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志野陶大師陳九駱
早年曾經商,亦較有成就,然世事無常,後經商遇到大挫折,繼而一段美好婚姻告變。傷心之餘,陳九駱退盡鉛華,出離浮世,隱居三芝,老狗為伴,潛心於志野燒之研究,付命陶泥。 作品潔白如玉,又有白裡透紅,胎骨崢嶸,象徵了陳先生人格如冰雪,又藏著深厚的情感……
陳九駱說:生命很蒼涼,很孤寂……然而他的志野陶卻溫潤如玉、率性隨意,捧在手上有一種無法言說的溫暖與感動。
志野陶的基本顏色是白和橘,最特別的是,它的純白有一種玉一般的質感,非常溫潤,非常美。陳九駱早年喜歡儒家和老莊,儒家比喻君子溫潤如玉,而老莊比較自由奔放。陳九駱借用「志野陶」溫潤的釉和奔放的形,透過一個茶碗或茶杯,把謙謙君子和奔放自由結合起來。他其實是用做陶來關照自己的心性,把它當作一種修行方式,也用它來表達心境。
創作的記號—櫻瓣
櫻瓣一起飛舞吧!永遠籠罩在燦爛的光芒中。
旅次輾轉的生命旅人,分離邂逅不斷反覆流轉著;喜悅悲傷不斷反覆流轉著;等待停靠在意時間,像似失了
時節的三月雪,識時似的飄落下來,玩笑似的偏離了季節,我低下頭去,凝視著它落下來融化掉;告訴我說
山的思念
若只是無心的望著山,山不過也只是山而已。若將心門打開;真正仰望山的時候,自己也將成為一座山。
我們思念山,尋覓著山,行走於山永不腐朽的懷抱...
山‧不只有高聳的峰巒,深遂的峽谷;樹木、巖石、泉水、飛鳥、走獸、霧氣、雲彩、山嵐、回音,還有無數的事物聚合,成就一座山。
山裡不分四季,常時更新;夏天過後的秋日山景,總讓我們這些永遠的旅人,心情激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