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電影拼出「中國速度」製造業內「奇蹟」

2020-11-06 中國網

《我和我的家鄉》主創海報

《金剛川》中拍攝「人橋」現場。

決勝時刻》拍攝周期只有81天;《金剛川》8月開機,10月23日上映;《一點就到家》開拍到上映,不到3個月;《中國機長》3個多月搭建出一架飛機。

作為一部大製作的戰爭片,《金剛川》製作效率令人不可思議。回顧近十年,幾部重要的中國主旋律電影都創造了「中國速度」的拍攝奇蹟,而這些奇蹟正是建立在中國電影日益工業化的流程和技術基礎之上。可以說是日漸成熟的中國電影工業體系幫助了主旋律電影取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而主旋律電影也在另一個層面重構著中國電影市場。正是有了這些強大基礎和中國電影人不懈的拼搏努力,我們的電影市場才得以在近十年的時間裡,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不斷通過「中國速度」創造出《建國大業》《決勝時刻》《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和《金剛川》等票房口碑都獲得成功的主旋律影片。

新京報採訪導演黃建新、張一白、劉偉強、許宏宇,編劇張冀等以上主旋律影片主創,從這些影片的立項、劇本創作、勘景道具準備、演員建組、拍攝、後期製作等重要環節的展示乃至上映後的感悟,傾聽他們創作「提速」背後的艱辛與成功經驗。

立項

立項是電影製作的重要環節,相當於是前期作業,不但要確認電影劇本(梗概)審查通過,還要確認拍攝地點和演員等。如果這個環節就開始時間緊張,將會增加整個項目的製作難度。

保證完成任務

2020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紀念日,電影《金剛川》的上映日期是10月23日。據國家電影局的備案顯示,影片《金剛川》今年3月份才拿到了拍攝許可,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該片直到8月才正式開拍。

今年6月底,導演管虎與曾擔任過影片《八佰》的軍事顧問和策劃趙寧宇再次合作。他們見面後各自盤算可行性後,管虎告訴趙寧宇「我覺得這個事情能成」,趙寧宇聽完想了想,回應他「我覺得這個事也能成」,話畢,他們就各自回家準備開始工作。那種「一拍即合,做就是了」的爽快至今讓趙寧宇記憶猶新,擺在他面前的是如此緊急的任務,至今都有人問他是出於什麼勇氣接下它,他誠懇地回答:「沒有問題,也從不會猶豫,我保證完成任務。我盤算過實現的可能性,一個月出劇本,拍攝按流程來做,三個導演一人一個月,開機時直接進後期,這樣才足以面世。」

正在熱映的電影《金剛川》在銀幕內外都上演了中國速度。片中,為了保證大部隊在凌晨5點前到達金城,投入最後一場戰役,志願軍們排除萬難通過一座橋。拍攝《金剛川》的電影人也和電影中戰士們使命相同,他們必須在短短幾個月內完成這樣一部戰爭大片的拍攝,時間緊任務重,且必須高質量地完成。面對如此緊張的拍攝周期,導演管虎放棄常規的拍攝敘事手法,與郭帆和路陽合作,三位導演聯合執導一部電影,用不同的視角講述同一個故事。

心裡有遇到「沒底」的時候

2018年12月末,執導的劇集《瘋犬少年的天空》冬天戲份一殺青,導演張一白便從重慶回到北京,那天等著他的任務十分重要、也頗為緊急。回京後,他前往陳凱歌導演的工作室,當時告訴他即將立項製作的是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的獻禮片,他的身份是整個項目的總策劃,還要在其中一個單元進行執導。那天在工作室的還有陳凱歌、黃建新與傅若清,他們分別是總導演、總製片人與總出品人。立項之時,他們很清楚片子要在2019年國慶檔上映,留給他們四個人的時間並不多。當時,張一白坦言心裡還是有點兒沒底:「你在導演身份之外還要肩負很多責任,你也面臨著上映後電影會如何,我以前參與過《奔愛》等這類集錦式電影,歷史上幾乎都沒有成功的,幾個導演拍一個故事,對比觀眾想在影院看一個完整的電影的傳統模式,這樣『反常規』地拍觀眾到底能不能接受。」張一白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分析,他發現這個電影能不能成功主要還是要看電影呈現的質量以及觀眾會對這個作品傾注的感情,另外加之國慶七十周年舉國歡慶的氣氛,還有這些年抖音、快手這類短視頻對廣大觀眾審美的影響,基於此,他認為《我和我的祖國》能成,是有戲的。

