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得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那是最難掙脫的

2021-02-12 人生茶館

請點擊上方「人生茶館」↑↑↑,立即「關注」航億葦公眾號

1960年代初,大饑荒。一位逃荒來的農村漢子突然遇到一位好心的城裡幹部,得到幾個饅頭。差不多兩年多沒有過一頓飽飯了。看樣子主人家還有小半盆饅頭,他就想敢緊多吃幾個,再求幾個上路。他狼吞虎咽,三下兩下將七八個饅頭塞進肚子裡。可是,長期限處於飢餓狀態的人,不能馬上消化蛋白質。只喝了半杯水,他肚子就痛得滿地驢打滾。幸好離醫院近,那幹部官又蠻大的,他被送去搶救,醫院也不敢怠慢,才撿回一命。這叫做飢餓綜合症。

放一個長假,以中秋國慶、春節及學校的寒暑假等最明顯。假期結束,剛剛上班頭兩天,一般人多半懶洋洋的,啥事都不想幹。身體是軟塌塌的,整個人沒有精神,思想無法集中。在辦公室或教室,最想做的事是睡覺。這叫做假期綜合症。

清末,法國使臣羅傑斯對中國的太監製度很不感冒,在見滿清皇帝愛新覺羅·載湉(光緒)時,提出批評:「你們的太監製度將健康人變成殘疾,很不人道。」載湉只是個傀儡皇帝,一聽此話,想到自己這個皇帝當得窩囊,正不知說什麼好,他的貼身太監姚勳立即為主子解圍道:「這是陛下的恩賜,奴才們心甘情願。怎可詆毀我大清國律,對我大清內事說三道四!?」這已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了。

一個人長期進入了一種狀態,要他再進入另一個狀態,往往就很難適應環境的改變。

1991年海灣戰爭的老兵在戰後出現了精神壓抑、疲勞、頭痛、失眠、腹瀉、記憶力衰退、注意力分散、肌肉和關節疼痛、呼吸障礙等各種身體不適的綜合症狀。據統計,曾參加過「沙漠風暴」行動的70萬美軍中大約有16萬人自稱患有此病。這是過去雖有研究卻沒有得到社會高度重視的戰後綜合症的一種狀態。戰爭讓人進入精神高度緊張的狀態,對人的心理幹擾和心理傷害是非常大的。戰爭的目的是取得勝利,得到新的和平。可偏偏和平到來的時候,許多戰鬥英雄卻發現自己無法從戰爭走進和平。戰後綜合症又叫做戰後心理綜合症,屬於「創傷後應激障礙」的一種。美國有些電影,曾非常形象地演繹過那種退伍軍人的心理與生活狀態。他們變得容易暴怒、過度警覺、失憶和易受驚嚇,但不是性格特徵,而是受到心理創傷後人無法自控了。有人因此無意識地傷害他人,有人則受不了那種精神折磨試圖自殺了之。

說來說去,就是有些人經歷某種狀態,就是無法回到常態了。他們的身心適應了過去,就很難適應現在與未來了。這多半由於過去是產生了一種扭曲、混亂、愚昧、偏激和高度緊張的變態之態。其中,一些人得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那是最難掙脫的。所以,習慣了做奴隸的人們,哪怕解放了,整個人仍然是病態的。裡比裡亞當年,是在美國白人幫助下,由被解放的美國黑奴建立的一個國家。可是,這個國家的黑奴及其後代自己走不出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卻將原本天然資源秉賦優渥,也一直得到美國照料的一個國家,弄成了世界最混亂、最貧窮的國家之一。直到21世紀,這個社會基本制度完全仿效美國的「小美國」,卻要由聯合國維和部隊的界入而維持基本社會秩序呢。從2003年到2017年,14年時間,聯合國派出維和部隊幫助這個僅有461萬人(2016年)的小國重建基本社會秩序,中國也先後派出過19批成建制維和部隊、1萬餘名官兵參與這場維和行動。現在,這個國家總算穩定了一些。但過了一段時間,會不會又爆發內戰,就不知道了。

