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打拼13年,為何中國手機依然在日本沒有存在感?

2020-12-18 騰訊網

國產手機在全球市場表現堪稱優秀,華為、OPPO、小米、vivo等國產手機代表不僅進入第一梯隊行列,和蘋果、三星等國際強手掰手腕,還在亞洲、歐洲和非洲遍地開花結果,給人的感覺是,好像沒有國產手機攻不下的市場。

之所以說「好像」,是因為真有那麼一塊市場,國產手機完全沒有存在感,它就是日本。

從華為到小米、OPPO,統統成other

近期,IDC對日本市場的手機出貨量做了調查,結果表明,排前五的手機品牌分別為蘋果、夏普、富士通、京瓷和索尼,國產手機包括華為、小米和OPPO,統統成為「other」,根本沒有存在感。

是否國產手機只是一時失手?答案是並非如此。在2020年Q1的數據中,國產手機同樣沒有一個品牌進入前5,全部蹲在了「other」群裡。排在第一的依是iPhone,份額超過40%,日本本土手機品牌共佔據近40%份額,韓國三星進入前5的位置。

日本市場的這一格局,恰好和全球大多數地區相反:三星佔據第一位置,國產手機緊隨其後咬得很緊,iPhone則被左右夾擊。

國產手機在日本市場集體表現一般,和初來乍到有一定關係。2018年1月31日,OPPO宣布進軍日本市場,目標是日本的年輕人,投放的第一款機型是R11S。OPPO行動近兩年後,2019年12月19日,小米也宣布進入日本市場。

市場進入時間短,使國產手機很難衝上頭牌的位置,但這不是主要原因,因為國產手機並非都是初來乍到者。2007年,華為手機就開始進入日本市場,彼時華為成立手機業務部也不過4年時間。2015年4月,中興手機也宣布進軍日本。

儘管起了個大早,但華為、中興手機在日本市場的發展卻不盡如人意。中興手機現已難見蹤影,華為手機則在咬牙堅持。英國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統計顯示,2015年華為手機在日本的份額僅為1.2%,熬到2019年,份額終於上漲到5%,離進入前5名僅一步之遙。2019年也是5G手機元年,華為看到了在日本市場擴大份額的機會,準備大幹一場,為此還將低價位的5G手機產品線引入日本。但不巧的是,此時美國開始封鎖華為,華為手機被禁用谷歌全家桶服務,擴大日本市場的計劃因此戛然而止。

實際上,中國手機集體表現不佳,和日本市場的特殊性有直接關係。

賈伯斯被日本通信運營商「欺負」

其他國家或地區,銷售手機的渠道要麼是線下專賣店或零售店,要麼是線上電商,簡單說是全渠道銷售,但日本的手機銷售渠道卻完全不同,基本被NTT DoCoMo、KDDI和軟銀等三大通信運營商壟斷,它們是進入日本手機市場的三個入口。三大通信運營商不點頭,手機根本進不了市場。

可能很多人對此會感到不可思議,在日本賣手機難道還要三大通信運營商頒發許可證?答案是差不多。

在大多數國家或地區,換號(換通信運營商)不換手機再正常不過,在日本卻行不通。日本的通信運營商為了拴住用戶,會在手機中添加SIM卡鎖,使手機和通信服務不可分離,舉個簡單例子,軟銀賣出的手機在NTT DoCoMo那兒根本用不了,除非你再從NTT DoCoMo買一部手機,反之亦然。至於從第三方渠道購買手機,在日本根本就進不了網。

如此一來,通信運營商就完全控制了手機銷售渠道,地位非常強勢。2008年7月,「iPhone 3G」在日本首發上市,強勢的軟銀為吸引人氣,將入門版的價格壓到人民幣1410元,僅為官方售價的1/3左右,連賈伯斯也無可奈何,為打開日本市場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iPhone 12今年在日本上市後,軟銀繼續推出折扣制度,將入門版iPhone 12的價格壓到3537元人民幣,iPhone 12 Pro入門版的價格壓到4387元人民幣,等於在蘋果的官方售價上打了個五折。