「驚心動魄」創造「奇蹟」

2019年3月21日,影片《決勝時刻》在北京香山正式開機,該片講述了1949年中共中央領導人進駐香山,在國共和談破裂的千鈞一髮之際,全力籌劃建立新中國的故事。導演之一是10年前執導《建國大業》的黃建新,談及前後兩部作品的異同,黃建新表示,雖所講故事發生的時間節點有所重合,但無論是敘事方式還是人物塑造,兩部電影在藝術創作上都有所不同。而面對的最大客觀困難,是拍攝周期。

黃建新至今認為《決勝時刻》創造了他導演生涯的一個「奇蹟」。向來笑呵呵的他回想起那段「瘋狂」的創作歲月也感嘆時間實在緊張,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重點獻禮片,《決勝時刻》於2018年10月立項,正式籌備是2019年1月,黃建新透露,整部電影的拍攝周期只有81天,除去轉場只剩下67天,輾轉11個城市連軸拍攝,剪輯只有17天。同時需要修復來之不易的從俄羅斯買來的素材,還要調整音效和特技,最後到出拷貝版本的前兩分鐘還插了一個特效進去,一番「驚心動魄」以後黃建新才正式宣布「差不多了」,這四個字才印證著事情做完。

緊張之下激起火花

2019年底,陳可辛與張冀接到項目,需要拍攝一部關於扶貧攻堅題材的電影。據國家電影局發布的2020年1月下、2月備案、立項公示,張冀編劇的電影《一點就到家》正式立項。隨後,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副董事長在接受採訪時透露,電影《一點就到家》將展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果,有望於2020年國慶檔上映。在一次旅行歸來後,青年導演許宏宇收到了《一點就到家》的故事大綱,他深知這個項目的緊迫,「最初是有點兒沒譜或是沒底、就是一種比較緊張的狀態,但我認為這是一種好的創作狀態。如果所有東西很穩、很有信心,這反而不是我喜歡的創作狀態,有一些緊張感創作者才會能激起創作當中的感覺,如果你太安穩了還是有些太過規矩」。

「我以前拍戲也有一些,但這次(緊張感)有點更嚴重了(笑),不過我覺得在緊張感下能激起更多火花。」《一點就到家》的籌備趕上了疫情的暴發,增加了項目的製作難度,時間也變得越來越短,那時許宏宇困在家裡,讀著這個講述青年人回鄉創業的故事,他對家的理解變了,「家」成為了那個要常回去的地方,最令他感興趣的是當一個城市人進入了一個很原始的環境下收穫的會是什麼,許宏宇迅速地把這個故事與自己的經歷連接,也確立了要去做這個項目的動機。

