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讀《白鹿原》,通透朱先生。」君子慎獨!

2020-12-21 碰詞兒客

《白鹿原》開篇第一句:「白嘉軒後來引以豪壯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女人。」引以為「豪壯」是後來的事情,而當時,白嘉軒卻虛無得很吶!有多少後來的豪壯,就有多少當時的虛無。

先是接連死了四個老婆,接著又死了爹,再接著又死了兩個老婆。禍不單行在白嘉軒這裡,不是成雙成對,而是成排成串;是禍的最高級別,被死亡奪妻、奪父。

可以想像院子裡的悽涼。三進房屋的四合院裡只住有三個人:上房裡屋的母親白趙氏、廈房裡的白嘉軒、馬號裡的長工鹿三。死氣沉沉,空寂得令人窒息。如果沒有母親的一聲咳嗽,整個院子裡無一絲聲響。

被死亡打劫過後的身心不是怕,而是乏。躺在抬走一個又一個僵硬女人屍體的土炕上,白嘉軒既沒有唉聲嘆氣也沒有難過,他只是感覺到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手足輕若紙片,渾身沒有力氣,一陣風就可以把自己無聲無響隨便吹到一個犄角旮旯裡去。世事虛渺,於自己有何掛礙?

但不能說絕望。因為不絕望,鄉土名醫正值壯年的冷先生出場了。醫生本就冷,冷醫生更冷,比他爹老冷醫生還冷。入患者家屬眼中,冷醫生永遠是一副鎮定自若成竹在胸的樣子;可他不看門樓高低出診,不在佣金上斤斤計較。冷醫生外冷內熱,他以他的熱成就著他的冷。穿著米黃色綢衫、黑色綢褲動彈一下就忽悠悠抖的冷先生被請到了白嘉軒家中,可他沒有治好老漢白秉德的瞎瞎病。醫不治絕症,事不過三,冷先生治療兩次後便主動離開。

因為不絕望,鄉土上專門捉鬼的法官「一撮毛」 給請到家裡為撞見鬼的第六房女人驅鬼。法官隱姓埋名,神秘在鄉土,如同他那顆長著一撮尺餘長黑毛的黑痣神秘在左腮。布下天羅地網,施展法術,捉妖在瓷罐,煮死焙乾於滾鍋。從此果不鬧鬼,但第六房女人變得一蹶不振,不久氣絕。

終於,姐夫朱先生登場了。本意是打算去請陰陽先生看家宅、墳地風水的,可茫茫雪野一株異卉的發現,使白嘉軒取消了這個打算。家藏藥書《秦地藥草大全》探尋未果,他想到了姐夫朱先生,不禁一悅。如果說小說文本中凡有白鹿描寫出現的地方,都隱藏著作者對白鹿精魂的思考;那麼朱先生無疑是一個白鹿精魂的代表性人物。文本中能展現白鹿精魂的人物有很多,朱先生是獨特的一個。

作為白鹿精魂的代表性人物,朱先生只能生活在秦地,換換地方,他的渾重的口音以及家妻自製的青衫青褲青袍黑鞋布襪的服飾都被學人拿來玩笑。唯一的一次應邀南方講學,鬧得不歡而散。朱先生渴望闡述關中學派渴望溝通南北學界,可吃酒玩耍的流俗接待使他三天不到就煩膩不振。物質的山水無非小橋流水亭臺樓閣,大同小異;他真心渴望的是早讀午習的學人生活,是人文高峰的登攀。同仁誤他,以為離家日久思念眷屬,帶他入煙花樓。朱先生怒不可遏,拂袖而去。

一直到回到關中,一氣兒登上華山頂峰,朱先生才把心中的一口氣籲將出來。踏破白雲萬千重,仰天池上水溶溶;橫空大氣排山去,砥柱人間是此峰。那砥柱人間的何嘗不是朱先生本人啊!面對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他立志著書立說大聲疾呼,以正世風。同道中人都沉湎於遊山玩水飲酒作樂,而他卻「君子慎獨」,險峻如華山。

「慎獨」按字面分開來解:慎是小心謹慎,隨時戒備;獨是獨處,獨自行事。合在一起的字面意思:不靠外人的監督,嚴格控制自己的欲望,在獨處無人注意時,自己的行為也要謹慎不苟。

