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 家 按 /
正如世間沒有兩片一樣的樹葉
志野燒也是一樣。
每一盞志野燒都有它獨特的魅力,
粗礦,古樸,自然
這些特性都很符合茶道精神。
這些特質,打動了一個叫做碩子的小夥子。
他認為,要展現志野燒的風骨,
手工藝的堅持是最重要的。
。
。
。
2010年的夏天,碩子高考考到了景德鎮陶瓷學院藝術設計系。剛來到景德鎮的時候,一邊學習一邊跟幾個同學一起開了陶藝工作室。有人學了畫畫,有人學習了設計,而碩子發現自己對陶藝的器皿更感興趣,同一年,他就成立了屬於自己的陶藝工作室。
剛開始也是不知道自己的方向邊學邊做,一次偶然的機會李碩看到了志野燒。這次的邂逅讓他對自己的創作有了方向。
各種顏色的天然礦石
志野陶,被譽為日本最具品味的茶器,盛行於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的桃山時期。
當時日本為了仿製中國南宋時期的天目茶碗才發展出了「志野釉」這樣的白釉,其溫潤、柔美、極簡的氣息因極度適合日本茶道所要求的美感,因此志野陶在日本曾盛極一時。
它源於中國,發揚於日本,幾經輾轉,如今志野陶再度流傳回國內,可以說,志野陶完成了一次追根溯源的靈魂之旅。
泥土與火的交融
日本可以把中國傳入的器物做得那麼好,為什麼咱中國不能做好繼承呢?李碩暗暗下決心,要做出屬於我們東方審美的志野燒。然而,經過千萬次的實燒,他還是沒有達到好的效果。
碩子開始翻閱大量的書籍,跟景德鎮的老匠人聊天學習經驗。他決定從源頭開始篩選。
碩子·【白玉志野】
也許冥冥之中早有定數,碩子在家鄉鎮平發現了選料,他把它加入釉料之中。泥料的選用自己親手碾磨的老巖泥。
老巖泥是沉積在底下很多年的巖石,這種巖石的沉積很適合做茶器。它經過高溫的燒制,尤其是跟原礦玉石瑪瑙釉料的結合,能夠燒出了即肥潤又有一種古樸自然的感覺。
手工捏制的素坯·陽光的風乾
手工製作的印章和刻刀
從原料到釉料再到底款的雕刻,老巖泥料經過碾磨成分在經過山泉水的浸泡發酵製成捏制樸石燒志野杯的原料,
碩子一直的堅守就是堅持手工製作,每一隻志野杯上都留有手工指紋的痕跡。
碩子覺得中國人的志野要更有風骨,手工藝的堅守是最重要。在製作志野的這條路上碩子聽到了很多質疑別人說現在都不做手工了都機械化了,可是碩子還是不忘初心的堅持手工。
精修利柸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經過5年的努力後在2015年燒制出了第一款白玉志野,這次的成功給了碩子很大的鼓勵。
白玉志野的美,是它的造型很像一個不規則的石頭。這塊石頭像玉石,很潤,通體白色,全身都開西片,用它來喝茶有一種跟杯子接吻的感覺。
碩子·素胎
碩子的志野杯釉色是多次施釉所以釉面的厚度會很厚更加溫潤,這也是它的特點
邂逅一個人,只需要片刻,喜歡上某種事物往往就是一輩子。
來 欣 賞 一 些 李 碩 的 作 品
# 紅 絲 瑪 瑙 志 野 杯 #
這款溫潤帶有紅絲的志野杯,精心捏制的素胎呈現出奶白、淡灰、紅絲。以及與傳統志野完全不同的意向表達,展現出作者獨樹一幟的茶器風格,尤其以紅絲而言,殊屬難得,遍布在杯體內外,呈現出一種與眾不同的美感…
它得到了很多茶人的喜愛。李碩為了讓這款志野杯的發色更加穩定、溫潤,他走遍大江南北選取優質礦石原料。
# 黑 珍 珠 極 品 志 野 #
細看這隻黑珍珠極品志野,飽滿的釉面在眼前展現出晶瑩剔透的異樣光芒,杯底處垂曳欲滴的珍珠不禁讓人眼前一亮,隱隱流動著晃眼的光澤。
「這個作品你要仔細去看,然後你會發現它內藏玄機,釉色黑中透白,非常的有趣,實際上我給它添加了玉石的的材料,想讓它在色彩上的呈現更加豐富。再一點就是現在喝茶的人也較講究,初衷其實是為了讓茶人有更多的選擇。」
#寫 意 水 墨 抹 茶 碗#
碩子志野·原礦寫意水墨抹茶碗
碩子志野·原礦寫意水墨抹茶碗
三年的嘗試製作出了這款原礦寫意水墨抹茶碗,選用景德鎮上好的瓷土手工拉坯成型,經過精修素燒再施以原礦釉料經高溫1360度一次燒成。
從白玉志野杯到紅絲瑪瑙志野杯,再到今年的原礦寫意山水抹茶碗系列,碩子在手工茶器志野燒的這條路上越走越寬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