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主旋律影片放異彩 用商業電影講好中國故事

2020-12-23 1905電影網

原標題:2019主旋律影片放異彩

國家電影局近日發布數據,2019年中國電影總票房642.66億元,同比增長5.4%;國產電影總票房411.75億元,同比增長8.65%。

據介紹,在2019年國產影片中,主旋律影片精品迭出,創造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春節檔《流浪地球》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暑期檔《哪吒之魔童降世》實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激發了廣大觀眾強烈的愛國熱情。

2019年,中國主旋律電影不斷奏響新的輝煌樂章,題材範圍不斷擴大。主旋律電影不再局限於近現代革命歷史題材,而是在創新敘事和商業運作上不斷進行新的探索。

史上最強國慶檔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聯合藝恩諮詢實施的「中國電影觀眾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重點檔期觀眾滿意度得分保持高位,特別是國慶檔滿意度達88.6分,創下此項調查開始以來的所有檔期滿意度最高分。

2019年的國慶檔被許多人視為史上最強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等多部不同風格的獻禮片交相輝映,贏得了口碑與票房。

以往的獻禮片往往更偏愛波瀾壯闊的史詩題材,動用的都是大手筆和頂級流量。作為新中國成立60周年獻禮片,《建國大業》匯集了當時國內近兩百位電影明星,產生了極大的轟動效應,院線票房可觀,可謂是主旋律電影的破冰之作。

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等獻禮片另闢蹊徑,進行了新的探索。該片避開了宏大的敘事,開國大典、香港回歸這些重大事件不再是影片敘事的主體,而是成了推動影片情節發展的大背景。影片更加強調人與時代的互動關係,從細節處凸顯大情懷。主人公不再是領袖或英雄人物,而是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平凡的人們高貴的閃光點。在七個小故事中,人物性格飽滿,情節生動。

即使是對英雄人物的刻畫,也不再是高大全的塑造,這也是主旋律電影的一個顯著進步,這在《中國機長》中展現得尤為突出。這部影片改編自真實事件,對人物形象的設定更加理性,著重刻畫了機組人員的專業精神以及他們在生死關頭的臨危不懼。平易近人的英雄機長敬畏生命、敬畏職責的態度,讓觀眾們更容易認同和接受。

商業電影奏響主旋律

主旋律是指一切宣揚真善美的文藝作品,在具體的文藝實踐中卻往往被窄化。這種「窄化」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在題材上,容易被窄化為表現革命歷史題材或英雄人物的作品;在藝術形式上,往往限定於傳統的現實主義手法。

主流價值觀的傳播,不僅僅體現在現實主義作品中。動畫片和科幻片同樣也可以納入主旋律電影的範疇,衡量的標準在於影片價值觀能否更加凸顯中國人特有的智慧和文化,彰顯中國精神的魅力和自信。

商業電影主旋律化是一股不可阻擋的潮流,2019年國內院線的爆款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和《流浪地球》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當好萊塢在科幻電影中讓孤膽英雄拯救世界的時候,《流浪地球》則提供了中國人對全球性危機的解決思路。這部影片沒有刻意彰顯主人公個人的作用,而是將人類視為一個命運共同體,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們眾志成城,共同為拯救地球而努力。這正是中國一直倡導的天下為公的集體主義精神,完全不同於美式科幻電影中的個人英雄主義。

《哪吒之魔童降世》塑造了一個充滿反叛精神、不信天不認命的少年英雄形象。電影對傳統神話故事進行了大膽改編,去其糟粕,重新吸納了新時代精神。哪吒由魔丸轉世而來,從小受人歧視,卻最終靠個人的意志改變了命運。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國家和社會日益開放,普通人只要付出努力就能有所作為,證明自己的價值,這正是每個普通人與哪吒的相通之處。電影在主體層面的創新,觸摸到了觀眾內心柔軟的部分,能夠引發人們的精神共鳴。

以上兩部影片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打破了許多人心中「國產動畫片幼稚、科幻片山寨」的固有印象。