中國網娛樂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焦點

  • 主旋律電影拼出「中國速度」 製造業內「奇蹟」
    《決勝時刻》拍攝周期只有81天;《金剛川》8月開機,10月23日上映;《一點就到家》開拍到上映,不到3個月;《中國機長》3個多月搭建出一架飛機。  作為一部大製作的戰爭片,《金剛川》製作效率令人不可思議。回顧近十年,幾部重要的中國主旋律電影都創造了「中國速度」的拍攝奇蹟,而這些奇蹟正是建立在中國電影日益工業化的流程和技術基礎之上。
  • 從立項到上映,主旋律電影如何拼出「中國速度」
    創造了「中國速度」拍攝奇蹟的《金剛川》。今年8月開機,10月23日就上映。作為一部大製作的戰爭片,《金剛川》製作效率令人不可思議。回顧過去近十年,幾部重要的中國主旋律電影都創造了「中國速度」的拍攝奇蹟,而這些奇蹟正是建立在中國電影日益工業化的流程和技術基礎之上。可以說是日漸成熟的中國電影工業體系幫助了主旋律電影取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而主旋律電影也在另一個層面重構著中國電影市場。
  • 「中國速度」創造了「中國奇蹟」
    原標題:「中國速度」創造了「中國奇蹟」   換上
  • 首部航空工業題材主旋律電視劇《中國製造》殺青!
    首部航空工業題材主旋律電視劇《中國製造》殺青!我國首部航空工業題材主旋律電視劇《中國製造》於12月9日正式殺青,該劇通過「三代」航空人的故事,全景展現了70年來中國航空工業,從與世界先進國家水平望塵莫及,到望其項背,再到同臺競技的艱辛奮鬥歷程。
  • 玖月奇蹟《中國範兒》:如何駕馭主旋律歌曲
    《中國範兒》作為一首主弦律歌曲,與傳統主旋律歌曲的端莊雄渾不同,它更新潮一點、更俏皮一點。這是一首能代表大家心聲的歌曲,能唱出普通大眾心聲、引起聽眾共鳴的歌曲才具備流傳的條件。加上它新潮的曲風和自由轉換的演奏風格,它的渾然大氣讓聽眾熱血澎湃,而且內心都有認同感。
  • 《決戰中途島》折戟中國,國產主旋律電影讓美國主旋律失靈了?
    如果總結一下的話,可以理解這部愛國主義電影其實是披著主旋律電影外衣的漫威超級英雄電影,或者說是艾莫裡奇的《美國隊長》,還是抗日神劇題材的。01也許是今年國慶檔中國主旋律電影的大放異彩,令觀眾對於美式愛國主義電影的審美趣味和市場前景都有了能夠比較的標的。網上對翻拍版《中途島》頗有微詞,也常常會與最近的國產主旋律電影去比較。
  • 2019年,中國電影的主旋律年
    在剛剛迎來市場改革,國產電影乏人問津,好萊塢電影長驅而入的90年代,沒有人能想到,主旋律商業片這種中國特有的類型,有朝一日可以席捲本土,成為跟《復仇者聯盟》這樣的好萊塢大片相抗衡的國民類型。回看過去的20多年,主旋律商業片這一類型的變遷,背後是中國電影逐步市場化和崛起的過程。
  • 「中國人總是在創造奇蹟」,外國網友聚焦雷神山的奇蹟速度
    中國建設的速度,也震驚了一起「雲監工」的外國人們。我們一起看一下外國網友的震驚與鼓勵:☆武漢新建了醫院,令人振奮的消息!不過可能估計需要半年才能完工吧(這位粉絲如果知道兩所醫院都已經通電的消息,一定會驚掉下巴吧)。☆中國人真的可以做到全世界其他人都無法想像的事情,向你們致敬,這是一份來自印度的愛。☆哇!只有中國可以創造奇蹟,祝福中國圓滿完成這項任務!
  • 奇蹟五十日,中國電影人的「中國速度」!
    「這為影片在國慶檔的強勢上映進一步造勢,也給我們當下的電影市場注入了新鮮的氣息」,張晉鋒評價道。今日影評·一周大事:影院復工50天,電影背後的「中國速度」!「其實,影院工作者做了很大的貢獻,這數字背後體現了中國電影人的中國速度」,張晉鋒毫不吝惜讚美之詞,因為,「這個速度確實值得讚嘆」
  • 「全明星」陣容在主旋律電影中擦出了火花和默契丨業內說
    似乎從這時開始,全明星陣容已經成為主旋律電影的一個固定搭配,近年來上映的幾部主旋律影片也是眾星雲集,《我和我的祖國》有黃渤、吳京、馬伊琍、葛優、張譯等;《我和我的家鄉》有葛優、沈騰、範偉、劉昊然、鄧超等,越來越多的主旋律電影將全明星陣容和強視效製作作為吸引年輕人的手段之一。
  • 主旋律電影叫座又叫好:用商業方式講述中國故事
    中國的主旋律電影自1989年《開國大典》以來,基本形成了「拍抗戰、樹模範」的路子,但隨著近年「主旋律」一詞被頻頻搬上電影舞臺,觀近期中國主旋律電影市場的火爆,不難看到中國主旋律電影一改常態,更多從個人視角切入,卻又不是單純的「樹模範」,