日本通信運營商之所以要把手機價格壓到官方一半甚至三分之一,根本目標只有一個,利用手機吸引用戶,推銷利潤豐厚的合約套餐,這套模式說白了就是「充話費送手機」。國內的通信運營商也玩「充話費送手機」,但一般只送低端型號,而且送出的手機可以使用競爭對手的網絡,但日本的玩法不同,高中低檔手機全送,手機脫離該通信運營商就變得沒什麼價值。

正是因為手機和通信運營商深度綁定,先期佔領市場的手機品牌的地位很難被撼動,除非通信運營商翻臉,這也是多年以來,iPhone和日本本土手機品牌長期霸佔出貨量前5的原因。對後來者而言,命運就掌握在通信運營商手裡。

華為手機2019年在日本的份額之所以能上漲到5%,主要原因是進入NTT DoCoMo等通信運營商渠道。OPPO在日本耕耘兩年,也僅有2款手機通過KDDI和軟銀銷售,這被看作是重大突破。

實際上,中興、OPPO願意嘗試進軍日本手機市場,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KDDI等為數不多的虛擬運營商誕生,撬開了一絲壟斷的縫隙,使它們看到市場機會,通過份額極其有限的無鎖版市場和虛擬運營商渠道銷售,可以找到立足點。但站穩腳跟之後,國產手機想要完成從邊緣品牌到主流品牌的蛻變,還是繞不過日本三大通信運營商。

安倍操心話費

日本三大通信運營商的壟斷和強勢,不僅僅使國產手機難以在日本市場找到存在感,還因為運用爐火純青的銷售套路,使日本人付出了高昂話費的代價,以至於日本政府都要為此操心。

前面已經說過,日本通信運營商通過極其便宜的手機價格,吸引用戶入網,然後用SIM卡鎖綁定用戶。同時,為留住老用戶,通信運營商會高於市場價格收購二手手機,比如軟銀和KDDI對二手iPhone 7 Plus的收購價超過人民幣2449.1元。

在二手手機和新手機上吃了「虧」,通信運營商自然會通過通信費從用戶那兒賺回來,結果就是,日本用戶購買手機的支出相對於通信費用只是小頭。統計顯示,日本三大通信運營商2年資費套餐平均16萬日元,與之相配的手機價格約9萬日元,手機價格是通信費的56.25%,如果購買4年套餐,手機價格為5萬日元,是通信費的31.25%。

日本總務省的調查則顯示,流量費和話費在家庭消費中的佔比不斷提升,負擔不斷加重。2017年每戶家庭年消費首次突破了10萬日元大關,達到10.02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144.42元),在家庭消費中的比例超過3.4%,相比2010年上漲了近3成。

為此,降低通信費用受到當時安倍政府的持續關注,安倍要求三大通信運營商降價40%。

野村綜合研究所的經濟學家木內登英估算稱,手機資費降低40%,消費者物價指數將下降近1%。反映到每個家庭,相當於每年手頭多出4萬日元的可支配收入,不僅家庭開支負擔減少,還有餘力用於其他消費。

同時,三大運營商的SIM卡鎖機制也受到日本公平交易委員會的抨擊,日本總務省規定2019年9月,通信運營商有義務為二手手機解鎖。至於新機的解鎖,目前看還遙遙無期,中國手機想要獲得一個重新洗牌日本市場的機會,仍然需要在額頭上刻一個「忍」字。