講好中國故事

在《地久天長》這部藝術影片中,我們同樣可以感受到主旋律的聲音。過去,一些藝術電影在創作時容易陷入誤區,以晦暗的視角去審視我們過去的歷史和生活。

在《地久天長》中,導演王小帥秉承了「原汁原味呈現歷史變革過程中普通人的寬容和善意」這個創作初衷,將劉耀軍等小人物的瑣碎日常和起伏命運安置在時代發展的大背景之中,反映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變遷。這些平凡的小人物身上的真善美,充滿了撲面而來的生活氣息。也正因為如此,這部影片的男女主角分別獲得柏林電影節和金雞獎的最佳男女主角。

《地久天長》講述了一個關於「失獨」的悲劇故事,如果是平鋪直敘,很容易陷入賣慘的俗套。影片以一個孩子突然的夭折和一個普通家庭的分崩離析開場,又以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和兩家人的和解團圓結束。影片在情緒的表達上十分克制,展現了傳統中國人的家庭觀念和處世哲學。在更加宏觀的角度,我們可以看到流淌著中華傳統文化血脈的普通中國人的特質。

在這部影片的男女主人公身上,我們看到了無數中國人的柔軟、寬容、憐憫和堅韌。這些平凡的人是我們這個社會最重要的底色。《地久天長》裡充滿了對社會變革中人生冷暖的關懷,以及對人性和生命的禮讚。

主旋律電影不僅要有意識形態的宣教作用,還應有精神享受的藝術質感,這樣才能創作出響徹時代聲音、順應社會發展、迎合觀眾需求的主旋律電影。2019年,我們看到了主旋律電影的長足進步。未來,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主旋律電影依然值得我們期待。

