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8旬奶奶做「醪糟」有訣竅,方法簡單,發酵快,酒香濃鬱還很甜。醪糟又叫米酒、酒釀、甜酒等等,很多地方的叫法都不一樣。但是都是用糯米發酵得到的一種美食。味道酒香濃鬱還帶甜味,就連不會喝酒的小孩子都會喜歡這個味道。現在會做這個醪糟的人也是越來越少了,大家都去外面買。在外面買的醪糟價格不便宜,而且酒香味很淡也不甜,跟傳統的醪糟比起來味道差太遠了。
傳統醪糟的做法也確實比較耗時,做起來也不簡單。大概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現在自己在家做醪糟的人越來越少了。不過我們家年年冬天都會自己做醪糟,都是8旬的奶奶親自做,每一年的醪糟味道都酒香濃鬱還很甜,煮雞蛋煮湯圓都非常好喝。奶奶現在做的簡單方法也是經過幾十年的摸索改變來的,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個簡單做法。
奶奶做醪糟只需要簡單的4步就能完成了,方法非常簡單都是一看就會。在做醪糟之前我們要準備當年產的新糯米,只有新糯米才會發酵得更好更香更甜。首先準備好的糯米需要提前浸泡5個小時左右,然後再試糯米泡的程度,用手捏一下,能輕輕捏碎就可以瀝乾水分上鍋蒸了。
第二步,蒸糯米最好是用木頭做蒸子來蒸,這樣蒸出來的糯米會更香也更容易發酵。蒸糯米的時候要注意火候,中火蒸40分鐘就可以了,蒸出來的糯米飯粒粒分明,就證明蒸米這一步成功了。糯米飯蒸得太軟或者太硬都會影響發酵,而且等醪糟成熟后里面的糯米飯就像棉絮一樣,一坨一坨的,煮出來也不好吃。
第三步就是給蒸好的糯米上酒麴了,奶奶的配方是5斤糯米配4克酒麴。酒麴分兩次用,最傳統的方法是一邊撒酒麴還要一邊灑水一邊抓勻。奶奶做醪糟幾十年的經驗告訴我,其實一半酒麴碾成粉可以直接撒,然後快速抓勻,最裝壇的時候再加水,效果比傳統方法做的還好,米酒產生得還更多更香。
最後一步就是把和好酒麴的糯米裝進密閉性好的罈子裡面,然後用手做一個酒窩,然後再把剩下的酒麴全部撒在表面,再加入800克涼開水。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酒麴發酵更快,而且完全滲透在所有米粒裡面。所以做出來的醪糟才會更加酒香濃鬱還很甜。最後再把罈子封好放進被子裡面裹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