《中庸》首章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慎獨是儒家修行的最高境界,可做好多闡述的。

還是回到朱先生身上吧。慎獨的人註定孤獨,自古華山一條路,慎獨的人走著自己的路,攀登著自己的攀登。當因父喪科舉止步會試赴京,賞識他的陝西巡撫方升不但保全了他的功名,還欲委以重任。公文往返六七次,堅辭不就。巡撫親自登門,朱先生一個比喻表達了志向。對於一個渾身麻痺的患者,需要的不是一隻手或一隻腳,而是靈丹妙藥。用巡撫批給的銀餉把年深日久的「四呂庵」修繕一新,推掉大殿內四尊神像,把巡撫親筆的書院牌子架上門首,朱先生恢復並開辦起了「白鹿書院」。

和尚有寺廟,道士有道觀,先生有書院。對於普通人來說,住進這裡面的人都不普通。不普通的人入普通人的眼中是佛是仙是神聖。鄉土流傳著朱先生神聖一樣的預言故事。這樣的故事可能令那些為名為利故弄玄虛的和尚、道士以及文人們驕傲、招搖,卻令朱先生無奈、苦笑,甚至悲哀。超越普通人,成為一個聖人就已不錯,變成神聖,大可不必。

文本借妻弟白嘉軒的口吻給讀者傳達了這樣一種聖人觀。這些觀點對今天許多普通人來說,仍能起到振聾發聵的作用。

「凡人們絕對信服聖人的聖言而又不真心實意實行,這並不是聖人的悲劇,而是凡人永遠成不了聖人的緣故。」

「凡人永遠也看不透眼前一步的世事,而聖人對紛紜的世事洞若觀火。」

既然選擇了教書育人,也就選擇了安貧樂道。白嘉軒眼裡朱先生的生活,普通人無異:紅豆小米粥,摻著扁豆面的顏色發灰的蒸饃,裹拌著幾滴香油的細細的蘿蔔絲。唯一可能不同的是,飯畢,他要嘬一撮幹茶葉,消除口裡的異味。

但白嘉軒眼裡朱先生的書房,不同於那些字書條幅掛滿牆壁的文人學士,四面牆壁,不見一幅水墨畫或一幀條幅,只有西山牆上貼著一張用毛筆勾書的全縣地圖。

一個不掛其它,只把一張鄉土地圖掛在書房裡的知識分子,無疑要砥柱此地身為峰!

一個不掛其它,只把一張鄉土地圖掛在書房裡的知識分子,無疑要慎獨拔地凌絕頂!

