畢竟人不是硬幣的一面,正反明顯,William Burton這個人複雜的性格中既有對法律的信任與對正義的追求,也有在法律失敗後敢利用其漏洞完成自己的正義的「邪惡"。說是邪惡我倒不是很在意,感覺導演和編劇的用意大概也並不打算強調這個。片名叫做The Escape Artist,Artist表現出的褒義無須解釋,而The其實還是在強調只有一人:就是William Burton。Liam Foyle逃脫懲罰過程中的一些刻意為之 (一案中清空的電腦硬碟,一案後針對William Burton進行的投訴,故意放在F38儲存間的鞋子等) ,加上一些他努力掌控的因素 (比如對Eileen Morris的Manipulation) ,但也出現了差點就出賣了自己的漏洞:比如一案中洗衣服的問題,二案中的DNA證據。而最後導演通過William和自己的長期對手 Maggie的對話中,解密了William對於案件中幾乎一切因素的掌控。雖然起火和被Liam襲擊算是過程中的意外因素,但律師大人真的是對perfect murder的執行掌控到了相當極客的程度。
2. 後來幫助Will完成謀殺中一些關鍵環節的那個Vadim Kumarin就是開篇Will成功幫助脫罪的犯人。他幫助Will確定了Liam會在的地點 (Beinn Alligin), 並且他提供了關於Liam的過敏源的信息。其實開篇Kumarin脫罪後伸出手要和Will握手表示感謝時,Will也猶豫了好幾秒,但是他最後還是握了,大概最後是認為Kumarin並不是純變態型殺手。而對比Foyle伸出手後Will看了一眼想了一下就忽視了的行為,可見Will心底確實是鄙視Foyle這種虐待型殺手的。
3. 有人提出Foyle殺Will老婆動機太隨意,但是Foyle的形象其實是支持這種動機的。他憎恨人類,尤其是律師 (因為律師多數自視甚高,給人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不握手」並不是主要原因,「被居高臨下地看不起」才是。他在一案中極度殘忍的折磨手段,他對於Will老婆和兒子的監視,殺死Will老婆之後要目睹其崩潰狀並讓對方看到自己,他幫Maggie倒垃圾還潛入她家裡留禮物,都表現出他是享受這種要對方知道自己所能做的而又無能為力的感覺的psychopath。他才是自視甚高追求高人一等感覺的人,一直在進行各種赤果果的地位展示甚至是炫耀:兩次出庭都是紅色套頭衫加紅色領帶,作為謀殺嫌疑犯,穿血的顏色實在是很招搖;驚嚇Will老婆則挑她在泡澡最享受最放鬆的時刻,然後還留了個粉紅色氣球寫著那句sorry you’re leaving給Will;二案中DNA證據出現後他發飈時要爬上會議桌上踱步;給Maggie留的禮物特意放在她回家放鑰匙的那個格子的位置,而禮物是她之前在他面前喝過一次卻並沒有提供任何有意義說明的茶。還有他對於Eileen Morris這種可憐人格的完全主導… 這種變態的存在啊!為了報復Will這個坦然直視他雙眼,在庭上公然表示不喜歡他在路上看到他可能會繞道走,忽視他不屑與他握手的驕傲律師,Foyle決定通過殺掉Will至關重要的人並脫罪來取得在這段關係裡的高人一等和主導權。
4. 第一集開始沒多久,Will到兒子的學校講解自己的職業時,和班上一個小男孩關於steal a pen的例子裡,說明了即使一個人真的犯了罪,通過攻擊證人/證據方面的漏洞,一個聰明、巧舌如簧的律師是可以讓犯罪人逃脫(escape)法律的制裁的。這裡的Pen和Will最後作案的關鍵詞之一EpiPen有了重疊,而整套關於Reasonable doubt的理論也是Foyle兩次犯罪卻逃脫法律制裁的關鍵。
5. Will和Foyle第一次單獨在一起交談時,Foyle提到他認為他們兩個很相似。在這之前有一點暗示: Will周末在小屋時,與Foyle交流時,往茶裡加牛奶都只加了一點;而Foyle對於牛奶的要求也是」Just a splash.」