義和團、紅衛兵及其後代,不是全部,但有相當一部分,也會沉迷於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出不來。這就是歷史給我們社會留下的最大苦痛和歷史包袱之一、之二。正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的社會價值觀、基本倫理和基本秩序的構建,相當地困難。你要正常地思考,正常地行動,正常地做點事,他們總是橫生枝節,動不動用所謂「漢奸」、「賣國賊」、「資本主義當權派」、「財閥共濟會」之類的帽子來打壓你,騷擾你,或者用一些激烈的集會活動來顯示他們的存在感,用某些似是而非的「愛國行動」來綁架社會,那就讓社會前行變得異常困難。對這樣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任何慫恿、諱疾忌醫的做法,對國家與民族都是巨大的傷害。

航億葦文選

愚蠢是通向卑鄙的犯賤證  恨日本或許恨在唐,恨韓國或許恨在明  貪官與背叛,逃不掉的人生詛咒   波多黎各要變美國第51州,送嘴的肉老美為何不吞?   閣下恨美國,恨其人還是恨其制度?   這才是天下第一恨案,雖改正仍讓人痛   超級高鐵幹掉高鐵不可避免,馬斯克太恐怖   真愛國,就一定會拒絕莫名其妙的荒唐 楊振寧無需愛國加持,棄美籍僅為個人精神依歸  美國歷史最大最狡猾的一個政治陰謀  樂天與薩德,講的無非一個理  「美國嚇尿了」,嚇尿體橫行的社會原因 「分遺產」之黑,不過是對楊振寧又一輪侮辱   思想才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只能排第三      楊振寧幹了哪些壞事?幹了哪些正事?    反薩德?反樂天?還是反愚蠢?   向極端派屈服,就是與邪惡結盟

「掃一掃」歡迎關注航億葦微信公眾號:poem1962,更多珍藏送給您——

(運營:馨億文化)