總之,和別的國家一樣,壟斷一旦形成,破除壟斷將有如抽絲。

文章內容轉載自:騰訊科技

相關焦點

  • 賣了13年還沒有存在感,為什麼國產手機在日本賣不出去
    國產手機在全球市場的銷量勢如破竹,華為,小米,OPPO,VIVO已經進入第一梯隊,和蘋果三星等國際大牌扳手腕,一加也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手機,地位跟早期進入中國的蘋果一樣。只不過在在各大洲都遍地開花的手機,卻在鄰居這裡碰了壁,這個鄰居就是日本。
  • 為送女兒留學,中國父親在日本辛苦打拼15年,最後被日本終身禁入
    在我國就有著這麼一位偉大的父親,他為了送女兒去紐約留學,前往日本辛苦打拼15年,最後終身被禁入日本,父愛濃厚,深沉如斯。1954年,丁尚彪出生在上海的一個普通家庭。貧困讓他只能完成初中的學業,在此之後就不得不開始為自己的未來而努力了。此時的他,身無長技,並且處於剛剛步入社會的迷茫,無處可去的他只能和他人一樣前往了安徽下鄉。
  • 日本73歲大叔熱衷工作,辛苦打拼幾十年,如今的生活令人歆羨
    日本73歲大叔熱衷工作,辛苦打拼幾十年,如今的生活令人歆羨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位十分厲害的日本大叔,大叔今年73歲,但是一提起工作,仍舊是熱情滿滿。他自己本身也是一位非常熱衷工作的人,辛苦打拼幾十年之後,如今的晚年生活令人歆羨。小的時候,大叔家裡非常窮,但是他長大了之後趕上了日本經濟最好的時候,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黃金時代」。在這樣的契機下,大叔憑藉沒日沒夜地工作賺錢,成功地逆風翻盤,贏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 為送女兒赴美讀醫,中國父親赴日苦苦打拼15年,後被終生禁入日本
    在長達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很多育兒的經典事跡:比如孟母三遷、畫荻教子等,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中,這些柔弱女子為給孩子良好的成長環境,想盡各種辦法創造條件、為他們鋪路。可憐天下父母心,從古至今,中國父母對孩子的付出就驚嘆世人!
  • 中國手機努力10年,在日本全軍覆沒,為何蘋果卻有44%份額?
    近日,IDC發布了全球、還有眾多的國家和地區3季度的智慧型手機市場數據,其中日本的數據一公布之後,就讓很多國內的網友們吃驚不已。因為國產手機自2010年前後開始崛起之後,似乎全球就沒有拿不下的市場,從印度到歐美、再到東南亞,非洲,都有國產機的身影,並且份額在節節攀升。但在日本市場,卻全軍覆蓋,按照IDC的數據,國產機們一起的合計份額都沒有達到15%,只能稱之為其它,前五的手機品牌分別為蘋果、夏普、富士通、京瓷和索尼。
  • 韓國文學在中國為何缺少存在感
    啟程前,金正淑在青瓦臺用韓語為中國公眾朗誦錄製了一首韓國著名詩人鄭玄宗的詩歌《訪客》。這段音頻不僅展現出總統夫人良好的文化修養,也增進了中韓兩國人民的情誼。然而對於鄭玄宗這位「韓國著名詩人」,相信大部分中國公眾都是首次聽聞;仔細想想,印象裡能數得出的韓國作家也似乎寥寥無幾。相比中國公眾對日本作家作品的熟知程度,韓語作品實在顯得有些尷尬。為何韓國文學在中國的存在感這麼低?
  • 蘋果拿走44%市場,為何華為、小米、三星都在日本沒存在感?
    近日IDC公布了日本手機市場的份額,在一季度時,蘋果拿走了48%的份額,所有國產廠商加起來都不到16%,只能列入其它。而3季度,蘋果拿下了44%的份額,而所有國產機+三星加起來不到17%,依然列為其它。
  • 質量好用,曾經銷量全球前列,索尼手機為什麼逐漸沒有了存在感?
    索尼手機,或許對8090後的群體們並不會感到陌生,它似乎影響了一個時代,在2G與3G時代,索尼手機在全球都非常暢銷,還是全球最有名氣的手機之一。但是到了4G網絡時代,索尼手機似乎逐漸缺少了存在感,到了現在,索尼手機似乎早已不被大部分年輕人所知曉了,那麼索尼手機為什麼完全失去了存在感了呢?
  • 工作很辛苦,但存在感很低,怎麼辦?
    有讀者問,自己和團隊工作很辛苦,但是存在感比較低,總感覺不受重視,怎麼辦? 2、刷存在感。 重要的項目需要階段性匯報,不能指望做完了再和領導說,這樣容易讓領導失去掌控感,時間長了,也不知道我們在忙什麼。 要對上級,對橫向合作部門,都要不斷地講,有效果地講。
