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食物中毒,濱海一牛羊肉店老闆涉嫌經營添加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

2021-01-18 每日新報

昨天記者從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了解到,為貫徹落實《市場監管總局 公安部 教育部 農業農村部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開展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的通知》要求,天津市市場監管委聯合市公安局、市農業農村委等相關單位,堅持「查源頭、破網絡、擒主犯」辦案要求,加強行刑銜接,加大執法辦案力度,嚴厲打擊食品生產經營環節違法違規行為。在此曝光一批關注度高、代表性強的食品安全典型案例。

案例1:張某某涉嫌經營添加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食品案

2019年10月,接群眾舉報稱其從濱海新區某牛羊肉店,購買了一隻活羊,宰殺食用後出現多人食物中毒症狀。濱海新區市場監管局立即同新區農業農村委等相關部門對張某某經營的牛羊肉店進行突擊檢查。經檢測中毒人員食用的羊肉中含有「克倫特羅」成分,新區農業農村委通過對張某某圈養的196隻活羊進行檢測,在44隻羊尿液、一處羊飲水槽檢出「克倫特羅」呈陽性。目前該案已移交公安機關,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案例2:繳某某快餐店未經許可從事網絡餐飲服務經營案

2019年5月,河西區市場監管局接到舉報反映位於利民道的一家驢肉火燒店銷售自製酸梅湯,涉嫌超範圍經營。經核查,當事人持有有效營業執照和食品攤販備案證明,自4月起在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從事網絡餐飲服務。截至案發時違法所得共計1737元。當事人上述行為違反了《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四條的規定,依據《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對當事人給予行政處罰沒收違法所得1737元,並罰款50000元。

案例3:朱某某食品店涉嫌製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案

2019年1月,河北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日常檢查中發現一經營自製燻雞、燻排骨的商戶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亞硝酸鈉。河北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屬地公安部門開展檢查,並將樣品送天津市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研究院檢測。經檢測,燻雞、燻排骨亞硝酸鹽項目不合格,朱某某涉嫌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於2019年8月29日被天津市河北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7000元。

案例4:某課外培訓學校涉嫌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從事食堂餐飲經營案

武清區市場監管局接到群眾舉報,反映一校外培訓機構存在無《食品經營許可證》為學生提供用餐服務的行為。經查,該培訓機構已取得營業執照和《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但存在為學生及代課老師提供集體用餐行為,依據天津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二十二條之規定,於2019年10月16日立案,目前已調查終結,下達處罰決定書,罰款7.5萬元。

案例5:孫某某生產豆製品「黑作坊」案

東麗區市場監管局接舉報,稱天津市東麗區大畢莊附近有黑作坊加工豆製品。執法人員立即到現場檢查,確認了當事人在未取得營業執照和食品生產許可的情況下,生產加工豆製品的違法事實,貨值金額530元。當事人的行為違反相關法律,給予沒收違法所得4.8元,沒收違法生產的食品和用於違法生產的工具、設備、原料、食品添加劑,罰款100000元的行政處罰。

