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煥讀《易中天中華史》5——嘉靖和萬曆,是不是昏君混蛋?

2020-12-20 劉煥的書房

一直關注的易中天中華史終於出了新書《嚴嵩與張居正》,如果說之前《朱明王朝》講述的是故事精彩的明朝早期,那麼這本書涉及的就是漫長的明中期,即嘉靖和萬曆皇帝時期,更是一本專門講述文官政治的書。

對於這兩個皇帝,很多人經歷了看山是山、不是山、還是山的步驟。兒時閱讀《上下五千年》,看到這幾個皇帝都是中後期的了,而且行事乖張,怎麼看都不像是好人,自然覺得是昏君。

等到高中、大學時期,特別是閱讀多部作者個人觀點強烈的明史之後,覺得這兩個皇帝應該是能君,雖然不上朝,但是不耽誤做事,而且嘉靖早期革除積弊,萬曆還有三大徵,像打開了一扇新大門,覺得看山又不是山了,似乎這兩個皇帝還不錯。

但是最近,隨著閱讀的深入,覺得看山還是山,這兩個皇帝毫無疑問是昏君,而且比如什麼漢獻帝之類的傀儡,這兩個皇帝簡直就是中國封建帝王昏君的典範。

因為《萬曆十五年》等書珠玉在前,這本書看上去頗為順暢,史實早已清楚,但是易中天的敘述還是十分精簡,同時,提出了一個問題。

嘉靖是聰明人,萬曆從小就接受張居正古今文史的教育,這兩個人為何會蛻變為昏君混蛋?

先說嘉靖,他登基做皇帝的時候才16歲,本來輪不到他,因為荒唐的正德皇帝沒有子嗣,他這個湖北的藩王才得到從天而降的皇位。他性格很倔強,硬是在禮儀禮制等方面不鬆口,利用所謂的親情為自己父母謀取利益,通過一系列看似無聊的禮制,培植了自己的勢力,比如張驄等人,同時驅逐了四代權臣楊廷和,掌控了權力,那個時候還不到二十歲。

而張驄等人得勢靠的也是所謂大禮儀,因為嘉靖皇帝雖然是正德皇帝的下一任,卻是他的弟弟,他要尊正德父親明孝宗,也就是他的伯伯為父親,他不願意了,一定要讓自己的親生父親被封為皇帝,其實他就是想靠這個禮儀之爭,看看誰能是自己的勢力,張驄等人上鉤,自然後來也是投桃報李,當上了首輔。

看上去,嘉靖年少有為,不過他確實也是足夠聰明,把臣子玩弄於鼓掌之間。沒想到張驄因為禮儀上位,也因為禮儀而下位,一個叫做夏言的人同樣利用禮儀上位,取代了張驄。

而且嘉靖喜歡道教和煉丹,需要寫作青詞,夏言寫得一手好青詞,因而得寵。沒想到夏言因為青詞上位,也因為青詞而下位,一個叫做嚴嵩的人同樣利用青詞上位,取代了夏言。況且嚴嵩還寫道一手好書法,「六必居」的牌匾就是他所寫。

但嚴嵩卻心狠手辣,搞死了夏言。沒想到嚴嵩因為權勢陰謀上位,也因為權勢陰謀而下位,徐玠搞死了他,嚴嵩之子嚴世蕃被斬首,嚴嵩則悽涼地死去。

嚴嵩

以上就是這段歷史的內容,易中天已經很簡化這段歷史,這邊可以更簡化為三段因果報應,而且都是後者利用前者曾經得勢的東西,打倒前者。

精彩嗎?精彩。

嘉靖聰明嗎?聰明。

權術玩得好嗎?好。

如此精彩的歷史,堪稱中國版的權利和遊戲,借用這個名字,而非內容。

可是,問題來了,嘉靖的權術玩的太好了,這些有利於國家嗎?