6. 第三集Will在蘇格蘭為自己辯護,庭上他先是做出要進行開庭致辭的樣子,然後被法官阻止了;然後又表現出以為自己可以到律師席為自己辯護而非一直待在被告桌後。第二個行為讓旁觀的同事兼朋友Danny發出了What are you doing?的疑惑,暗示Will這樣的狀態似乎非常讓人擔憂。但是別忘了庭審之前當老同學Jen提出蘇格蘭法律和英國法律有很多區別勸他不要自己辯護時,Will的表現說明他其實已經有所研究。而在帶兒子去釣魚的時候和Danny對於這一行為到底違法與否的對話中,也看得出Will是個對於細節非常在意的人。他會去研究大部分人忽略掉的法律細節。這樣看來,庭上的這種「看起來很不了解狀況」的表現,很有可能其實也是其脫罪的一部分。陪審團會給出最終判決,而法官對庭上氛圍有掌握權,給評審團和法官留下「我並不是百分之百了解情況」的印象,可以削弱「這一切,包括Liam Foyle的死,都在我掌控之下,是我刻意為之」的感覺。加上他之前作為一個家庭美滿事業成功的律師的悲慘遭遇可以引發的同情,庭審後半段可以感受到法官已經對他有所保護 (幾次叫住對方律師的反覆提問),也很大程度上確保the perfect murder可以合理脫罪。
7. 其實Will在犯案後面對Jen的反問You think I did it? 以及他面對前來對質的Maggie的冷靜態度,是可以和Liam Foyle的類似反問以及在庭上大喊對方Liar的行為並肩了。採取利用一個人的過敏源的這種帶有折磨成分的殺人方式,並全程觀看,也很極致。所以有人覺得犯人和律師也沒什麼差別嘛,殺人、折磨,都齊了。但是真的沒差別麼?Will試圖用過法律,第二集中不惜冒險追蹤證據線索給己方律師提供指點,是那個相信法律的他拼盡全力的努力。但是發現了被Foyle殺掉的不僅是自己老婆,還有一個本該是」nice surprise」的孩子的時候,又意識到此刻陪在自己身邊的兒子也是從Foyle手下險險逃走,加上連自己的庭審問答部分都成功地被辨方律師扭曲得不成樣子,Will Burton對於法律的仗仰應該就已經幾乎快消失了。這一系列的鋪墊,到最後兇手再次逃脫懲罰的結果出來時,順理成章標誌著Will立場上的轉變。他曾經覺得The world is broken, 因為自己所做的辯護而腦中full of holes, 卻依然無法抗拒法律的魅力,以及Everyone deserves a defence的挑戰。後來他親身經歷了a broken world, 明白了自己曾經非常了解的法律漏洞也可為自己所用,意識到He himself can also deserve a defence。也許曾經他因幫人脫罪而有時無法入睡,但現在他若不報仇再幫自己脫罪他才一輩子睡不踏實吧。行動之前他抱著他兒子時在顫抖,大概就是他和Foyle最大的不同。因為這對他來說到底是挑戰,信念雖已成熟但人心還經受考驗;而對於Foyle來說,一切都是權力和地位的遊戲,他是帶著享受的心態在犯罪。
8. Will她媽媽脖子上帶的那個蛇繞權杖的蛇徽掛墜,第二集就出現了,結尾時又強調了一次,呼應了Will完美謀殺能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媽媽有拿到那種EpiPen的處方。

---15日加
9. 其實Maggie覺得她說的最後一點(再次檢驗注射處的藥物殘留到底是過敏源還是抗敏藥)是大殺招來著,看演員的表情就能看出來,有一種得意感(這個後面詳細說)。而很妙的是Will那時的臉上確實有一種蒼白(人家本身就白好麼=.=)和一絲意外帶來的不安。但是隨後Will就暗示屍體已經被火化了,並且回敬了一絲得意的微笑。這個咋一看是運氣好,其實再仔細想想嘛,也是Will算計好了的。他一路跟到醫院,並且看似完全無隱瞞地對警方坦白自己和Foyle的衝突,就是在清除警方任何保留屍體做後續檢查的必要。沒有任何必要多保留屍體的情況下,一次完整的屍檢之後屍體就會被火化了,而立案到庭審之間的時間足夠完成這一過程。此外那個Vadim工作之處好像就是醫院/急救中心的地方,我也有懷疑他在這一部分也幫助Will確保了屍體及時被火化清除最後的證據。
10. 再次說到Maggie這個角色,就來說一說Top 40裡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對峙吧。Maggie這個角色和Will很不同,她非常在意地位和名聲,雖還沒到喪心病狂的程度,但是她對這些的在意程度遠超Will。(開篇Will和另一名律師略吐槽了Maggie各種上節目竟然還有時間打官司;Will完全不知道Top40的事情的時候Maggie已經在暗暗生氣了,還酸Will是假裝不在意;完全是為了挑戰Will而從prosecutor變成Defence barrister,還接下了Foyle的二案...) 而且你會注意到,在幾乎同等的專業發展背景下,Will結婚生娃經營家庭,而Maggie一個人住孤零零大房子且幾乎沒有感情對象。