2019年全國電影票房前十榜單

國產片8部

影片 年度排名

《哪吒之魔童降世》 冠軍

《流浪地球》 第二

《我和我的祖國》 第四

《中國機長》 第五

《瘋狂的外星人》 第六

《飛馳人生》 第七

《烈火英雄》 第八

《少年的你》 第九

進口片2部

影片 年度排名

《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 第三

《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 第十

相關焦點

  • 主旋律電影叫座又叫好:用商業方式講述中國故事
    而今年的國慶檔有《我和我的家鄉》、《奪冠》、《一點就到家》這些主旋律電影重撐電影市場,主旋律電影真正成為了國慶檔的「主旋律」。在人們的固有思維裡,都覺得主旋律電影難拍,那麼,這幾部主旋律電影為什麼就衝出了人們的思維定勢,以主旋律的基調和內容,成就了一等一的商業大片氣質呢?
  • 2019年,中國電影的主旋律年
    《陽光燦爛的日子》當時的國產片很大部分就是國有製片廠創作的主旋律影片,在市場化改革的初期,電影依然承擔了很大的主流宣傳任務,雖然已經在開始講故事了。比如1996年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的主旋律影片《孔繁森》,拿到當年第八名的票房成績。
  • 2019中國電影為何「風景這邊獨好」?
    前十上榜電影中,只有位居第三的《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和第十的《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兩部續集電影是進口好萊塢大片。主旋律電影為何大放異彩?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主旋律影片,成為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的一抹亮色。
  • 中國影片休斯敦國際電影節放異彩 期待「下一個李安」
    中國影片休斯敦國際電影節放異彩 期待「下一個李安」 2016-04-18 17:30:2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中新社記者 王歡 攝     中新社休斯敦4月17日電 題:中國影片休斯敦國際電影節放異彩 期待「下一個李安」  中新社記者 王歡  被稱為「明星導演誕生地」的美國休斯敦國際電影節,經過為期10天的展映,於17日落下了第49屆大幕。
  • 新商業大片時代,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丨聚焦·北影節
    本篇為專題的第一篇文章——北京國際電影節「內容為王」——講好中國故事,主流電影商業化探索論壇的報導。在電影院全面復工之後,電影市場終於迎來了期望已久的復甦。 8月27日,北京國際電影節「『內容為王』——講好中國故事,主流電影商業化探索」論壇舉行,對於疫情之下,如何提高電影質量,講好中國故事,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 董冬冬:講好故事 做好看的主旋律電影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原標題:長影節「金鹿獎」評委董冬冬:講好每一代的故事 做好看的主旋律電影今天(9月5日)晚上,第十五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開幕,總臺央視記者在開幕前獨家特約本次「金鹿獎」評委之一董冬冬進行訪談。
  • 中國主旋律題材影片呈精品化趨勢
    此後,博納推出的「山河海三部曲」(《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進一步開拓了主旋律商業大片這一新類型。在2019年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的歷史節點上,《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等多部主旋律電影集中爆發,通過平凡人的故事切入來反映時代變革,更能引起觀眾共鳴,也為主旋律電影發展升級奠定了堅實的市場基礎。
  • 中國電影要走出去 就要講好中國故事
    昨日,「金熊貓」國際傳播高峰論壇舉行的電影分論壇上,業內著名出品人、製片人、編劇、學者齊聚,共同探討「講好中國故事 贏得價值認同——中國電影國際傳播之道」,就中國電影「走出去」分享真知灼見。中國電影要把中國故事講得有中國味道曾擔任中影一把手、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的喇培康長期致力於中國電影的對外傳播和中外電影交流,他擔任出品人的《建軍大業》《流浪地球》等影片深受觀眾歡迎。他說:「我個人認為中國電影走出去分兩種形態,一個是商業性,一個是非商業性。
  • 三部主旋律電影燃爆國慶 論口碑拼票房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部主旋律影片不管是題材還是陣容都堪稱「頂配」,因此,今年的「國慶檔」也被稱為「最強國慶檔」。同時,三部影片又贏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那麼,主旋律影片是如何做到口碑和票房雙贏?在講好中國故事的同時,又如何引領文化訴求和消費?在眾多國慶檔上映的新片當中,影片《我和我的祖國》票房與口碑表現格外搶眼。
  • 《決戰中途島》折戟中國,國產主旋律電影讓美國主旋律失靈了?
