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過年啦,醪糟/甜酒做起來,傳統老味道,讓家人嘗嘗你的手藝

2020-12-24 戀尚我家

#米酒#

又要過年啦,醪糟/甜酒做起來,傳統老味道,讓家人嘗嘗你的手藝!

酒釀南北方叫法各不相同,我們重慶人叫醪糟,也有叫甜酒的。醪糟是用糯米或者大米經過酵母發酵而做成的一種風味食品,酸甜開胃,可助消化,含多種胺基酸和營養成分,經常吃對身體大有好處。醪糟生食熟食均可,還可以用來燒菜、做饅頭糕點等,特別是火鍋,燉湯都可以加入醪糟去腥,口感更特別。

醪糟熱量高,冬季最適合吃醪糟,特別是過年過節,做個甜酒小點心,如醪糟湯圓,醪糟雞蛋,都是不錯的傳統營養甜品。以前農村家裡過年時,醪糟也是家家必備品,過年時家裡來客人了,端上一碗醪糟紅糖湯圓,也算是吃個點心,提前墊墊肚子,穩住客人的心。

當然現在吃醪糟也是很容易的事,菜市場,超市到處都有賣。不過自己做醪糟乾淨衛生,不添加任何防腐劑,我們家很少出去買。

那麼如何做醪糟口感才好呢,掌握好幾個關鍵細節點,自己撇醪糟也不是什麼難事。第一是甜酒麴比例,1斤米甜酒麴用量在1.8~2克之間。酵母過多醪糟會長白毛,還發苦;第二是做醪糟要衛生,手和器具都不能沾生水和油,否則做出來的醪糟會發黑毛,不能吃;第三是掌握髮酵的溫度,溫度一直保持在30~35度之間,溫度過高會發酸,影響口感。

又要過年啦,提前學做醪糟,傳統老味道,讓家人也嘗嘗你的手藝!這是我之前做醪糟,下面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喜歡。

1、做醪糟我們一般用糯米,把糯米洗乾淨泡5~6個小時,泡好後用清水清洗3到4次。

2、在蒸鍋上鋪上紗布,倒入泡好的糯米,用筷子插上氣眼。

大火蒸50~60分鐘。

3、 糯米一定要蒸熟蒸透。

倒入提前用開水洗過的盆子中,放涼到30~40度。注意裝糯米的盆一定要乾淨,不能沾生水,還不能沾油。否則做醪糟就要失敗。

4、提前準備一杯開水冷到30~40度。

5、蒸好的糯米放涼後,倒入適量的溫開水,用筷子和開,注意把成團的糯米打散成一顆顆的米粒。

6、備甜酒麴,1斤糯米1.8克~2克甜酒麴。注意這個量的標準。

撒上甜酒麴,並和勻。

7、撇醪糟的器具要用瓷器、玻璃或食品級塑料盒子。千萬不能用不鏽鋼或鋁製品器具。所有碗盆都用開水燙一下,千萬不能沾油和生水。

把和好酒麴的糯米裝入提前用開水洗過的碗中,用勺子壓實,中間鑽個小孔,以便觀察發酵情況。再把溫開水沿碗的周圍澆上一圈,這樣做好的醪糟出水會多一些。

8、然後放在溫度在35度左右的地方保溫發酵36小時左右。以前家裡用被子把盆子包起來裝在筐子裡放在灶臺的地方。也可以用熱水袋放紙箱中進行保溫,或者放暖氣片旁也可以。

