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酒之於中國人,不僅是一種飲料,更是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方式。
小時候看《水滸傳》,看到武松景陽岡打虎一段,印象最深刻的除了武松勇猛過人外,當是他的酒量,連喝十八碗帶醉上山,還能打死一隻老虎!
歷史記載武松喝的不是烈性的高度酒,而是現在的客家人釀的黃酒,甜如蜜且度數低,是一種健身進補的佳釀。客家女子坐月子或補身子,喝的就是這種黃酒。武松一個壯漢喝了十八碗,彷如十八羅漢附體,力大無窮。
作為一種傳統釀酒工藝,早前的客家人,幾乎都會釀這種黃酒,原因是客家人喜歡喝這種酒,製作方法也不複雜。但是,在鄉村日漸凋敝式微的今天,釀造黃酒傳統手藝也在日漸式微面臨失傳,現在年輕人會的大概不多見。
「家家釀娘酒,人人喝娘酒」,這在客家地區並不為奇。所謂「一杯娘酒傳千年」,在客家人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這也側面反映了「客家娘酒」在客家人心中的地位是無比崇高的。
我們從咬文嚼字的角度去認識一下「娘酒」裡面這個「娘」字。「娘酒」與「釀酒」相諧音,由此很多人也認為兩者就是同義詞。事實上,「娘酒」確實就是「釀酒」,但卻又不僅僅是「釀酒」!漢語字典裡解釋,「娘」一般通指母親。那麼,為什麼這款「娘酒」要與母親掛鈎呢?
這就要從客家地區的一種習俗說起。在大部分的客家地區,客家婦女分娩後都有喝「娘酒」的習俗。一般而言,在農村地區看到某個家庭在炙酒煙霧繚繞的時候,十有八九都是那家人有喜事了。
客家母親在得知自己的兒媳或者女兒懷孕之後,都會開始張羅準備製作「娘酒」,這是母親表達對子女濃濃愛意的一種方式。通常這個過程,會橫跨半個孕期。
客家黃酒,歷經數千年,精選優質糯米及優質山泉水等材料,經火炙而成,補而不燥,色如琥珀,入口香甜,對人有強身健體的作用。對女性來說,還具有養顏抗衰,活血祛溼的功效。因客家黃酒酒在滋潤了女人的同時,也養育了一代代的客家人,當地人感恩母親,感恩黃酒,所以也稱之為「娘酒」。
「客家娘酒」已經具有上千年的歷史,直到現在,依然成為客家地區最受歡迎的餐桌飲品,甚至是逢年過節的送禮佳品。
客家娘酒醇厚香甜,獨具特色,它不僅具有客家獨特風味和保健作用,而且成為一種展示客家禮儀和聯絡感情的贈品,在客家人心目中佔據著無法取代的位置。比如在新年期間的「新年酒」,孩子出生時的「三朝酒」,子女畢時的「畢業酒」,凡是重要的日子客家人的生活總是離不開娘酒的助興,非常適合作為禮品贈送。
談及具體對「客家娘酒」的保護,可以追溯至2013年的《廣東省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當時「客家黃酒」就被直接列入項目名錄,梅州市客家天地酒業被授予「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傳承保護單位」。
說完特點,我們來了解一下「客家娘酒」的製作工藝,以便更好地探索客家人對「娘酒」的傳承。
「娘酒」的製作工藝並不複雜,專業生產步驟大抵分為選糯米、浸泡、蒸飯、涼飯、落罐、發酵、壓榨、煮酒、過濾、檢驗、包裝等過程。但是「客家娘酒」卻是人人都能做,家家都會做的一款飲品,在農家自製過程中,步驟就相對沒那麼嚴謹了,一般沒有統一的標準。
客家地區素有「釀酒做豆腐,無人敢稱老師傅」的諺語,寓意即便從業幾十年的師傅也不敢說自己做的「娘酒」最正宗。因而家家做出來的味道口感都有些許區別,酒精度數也相差甚遠。
雖說家庭作坊和專業工廠生產「娘酒」的步驟並不完全一樣,但基本都要遵循通用步驟。下面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一般製作「娘酒」的基本工藝。
首先「客家娘酒」需要用到糯米,而梅州客家地區盛產的糯米富含硒,做出來的「娘酒」微生物和胺基酸都特別高,對身體有很多好處。然後製作過程中用到的水也很關鍵,天然湖水能讓「娘酒」口感更加好。
準備好糯米以後,要先浸泡一夜,方可放入飯甑裡面去蒸,蒸好以後我們就要讓糯米發酵。發酵通常用的是酒麴,客家話也叫酒餅。酒麴能把糯米轉化為澱粉,然後澱粉一步步轉化為酒,最後可以產生諸如葡萄糖、胺基酸等一百多種微生物。
當然了,拌酒麴也很講究,糯米飯的溫度要嚴格控制在三十五度左右,因為溫度太低發酵會很困難,溫度太高了又很容易把酵母菌殺死。整個釀酒過程中,拌酒麴環節應該是比較辛苦的。
拌好酒麴就坐等糯米飯發酵了。一般放進酒缸之後,要等到六十天之後才能進行下一步操作,期間還要給酒缸裹上被子,防止變質。
六十天之後,我們就可以聞到一股酒香瀰漫開來,沁人心脾。此時就可以進入壓榨環節,讓酒糟與酒分離開來。
「客家娘酒」因其始終傳承著「土法釀造」的方式,千百年來,一直堅持使用「火炙工藝」,因而也成為了廣東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上一步驟壓榨出來的酒,自然離不開要經歷用火炙烤的環節。同時,這個環節也可以加入多種滋補藥材,讓「客家娘酒」更加富有健康元素。
一般客家人會在炙烤環節加入紅曲,這是一種純天然上色素,可以讓「娘酒」色澤更加紅透豔麗,同時在寓意紅紅火火的同時,又具有暖胃等功效,可謂一舉兩得。
「客家娘酒」起到的一個很大的作用是驅寒祛邪,這其中也是得益於「火炙工藝」。通過火炙以後,酒性會由寒變溫,能更有效地促使人體血液循環,並且也可以讓「娘酒」保存更久遠。
火炙結束,整個「娘酒」製作流程也算完了。但是,剛炙好的酒一般不能馬上喝,只有封壇靜置一個月後,才能獲得更好的口感。整個「娘酒」的製作流程,全程下來,一般會經歷超過一百天。
千年「娘酒」,在一代又一代的客家女人中得到了很好的傳承,這不僅是因為「月子酒」的緣故,更是因為「客家娘酒」早已承載著無數客家母親對子女無盡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