一粒美麗的子彈 射擊城市的天空

相關焦點

  •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真的存在嗎|大象公會
    不過最令觀眾震驚的,還數人質 Kristin Enmark 衝著瑞典首相在電話裡喊出的那句:「我再說一遍:我想和劫犯一起走。」 不過與劫犯相戀的人質也確有其人,Kristin與歐洛夫森曾有過一段戀情。但她專門澄清過:儘管歐洛夫森在銀行劫案時對她很照顧,她絕對沒有在那會愛上歐洛夫森。人質解救成功後,奧爾森被判有罪,入獄服刑;歐洛夫森無罪,但仍需服完之前的刑期,在這期間他開始主動給Kristin寫信,二人一來二去,逐漸從友情滋生出愛情。
  • 人的依附心理丨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是一個人們耳熟能詳的名詞,而且不少人還會把其用作是嘲諷人的話語,甚至根本不能理解這種症狀,其實,這種症狀是普遍存在於每個人身上。斯德哥爾摩症狀又稱為人質綜合症,是指受害人在長期遭受迫害的情況下,對於犯罪分子偶爾施與的小恩小惠表示出感激,甚至在最後時反過來抵制救援者,幫助犯罪者的病態依戀情結。這一症狀受到廣泛關注便是在1973年斯德哥爾摩發生的銀行被搶事件,最後受害者反而轉為幫助罪犯,不出庭指證,甚至為他們籌集法律辯護的資金。
  • 關於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你知道多少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又稱斯德哥爾摩效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或者稱為人質情結或人質綜合症。是指受害者對施害者產生依賴或感情的一種症狀。受害者有時候甚至會反過來維護施害者的利益,從而反過來與對他進行營救或者幫助的人產生衝突、摩擦等現象。
  • 番劇中,愉悅犯和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有什麼關係?看熾天使就明白了
    導讀:愉悅犯是犯罪類型中的一種,犯罪分子一般只以觀察被害者的情感變化為目的開展一系列犯罪活動,這類人一般不會去過度在意犯罪所帶來的利益,因此,也可以將這種人看成是人格分裂的人。在知乎上看到有網友問這麼個問題,「愉悅犯和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總是一起出現的嗎?
  • 蒼煙空:愛欲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這叫典型的斯德哥爾摩症狀,當然,他們倆只是為了讓朋友們開心。我不打算用虐戀即人們常說的SM典型案例中施虐和受虐的快感來分析斯德哥爾摩綜合症,這應該屬於生理和心理雙重特殊偏好,更多體現在雙方自願基礎之上。而非暴力脅迫下產生的依戀甚至愛慕並產生興奮。關於暴力脅迫下產生感情並產生興奮感的非典型性案例時常也能見諸媒體。
  •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愛上人渣的那一刻,你就死定了
    講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劇情故事的發生地,斯德哥爾摩。有一種病最早在這裡被發現,被命名為「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兩個青少年的人生逐漸劃入深淵……其實,不止這一部有關此類病症的影片,很多影視作品都提到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可怕。有的劇情直接來源於真實事件。
  • 探討備胎情結跟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之間的關係
    而我們旁人可能會覺得這個人好賤,好沒出息啊,當個備胎還把他給美的。早晚被拋棄,輪為路人,或者哪天突然成為個接盤俠,讓人笑話。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備胎情結這一現象呢,其實我們可以用「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概念加以解釋。「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受害者對施害者產生依賴或者感情的一種症狀。
  • 從些許歷史中淺談「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演化心理學則認為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是人類祖先在採集狩獵時代,為了解決所面臨的問題而產生心理現象。」其中被綁架是祖先面臨的嚴重問題之一,尤其是女性。在人類歷史上,婦女被鄰近部落奪取是一個比較常見的事件。在其中一些部落幾乎每個人的前三代祖先當中,都曾有淪為俘虜者。也許有高達十分之一的女性是被綁架而來,並融入了部落。
  • 《秘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有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傾向,要不無法理解男主從一開始的虐女主到愛上女主。單從演員上來講演員的演技是沒有問題的,男主的神經質,女主的受虐傾向,都完美的演繹,黃正音是從頭哭到尾。電視劇的很大目的都是為了迎合觀眾的口味,最後女主為了自己的兒子的幸福著想,最後沒有強行把兒子要回,這點個人覺得有點難以接受啊。
  • 「愛情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是怎麼回事