如果說Foyle這個人的重點在於追求高人一等掌控他人的快感,而喪妻之前的Will的重點在於對於法律的熱愛,那Maggie這個人的重點其實是打敗Will成為第一。而當Will因喪妻暫時放棄了Top1的事業發展,Maggie的重點也略有偏移,所以她才會特意去調查Foyle的死,緊追Vadim這條線索推理Will是如何殺了Foyle的。在最後的Maggie看來,Will能否被法庭定罪並沒有那麼重要,但是她急迫地需要看到Will面對她的挫敗。她沒有向警方或法庭或對方律師透露任何消息,而是單獨找Will對質,並在以為自己這一次終於智商計謀高過了自己的Arch-Enemy時無法控制地露出了得意的笑容。然後也讓我們很過癮的,在得知自己並沒能挫敗Will的時候,露出了非常挫敗的表情。反正Maggie也是個很有執念的人,並且因為執念可以比Will忍耐更多表現得更圓滑。明明挺怕Foyle的卻還是咬牙接了這案子,比Will一案時更能確認Foyle就是一個殘忍可怕的Psychopath,握手時帶著僵硬和想逃離的狀態,卻兩次都接受了Foyle的握手。這些細節演員的表演都還是挺到位的。

反正上周看到第二集我是在感慨有時法律的可笑性。其實想一想,law is created by humans. Humans are flawed, so is law. 而若是提到正邪是非,又要誰來定義呢。Everyone is born equal. Everybody deserves a defence. 這些都聽起來很好聽罷了。這些其實也是實話,但不僅僅是以它們最平白的意義,而是與各種被扭曲被詭辯之後依舊成立的神奇姿態共存。
不管怎麼說,這是部非常好看的mini drama。三集包含了起承轉合,三集講了一個很跌宕起伏的故事,三集裡我們都猜過到底The escape artist是在說誰。那些以為的不合理其實多是自以為是的偏見,以為的不明所以其實都有答案,以為的俗套其實只是還沒看到結尾。
看到第三集開頭我就突然覺得如果Will可以實施犯罪並自己脫罪,那這劇就贊了。看到果然如此的時候我還是非常激動來著...這大概就是導演鏡頭,編劇臺詞和演員功力的魅力。

另:
其實幾個月以前看完Broadchurch我就想為David Tennant寫一篇影評了,從Doctor Who裡一見鍾情到因為他而嫌棄了一陣子接手刀客特的Matt Smith,我還沒給這個我非常喜歡的演員寫過任何評論。離開DW時DTT說他怕被一個角色限制住人生,我當時心中是滿滿的不理解。在我看來,被DW這樣的角色限制住人生有怎樣呢,已經夠贊了。但是在DW之後,從True Love裡的糾結丈夫,到Broadchurch裡家庭破碎一人苦苦追尋真相的頹廢探長,再到The Escape Artist中這個從美滿家庭被推進喪偶之痛最後絕贊逆轉的聰明律師。DTT用遠離Sci-fi貼近生活的一個個角色,讓我徹底贊同了他離開DW的決定。

相關焦點

  • 請勇敢的喊出「bravo」
    ▲樂池中的樂手們演出開始,樂池中的指揮剛剛能露出頭,從口袋裡拿出一張小紙條,一本正經的講著需要看字幕我們才能聽懂的中文。「如果你們喜歡我們的表演,請給我們掌聲,也請大聲的喊出 bravo。」 伴隨著《費加羅的婚禮》序曲,大幕拉開,演出正式開始。 在費加羅跟凱魯比諾唱的詠嘆調《再不要去做情郎》演唱結束後,觀眾第一次爆發熱烈的掌聲,也有觀眾大聲喊出「bravo」。
  • 密室逃脫還沒妹子厲害?教你幾招成為逃脫大師
    他曾在湖南省張家界市碧桂園內的一處湖面上空,上演了一場扣人心弦的「極限逃生」魔幻秀——僅用時3分21秒,在繩索斷裂前掙脫束縛自己的鐵鏈,成功從鐵箱中逃脫。迪恩曾在多地表演過逃生本領,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逃脫大師」。
  • 《逃脫大師》脫罪大師
    壞人Liam幾次逃脫了法律的制裁,最後律師Will不得已,設計了一個完美犯罪殺死Liam,並利用法律的漏洞以無罪結局走出法庭。體系崩壞,只得以惡制惡,細想下來,其實有點恐怖。這裡記錄一下自己注意到的細節以及一些臺詞。劇集的最開始,是一隻紅色氣球從灰暗的城市街道上冉冉升起,片名The Escape Artish隨之出現。氣球的飛走,也是一種逃脫。
  • Bravo ! Brava ! Bravi ! 告訴你看歌劇如何鼓掌叫好!
