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了混響,人聲就能變好聽嗎?

2021-02-12 上和弦























本文作者:辰諳

相信喜歡唱歌的同學們都會發現,無論是在KTV裡、唱歌App裡還是在專業的錄音棚裡唱歌,只要給人聲加上一定程度的混響,原本不那麼盡如人意的歌聲就會在一定程度上變得好聽起來。有的同學還喜歡在浴室或衛生間這種封閉而狹小的空間來唱歌,因為在這種地方得到的帶有混響的聲音往往也比較好聽。那麼混響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加了混響的人聲會變好聽呢?

我們都知道,在一般情況下,聲波主要是以空氣為介質來傳播的。而在室內傳播時,聲波在傳播的過程中會被天花板、牆壁和地板等吸收和反射。

我們用耳朵聽到的聲音,其實就是聲源直達聲和經過反射的聲音的混合聲。這種現象就叫做混響。

聲源直達聲和經過反射的聲音到達你耳朵時會有一定的時差。也就是說,混響不是某一時間點得到的效果,而是多個時間點的聲音共同組成的音效。

在自然界中,混響無處不在,因為只要聲源的周遭有物體存在,那麼便會對聲音進行吸收和反射。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障礙物來對聲音進行吸收和反射,那麼便不會有混響。

這種情況是否存在呢?也許你在跳降落傘下來的時候大聲喊叫就能體會到無混響的感受。因為這時你的身邊除了空氣之外就基本上沒有障礙物了,你的聲音不會被反射回來,而是會一直擴散到更遠的地方。

另外,你在一些做了聲學裝修的錄音棚裡唱歌時,混響也基本上不會有。因為這裡的牆壁、天花板和地板都有著很強的吸音功能,你發出去的聲音在碰到它們之後絕大部分都會被吸收殆盡,只有少到可以忽略不計的部分會被反射回來。

當然,無混響基本上只是一種最理想的情況,因為自然界是由物質構成的,只要有聲音就必然會有聲音的傳播、吸收和反射。在另一個方面,自然界中也不存在只對聲音進行吸收或者只對聲音進行反射的物體。

與混響(Reverberation)相近的一個概念即是回聲(Echo)。回聲和混響的發生原理基本上一致,但回聲是一種特殊的反射聲,它的強度和時差都大到足以和聲源直達聲相區別開。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會採取50ms這樣的一個標準來分辨一般的混響和回聲,即初次反射聲與聲源直達聲之間的時差在50ms以下時,便是一般的混響;在50ms以上時,則是回聲。

一般來說,一定的混響對聲音的修飾是有利的,而回聲則往往會對聲音造成一定的破壞,太大的回聲會使人難以聽清聲源直達聲的內容。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在營造恐怖或迷幻的氛圍時,合理地使用回聲會得到不錯的效果。另外在自然界中,像蝙蝠等視力不好的生物,很多都是運用回聲來對物體進行定位的。人類也根據這一原理髮明了聲吶系統。

大家在做音頻處理或者混音的時候,也許經常會看見在一些混響插件的預置中有Room(房間)、Hall(大廳)、Chamber(隔間)、Plate(金屬板)和Spring(彈簧)等字眼。

除此之外,像Ambience(氛圍)和Non-linear(非線性)這樣的詞在很多情況下也會出現在混響的預置裡面。

這些詞,其實在大體上都代表了一種混響類型。而區分不同混響類型的標準,往往就是聲源直達聲與各個階段的反射聲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的一些屬性。

首先要提到早期反射聲。早期反射聲即聲源聲在早期碰到障礙時得到的反射波。一般來說,在早期反射聲中,初次反射聲與聲源直達聲之間的時差(也叫預延遲,英文為Predelay)能反映出空間的大小。這個數值一般在50ms以下,不然會變成回聲。這個前面有提到。

反射聲是一個逐漸累積反射波的過程,在經歷了早期反射之後,便會進入早中期反射和後期反射的階段。反射積累到一定量時,便能夠反映出空間的形狀和其他特性。在這個過程中,反射聲會逐漸地減弱。

在另一個人為設定的標準下,以聲源直達聲的響度為0dB,從聲源直達聲發出到反射聲的響度衰減到-60dB的這段時間,我們可以把其稱為混響時間(Decay)。這是除了預延遲之外,在混響的各項屬性中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個參數。

除此之外,其它的一些關於混響的參數還有高低頻截止(low cut / high cut)、冷暖(cool / warm)、散射度(diffusion)、混響密度(Reverb density)和立體聲寬度(Width)等。

