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兩個月平均胖5斤!法國人做了一項宅家調查,專家說,吃太多!

2020-12-24 錢江晚報

近日,法國的一項最新民調顯示,自3月17日法國政府實行「居家令」以來,法國人的體重平均增加了至少2.5公斤。

新華社圖

報導稱,一家營養機構負責人莫利尼埃表示,「由於長期待在家中的壓力和缺乏運動,體重增加是可以預見的。而且長時間在家,意味著你會用更多的時間來準備一日三餐,也會吃更多的零食」。

新華社圖

調查結果顯示,42%的受訪者稱「居家令」期間的飲酒量也比以前增加了;來自4人及以上家庭的受訪者中,有64%的人表示體重增加了;獨自居住的受訪者中,表示體重增加的佔53%;從地區分布上來看,巴黎地區女性和鄉村地區男性體重增加明顯;有57%的受訪者表示以前的衣服有點緊了;不過也有29%的受訪者表示自己體重下降了。

視覺中國

疫情期間,你胖了嗎?

相關焦點

  • 疫情期宅家你胖了嗎?法國人2個月禁足期人均胖5斤
    「身材最好的歐洲人」——法國人在兩個月禁足期間平均每人增重2.5公斤!這樣的數據讓以線條美為傲的法國人感到有些難堪。據《巴黎人報》6日報導,為研究禁足對人們的體重及飲食有何影響,調查機構Ifop為達爾文營養研究所對3045名18歲及以上法國民眾展開一項調查,結果發現法國人在禁足期間人均增重2.5公斤。
  • 「宅肥」在家,娃娃胖出新高度
    「宅肥」在家,娃娃胖出新高度金羊網  作者:王俊 深慢病  2020-03-27 娃娃「宅」家缺乏運動,家長擔心孩子變成「宅肥一族」。
  • 孩子老家宅2個月胖了24斤,營養專家說這些減肥方式傷身
    據介紹,肥胖的原因主要是疫情宅家期間,不少孩子吃成了「小胖墩」,體重增長了10-15斤,有了圓小腹、粗胳膊、大象腿。5月20日是中國學生營養日。「小胖墩」該如何科學減肥?學生如何吃才能做到既保持營養均衡,又能控制體重?聽聽協和深圳醫院營養科專家怎樣說。
  • 宅家三個月,杭州7歲女孩被寵胖了10斤,更讓父母懊悔的是,她的身體...
    宅家3個月,你家「神獸」還健康嗎?運動少、吃得多、吃得好,想必最近不少孩子都越發「渾圓」了吧?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兒科門診最近就有很多這樣的「小胖墩」來就診,多數孩子還存在「性早熟」現象,這可把家長給急壞了。
  • 宅家3個月胖了20斤 小夥突擊減肥膝蓋險報廢,醫生:復工後興起健身...
    楊先生(化姓)前段時間宅在家裡飲食無節制,也不運動,3個月下來胖了近20斤。復工後,他突擊減肥,每天跑步一小時,沒想到半個月下來膝蓋險報廢。4月27日,小夥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左膝的半月板破裂。武漢市中心醫院骨外科專家介紹,因為疫情,不少平時就不怎麼運動的人在家裡體重迅速增加,復工後興起了健身熱,但很多人急於求成,運動過猛,導致關節、韌帶損傷的病例不在少數。28歲的楊先生家住漢口,平時不怎麼愛運動,不到30歲就已經有了肚腩。
  • 說好一起宅家養膘,怎麼這些明星卻偷偷健起身?
    扎心提問來一發,宅家期間,你胖了幾斤?不僅咱普通人,在劇組停工,節目停錄,不得隨意外出的「超長寒假」中,很多藝人也被圈在家裡。不同的是,很多頗有身材管理意識的藝人宅在家裡也是「練練練」花式健身的節奏。宅家期間,劉畊宏在網上曬出了一段與三個孩子健身的視頻:「在家,孩子就是我的健身工具。」
