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疫情期間,因為宅家少出門,很多人不是在長肉,就是在長肉的路上。
「身材最好的歐洲人」——法國人在兩個月禁足期間平均每人增重2.5公斤!這樣的數據讓以線條美為傲的法國人感到有些難堪。據《巴黎人報》6日報導,為研究禁足對人們的體重及飲食有何影響,調查機構Ifop為達爾文營養研究所對3045名18歲及以上法國民眾展開一項調查,結果發現法國人在禁足期間人均增重2.5公斤。
法國街頭
2個月禁足期間法國人人均胖5斤
穿衣感到緊繃
由於運動量減少,速凍食品及零食櫥櫃觸手可及,自3月17日居家隔離政策實施以來,法國人一上秤發現重了2.5公斤。增重2.5公斤意味什麼呢?專家表示,愛美人士不必驚慌,多出的體積甚至不足以讓衣褲尺碼增大一碼,人們最多就是在套牛仔褲時感覺有些緊。解禁後,只要大家不是穿緊身褲慢跑,穿普通服裝根本顯示不出這部分「贅肉」。
達爾文營養研究所專家莫裡涅稱,禁足期間的增重完全可以預見。零食增加、消耗減少很快體現在體重上。調查顯示,居家期間42%的法國人飲用開胃酒更加頻繁,20%的人多吃了巧克力,57%的人承認在穿衣服時感到了「緊繃」。其中,增重最多的兩類人為巴黎地區的女性和鄉下的男性。
此外,家庭成員多的人群增重也更為明顯,64%的四口(或更多)之家成員體重有所增加,而獨居者體重上升比例略低,為53%。調查還意外發現,運動並不總能阻止增重:有鍛鍊習慣的人在禁足期間堅持運動,但是平均體重仍有所增加。調查顯示,只有29%的最刻苦的法國人在此期間實現了瘦身。
法國街頭
根據法新社數據,歐洲各國男女的身高體重指數平均值為25.5和24.5,而法國男女的平均值最低,只有24.6和23.2。具體到體重而言,德國男女平均體重為82公斤和68公斤,英國男女為84公斤和69公斤,而法國男女為77公斤和63公斤,堪稱「歐洲苗條冠軍」。為此,不少樂觀的法國人表示多出2.5公斤不必緊張,相比鄰國還有「餘地」。
開啟「懶人模式」
近五成大學生宅家體重增加
疫情期間,長胖對於大學生們來說,也同樣是一個打不破的魔咒。目前在中戲就讀的易烊千璽,不久前在芒果TV自製真人秀《朋友請聽好》第五期節目中,稱體重發現自己胖了十斤,肉眼可見的長胖引發討論不斷。
易烊千璽自爆胖了十斤
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國915名高校學生發起關於「宅家運動」情況的調查,發現15.39%被調查者在家期間會嚴格執行鍛鍊計劃,39.96%選擇間歇性完成制定的運動目標,還有44.65%在家很少運動。而關於體重,46.18%大學生宅家期間體重增加,34.82%變化不大,19.00%體重減輕。
近五成大學生宅家體重增加
與大多數同學一樣,東北大學2018級的王華同學也深知運動的重要性。本想趁著假期練出肌肉的他制定了不少「小目標」。「但可惜的是,我的計劃永遠比行動更加豐富精彩。」假期已過去大半,可一到家便不自覺地開啟了「懶人模式」的王華不僅增肌的目標沒能實現,「撕裂腹肌」更是遙遙無期。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常常讓鏡前的王華因為自己的自制力太差而陷入自責。
缺乏鍛鍊成為部分同學「宅家」的常態。網上開學後,橄欖球選修課便成了來自某高校的李一花同學每周僅有的一次運動機會。體育老師會將學習視頻和教學演示文稿發在學習群中,要求每位同學選擇一項運動,練習並拍攝視頻上交作業。但長時間的缺乏運動,讓李一花每次上課時都很吃力,不到一分鐘的平板支撐,便會讓她心率加快、呼吸不暢。「上了一天的課太累了,昨天又感覺沒睡好,要不今天就不運動了吧。」
來自某高校的梁琪同學坦言,堅持鍛鍊需要多個理由,但說服自己休息只需要一個念頭。放棄運動的她很快便會癱在床上,一邊吃著零食、水果,一邊把活力投入到手機上。「想運動,但懶得動」成了梁琪「思想上運動」的常態。偷懶所帶來的短暫快樂不可持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狀態久了,原本1個月的健身計劃被拖延至兩個月,每到晚上,懶惰所帶來的罪惡感就會找上門來。不僅如此,缺少夥伴的陪伴和互相鼓勵,也讓堅持運動這件小事變成大難題。
調查顯示,89.18%的受訪者在家的運動量低於在校。大學生認為阻礙在家鍛鍊的因素包括自制力不夠(61.09%)、惰性太強(67.43%),此外,運動場地、裝備的限制(50.93%)、外界誘惑太多(67.76%)、缺少相對專業的指導(16.50%)、缺少運動夥伴(40.00%)也是影響運動進行的原因。