之所以混響有那麼多不同的類型,其實主要就是這些參數在某個或某幾個維度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人聲加混響就會變好聽是很多人的直觀感受。尤其是在KTV等場所裡,很多人甚至會把混響開大到出現回聲。甚至,很多K歌設備和場所的默認設置就是特大混響和回聲。加了混響人聲就能變好聽似乎是個共識。箇中緣由,筆者覺得,一是混響給直達聲提供了反射聲,豐富了聲音的層次,使之變得更加飽滿;二是較大的混響能模糊掉直達聲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能掩蓋掉直達聲的一些瑕疵和不足之處;三是自然界中的聲音都是有混響的,習慣了自然界聲音的耳朵更加傾向於帶有混響的聲音。當然,雖然混響在演出、K歌、音樂製作甚至音頻製作中幾乎是必選項,但混響並不是越大越好或越多越好。在大多數情況下,過大過多的混響(差不多可以算回聲的那種)不僅不會讓人聲變好聽,反而還會讓人難以聽清唱的內容而使人感到不適。事實上,只有恰如其分的量的混響才能起到修飾和美化聲音的作用。混響雖好,也不要過量哦。2020年10月「沉浸式」聲音設計集訓班⬇️

相關焦點

  • 混響加到什麼程度,人聲才能變好聽?
    相信喜歡唱歌的同學們都會發現,無論是在KTV裡、唱歌App裡還是在專業的錄音棚裡唱歌,只要給人聲加上一定程度的混響,原本不那麼盡如人意的歌聲就會在一定程度上變得好聽起來。有的同學還喜歡在浴室或衛生間這種封閉而狹小的空間來唱歌,因為在這種地方得到的帶有混響的聲音往往也比較好聽。那麼混響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加了混響的人聲會變好聽呢?
  • 345)人聲EQ混響全攻略
    如果有的地方缺陷得很嚴重,用EQ怎麼也拉不起的,沒辦法,還是請BBE上場吧,不過,能不用BBE的情況下,別用,因為這樣處理出來的人聲並不好聽,也不耐聽。近些年流行音樂的趨勢是能幹則幹,甚至有的製作人完全不添加混響,要的就是那種很質樸的感覺。有童鞋會問,那樣的話人聲不是就會很難聽嗎,是的,當然如果你的水平也如那些實力派明星一樣的話,還怕什麼混不混響。有的童鞋自己做了歌,很高興的拿給我聽,結果被我批評混響太大了,人聲模糊,他們不解,我聽起來感覺很好啊,為什麼還說不行呢?
  • 音效卡的功能是什麼,能讓唱歌能變好聽嗎?
    2.有聲音效果和監聽手機K歌很需要KTV那樣的混響效果,音效卡的混響音效,實時結合人聲的,這樣在唱的同時監聽耳機裡能精密準確反饋聲音,做到及時調整。3.可聽溼錄幹(支持ASIO的音效卡)啥叫聽溼錄幹?顧名思義就是在錄音的時候,耳機裡面聽到的是加有混響等效果的經過處理的人聲,而實際錄製到電腦裡面的是沒有任何效果的人聲。
  • 音效卡唱歌能變好聽嗎?網紅馮提莫告訴你答案
    鬥魚一姐馮提莫不僅在國內受到大家歡迎,最近馮提莫在韓國也火了,特別是韓國的主播都紛紛模仿提莫《學貓叫》,當初馮提莫剛開始只是一名遊戲主播,後來因為唱歌好聽,轉型為歌唱主播才真正的紅火起來。可以說很多粉絲被提莫實力唱功,可愛的外表對她圈了粉。
  • 人聲有哪些混響設置技巧?
    混響可以為人聲賦予神秘的空間感,其中混響空間類型的選擇以及參數的設置會對音頻有顯著的影響,因此本文主要介紹如何調整你的人聲混響。一些專業的混音工程師會告訴你他們會圍繞著主唱為中心製作混音,因為人聲一般在中央位置,主唱所選擇的混響將會不僅影響到人聲的聲音效果,而且還會影響整個混音效果。
  • 混響技巧
    與之相反,如果把混響聲的低頻全部保留,隨著掛載混響的軌道數增多,聲音的清晰度將大大降低。  6、用混響提升亮度  當你嘗試調整人聲 EQ 卻發現怎麼也無法提升明亮感時,不妨試一試混響。在找到最具特色的 EQ 範圍後,用混響來加強這個頻段即可。當然,這個方法不僅限於處理人聲。
  • 用變聲器能實現唱歌的效果嗎?會讓嗓音變好聽嗎?
    如何在唱歌的時候讓自己的嗓音變得好聽,這個問題不知道是否正在困擾著你,很多的網絡直播主都有這樣的期待,希望能夠使用一款強大的變聲器軟體來將自己的聲音變得非常的好聽,這樣給粉絲帶來的直播體驗一定是更棒的。那麼,變聲器軟體能夠做到這些嗎?
  • 人聲後期混音:13條人聲處理技巧
    但是對於人聲,低擴散能給你足夠的混響效果,但不會引起太多反射。*優化混響的擴散*很多混響都提供了頻率的交叉點,高頻和低頻各自帶有單獨的衰減時間。*相位自動化*記得Pink Floyd曾經用的那種輕聲的,令人豎起汗毛的人聲嗎?試著讓人聲儘量多一些語氣,像說話,而不是唱歌。