    01也許是今年國慶檔中國主旋律電影的大放異彩,令觀眾對於美式愛國主義電影的審美趣味和市場前景都有了能夠比較的標的。網上對翻拍版《中途島》頗有微詞,也常常會與最近的國產主旋律電影去比較。這種比較在過去幾年常常見諸報端。當時的評論者認為中國主旋律電影傾向於宏大敘事,卻常常空餘說教,連基本的故事都講不好,沒有人情味。
  • 網絡主旋律電影大膽創新,《中國飛俠》彰顯「京味兒」故事
    但與此同時,青睞玄幻、魔幻、怪獸等題材也讓網絡電影一度走入瓶頸,加上監管的愈發嚴格,網絡電影的題材創新探索已經迫在眉睫。去年《毛驢上樹》的到來,上線4天收回成本,上線10天票房分帳高達840萬。影片得到了《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點讚認可,讓大家意識到主旋律故事,能夠在網絡電影的載體中講好,大眾對扶貧故事也能夠買單。
  • 在國際舞臺講好中國故事
    大熊貓,是中國重要的文化名片。而「金熊貓」,旨在打造成中國影視的一張文化名片。論壇上,嘉賓們面對新的國際傳播格局,以更高遠的視野、更開放的心態、更堅定的自信,探討在國際舞臺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主旋律電影飄紅背後
    2017年,《戰狼2》以56.8億元票房橫空出世,坐穩國產電影票房總榜榜首的位置;2019年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大主旋律商業大片同臺競技,一舉刷新多項票房和觀影紀錄。時間進入2020年,疫情急劇冷凍電影產業的背景下,依然是主旋律電影上演了「冬天裡的一把火」——《我和我的家鄉》《八佰》兩部影片開啟逆勢突圍,聯手獻上約60億元票房,引領中國電影市場成為全球第一票倉。
  • 主旋律電影拼出「中國速度」 製造業內「奇蹟」
    《決勝時刻》拍攝周期只有81天;《金剛川》8月開機,10月23日上映;《一點就到家》開拍到上映,不到3個月;《中國機長》3個多月搭建出一架飛機。  作為一部大製作的戰爭片,《金剛川》製作效率令人不可思議。回顧近十年,幾部重要的中國主旋律電影都創造了「中國速度」的拍攝奇蹟,而這些奇蹟正是建立在中國電影日益工業化的流程和技術基礎之上。
  • 主旋律電影拼出「中國速度」製造業內「奇蹟」
    回顧近十年,幾部重要的中國主旋律電影都創造了「中國速度」的拍攝奇蹟,而這些奇蹟正是建立在中國電影日益工業化的流程和技術基礎之上。可以說是日漸成熟的中國電影工業體系幫助了主旋律電影取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而主旋律電影也在另一個層面重構著中國電影市場。
  • 從2019年國慶檔影片分析中國主流電影形態重構
    內容摘要:2019年國慶期間,獻禮電影創造了有史以來國慶檔期的最高票房紀錄。主旋律與高票房的結合,再次為中國新主流電影提供了堅實的實踐支持。這些影片採用個體化的新英雄形象、強戲劇性和強動作性的正劇形態以及工業化、商業化的大片模式,與近年來被稱之為「新主流電影」的《戰狼》系列、《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智取威虎山》、《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等影片一起,建構了主流電影的當下格局,用中國式大片體現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價值」。其政治意義、美學意義和市場意義都值得研究和關注。
  • 回望2019│科幻、動畫、主旋律類型電影實現重大突破
    除了在票房上佔據年度前三強外,三部電影在科幻、動畫、主旋律類型上各自實現了重大突破。《流浪地球》的價值無疑是開創性的。在此之前,國產科幻電影元年的說法一直被用來當做影片營銷的噱頭,但每每都遭到「打臉」。但這顆倔強的「小破球」,成功在春節檔實現了逆襲,觀眾驚呼:「中國人也可以拍出這樣的硬科幻!」中國電影人終於可以站在世界舞臺,講述屬於自己的太空故事。
  • 《奪冠》《家鄉》……主旋律電影成「主旋律」,國慶檔電影你選哪一部?
    2008年國慶檔票房只有1.7億元,到2019年,總票房已經達到43.8億元,《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部影片貢獻了43.51億元。今年的國慶檔,主旋律電影還能復刻去年的「高光時刻」嗎?與最初相對官方、正統的運作模式不同,孫佳山認為,主旋律電影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就已經出現了相對商業化的運作方式,而在2009年前後,以《建國大業》《風聲》等一系列影片為標誌,國家色彩已經大幅後撤,主旋律電影的製作、傳播開始與商業類型電影深度融合。從2017年開始,主旋律電影的發展進入第四階段,「主旋律商業片」成為中國電影市場一個重要類型。
  • 2020主旋律電影啟示錄
    不管是大到中國經濟的恢復,還是具體到影視行業的重振,都遠好於一季度的普遍預期。 而回顧整年,主旋律無疑成為中國電影市場「復甦」的關鍵詞。從影院復工後點燃市場第一把火的《八佰》,到國慶檔的票房冠軍《我和我的家鄉》,再到正在賀歲檔衝刺的《緊急救援》。
  • 「起碼要把故事講得有中國味道」
    主旋律電影如何「走出去」?  11月12日,2020年「金熊貓」國際傳播高峰論壇繼續在成都舉行,一場電影分論壇圍繞「主旋律電影的商業化策略與海外拓展」展開,解碼主旋律電影如何「走出去」。論壇現場,業內著名出品人、製片人、編劇、學者齊聚一堂,並從各自的角度,聊到怎麼講好中國故事,以及如何讓中國電影在國際上贏得更多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