嘉靖到最後幾乎只會玩權術了,遇到事情時,第一想的不是怎樣把國家治理好,而是如何最大程度上維護他個人的利益,所以只要對他本人有利的,他就想方設法地幹,對他本人沒有直接利益的,他就愛管不管,他個人的位子是穩固了,明朝的老百姓可就慘了。

這些禮儀、權術,對民生有用嗎?嘉靖時期,正是明朝衰落的時期,南邊倭寇侵擾,甚至打到了南京城下。

北邊韃靼入侵,俺答汗如入無人之境,佔領懷柔、順義,一直打到北京內城下,嘉靖顏面掃地。庚戌之變此後20多年,俺答汗每年都要南侵,這樣的局面持續到嘉靖死去,隆慶皇帝登基才解除。

太平盛世嗎?不是。

我們可以看出,所謂的嘉靖皇帝,不僅自大,更自負。可是他的帝國真的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樣,所有的人都不敢說真話,他真的以為自己比肩漢武唐宗了,其實離宋徽宗明英宗也不遠。

所以,這樣的聰明人,這樣的權術,有什麼用呢?真是中國文化的悲哀,把聰明用錯了地方。

但好在帝國不全是騙子,最後一個小孩子說,皇帝明明就沒有穿衣服啊,大家驚呆了,只有這個小孩子說真話。

這個小孩子就是天真浪漫的海瑞,海瑞一生理想主義,他罵嘉靖一無是處,家家乾淨。嘉靖想殺他,但是又覺得這樣成就了自己昏君之名。而且海瑞這個人很軸,滿腦子忠君愛國,他說,皇帝如果改正錯誤,每個人都可以做聖君。可以說,這句話救了他,嘉靖真的覺得自己是聖君,只是不願意改正錯誤,他以為海瑞對他有期待,就沒有殺他。

海瑞

海瑞又是幸運的,關了兩年,嘉靖死掉了,他重獲得自由,這樣的機會千載難逢,如果嘉靖真是壯年,多活二十年,海瑞又是一個楊繼盛,喜劇就會變成悲劇。

但是海瑞太理想化,太正直,做事的事情絲毫不考慮人情,度田的時候面對救自己性命的徐玠也毫不手軟,最後只能是作為吉祥物。

甚至張居正也不喜歡他。

張居正可以說跟海瑞正好是兩面。

海瑞很軸、絲毫不轉彎。張居正很圓滑世故、情商很高。

海瑞覺得人必須要講道德,他過著苦行僧生活,一年只買一回肉。

張居正卻覺得人能做成事情最重要,他也不講究廉潔,甚至戚繼光也給他送禮。

問題是,最後做成事情的是張居正,而不是海瑞。

易中天寫到這裡,其實嘉靖時期結束了,自然過渡到到了隆慶和萬曆時期。

如何評價嘉靖?

只能說,這是一個小聰明、卻沒有大智慧的人。

這個人自以為是,妄自尊大,整天不務正業、迷信道教,搞得滿朝文武,都在鑽研道教青詞。

他身居西苑,不再過問家國天下的大事小事。一應事務,實際上都是首輔在決策。他也知道,那些首輔,很多不是好東西,比如說嚴嵩,但他懶得管,也管不動,有人替他做事,管他好壞,他要煉他的丹。

這個人,毫無疑問是昏君,他是聰明,不錯,但是他的心思沒有用在治國上,沒有用在富國強兵上。

嘉靖真的應該反覆閱讀下魏徵的《諫太宗十思疏》,魏徵勸導李世民,說做君王的人,一定要懂得知足以自戒、知止以安人、謙衝而自牧、慎始而敬終、虛心以納下、正身以黜惡。

如果做到了這些,就算一個廢物皇帝,本身資質十分平庸,他也能成為一個好皇帝。

做不到這些,就算天資聰穎,也是自作聰明,變成一個十足的混蛋。

嘉靖做到了知足以自戒嗎?沒有。如果他能稍微收斂點,就不會一而再地沉迷煉丹,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所有大臣不務正業,都在寫道教青詞。

嘉靖做到了知止以安人嗎?沒有。嘉靖沉迷煉丹,住在西苑的萬壽宮,萬壽宮失火,他不顧民間疾苦,執意修築萬壽宮、改建三大殿、改建天壇地壇,耗費大量民脂民膏、甚至連朝廷百官的工資和邊關將士的軍費也搭進去。