  • 人聲後期混音教程:13條人聲處理技巧
    優化混響的擴散(Diffusion)好的人聲當然也需要好的混響,那麼試試低擴散(「密度」)的參數值。這樣做的原因是:擴散控制著回聲的「厚度」。高擴散把回聲放置得很近,而低擴散 把它們擺得很遠。對於節奏性的聲音,低擴散會製造很多密集空間的聲音,像石頭撞在鋼鐵上一樣。但是對於人聲,低擴散能給你足夠的混響效果,但不會引起太多 反射。3.
  • 人聲後期混音教程:12條人聲處理技巧
    優化混響的擴散(Diffusion) 好的人聲當然也需要好的混響,那麼試試低擴散(「密度」)的參數值。這樣做的原因是:擴散控制著回聲的「厚度」。高擴散把回聲放置得很近,而低擴散把它們擺得很遠。對於節奏性的聲音,低擴散會製造很多密集空間的聲音,像石頭撞在鋼鐵上一樣。但是對於人聲,低擴散能給你足夠的混響效果,但不會引起太多反射。 3.
  • 人聲混音小技巧
    我們給使用autotune的音樂人頒葛萊美獎,不是大眾對人聲的期望降低了,而是大家都在享受現代音樂和混音風格更多的創造性與實驗性。人人都愛好歌手,比方說只用一點點混響就能錄製出好人聲來的Adele,但與此同時,一些喜好現代人聲製作風格的音樂人也在不斷地用自己的聲音做實驗,即使他們中大多都擁有天生的好嗓子。
  • 人聲後期混音教程:13條人聲處理技巧
    優化混響的擴散(Diffusion)    好的人聲當然也需要好的混響,那麼試試低擴散(「密度」)的參數值。這樣做的原因是:擴散控制著回聲的「厚度」。高擴散把回聲放置得很近,而低擴散把它們擺得很遠。對於節奏性的聲音,低擴散會製造很多密集空間的聲音,像石頭撞在鋼鐵上一樣。但是對於人聲,低擴散能給你足夠的混響效果,但不會引起太多反射。
  • 論「混響」在直播K歌中的重要性 客所思DK2黑金堡壘音效卡深度解讀
    現在,直播和短視頻平臺可謂是非常最熱門,很多主播通過在平臺直播K歌就能坐擁百千萬粉絲,大家一定很好奇,為什麼自己直播過程中,說話或唱歌的聲音很乾癟,沒有磁性呢,這其實就是「混響音效」造成了巨大差別。別著急,接下來我們將通過分析這款音效卡的「颶風音效」技術,來揭秘「混響」在直播中的重要作用。作為一名優秀的主播,擁有一臺拉風的直播音效卡是很合理的。請看下圖(呆噶侯!)
  • 極靜底噪大廠混響 客所思KX1傳奇版音效卡新品熱銷
    國慶假期一晃而過~大家國慶還好嗎?最近思妹經常在後臺收到留言詢問:有沒有適合唱歌的音效卡推薦?
  • 【Audition】人聲處理技巧
    1.複合人聲的修復     你想Double你的人聲部分,於是在多個軌道上重複錄製了人聲,想要從裡面選出最好的部分來建立兩條人聲
  • 人聲混音的5個思路
    在幾乎所有類型的音樂中,人聲都是音樂中最為重要,但是也是混音時最難處理的元素之一。有許許多多的潛在危險信號,隨時都有可能讓你專業的人聲錄音被縮混成普通愛好者的 水平,因此在混音的過程中,這是一個值得重點關注的領域。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一起看看怎麼樣才可以混出出色的人聲,從開始的聲源到整個信號鏈上的效果流程都會涉及。
  • 混音必備:人聲混音信號全流程解析!
    混音是音樂製作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步驟,一般分為分軌混音和人聲貼唱兩類,為人聲做後期就是屬於後者的範疇
  • 讓聲音變好聽的軟體,公鴨嗓一鍵秒變主持電臺音!
    想要讓自己的聲音變好聽,這個要求高不高?對於做音頻後期的小夥伴們來說有點高,但通過後期軟體搭配音頻插件還是可以搞定的,但這樣的操作對於那些要求實時將自己聲音變好聽的人士來說根本沒用,不過現在已經有變聲器軟體已經能夠將音頻後期軟體實時地作用於人聲上面了!
  • 「混響」到底有幾種?不同類型的混響效果探索
    通常來說,混音師會在工程裡疊加多個混響,在各個音軌使用不同的混響配置,而最後會用一個房間混響來處理總軌,將所有聲音放進同一個空間裡,達到聲學一致性。弦樂組、某些人聲聲部也可以使用。更加極端的一種叫做「教堂」混響,完全模仿自然的超長混響衰減,非常強烈的回聲。很顯然,這比較適合風琴、合唱團等類型。相關插件:個人比較喜歡Sonnox Reverb Hall,因為它的聲音非常清晰乾淨,你還可以用內置的EQ來調節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