新報記者 郭曉瑩

新媒體編輯 王妍

相關焦點

  • 添加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觸犯刑法
    同年3月1日,區、鎮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同公安機關開展收網行動,現場抓獲26名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的犯罪嫌疑人,並查封扣押了甲醛溶液87瓶和涉嫌添加了甲醛的鴨腸400多斤。 同時,大瀝鎮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檢驗機構對現場查獲的鴨腸半成品、成品、浸泡溶液等進行抽樣檢驗。檢驗結果顯示,除鴨腸原料外,浸泡液以及經浸泡的鴨腸半成品、鴨腸成品等均檢出含有甲醛成分。
  • 權威案例解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食品健康安全#疫情期間,百姓對保健食品及減肥產品很感興趣,電商也大力推銷各類產品,個別產品含有禁止生產和銷售成分,本文從主觀明知的認定及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認定論述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判案規則。一、銷售明知含有藥物成分的減肥保健食品涉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 ...銷售者在生產、銷售食品時摻入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構成生產...
    、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裁判要點】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食品衛生管理法規,故意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為。
  • 腎上腺素和阿託品不屬於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中有毒、有害物質
    腎上腺素和阿託品不屬於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中有毒、有害物質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
  • 最高法:地溝油按「摻入有毒非食品原料」定罪
    原標題:最高法:「地溝油」將被列為「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定罪  人民網北京5月3日電(記者 仝宗莉) 今日15時,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
  • 通州法院案例:通過微信銷售含有他達拉非的果蔬粉,犯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
    本院認為,被告人劉某某與他人共同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其行為構成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依法應予懲處。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劉某某犯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指控的罪名成立。被告人劉某某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依法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全部犯罪處罰;其到案後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系坦白,依法可以從輕處罰。
  • 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罪是如何規定的?又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食品衛生管理法規,故意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行為。也就是在食品加工中摻入了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
  • 「涼茶添加西藥」有人獲刑也有人無罪,有店主稱成本低收益高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梳理發現,近幾年廣東地區審判了多起涼茶中添加西藥的案件,均被指控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但因涼茶中添加的藥物多為非處方藥,不屬於刑法規定的「添加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多數判處一年以內有期徒刑。
  • 安吉公安破獲跨省特大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今年7月份,縣公安局環境偵查大隊在偵辦一起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中,經過對查獲的「三無」產品「享瘦」減肥膠囊進行鑑定,該減肥膠囊中含有國家明令禁止添加的「西布曲明」成分。   為了摸清該減肥膠囊的來龍去脈,縣公安局成立專案組對此案開展立案偵查。先後抓獲涉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嫌疑人謝某、李某、江某、陳某、胡某5人。
  • 南通中院案例:銷售含有西地那非、他達拉非的性保健品516元,犯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
    三、被告人黃某銷售有毒、有害食品部分2017年7、8月份至2018年3月份期間,被告人黃某從被告人蔣某某處購進「金偉哥」、「虎虎生威」、「蟲草鹿鞭王」等性保健品計12盒,明知是有毒、有害的性保健品而放置在其經營的位於南通市通州區二甲鎮轉盤北邊、二甲鎮袁灶老十字路口南邊以及先鋒街道富鋒路與青年路路口南的三家成人用品店的無人售貨機內,以125元/盒或128元/
  • 鄂爾多斯破獲特大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查獲涉案原料3.16噸
    近日,鄂爾多斯達拉特旗公安局通過縝密偵查,多方調查取證,歷時3個月,成功破獲一起涉案金額巨大的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搗毀生產、存儲窩點4處,查扣制假生產設備4套,查獲生產原料、半成品、成品等約3.16噸。
  • 添加硼砂蒸粽子 早餐店老闆獲刑
    央廣網廣州6月12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陳虹伶 陳怡成)近日,韶關市湞江區人民法院審結一宗生產、銷售有毒、有害粽子案,被告人黃某因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五千元。
  • 毒「牛百葉」將一家人送進監獄,媽媽、妹妹被抓後,哥哥又繼續……
    下面我們來看下此前新聞回顧  在海口東門市場經營兩個檔口鋪面,賣牛百葉及乾貨的溫婷(女,海口人,46歲,初中文化)被判刑了。她所賣的牛百葉是她75歲的老母親林婉霞和工人吳強盛一起用甲醛、過氧化氫等泡出來的。母女倆同堂受審,雙雙獲刑,為其打工的吳強盛也獲了罪。【詳細】男子溫某瀚明知妹妹產銷有毒牛百葉獲刑仍效仿.
  • 關於嚴厲查處違法添加罌粟殼等行為的公告
    關於嚴厲查處  違法添加罌粟殼等行為的公告  罌粟殼是一種非食用添加物質,國家嚴禁非法供應、運輸、使用加罌粟殼等有毒有害物質。為進一步嚴厲打擊餐飲服務、食品加工環節違法添加罌粟殼等有毒有害物質的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我區從即日起將以火鍋店、燒烤店、麻辣燙店、麻辣香鍋店、集體配送單位和調味生產加工企業為重點,以美食街、宵夜城和校園周邊為重點區域,開展嚴厲查處餐飲服務、食品加工環節違法添加罌粟殼等非食用物質專項整治行動,特通告如下:  一、嚴禁任何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和個人買賣和加工銷售罌粟殼、罌粟籽調味品
  • 已被認定有毒有害!【重要通知:夜航深度今晚重拳來襲】
    >已被檢測認定為有毒有害食品!經過一個多月的摸排,辦案民警順藤摸瓜,掌握到為該公司代工生產有毒咖啡產品的為位於花都區的古×威食品加工廠。8月9日,越秀區公安分局多警種聯動,兵分兩路實施抓捕行動。一路民警對潔×美公司展開行動,現場抓獲犯罪嫌疑人鍾×清等4人,並在其倉庫查獲非法添加西藥成分的品牌咖啡約5000盒、蜂蜜 3200支,以及非法添加酚酞的減肥茶約1000盒、原料粉末1000多公斤、生產工具及銷售單據等一批物品。
  • 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使用禁用農藥……6起典型案例被通報
    1、德州市夏津櫻花調味食品廠未經許可從事食品添加劑生產活動及生產經營標籤不符合規定的食品添加劑案德州市市場監管局對夏津櫻花調味食品廠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當事人未經許可從事食品添加劑生產活動,同時生產的食品添加劑的標籤不符合法律規定。
  • 食品生產添加有毒物質 商家獲刑半年並罰金
    但在這個特別的日子 不得不說一些商家為了牟利不擇手段 甚至在食物裡加點有毒的「料」 吃多了會中毒!!! 沙縣一名商家因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 被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並處罰金3000元!!!
  • 朋友圈售賣有毒有害減肥藥 四名微商獲刑
    近日,定遠縣人民法院以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分別被判處曹某敏等4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五年至有期徒刑二年不等的刑期或宣告緩刑,並處相應罰金。名為「瘦身糖果」,實為「毒害食品」2018年,偶然的一次機會下,被告人曹某敏在微信朋友圈中接觸到「纖so強效壓片瘦身糖果」。
  • 夫妻保健品店賣有毒有害「偉哥」被訴訟,男子獲刑還要十倍賠償
    16日據山東省人民檢察院通報,由平度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於某某涉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日期開庭,該案是2020年青島市首例開庭審理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據悉,2016年7月份以來,被告於某某在自家經營的夫妻保健品店內,通過非正規途徑購進「精品偉哥」「黃金偉哥」「美國藍金」等十餘種保健品對外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