嘉靖做到了謙衝而自牧嗎?沒有。他如果謙虛點,不那麼自負,就不會有那麼多冤假錯案,楊繼盛舉報嚴嵩,嘉靖知道嚴嵩之惡,但是嘉靖離不開嚴嵩,只能任由忠臣被殺。

嘉靖做到了慎始而敬終嗎?沒有。早期的嘉靖意氣風發,革除積弊,甚至人稱嘉靖新政,中年的他卻開始懈怠,不務正業,沒能善始善終。

嘉靖做到了虛心以納下嗎?沒有。嘉靖由不得別人說他半點不好,不願意承認任何錯誤,甚至徐玠殺嚴世蕃的時候,三法司的人說嚴世蕃之惡,徐玠都說,這肯定不會殺到嚴世蕃,因為這是皇帝準許的,皇帝不會承認錯誤,最後以通倭罪名殺了嚴世蕃。嘉靖不僅自大,更是自負。

嘉靖做到了正身以黜惡嗎?沒有。他自己哪裡做到了以身作則?甚至為了煉丹,變態的他用宮女經血煉丹,這才導致了以楊金英為首的16名宮女生起了謀殺的想法。最終沒能勒死嘉靖,但是嘉靖差點被宮女謀殺,也是足夠窩囊。

這就是一個混蛋啊。

嘉靖

嘉靖,就是一個十足的混蛋,做下許多荒唐事,而這一階段恰恰又是中國社會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這就使大明王朝錯過了重要的發展機遇。

問題是,最近很多對歷史一知半解、半吊子的人,聽說嘉靖並不笨,似乎打開了新大門,覺得可以給他翻案,覺得他是一個好皇帝。

這真的滑天下之大稽了,沒人否定他的智商,但是也不會肯定他的治國。

說完了嘉靖,再來說另一個萬曆皇帝。

萬曆皇帝早期的改革是十分出名的,因為他沒有親政,內閣首輔張居正主導了改革。

張居正這個人很圓滑,很懂得做事。他為了能夠完成自己的目標,甚至結交了託孤太監馮保,結交為兄弟。

一個讀書人,和太監結交為兄弟,真是奇恥大辱,他卻覺得能做成事也未嘗不可。

他也懂得權術,身為次輔的他表面輔助首輔高拱,卻聯合馮保扳倒了高拱,高拱也驚呼,這個人太壞了!

但是張居正和嚴嵩的區別就是,他們都用陰謀詭計,都得到皇上重用,但是張居正在真的做事、真的改革。而嚴嵩在尸位素餐、拍馬屁、搞政敵。

張居正的改革,最大的影響就是一條鞭法,促進了商品經濟發展,也開啟了雍正時期著名的攤丁入畝,通過這個,中國在農業化社會中終於完成了最後的考卷,等著進入近現代商品社會。同時,考成法也激勵了官場的鬥志,抑制住了貪腐和懈怠。

但是張居正終於被抄家,兒子都自殺了,下黑手的就是他教育的好學生萬曆。

萬曆因為總是被馮保、太后和張居正三個人管著,有著強大的逆反心理,爆發出來之後,自然瘋狂報復張居正。

萬曆十年,張居正死去之後,萬曆迅速開始了清算。轟轟烈烈的十年改革也隨之終止。

張居正

萬曆不上朝,也十分懶惰。雖然他也做事,只不過他最積極的就是斂財,派出了大量的礦監稅監收稅,搞得民不聊生。甚至爆發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紡織工人起義——蘇州葛賢起義。

萬曆居然在位了47年之久,實際掌權37年。這37年,更是明朝迅速淪陷的時期。

而此時,我們不由想到一部名著《萬曆十五年》,截取的就是這段時期,萬曆皇帝和群臣爭鬥之後,不得不屈服,開始撒手不管,最終不上朝。

萬曆時期,暴露出了王朝晚期的普通問題,官僚系統腐敗、效率低下,很多看起來大義凜然的文官集團,不得不報團,相互攻擊,持續內耗,最終都是不務正業,導致王朝滅亡。

而中國官場最大的弊病,在此時完全暴露出來的就是:

官比事重要,人比理重要。

一個人可以做不好事情,但是不能不拍上級的馬屁,拍馬屁的人都升官了,你在那邊埋頭苦幹的,最終還是在埋頭苦幹中默默無聞。

一個人可以學不會什麼是真理,但一定要學會怎麼做人,特別在官場上,學會做人,才能在官場中自由翱翔。

萬曆皇帝最終選擇消極應對,也是對這個官場、這個官僚系統徹底絕望和厭惡了。

萬曆的自暴自棄在於,如果一個人確信自己的努力確實是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現狀,那努力就會失去動力。這有點像現在疫情的群體免疫,既然沒辦法做好防疫,那就大家全得了好了。

前面說嘉靖的時候說過,中國文化太注重權術了。很多官員家中,一定備著一套張居正,一套曾國藩,平時也不會去看,偶爾看下,也多是學習他們權術的。

問題是,這兩個人都有意不使用權術,張居正靠陰謀詭計當上了首輔,之後再也不用陰謀,這只是他為了達到目的不得不使用的手段。他實踐理想、專心改革,雖然最終失敗,但是提拔了一批有理想的官員。

曾國藩知道權術用多了讓人厭惡,就用親情和道德作為楷模激勵人們。

但是中國的官場還是死氣沉沉,一如已經腐朽的帝國。大量年輕人得不到提拔,懷才不遇的他們不得不另謀高就,在一艘山東登州開往遼東的船上,就坐著孔有德、耿仲明兩個人,不久圍剿他們的尚可喜也加入了進來。

對於萬曆皇帝,有太多迷,他雖然不上朝,也不至於不理政事,但經常好幾天見不到人影,連首輔也見不到他的面。

他確實身體有病,中途兩次都昏迷,病重的他都寫好遺囑,準備讓太子即位,第二天病好了,又立馬反悔,令人哭笑不得。

最後,50多歲的他死去了,這個年齡不算長壽,但也不算短命。

萬曆

這個人把持了明朝40年,雖然也有過三大徵等事跡,但是到了晚年,長期不理政事的朝廷,出現了多個官位的空缺也無人可補。

張居正改革的成果完全消耗殆盡。官場又開始腐敗起來,土地又開始兼併起來,礦稅、三餉加派等搞的名不聊生。

與此同時,努爾哈赤在遼東起兵,薩爾滸之戰全殲十萬明軍,明軍五萬多戰死。

這樣的皇帝,這樣的王朝,真的稱不上英明。

所以說,明朝實際滅亡於萬曆,確實如此。

那麼,總的來說,嘉靖和萬曆,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他們都幾十年不上朝,對官僚集團不信任。只不過嘉靖是主動出擊,耗費心力腦力,把官僚玩弄於股掌之中。萬曆則是消極退出,徹底不管不問,任憑你們瞎來,最終帝國被折騰得只剩一口氣。