  • 米飯這樣做,兒子一口氣吃兩碗,熱量超低,過年宅家也不怕了
    別總做白米飯了,加點料營養翻倍,多吃一碗也不長肉米飯這樣做,兒子一口氣吃兩碗,熱量超低,過年宅家也不怕了天災人禍總是猝不及防,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相信我們強大的祖國,我們一定能戰勝這場災難。今年過年因為不能出門,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本來每逢佳節就會胖,這下估計要胖上10斤了。為了避免隔離結束變成大胖子,一定要吃些低脂食材,GI指數低不易胖才行。所以最近吃飯都是藜麥飯,添加大部分三色藜麥,特別健康,科學配比營養全面,低GI,富含膳食纖維及多種胺基酸,好吃不胖。
  • 2021末日宅家指南
    流落荒島不太現實,宅家過冬倒是眼下的事。所以最近又開始幻想,如果世界末日真的到來,我可以在家宅多久,就像《活著》裡那樣,至少要比男主聰明一點。最近一年,幾乎都沒有給家裡增添過什麼大件。我算是斷舍離派,雖然不到90平,但也想要一個相對空曠的家。我家沒有掛畫,幾乎沒有裝飾物(裝飾物最多的是冰箱),就算有,讓它們都呆在封閉的書櫃裡,不會落灰,減少平時的家務量。
  • 宅家期間,大學生的錢花哪兒了?
    當看到關於宅家期間大學生消費情況的調查問卷時,樊雨便在微信群向朋友傾訴,「每填寫一個問題就戳心一次」。對她來說,在家並沒有太多花錢的地方,「基本生活開銷都有爸媽買單。」曾經也會超前消費的她如今利用閒暇時間做了本手帳,每天記錄自己的消費明細,並定期將自己的零用錢挪出一部分存進「小金庫」裡。「等疫情結束,我要用這筆省下來的錢去海邊旅遊。」  近日,中青校媒聚焦大學生「宅家」期間消費情況,面向全國975名大學生發起問卷調查。
  • 適合宅家吃的零食,快囤起來!
    疫情期間,大家都被「禁足」宅家,俗話說得好「人閒嘴不能閒」,所以小編整理了幾款適合宅家吃的零食,希望能讓大家在無聊中有一些樂趣!最重要的是魔芋好吃不胖人!三、湯姆農場家的堅果湯姆農場家的堅果為平平無奇的堅果賦予了新穎,堅果口味眾多,還會有季節限定口味。跳跳糖口味非常值得一試!四、阿寬家的甜水麵甜水麵是我偶然發現的,本來就是抱著嘗嘗的心態入手的,卻被味道驚豔到了。入口先甜,辣味和椒香味後來者居上,非常過癮。就連花生包裡的花生也都是顆顆飽滿,很是香脆!
  • 杭州健身老炮錄了「宅家鍛鍊8式」,每天5分鐘,鍛鍊心肺核心又減脂!
    「每逢佳節胖三斤」。這句老話,在這個春節體現得最為直觀。  轉眼就快到年初七了,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考慮,也在家宅了7天,吃吃喝喝睡睡的你,上稱了嗎?  其實運動,在家裡也可以做。杭州市健美協會秘書長、杭州青年會健身房創始人傅建陳,特意錄了一段適合菜鳥、零門檻且不需要器械的「宅家鍛鍊八式」。  一共8個動作,每個動作都很簡單。
  • 八七版「賈寶玉」近照曝光,宅家瘋狂健身,三個月瘦了16斤!
    瘦了十六斤的我,來看看宅家裡的你胖了多少!"原來一直在堅持鍛鍊身體啊。還特地在視頻裡標註了"堅持三個月,減肥十六斤。"要都和歐陽奮強老師這樣就好了,超級自律還是個行動派。相信很多人都胖了不止十六斤吧,看五十六的寶玉穿著健身衣,身上一點肥肉沒有,你不羨慕嗎?
  • 追光燈——宅家的日子