    嚴格來說,對男歌手你要喊「bravo」;而對女歌手你就要喊「brava」;如果你要為兩個或者更多的歌手喝彩,你就得用「bravo」的複數形式,那就是「bravi」。而如果那些歌手都是女人,你就喊「brave」。
  • 《逃脫大師》The Revenge Artist
    所以,排除合理懷疑,應該和「無罪推定」「疑罪從無」相似)再次逃脫時,他才真正感受到the broken world多帶來的痛苦,之前他一直是製造者現在他成為承受者。Foyle第一次逃脫不是很明白,是Foyle個人信息的洩露形成了公眾對其既定形象的偏見,所以隨機抽取的陪審團也有這種偏見?所以必須解散陪審團釋放嫌疑人?       這幫逃脫大師,對於程序正義,好像只看見了程序,而早就忘了正義,這也許就是程序的漏洞吧。
  • 《胡迪尼》| 逃脫大師的內心羈絆
    嚴格來說,胡迪尼的職業生涯分為兩個階段:逃脫和幻術。根據劇情所示,胡迪尼童年因為觀看街頭魔術表演「誤入歧途」,然後靠手銬逃脫一舉成名,中國水牢逃脫震撼世界,跳橋入冰窟解鎖成就輝煌。人們渴望看見死裡逃生,尤其是在那個科技還不夠發達、世人見識不廣的年代(如今哪怕最危險的逃脫術,不如一個歌星轉椅子有收視率),拿生命開玩笑的逃脫術不僅新奇刺激,而且對結局無法預料且充滿期待。 我完全相信當時的觀眾真的認為胡迪尼有意外喪生的可能,而不像現在的人,哪怕你只是從雞蛋裡變出枚戒指,都要想盡辦法揭你老底讓你出醜。
  • 《逃脫大師》法律,有時候是讓人玩的……
    《脫罪大師/逃脫大師》,精彩的片子,讓我完全放下手機認認真真的去看。首先呢,我們要相信法律。但是呢,法律又不能完全的給予人公平正義。律師其實是種很厲害,又很什麼的職業,既給蒙冤者辯護,也給魔鬼辯護。古美門說,我們只是一個律師,又不是上帝,怎麼會知道真相,我們能做的就是維護委託人的利益。這就是律師的特點吧。
  • 問,要把逃脫大師給困住,攏共分幾步?
    今天要講的人,厲害了,逃脫大師哈裡·胡迪尼(Harry Houdini)。在哈利波特出現之前,他可能才是世界上最有名的Harry。他傳奇的人生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魔術。我們先來一起看一下他的幾個代表作。
  • 《逃脫大師》自詡的正義,弱者的正義
    有一天兩者合併,我們竟然拍手叫好稱其「大師」。一切都自然而貼切,除了Kate,一個自以為聰明卻永遠讓自己活在別人陰影下的怪人。除了口口聲聲要幫William聲張正義的老頭,卻連Liam保釋也未能阻止。除了研究官司沒走出過律所卻試圖神探般抓包同行違規的小美女。這就是人性,William無數次幫有罪的人逃脫法律制裁的漠然,直到同樣的遭遇發生在自己身上而憤怒。不公對應更多的不公,引發更多的惡。
  • 《逃脫大師》一波三折,精彩反轉,BBC教會我完美犯罪
    逃脫大師The EcapeArtist在《逃脫大師》中,田納特飾演了一名善於利用法律規則幫助犯人脫罪的律師威爾。這也是他的專長所在,他被稱為從來不會輸的「逃脫大師」。(上了法庭依舊面帶笑容)利亞姆本身就是自視甚高、擅長運用法律漏洞的「逃脫大師
  • 《脫逃者2》虎鯨號軍艦多人怎麼逃脫 虎鯨號軍艦多人逃脫教程攻略
    導 讀 玩家在《脫逃者2》中虎鯨號軍艦地圖多人模式下有任務幻象大師和奪回控制權,比較簡單,下邊就給大家帶來
  • [音頻素材] Hybrid Two Project BRAVO 大氣影視配樂編曲素材採樣包音效素材
    基於一個定製的原生儀器kontakt5腳本,projectbravo允許快速方便地定製任何庫補丁。項目布拉沃是後續的廣受好評的項目阿爾法,音樂電影聲音設計庫開發混合二。像它的前身,項目布拉沃具有一個直觀和高度靈活的自定義腳本用戶界面,包括自定義分步音序器和一個新的雙控制LFO音序器,允許用戶超越預設和雕刻自己的聲音。
  • 《逃脫大師》希望看過劇的朋友可以一起探討我提出的問題
    逃脫大師
  • 推理筆記密室逃脫
    推理筆記密室逃脫這款遊戲非常適合喜歡探案解謎的玩家們,畫面卡通可愛,精緻細膩的遊戲設置讓玩家沉浸在這款遊戲中,簡單操作就能開啟你的冒險之旅,快來一起尋找詛咒這個列車的謎團吧!神秘而又恐怖的畫風你能接受嗎?