家裡如果有麵包機,蒸烤箱或者豆芽機,只要能保溫的都可以用來發酵,我用的豆芽機、。蓋好蓋子放在豆芽機的溫水中,選米酒功能,發醞酵36小時即可。

9、中間的小洞有大半窩水就可以了,然後蓋好蓋子放冰箱中,放涼後味道更好。

如果醪糟出現白毛,說明你酒麴放多了。如果出現黑色的說明沾油了。

相關焦點

  • 過年了,自己動手做甜酒有年味,八旬老人親自示範傳統老法做甜酒
    我家做甜酒做得最好的是我父親 ,快過年了,老媽說想吃甜酒,於是,老爹親自操刀,做甜酒過年。
  • 醪糟的製作方法,甜酒糯米酒農家傳統做法,酒香味醇,滋補養身
    在我們農村,過年的時候很多人都要自制糯米酒,除了可以直接食用,甜酒還可以當做炒菜的佐料或者煮湯,比如甜酒雞蛋,甜酒湯圓,都是非常滋補的。農家自釀的糯米酒,口感醇厚甜蜜,常吃能舒筋活絡、強壯體魄。醪糟的製作方法,甜米酒糯米酒農家傳統做法,酒香味醇,滋補養身,非常簡單,小白一看就會,三天就能吃。
  • 1碗糯米,1包甜酒麴,教你做醪糟,做法簡單零添加,酒香味濃鬱
    大家好,我是豆弟煮,一個愛美食的人,每天都用一些家常菜,做出家人愛吃的飯菜!如果你也喜歡美食,我們可以互相把做美食時,積累的經驗分享一下、互相學習,為家人和朋友做出更有營養、好吃的美食!作為一個美食愛好者,每天研究各種各樣的美食,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道家庭版醪糟,醪糟也稱為糯米酒、甜米酒、酒釀等,每個地方的叫法都不一樣,不管叫做什麼,只要知道是什麼食物就可以了!1碗糯米,1包甜酒麴,教你做醪糟,做法簡單零添加,酒香味濃鬱!
  • 椰蓉麵包按這個配方做,麵包鬆軟香甜,口感特別好!
    椰蓉麵包按這個配方做,麵包鬆軟香甜,口感特別好!家裡早餐總得換個花樣吃,麵包隔三差五做一次,孩子喜歡,還營養。今天我要分享一款甜味的椰蓉麵包,這款麵包不但適合早餐,也適合下午茶點,配上一杯牛奶,營養也是極好的,喜歡吃甜食的朋友一定要嘗試。
  • 8旬奶奶做「醪糟」有訣竅,方法簡單,發酵快,酒香濃鬱還很甜
    導語:8旬奶奶做「醪糟」有訣竅,方法簡單,發酵快,酒香濃鬱還很甜。醪糟又叫米酒、酒釀、甜酒等等,很多地方的叫法都不一樣。但是都是用糯米發酵得到的一種美食。味道酒香濃鬱還帶甜味,就連不會喝酒的小孩子都會喜歡這個味道。現在會做這個醪糟的人也是越來越少了,大家都去外面買。
  • 騷壇汨江風 ●《甜酒謠》●甜酒子香哦,甜酒子甜
    揭開透明薄膜時的難忘 甜   沁入心扉甜   成全了舌尖酒   憶起流年惜  丟失了寒暄 再次端起了瓷碗唇齒品嘗你的清軟甜  依然是那麼的甘甜只是沒了您的味道 即使加糖 接住一聲甘甜略帶惆悵口對著心,心對著口春雨夏陽,綠野的波濤情不知所起,回聲嘹亮 一聲長長的吆喝陳年往事被喚出從學校大門往西上街五分錢硬幣捏出了水換得一根甜酒籌甜酒在舌尖上舞蹈 每逢過年時節從棉絮裡端出捂得緊緊的臉盆
  • 好吃 | 媽媽的甜酒
    小時候,我媽總會在過年前半個月,開始準備甜酒。做甜酒最重要的是「酒麴」,吾鄉叫「甜酒藥子」。遇上不忙的時候,她會有閒情自己做「甜酒藥子」,就是在一年中的農曆七八月,到鄉下去採竹葉草、鐵馬鞭等十幾種花草。據我媽說,只有那個季節的花草,才適合做藥子。鐵馬鞭別名紫頂龍,在夏秋交替的田野、鄉野哪哪都是。它淡紫色的碎花,一般成串地開,穿插在一望無垠的綠野之上,當微風淌過,禾動花藏,仿佛金色稻浪中的紫色長龍,叫紫頂龍也算是貼切。把花草採回家後,要曬乾,然後搗碎。
  • 艾汐媽菜譜———甜酒(甜酒衝蛋)
    甜酒,在我們邵陽老家,臘月時家家戶戶都會釀一大缸,過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甜酒湯,來客人拜年也是人手一碗。