嘉靖是自作聰明,用小聰明,從聰明人變成了糊塗混蛋。

萬曆則是心力交瘁,用消極態度,從有志青年變成了行屍走肉。

這兩個皇帝真是一面鏡子,原來,看山還是山,他們真的是昏君,而且是反面教材,永遠教育人們,不要小聰明,不要消極。

但是大航海時代開啟了,西方不會等著中國,老邁的官僚體系也將老化如一潭死水。

更近的是,努爾哈赤還在關外,萬曆死去了,距離大清入關,還有24年。

努爾哈赤

相關焦點

  • 《中華史:嚴嵩與張居正》上也荒唐,下也荒唐,君聖臣賢夢一場
    2013年易老宣布寫作36卷本《易中天中華史》,從上古神話到先秦諸子,從國家制度的演變到文明的承繼與變革,從魏晉到漢唐到宋元再到明清……講述三千七百年以來,中華文明的命運和選擇、文化的演化與革新、朝代的更迭和人物的悲喜遭逢等等,可謂卷帙浩繁。對於個人來說,完成這樣一樁浩大無比的工作,可是真心不易(也可謂功德無量了)。
  • 《易中天中華史》值得讀嗎?
    易中天先生出身中文,精研美學,博通歷史,這讓他的這套《易中天中華史》具有了文學的筆法,美學的視角,歷史的邏輯。易中天將歷史不僅當作歷史,而且作為了藝術品來解讀。(中華史何嘗不是中華民族創造的宏偉藝術品。)這其中不僅僅是對歷史的陳述,還有對歷史的詮釋,甚至升華。
  • 嘉靖皇帝是昏君?你被騙了!
    文:快哉風(微信公號讀史特約作家) 倭寇攪得天下大亂,在位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幹啥吃的?    在一般人眼裡,這個皇帝不愛江山愛煉丹,不弄國事弄女人,地地道道的「昏君」——你們全被忽悠了。歷史不是評書演義鼓兒詞,朱厚熜一點都不「昏」,他刻薄精明,大權緊握,皇位坐得穩穩噹噹。
  • 乾隆後裔跑去投訴易中天侮辱乾隆?我們應該怎麼去評價乾隆
    在今年的6月30日,有一名自稱是乾隆的後人投訴了一個公眾人物易中天。易中天是一個歷史學家,是電視節目百家講臺的主講人,著有《易中天中華史》。這個所謂的乾隆後人,叫做愛新覺羅·燾赤,之所以投訴易中天,是因為易中天曾在節目中說,乾隆是一個昏君,在統治期間一家好事也沒有幹過。認為易中天這是在破壞民族團結,因此要求易中天給全中國的滿族人道歉。
  • 萬曆十五年 全集
    他又反映了怎樣的明朝官場,和明朝的政治生態呢?作者黃仁宇先生,到底要表達什麼內容?三十年前的這本書,到底對中國有著怎樣的影響呢?老齊要做的就是帶大家回到明朝,也就是1587年,看看都發生了什麼,是否有很多現在社會的影子。我們先說說明朝,大家會想到什麼,稅重民窮?民不聊生?
  • 建議乾隆的這個所謂後裔去收復海參崴,告什麼易中天呀!
    如下圖:情況是這樣嬸兒滴:易中天在不久前某論壇演講的時候,罵乾隆王八蛋,在位60年沒幹一件好事,一位自稱愛新覺羅的宗室後裔愛新覺羅·燾赤先生,在北京海澱區民委把易中天告了,要求民委對此事進行調查,追究論壇主辦單位和肆意傳播的責任,對由此而造成破壞民族團結,傷害民族感情的單位和個人,向全國滿族人民道歉。
  • 有人說明朝全昏君清朝全明君,為什麼明朝能撐270多年,清朝卻亡了呢?
    比如明武宗,雖然人家很不想治理國家,只喜歡玩,但是人家彈指之間即可滅劉瑾、平安化王之亂和寧王之亂,更是大敗蒙古。再不如嘉靖,雖二十餘年不上朝,但你見過國家亂過嗎?人家牢牢掌控著國家大權呢。說實話,明朝的皇帝確實是混蛋居多,所謂明君,也就是真正能辦實事的也就是洪武、永樂、洪熙、宣德、景泰、弘治和隆慶,其他的說實話大多是混日子。
  • 可惡的易中天,居然這樣評價乾隆?談一談乾隆的歷史功績
    要知道我們今天的漢人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從姬姓分化出來的,而其它不是姬姓分化出來的族群,也都和姬姓有姻親關係,這就意味著易中天是在罵全體漢人是性奴的後代!(由此可見,易中天絕對不可能是漢族) 3、易中天說什麼基督文明、穆斯林文明都比中國先進,緣由是因為他們有信仰,而中國人是世界上最粗俗的沒信仰的民族,所以比不了他們,所以沒他們有未來。