  • 《逃脫大師》審判為了正義嗎?
    三次審判,兇手均逃脫,讓人不禁質疑法律。審判對於檢方來說,似乎總是處於劣勢,鐵證在巧舌如簧的律師面前蒼白無力。男主在經歷了放虎歸山的教訓後,必定對律師的職業道德和法律義務有了更深的認識。對於歐美司法來說,審判似乎並不關於正義,定罪更是難上加難,兇手從法庭冷笑走出,讓人義憤填膺,不禁讓人想辛普森殺妻案。法律作為程序正義,在熟知法律的天才罪犯眼中不過是一紙空文,完全可以恣意踐踏。
  • 《逃脫大師》法律的無力
    片子本身拍得不咋地,但是帶來的思考是深刻的,法律是為了懲惡揚善還是為了保護無辜出於對國家強大公檢法陷害普通民眾的恐懼,法律作了無罪的設定,出了各種條目來排除證據;同時法律也在某些時候淪為伶牙俐齒、不擇手段的脫罪大師們謀取功名利益的傀儡工具三場審判,三宗確鑿的謀殺,三次無罪的判決主人公的榮光來自於玩弄法律,主人公的悲劇來自於法律被玩弄,主人公的復仇還是依靠玩弄法律
  • 大師時刻真人密室逃脫開新店啦!試營業走起來!
    Master已經7歲零7個月啦~ 這7年Master誕生了3個分店大師時刻·榕江路店大師時刻·1860旗艦店大師時刻·一中店廢話不多說大師,快上主題啦~連獲八大金獎#全國最佳小主題獎##全國最佳劇情獎##全國最佳謎題獎##華南區最佳主題獎##華南區最佳劇情獎##華南區最佳謎題獎##華南區最佳創新獎##華南區最佳服務獎#密室玩家也許聽說過「EGA密室逃脫聯盟
  • 逃脫大師只能撐一個小時
    國際著名逃脫大師胡迪尼曾多次上演逃出生天的戲碼,博得世界的關注。據了解他曾經設計一出被活埋後逃脫的表演,他讓助手將自己所在一個棺材裡,然後把棺材埋在泥沙底下。經過一個小時左右,胡迪尼堅持不住了,最終只能夠中斷表演。胡迪尼作為專業的雜技表演家,他也只能夠在被活埋的情況下生存一個小時左右,更別說一般人了。
  • 國際範兒Bravo YH 對超市的一萬種想像
    以此為名的Bravo YH希望每個來過這裡的人都忍不住發出「bravo」的讚嘆,在超市的「軀殼」下帶給顧客最佳的精神享受,讓精緻從一飯一蔬滲透到生活的每一處細節,讓品質生活變成宜酒宜詩般的溫暖。
  • 《逃脫大師》合情合理合法之迷思
    英劇The Escape Artist,譯名《脫罪大師》,BBC迷你劇,一季3集B站全。劇名其實就隱含了雙關,「脫罪大師」既是指兇手逍遙法外,也是憑智謀復仇、用法律擺脫嫌疑的男主。演員養眼哦,男主是David Tennet暱稱DTT,穿著西裝+大衣實在是太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