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電影要走出去 就要講好中國故事
昨日,「金熊貓」國際傳播高峰論壇舉行的電影分論壇上,業內著名出品人、製片人、編劇、學者齊聚,共同探討「講好中國故事 贏得價值認同——中國電影國際傳播之道」,就中國電影「走出去」分享真知灼見。中國電影要把中國故事講得有中國味道曾擔任中影一把手、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的喇培康長期致力於中國電影的對外傳播和中外電影交流,他擔任出品人的《建軍大業》《流浪地球》等影片深受觀眾歡迎。他說:「我個人認為中國電影走出去分兩種形態,一個是商業性,一個是非商業性。
-
能讓中國故事在海外講得好傳得開留得住,要走好這幾步!
本屆論壇以「中國故事·國際傳播」為主題,設置1場主論壇以及紀錄片、電視劇、電影、新媒體4場分論壇。來自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負責人、行業人士、學界專家等,共同圍繞作品創作、國際合作、海外拓展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研討,特別聚焦中國影視的海外傳播之路,深入探討媒體融合發展時代下如何用國際表達講好中國故事、以全球視野傳遞中國價值。
-
【文明網評】電視劇「出海」要講好中國故事
在東南亞,緬語配音版《紅樓夢》《西遊記》《婚姻保衛戰》等電視劇相繼在緬甸各電視臺播出,很多緬甸觀眾成為中國電視劇的「鐵粉」。寮國MV電視臺目前播放的影視劇中,大約有65%來自中國,吸引了上百萬觀眾收看。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泰國電視臺播出的中國電視劇數量達100多部。泰國Monomax視頻網站近期播放的《鬥破蒼穹》頗受當地觀眾好評。
-
講好中國故事到底難在哪裡
大致上來說,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其一,講好中國故事,首先要解決誰來講的問題。「官味太重」「花架子太多」,是對外宣傳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佛教為主的泰國、緬甸,我們講一些中國的佛家故事與之交流,往往更容易取得當地民眾的好感;而在伊斯蘭教盛行的中亞、西亞地區,我們講敘一些西北地區的民間生活,就更容易讓當地民眾消除對中國的誤解。 其三,講故事的渠道多不多、講故事的能力強不強、講出來的效果好不好,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關鍵。一方面,由於受眾的多樣性、分層性,要想達到良好的外宣效果,就必須建構多樣、分層的渠道。
-
新冠治癒者毆打醫生,講規矩尊醫生,不應是患者最起碼的底線?
就像是那個《農夫與蛇》的故事中所講的,農夫在寒冷的冬天拯救了蛇,但蛇卻恩將仇報咬死了農夫,兩者簡直如出一轍。排隊,不僅僅是是一種美德的體現,也是一種規矩。誰不想第一個把事情辦完早點走?誰都不想耽誤寶貴的時間,但總不能因為自己的焦慮和私心就去在別人面前橫插一腳吧?難道就只有你的時間寶貴,別人的時間不是時間?所以講規矩,這是做人最起碼的一個準則。
-
做講故事的人,用民間力量講好中國故事
——中宇力度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故事是時代命題,講好中國故事是時代使命——主席2018
-
中國動畫電影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進入新世紀以來,近16年的探索,數量驟增,高票房動畫大片接連出現,只要突破「講故事」的瓶頸,在未來十年必定能迎來國產動畫第三個輝煌期。進入新世紀,中國動畫電影也出過一些能把故事講好的口碑之作,如麥兜系列、《藏獒多吉》《風雲決》等,但這樣的佳品寥若晨星,屈指可數。
-
把「中國植物」的故事講給世界聽
草木緣情 李成才早年的紀錄片多是將世界的故事講給中國聽,如《大國崛起》《華爾街》和《貨幣》,展示金融、歷史等領域的世界故事。這次他選擇根植中國,「把我們自己可能都不太清楚的故事給講清楚」。 或許我們用味蕾品味過「她們」的果實,用鋤頭改善過「她們」的生活,用鐮刀收割過「她們」的生命。
-
《長安道》懸疑故事裡玩花活,要講得好戲在後頭
至少故事的架構和敘述手法上能看得出,導演並不想「安安靜靜」地去講這個有著真實案件底子的故事。《長安道》的卡司陣容可謂是強大,幾位主演都是演技傍身的「表演者」,表演都能在最快的時間內拿捏到位,表現、形態甚至是心態都能貼合人物的性格進行發揮,絕不是為了「過把癮」或者「撈把錢」的主兒。
-
濟南華僑城微電影摘得2020講好中國故事山東分站賽桂冠
12月23日,2020「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山東分站賽結果揭曉,由濟南華僑城報送的微電影《讓文物活起來》經過激烈角逐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第一名。據悉,此部微電影將在齊魯壹點平臺進行持續展播,並與榮獲山東分站賽一、二等獎的作品一同代表山東分站賽參與全國大賽總評審。
-
食鹽竟然有這麼多種味道? | 錢塘社科百秒快講
用老百姓「聽得懂、記得住、學得來」的語言解讀理論,講有思想的故事,傳有故事的思想。今天為大家帶來《走讀世界》篇第十三期—— 食鹽有多少種味道 一起來聽聽資深媒體人、錢塘智庫特邀專家司馬一民為大家帶來世界各地精彩的故事!