    老鐘身處大後方,他們一家人住在位於渠江之濱的一個居民小區,宅家一宅就是兩個多月。老鍾一家五口人,他們中既沒有白衣戰士,也沒有社區幹部,甚至沒有警察和環衛工人,宅家是他們最重要的任務。社區工作人員和小區物業人員也沒有少宣傳,大家通情達理,自覺性很高。右鄰右舍都宅在家裡,除了那些工作崗位很特殊的人。
  • 宅家帶娃近兩個月,聽說全國有一半媽媽變成了這樣……
    宅家帶娃近兩個月,聽說全國有一半媽媽變成了這樣…… 2020-03-15 1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宅家「百法」
    宅,是一種生活狀態。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展,在家也可以知天下事、辦很多事。 宅,還是一種文化。它體現的是一種對私人空間、專注精神的追求,和不拘泥於形式的獨立性。 而當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宅家」成為了全民抗「疫」的一種有效自我保護。
  • 美團「宅經濟」大數據:「手機買菜」成剛需,宅家鑽研廚藝成全民娛樂
    「手機下單、配送到家」成為市民們「宅家」期間採買生鮮、藥品等生活必需品的首選方式,更有不少人結合網上流傳的各類買菜攻略,每天在家用手機逛菜市場。線上買菜需求激增,三餐食材最搶手隨著「宅家就是做貢獻」的觀念深入人心,如何足不出戶吃上新鮮菜,成為大家最關注的問題,各線上買菜平臺也迎來了爆發式增長。
  • 宅家趣談(許逸欣)
    宅家趣談(許逸欣)作者:許逸欣湖北學習平臺華燈初上,美好的冬夜,卻有著疫情的陰霾,我們一家人心情並不輕鬆地一起用晚餐,電視正在播放筷子廣告,爸爸說:「來,我們做件有意義的事情,今天吃完飯就展開一場關於筷子的家庭文化會議吧!」又要長知識了,我立刻響應。
  • 楊冪曬出宅家體重,看到電子秤上數字後,網友:這是怎麼做到的?
    楊冪曬出宅家體重,看到電子秤上數字後,網友:這是怎麼做到的?之前楊冪參加綜藝節目地時候,就曬出過自己的身高,體重,當時實際測量的身高,比楊冪報的身高數據少了0.5釐米,那麼大家最關心的應該就是楊冪的實際體重了,畢竟宅在家裡,吃吃喝喝休息,什麼也不做,是很容易發胖的。可楊冪曬出了自己最新的體重後,網友們簡直不敢相信。
  • 一張圖圍觀春節各地人宅家都幹啥:冰城人最愛吃土豆 宅家也得喝兩杯
    龍頭新聞訊(記者 何興麗)可以說,哈爾濱人餐桌上少不了土豆。2月19日,美團發布了《2020春節宅經濟大數據》(以下簡稱《大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土豆成為哈爾濱人購買最多的商品。這與冰城從前些年開始推行土豆主食產品密切相關,實現了土豆在當地人民餐桌上由「菜」轉「糧」的身份變化。
  • 特殊的年特殊過 @晉江娃:朗讀、做手工……宅家也要宅出「樣」兒
    一直宅家的人們生活都變得怎樣呢?沒辦法按時進入學校的孩子們,他們又有怎樣的感受呢?一起來聽聽他們的內心獨白。歡迎收看「宅家故事」續集……朗讀、做手工……孩子們「宅家」生活很充實!在媽媽定製的「課程」的高壓下,我慢慢適應了宅家的生活,因為每天的閱讀,我改正了以前好動的缺點,開始享受閱讀的樂趣,尤其是粉絲們的稱讚讓我倍有動力。我還養成了每餐吃完飯,收拾碗筷的習慣。主動分攤家務,讓我有了一種「長大」的感覺。這個不能出門的假期,讓我失去了很多玩耍的機會,但收穫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