也有例外
日本情侶做運動女友減肥28斤
新冠疫情下,大家幾乎不外出,很多人在家海吃海睡,體重因此增加的人不在少數。但一向內斂克制的日本人,因為飲食習慣比較清淡,要長胖似乎有些難度。不過,因疫情宅家推升夥食費,日本恩格爾係數創34年新高。
據日經新聞報導,為防控新冠病毒而實施的停課和在家辦公,明顯改變了日本家庭收支的情況。由於宅家時間增加,照明和取暖費、水費、衛生紙等開銷都在上升,但最為明顯的或許就是夥食費。個人消費約佔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成,而夥食費佔到消費支出的四分之一。日本4月7日發布的2月家庭收支調查顯示,平均每戶夥食費約為7.5萬日元,比1年前增加了4.2%,創下7年來最大增幅。
受此推動,日本的「恩格爾係數」,即食品支出佔家庭總支出的比重在2月迅速提高至34年來最高水平。兩人以上的工薪家庭這一數值達到25%左右,是1986年以來的首次。如果考慮到東京緊急事態宣言發布後「宅家」趨勢的加強,全年數值也有可能進一步上升。
夥食費增加,但有的日本人體重不升反降。疫情期間,日本政府開始號召自主控制外出後,很多室內健身鍛鍊方式被開發出來,個人、親子、夫妻或戀人、高齡人士,各自採取了適合自己的練習方式,一些故事也被報導出來。
日本一家電視臺報導,有一對交往五年的戀人,因女方體重在交往後增加了20多公斤,兩人關係出現危機。新冠疫情出現後,兩人每天互相督促進行運動,例如分腿站立、兩人拉著對方的手同時側身下腰,面對面雙手伸直搭在對方肩上彎腰 " 搭橋 ",坐地上背靠背、手伸直舉過頭頂與對方握在一起、輪流低頭面貼腿部 ……經過這段時間,女方體重減少了 14 公斤,雙方感情也增進,準備結婚了。
宅家裡變胖了想減肥?
專家發話:疫情期間不要節食
疫情期間一斤一斤舒爽地漲上去的肉,勢必是要一斤一斤含淚減下來。然而,官方規勸來了:疫情期間,不要節食,尤其是不要減重。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康復科主任楊青在3月份受訪時曾表示,在這個非常時刻不要減肥,在抗疫期間,需要保證身體的免疫力和健康,此時要適當增加維生素與水的補充。因為如果想對抗病毒,增加免疫力,我們需要吃大量的蔬菜,大量的蛋白質,保證足夠的飲水。
「減肥有減脂和減重的區別,減重只是使整個體重減輕,包括脂肪和肌肉、體內的水分等,而減脂主要是減少脂肪,對於超重人士來說是更加健康的一種減肥方式。」楊青解釋,單純減重會減掉肌肉,而肌肉含量減少,人的基礎代謝率就會下降,免疫力也會下降,所以疫情期間尤其不要減重。
不過現在已經進入5月中旬,疫情也逐步得到控制,立夏已過,減肥這件事也不得不提上日程。到底怎麼做既能保持身材,又能不損傷免疫力呢?楊青表示,應適當控制飲食,而不是節食,要注意飯菜營養搭配,不要暴飲暴食,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少吃精製的主食和甜點,還有零食。另外雖然宅家,也要適量的運動。
想要減肥的話,嘗試祛溼這個方法也很重要。祛溼,是祛除體內的溼氣。楊青解釋,過年在家吃多了大魚大肉,再加上宅在家裡缺乏運動,脾也變得倦怠,水溼堆積在體內,就成了內溼。中醫認為肺生痰,脾生溼,所以治療原則上,也是宣肺祛痰,健脾祛溼。對於健康的人來說,脾虛了,大量溼氣會在體內堆積。舌苔厚膩、口苦口臭、昏昏欲睡、身體沉重、食慾不佳、精神不振……這些都是溼氣的典型表現。在女性身上,還會出現面色暗黃、面部出油長痘、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溼氣重還會導致腰腹部贅肉堆積、「小肚子」減不掉。所以祛溼也是在減肥。「脾虛溼困時,應健脾去溼,把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利尿)或者減少、清除引起身體免疫反應的物質,動則生陽,所以運動也能祛溼。」楊青介紹,另外也可食用健脾的食物,如:鯽魚、胡蘿蔔、蘋果、淮山藥、蓮子、芡實、豬肚、鴨子等;祛溼食物有赤小豆、薏米、萵筍、扁豆、冬瓜等,潮溼往往與「寒」一起來,要注意保暖,不要受涼,也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
封面新聞綜合 周琴 資料據 中國青年報、長江日報、瀟湘晨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