相關焦點

  • 君子慎獨,知行合一
    君子慎獨,唯安然自處,方得人生的愉悅。有清風,有澄月,獨坐幽篁裡,鳴琴復長吟。
  • 《白鹿原》:罌粟花遍布白鹿原,白家靠此翻身,朱先生奉命除惡果
    話說電視劇《白鹿原》四至七集主要講述了白鹿原上的交農事件,以及白嘉軒如何被救出獄和如何當上族長等等的故事。可以說,這幾集的故事節奏比較緊湊,也算是激起了整部電視劇開頭部分的幾個小高潮。然而,在看完這幾集後,我則在想這麼一個事,那就是:白嘉軒到底是怎麼實現資本的原始積累的?
  • 名著金句撈,《白鹿原》中我最喜歡朱先生和白嘉軒,及21個金句
    這一次,我讀完了陳忠實的《白鹿原》。書中人物立體而生動。書中,我個人最喜歡的人物是朱先生,其次是白嘉軒。朱先生智慧超群,具有超級洞察力,看人看事入木三分。先說朱先生朱先生常說一句話:「房是招牌地是累,按下銀錢是催命鬼。」白嘉軒領悟了這句話,也活的通透了許多。朱先生是那種每次眾人遇事疑難不能決時,他總是能隻言片語點醒夢中人。
  • 廣播劇《白鹿原》第一百六十三集:白嘉軒仁義留長工 朱先生盡職...
    由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陝西省廣播電視局和中共西安市委宣傳部指導的200集大型廣播連續劇《白鹿原》,正在喜馬拉雅FM強勢熱播!目前,播放量已過10萬。  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獲獎長篇小說《白鹿原》自問世以來,已陸續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話劇、舞劇、秦腔等多種藝術形式,掀起一次又一次《白鹿原》熱,但廣播劇形式一直空缺。
  • 《白鹿原》四、白嘉軒修建學堂,鹿家態度不明,朱先生跪拜白嘉軒
    他將村裡的人分為兩支,族長老大所在的一支姓白,老二所在的一支姓鹿,因為他們所在地名叫白鹿原,村子要佔盡白鹿原的全部吉祥,並將村名改為白鹿村。令族長由長門白姓的子孫承襲下傳,白嘉軒便是族長白姓的這一支,他的父親去世後他便順理成章得繼承為族長。話題有點扯遠了,繼續說白嘉軒建學堂的事。白鹿村還有一個大家族便是鹿家,凡是族裡的大事都要經過兩姓的長門同意,翻修學堂這種大事白嘉軒需要與鹿家長門。
  • 長篇小說《白鹿原》內容簡介
    《白鹿原》(圖片來源:資料圖)陳忠實的長篇小說《白鹿原》,以陝西關中平原上素有「仁義村」之稱的白鹿村為背景,細膩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一個家庭兩代子孫,為爭奪白鹿原的統治代代爭鬥不已,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話劇;巧取風水地,惡施美人計,孝子為匪,親翁殺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內戰,白鹿原翻雲覆雨,王旗變幻,家仇國恨,交錯纏結,冤冤相報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陣痛中顫慄。白嘉軒後來,引以豪壯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女人。
  • 消失的「白鹿原」,豆瓣都9.2了不該如此慘澹
    也有人說一集停播是一種營銷策劃手段不論如何,復播之後的《白鹿原》躲過了《人民》,卻撞上了《歡樂頌2》它的話題度依然不高,收視有些慘澹。不過魚叔看了幾集,覺得這部劇還是應該推薦給大家——白鹿原改編自陳忠實的同名小說。小說已經問世20多年了,2012年曾被改編成電影,當時還引起了熱議。
  • 電影《白鹿原》為什麼沒有抓住陳忠實的精髓
    著名作家陳忠實先生近日去世,《白鹿原》是他的名著,曾被王全安改編成電影。《白鹿原》上映前,王全安說這是中國「最難拍」的電影,為影片遇到的種種問題尋求解脫。 陳忠實先生改編《白鹿原》這樣的小說當然是困難的,這部小說因含有太多獨一無二的內容,而讓其電影改編成為令人注目的特例。
  • 慎獨是內心深處的修行
    慎獨是我國古代儒家倡導的修身方法,見於《禮記·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有君子之德的人,即便在獨處時,也會慎重行事,檢點行為,不會因沒人注意而做有違道德之事。慎獨是中國人的千年修行,是一種至高的人生境界。
  • 《<中庸>真諦》·慎獨與赤子之心
    第三章 性命之學的其它關鍵詞☛要義一:慎獨與赤子之心今天受過哲學邏輯訓練的,多半會指責《中庸》這句話中的兩個表示因果關係的轉折處顯得莫名其妙:「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 個人修養的最高境界——慎獨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慎獨並非追求空間上的獨居、獨處,而是追求心理、人格上的卓爾不群,不同於外在的功利目的,它追求的是一種內在的精神境界。「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惡,而不能實用其力,以為善去惡,則謂之自欺。方寸之自欺與否,蓋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獨知之。」一個人要自修,就要養心,而要養心要寡慾,更要內省。「馳逐於外,修治於內」。