    「愛情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是怎麼回事戀愛婚姻當中的賤骨頭是怎麼回事戴浩然 2020年12月14日這又是一個洋玩意兒心理名詞,說的是誰傷害你最深,你越迷戀誰,越不能自拔。我用咱中國人自己的話來解析一下所謂的愛情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用五個字講就是「跟自己較勁」,總覺得自己有成本投入,不能輸,對方給自己痛苦越多,自己越來勁。
  • 香菱: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患者,被生活嚇怕了的人
    在香菱身上,有一種「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味道。心靈上的昏厥狀態,是一種被稱為「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基本人類反應。「無論男女,當人們被劫持扣為人質時,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人質們通常會聽命於這些劫持者,為其做事,而且即使當機會來臨,他們也並不試圖逃走。」香菱的呆,其實也可以說是心靈陷入了昏厥狀態。書中說,她從小是被拐子打怕了的。
  • 「女魔頭」勞榮枝當庭翻供,患「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可能令她免於一死?
    (點擊回看:「女魔頭」勞榮枝稱願眾籌賠償,背後是其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一次「表演」)今天,看到媒體的進一步報導,有律師認為勞榮枝當庭所述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情況,再加上案件證據存在瑕疵,法庭對她最後的量刑會有一定影響。不知道這個律師說「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時是語帶譏諷,還是真的認為勞榮枝的情況屬於這個綜合症。如果是後者,那這個律師真是大錯特錯了!
  •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被虐待的受害者為何會愛上罪犯
    不知道大家有沒聽過斯德哥爾摩綜合症,這是一種至今為止,無數心理學家難以理解的奇怪精神疾病。甚至很多心理學家都無法確定,這是否是一種心理疾病。一般情況下,當你感受到他人的愛時,或許會付出自己的情感,在面對傷害自己的人時,都會充滿恨意。
  • |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現在看來,當時少提及了一些觀點:一個人是否會進入施受虐的關係,和其外在擁有的資源、成就、強弱無關,和創傷有關。任何人在某種情境下,都有可能進入一段「施虐與被虐」的關係。在這樣的關係中,舊時創傷被喚起,成為強力的勾兌粘合劑。在被虐之中,人的羞恥感、熟悉感、疼痛感、被認可的渴望、被恨被愛、憤怒和求全之中有強烈的情感,「自我」在其中遊移不定消失不見。
  • 英劇《失落十三年》:女奴成癮「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壹步劇想說最靠譜的還是自己,關鍵時候還是要靠自救。Lvy又一次逃了出來。劇中還有一條愛情線。Lvy回來後還是念念不忘自己初中時的好友Tim。她希望tim還能和自己在一起並勇敢告白了。而沒想到tim已經結婚了只是基於lvy的境遇和情緒不敢告訴她。當然,最終lvy還是知道了,傷心欲絕。
  • 素媛案罪犯妻子為其辯護,網友:這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晚期了
    今日挖絕機之淺談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韓素媛案罪犯趙鬥順刑滿釋放出獄一直是網友熱議的話題,沒有在最終被裁定死刑而是十二年的牢獄生涯已是被人人喊打,從即將出獄到現今已經出獄,只要有提到這個人,隨著他的標籤就是罪大惡極,死不足惜的惡魔
  •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典型案例|河南洛陽性奴案
    女孩們順從地跟在男人身後,進了那家福利彩票店。看店的人一抬眼看見是那黑臉男人,嘴角露出一絲曖昧的笑容,頭向櫃檯側面的一個房間處撇了撇,示意黑臉男人帶人直接進去。這黑臉男人自然不是來買彩票的,而是帶著兩個女孩來賣淫的。這家福利彩票店就是他們的其中一個聯繫點。
  • 淺析虐文背後的心理邏輯,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是主要原因
    女主角「死」了,男主角就開始悔恨了,發現自己的真心了,原來自己愛的人一直都是女主角啊!可能會做出一系列非常非常腦殘的行為,來證明自己愛女主角。而這時候,男主角的眼線隔著萬水千山發現女主角了,於是男主角就趕過來把女主角剛談的溫柔男配踢開,再去追求女主角。而女主角這時候才想起來他對自己的傷害了,各種逃避。
  • 什麼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你們周圍有沒有這樣的人,所有人都能看出來他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其實就是個渣,但是他還依然樂此不疲,對這段感情忠貞不二,甚至把這個當作是為愛情所受的苦來承擔,或者是這樣的親戚,不知怎麼著就迷上了一些偉大的事業,然後拖家帶口傾家蕩產的去幹這事。
  • 道連·葛雷綜合症:青春斯德哥爾摩
    亨利勳爵成為了伊甸園中誘惑亞當夏娃的那條蛇,年輕純潔的道連被他迷人而有毒的話語拉入無盡的泥沼。他在風月場上反覆無度,在宗教、香精、珠寶種種之間尋求感官刺激,欲罷不能。而另一邊,道連·葛雷徹底失去了靈魂。他一次次親手將光明之人引入歧途,將自己的戀人、朋友送到死神門口。不變的容顏帶給他的並非快感,而是仇恨與罪惡。他附在畫像上的靈魂在變老的同時,也愈發麵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