  • 暖冬的美食—窩窩醪糟雞蛋
    下班後與家人團座茶几前,品茗聽雪,茶香氤氳,而略感飢腸轆轆之時,母親遞上一碗兒時最愛吃的醪糟雞蛋,半口下去,暖心驅寒,倍感溫暖……手捧一碗醪糟雞蛋,暖暖的它,美美的甜,沁人心扉的酒糟醇香不禁讓人想起一個品牌和雞蛋的故事……醪糟是用糯米加酒麴釀造的米酒 ,有著天然的糧食和窖酒的醇香,
  • 天津叒上《舌尖3》啦!老味兒點心鋪,用最老實的手藝做點心!
    而在自己開店之後就更是用最老實純粹的手藝做著點心!老爺子至今仍然堅持麵粉在使用前必須細篩兩遍,諸如此類的細節形成了祥禾別具一格的風味…▼核桃酥這種各地都見得到的點心卻偏偏在祥禾餑餑鋪變得更好吃了~老掌柜強大的手藝
  • 不一定要去張醪糟,肖家河的手掐醪糟粉子,通宵不打烊.
    【你的飯友「成都美食」,叫你吃午飯了
  • 才知道,醪糟做法原來這麼簡單,不長黴不發毛,以後別再買了
    因為釀製的工藝非常簡單,味道香甜醇美,酒精含量很低,深受人們喜愛,北方人常常會在夏天的時候用糯米製作甜米酒當成飲料食用,還常常和其他食材搭配,比如武漢人常常將甜酒和雞蛋煮在一起變成蛋酒,又或者是重慶人喜歡用甜酒來煮湯圓或者是餈粑,不管哪種做法都能得到食客們的喜愛。才知道,醪糟做法原來這麼簡單,不長黴不發毛,以後別再買了 。
  • 700+㎡的天津老味兒餐廳,兄弟齊心傳承父親手藝!還原老天津衛傳統的味道!
    一口回到小時候的天津老味道。
  • 黑糯米甜酒釀:營養好顏值高,還簡單易做,快來一起釀甜酒
    我們那裡的甜酒釀,別的地方也叫酒釀,米酒,甜米酒,四川人稱為醪糟的,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東西,糯米蒸熟或者煮熟,晾涼,混入酒麴,再經過一定的時間發酵而成
  • 終於找到你!30年古法手作甜酒釀,開壇就賣光!
    他們家的酒釀特色小吃品類多、分量足、味道正宗,是記憶中小時候才有的味道, 釀造技術傳承自家奶奶幾十年的老手藝,附近的街坊鄰居都找老人做醪糟,與超市裡賣的完全不同,甘甜中帶著自然發酵酸味,清新又濃烈;
  • 洛陽人過年必做的20件事,全部做完就過年啦!
    這18件事,可是老洛陽人過年的「傳統節目」,少一件都不行!趕緊對照打勾行動起來,一件件做完就過年啦!
  • 天津特色美食之「貴妃餅」,你不想嘗嘗嗎?用最老實的手藝做點心
    天津特色美食之「貴妃餅」,你不想嘗嘗嗎?用最老實的手藝做點心區區一個餑餑,能有那麼好吃?小編想說,沒吃過祥禾餑餑,都不算吃過真正的饅頭。「餑餑」,滿語裡是糕點的意思。取這樣一個復古的名字,是因為祥禾的點心是傳承了清朝宮廷糕點的老派手藝,結合南派糕點的多種技法而成。
  • 一款帶酒香的冰糕,奶油裡面加醪糟,味道很獨特
    一款帶酒香的冰糕,奶油裡面加醪糟,味道很獨特 很多人喜歡吃冰激凌,各種冷飲確實是很吸引人,尤其是現在天氣越來越熱了。冷飲除了花錢買之外,其實還可以自己做,只要準備好冰糕模具就可以了,超市裡面會賣各種冰糕的模具。
  • 快過年了,媽媽教我做傳統蘿蔔糕,軟糯鮮香,特別適合老人小孩吃
    快過年了,媽媽教我做傳統蘿蔔糕,軟糯鮮香,特別適合老人小孩吃!印象中,我記得小時候過年,我的外婆都會做蘿蔔糕、馬蹄糕之類的糕點,當時品嘗只顧著說好吃,卻從沒起心動念想學著做,等到外婆去世多年,再想吃,卻只能在回憶裡品味、徒留遺憾。
  • 【傳統手藝】22年堅守傳統爆米花製作丨時光的味道
    【傳統手藝】講述您身邊的手藝人,盼您投稿!  說到爆米花,想必能勾起不少人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