  • 小說《白鹿原》的精髓到底是什麼?
    《白鹿原》可以說是一部說不盡道不完的作品,這就是好作品,有無限的可能性,也就是那句庸俗的話語,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白鹿原》可以讓我們看到很多,要說精髓,那可不是一兩句話就能概括的。首先這是中國近百年歷史的描述,不得不佩服陳忠實先生的偉大,通過白鹿兩家幾代人的發展,就說盡了中國近百年的激蕩歷史,陳先生巧妙,裡面設計了各種各樣的人物,皆代表著不同的意思,或多或少,朱先生似神仙,能預知前後事情,這是多麼神妙的,不可不說,其中也有著中國式的魔幻色彩,朱先生其實就是道家的人物,逍遙自如,隨萬物生生死死,最後朱先生頭髮鬍鬚全部白了,真像那隻一閃而過從原上跑過的白鹿
  • 慎獨(經典!)
    4慎獨慎獨,是面對美色的坐懷不亂,是面對金錢以不貪為寶,是面對不義之財以不佔為本。
  • 陳忠實去世,從此世間再無白鹿原
    最終他拜在朱先生門下,只想「念書求知活得明白,做個好人」,被處死前瞅見人群中的白嘉軒,垂下頭去,一滴一滴清亮的淚珠兒掉下來。朱先生親自推倒了白鹿書院中的四位神像,一身青衫青褲青袍黑鞋布襪,皆出自賢妻的雙手。他按著血印吟誦「王師北定中原日,捷報勿忘告先生」,聯繫著其他七位老先生發表抗擊倭寇的宣言,為黑娃算盡平生最後一卦。
  • 劇評《白鹿原》之4:炮灰似的碎片
    只有白靈,活出了白鹿原女人們想像不到的光景——她竟然有得選。什麼才是自己的人生?有得選的人生,才是自己的人生。白鹿原上的女人們甚至男人們的人生,大都沒得選,最大的幸福也就是把沒得選的人生過得順眼一點順利一點順心一點而已,除了個人的努力,還得看運氣。比如秋月秋水姐妹倆,在她們年幼的時候,冷先生、白嘉軒、鹿子霖三人坐一起一嘀咕,她們的人生就成定局。
  • 電視劇《白鹿原》:既真實又冷酷的人性細節
    朱先生是個儒生,也是白嘉軒的姐夫,是那個亂糟糟的白鹿原上的一股清流,他是聖儒。俗話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朱先生貧窮一生,卻一生深明大義,鐵骨錚錚。他死的時候,有這樣一段描述:朱先生站起來問:「剃完了?」朱白氏欣慰地舒口氣,在衣襟上擦拭著刀刃子說:「你這頭髮白是全白了,可還是那麼硬。」朱先生意味深長地說:「剃完了我就該走了。」
  • 讀《白鹿原》:把命運寫在大地上
    這句話是巴爾扎克說的,但我記住它是因為《白鹿原》的開篇選用的就是這句話。《白鹿原》是九十年代的中國文學的一個驚喜,放在更長的時間跨度裡,它也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的一個重要收穫。撇開茅盾文學獎的殊榮不談,它的成就不遜色於我們所能耳熟能詳的任何一個作家的任何一部長篇小說,它的價值已經用茅盾文學獎驗證,但它的傑出又遠遠不至於茅盾文學獎。畢竟還有很多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也不過是曇花一現,悄無聲息的。
  • 咪蒙與「時尚先生」真是個謎
    @闌夕按理來說,像是咪蒙這樣善於通過寫作表達帶動情緒的人,應該對於輿論市場具有相當準確的判斷,但是每次試圖進行個人PR的時候都會翻車,只能說是「當局者迷」。這麼感慨的原因,是看了咪蒙找「時尚先生」寫的一篇深度自白:「咪蒙不再製造咪蒙」。
  • 夜讀丨慎獨:坦坦蕩蕩才是自在人生
    「慎獨」一詞,出自秦漢之際儒家著作《禮記中庸》一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所謂慎獨,就是在別人不能看見的時候,能慎重行事;在別人不能聽到的時候,能保持清醒。最隱蔽的東西往往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品質,最微小的東西同時最能看出一個人的靈魂,而慎獨說到底其實就貴在這三個「如一」。言行如一,為情操《論語為政》中有這樣一段對話,子貢問老師孔子怎樣做一個君子,孔子告訴他:「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先做好自己想說的,再把它說出來。
  • 《白鹿原·黑娃演義》震撼歸來!邀您玩穿越、逛劇組、看自己演的大電影……
    如果說家教匠氣傳承打造出白嘉軒這個最正統儒家文化的捍衛者那麼黑娃則是最通透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