  • 易中天為什麼說明朝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差勁的皇帝?
    現在易中天又說明朝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差勁的皇帝,說真的我不知道他們是如何想的,或許在他們的眼裡清朝無論如何都是要好與明朝的,易中天就曾說過「只要不帶民族偏見,都應該承認他們夠資格當中國的皇帝,至少比明代的皇帝強。」,但實際上真如他們所說,明朝的皇帝都如此之差嗎?
  • 【好書推薦】易中天
    2013年宣布寫作36卷本《易中天中華史》,至今已出版前21卷,累計銷量超千萬。◆英雄、梟雄、奸雄,性格與命運全解析 ◆興衰成敗,脈絡清楚;點評犀利,借古鑑今 ◆引證淵博、考據嚴苛、語言幽默,態度自成一格 《易中天中華史
  • 嘉靖皇帝:究竟是有能力的明君還是徒有其表的昏君?
    明朝中期的嘉靖皇帝,是明朝歷代皇帝中,統治時間較長的一位。然而這位君主的行事風格,非常詭異。經常用各種計謀和手段,給自己營造一種神秘主義奉為。而他治下的王朝,雖然風波不斷,但始終沒有之後幾位繼任者那樣的大風大浪。那麼問題來了。對於嘉靖皇帝這樣的君主,究竟應該如何去評價他?
  • 「明朝昏君多,清朝鮮有昏君」,這句話誤導了大家多少年
    「明朝多昏君,清朝鮮有昏君」這個說法已經討論很多年了,但每個人的出發點不一樣,導致結果也不一樣。而我個人認為,明朝之所以比清朝的昏君多,主要是因為「明朝的昏君是被罵出來的,而清朝的明君是殺出來的」。嘉慶想修一座宮殿,下面的人罵他搜集天下民脂民膏侍奉一人,氣的嘉慶差點提早升仙,要不是人家還有修仙的底子和平常被罵慣了,這口氣真差點喘不過來。
  • 《易中天中華史·百家爭鳴》:爭出一個未來
    但按著易中天前面幾本書所形成的慣例,如何用六章200頁左右的篇幅來寫清楚?要寫清楚都已經太難,又如何推陳出新提出不一樣的觀點來?打開書,居然還是六章,撇開注釋不算,198頁。從章節的標題其實已經可以看到易中天教授的一些思路了:第一章「這世界有救嗎」,緊緊承接上一本《從春秋到戰國》,天下大亂、群雄逐鹿,這世界是否還能拯救?
  • 明朝亡於萬曆還是嘉靖?都不是,在這個朝代之後的明朝已經顯出敗象了
    到了明仁宗和明宣宗父子倆的時候,明仁宗上位不到一年就突然暴斃,所以仁宣之治的主要開發者還是明宣宗朱瞻基。文武兩條腿的發展不平衡,直接影響了國家的發展,雖然明嘉靖時期出現了戚繼光、俞大猷這樣的名將,但是指揮的權利還是在文官手上。所以武將的權利在戰場上就會受到很大的掣肘。
  • 夏言倒黴,根本原因在嘉靖
    崔文大約演出了些裝神弄鬼的玄幻劇,立即就讓嘉靖欲罷不能。其實這類魔術古已有之。想當年,外來和尚佛圖澄就靠它徵服了後趙皇帝石勒。那麼,和尚玩得,道士玩不得?[47]何況道教遠比佛教有用,尤其是對嘉靖個人。因為道教講法也講術,包括養生術和房中術,而長生不老和性慾旺盛都是陛下想要的。由於正史諱莫如深,我們沒有證據來判斷嘉靖的性能力之有無和強弱。
  • 易中天突圍
    13年前筆者採訪他後曾寫過一篇文章,現分享給讀者諸君,或許可以幫助大家了解易中天是怎樣成為一個獨立的知識分子的。「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我們家就靠我父親和我兩個人維持下來。」回首往事,易中天頗多感慨。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易中天僅是一個少年讀書郎,怎麼能夠養家呢?
  • 「老照片」為什麼易中天被稱為「永遠的副教授」
    看過《百家講壇》的朋友,肯定對易中天教授教授很熟悉。今天分享的老照片就和易中天教授有關,是他1978年在武漢大學讀研時拍攝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