  • 中國主旋律題材影片呈精品化趨勢
    從近十年市場環境來看,主旋律電影發展正進入新階段。2009年以來中影集團投拍的《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建軍大業》「三部曲」,開創了主旋律電影的新模式,其將主旋律題材與現代電影語言、市場化思維的高度結合,時間跨度近10年,平均票房4.1億元(人民幣,下同),也讓廣大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對主旋律電影刮目相看,成為主旋律電影內容創作的新趨勢。
  • 觀察丨主旋律電影迎來香港導演群
    這些年,我確實見證了香港電影的頹勢與局限,而我希望通過拓寬內地電影的題材領域,把香港影人帶回到內地廣闊的市場中來。『主旋律商業大片』是一個我們能夠與香港導演一起成長、拓展的領域。」近來幾部票房表現不錯的主旋律影片都出自香港導演之手,對此,《建軍大業》的監製黃建新卻認為理所應該:「我們從上世紀90年代初合作就已經不分(內地、香港)了,外界卻老在分,我們覺得這不是一回事嗎?
  • 中國第一部能與好萊塢大片抗衡的電影,3年磨礪鑄就一個奇蹟
    2019年初,一部春節檔的電影燃爆了影院,燃爆了中國,甚至燃爆了地球。從那個大年初一開始,中國有了第一部真正意義上能與好萊塢大片抗衡的科幻電影。這部從2016年就開始起拍,磨礪3年、中途幾近猝死又起死回生的巨作,就是《流浪地球》。
  • 600億元年票房:中國成為全球電影市場發展主引擎
    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 400億元、500億元、600億元——中國電影年度票房不斷攀升;《湄公河行動》《戰狼2》《我和我的家鄉》——主旋律電影不斷創造商業奇蹟……「十三五」以來,電影成為我國文化藝術領域和文化產業的重要亮點,中國已成為全球電影市場發展主引擎。
  • 2019主旋律影片放異彩 用商業電影講好中國故事
    原標題:2019主旋律影片放異彩國家電影局近日發布數據,2019年中國電影總票房642.66億元,同比增長5.4%;國產電影總票房411.75億元,同比增長8.65%。據介紹,在2019年國產影片中,主旋律影片精品迭出,創造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 紅色主旋律電影緬懷偉人!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締造者和領導毛主席逝世44周年。在他和數萬同志的領導下中國迎來了一個新紀元彈指揮間、滄桑巨變億萬人民艱苦創業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實現著強國富民、民族復興的百年夢想曾經的輝煌由偉人建造
  • 無論如何,《金剛川》這部特殊的主旋律電影,都將青史留名
    毫無疑問,如此重大歷史題材、適逢今年又是70周年紀念,能如此迅速拍板立項,又能在如此短暫的時間集合業內優質資源,搶灘式拍成,恐怕也只有在「基建狂魔」的中國才能辦到。後來人們才發現,「主旋律電影」不獨是國產特色,歐美也有大量的主旋律電影。
  • 數說「十三五」丨600億元年票房:中國成為全球電影市場發展主引擎
    400億元、500億元、600億元——中國電影年度票房不斷攀升;《湄公河行動》《戰狼2》《我和我的家鄉》——主旋律電影不斷創造商業奇蹟……「十三五」以來,電影成為我國文化藝術領域和文化產業的重要亮點,中國已成為全球電影市場發展主引擎。「十三五」時期,電影人不斷鞏固和完善多類型的創作生產格局,拍攝出一批深受觀眾歡迎的作品。
  • 外媒如何看待中國主旋律影片走紅現象?
    《戰狼2》獲得了商業上的成功,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它打破了眾多票房記錄,包括中國電影最大的單日票房總額。目前它是單一市場上票房第三高的電影,這一成績超過《侏羅紀世界》和《鐵達尼號》。BBC指出,《戰狼2》已經成為一種現象——中國的主旋律電影往往不會引起特別大的反響,但這一認識已經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