-
在國際舞臺講好中國故事
大熊貓,是中國重要的文化名片。而「金熊貓」,旨在打造成中國影視的一張文化名片。論壇上,嘉賓們面對新的國際傳播格局,以更高遠的視野、更開放的心態、更堅定的自信,探討在國際舞臺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潮流文化的倡導者,卡樂比要講一個水果麥片的故事
潮流文化的倡導者,卡樂比要講一個水果麥片的故事來源:聯商網2020-12-21 13:00最近幾年,經常出現在中國年輕人早餐桌上卡樂比的富果樂水果麥片,其實卡樂比早就跟中國消費者結下不解之緣,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大多數中國消費者都是通過代購或在旅遊地購買
-
你的故事可以「有價」 !2020「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來了!
好故事有「價值」總額10萬元的獎金等你參與拿獎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國際傳播與對外推廣處處長孫建華在雲啟動儀式上說到,「成都市(龍泉驛)賽區啟動徵集活動,堅持用好媒體力量,又調動社會組織、普通公民參與講好中國故事的積極性、創造性,營造人人講好中國故事的生動局面。
-
中國夢是音樂創作的時代主題 歌曲要講好中國故事
每個時代都有讓人難忘的旋律和歌聲。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階段,都不乏引領時代潮流的歌曲。如《義勇軍進行曲》《愛我中華》《春天的故事》等。「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新的時代需要傳唱經過歲月淘洗的經典歌曲,新的時代更呼喚反映時代主題的新歌曲。只有唱出時代主題的音樂,才有可能成為時代之聲。黨的十八大以來,奮力實現中國夢成為時代的主題。
-
講好中國故事 弘揚中國精神 傳播中國聲音
講好有血有肉的中國好故事 作者: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 唐緒軍 去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同志在會見第二十四屆中國新聞獎、第十三屆長江韜奮獎獲獎代表時指出,當代中國新聞工作者最重要的責任,就是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聲音。
-
講好抗疫故事,彰顯中國力量!
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中華民族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湧現了眾多感人肺腑的故事,顯現了中國人民共克時艱的精神風貌,也積累了寶貴的抗擊疫情的經驗。講好抗疫故事,要講好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和組織抗疫的故事。中國共產黨領導抗疫的堅強行動再次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的強大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本質的特徵和最大的制度優勢,堅持黨的領導是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的根本政治保障。要圍繞中國共產黨領導、組織抗疫的先進事跡、模範人物,講好中國抗疫故事。講好抗疫故事,要講好中國人民團結合作、共克時艱的故事。
-
鄧亞萍有很多故事要講
接受《人物》採訪時,鄧亞萍表示希望通過節目打破刻板印象,讓冠軍們講出更多的個人故事。對於《人物》來說,這次採訪也是探索鄧亞萍的機會。從一個因身高局限屢次被職業隊放棄的小女孩,到得過18次世界冠軍的頂級運動員,再到劍橋大學博士,她打破了很多不可能,完成了一場驚奇之旅。最近十年,她的身份先後是官員、投資人。昔日桌球女皇轉身還在繼續。
-
努力講好中國抗疫故事(有的放矢)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中,中國人民身上體現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讚揚。當前,改進和加強對外宣傳,需要運用多種形式在國際輿論場及時發聲,講好中國抗疫故事。講好中國抗疫故事,需要講事實、講情感、講道理,努力在國際社會贏得人心、贏得認同。 講故事在對外宣傳中具有重要作用。
-
清明節,講好三個中國故事
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清明節,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引領學生共同緬懷先烈、慎終追遠、寄託哀思,匯聚起更加強大的民族力量。對各級教育部門來說,今年清明節的教育活動也應根據疫情防控的需要,借鑑網絡祭祀活動做法,從形式到內容進行一系列的變革,從而讓學校不會因疫情取消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