  • 日本年輕人為何性冷感?
    2011年的一項調查表明,在18-34歲的人群中,高達61%的未婚男性和49%的未婚女性沒有任何一種親密關係,該數據比五年前上升接近10%。另外一項研究發現30歲以下的人群中有三分之一從不約會(沒有同性關係的數據)。實際在日本,儘管長期以來愛和性是分離的,這是一個大多數人沒有宗教信仰的國家。
  • 三國志13存在感有什麼用 存在感提升方法
    13中一種新設定,有的玩家可能還不知道三國志13存在感有什麼用,有什麼方法可以提升存在高呢?   所謂存在感,可以理解為聲望、魅力什麼的,但是又不完全相同。 如果是君主的話,存在感高可以獲得官爵,在野的話,存在感高那麼仕官的時候階級也會更高。   有人可能還不知道三國志13存在感在哪看,這個簡單,界面右上角「相關圖」,點人物圖標,然後右下角出現的欄目中就可以看到存在感數值。
  • 日本女演員在中國打拼,跑了10年龍套終成名,還成了中國媳婦
    在國內打拼的外籍藝人,近來幾年以來是越來越多,除了那些暗暗地把國籍改了的正在國內打拼的華人明星以外,有一片面外籍明星,卻真的是由於婚配的緣故而到達了咱們國度打拼。嫁給了高梓淇的蔡琳,本來她在韓國的奇蹟開展的或是頗有不錯的,不過為了戀愛,她乾脆把本人的奇蹟重心轉移到了中國。一樣一名也是由於嫁了一名中國明星而把奇蹟的重心轉移到了中國的女明星是秋瓷炫。
  • 織田四天王之一丹羽長秀,部隊指揮官「人設」,為何沒有「存在感」?
    統一天下者的鼎力助手、轉戰各地戰績彪炳,細數丹羽長秀功績,他被稱為織田四天王之一自然當之無愧,但是同為譜代家老,勝家為長於戰鬥的武將,身邊聚集著佐久間盛政、佐佐成政、瀧川一益等猛將,丹羽長秀卻老是沒有存在感。
  • 中國手機為啥攻不下日本的市場?
    之所以說「好像」,是因為真有那麼一塊市場,國產手機完全沒有存在感,它就是日本。>根本沒有存在感。 是否中國手機只是一時失手?答案是並非如此。在2020年Q1的數據中,中國手機同樣沒有一個品牌進入前5,全部蹲在了「other」群裡。排在第一的依是iPhone,份額超過40%,日本本土手機品牌共佔據近40%份額,韓國三星進入前5的位置。
  • 日本機構:中美在尖端技術領域各領千秋,日本存在感薄弱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通過對被引用的論文所佔份額進行調查,發現在尖端技術領域,美國和中國擁有各自佔據優勢的領域。調查結果顯示,美國在生命科學領域佔據優勢,中國則在工程學、化學和材料等製造相關領域具有引人注目的優勢。而在人工智慧(AI)等計算機科學、數學領域,兩國則不相上下。
  • 福建在古代為何沒有存在感,竟被視為「兵家不爭之地」
    即使到了抗戰時期,福建的存在感仍然很低,日本人也只是佔領了福建沿海的廈門、福州等幾個沿海城市而已。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福建在古代為何沒有存在感,竟被視為「兵家不爭之地」? 沒辦法,在農業社會沒有土地和糧食談什麼都是白搭。在海貿沒有興起前,福建的經濟價值很低,在統治者心中的分量自然也不高,福建甚至在統治者眼裡沒有存在感。
  • 日媒:2019年日本動畫在全球存在感提升
    參考消息網1月5日報導 日媒稱,藉助奈飛等視頻平臺推動,2019年是日本動畫在世界上存在感進一步提高的一年。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月2日報導,2019年春季,奈飛與日本大型動畫製作企業Anima宣布了一系列合作。另外,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旗下的華納媒體也決定自2020年5月起發行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
  • 為何日本存在「兄妹通婚」,中國卻禁止近親結婚?原因令人心痛
    每個國家的風俗習慣不同,早就了不一樣的民族,我國作為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這幾千年的時間裡,出現了很多十分有趣的風俗,當然這裡面也會存在陋習。
  • 燕國為何沒有存在感?
    公元前1100年到前850年是一個寒冷期,大致對應著燕國「消失」的這段時間。這一時期的燕國在戎狄的夾縫中求生存,與中原交流的通道被阻斷,其消息難為外界所知。晉國似乎對燕國沒有太大興趣,大概是晉國和燕國中間有戎狄做緩衝,晉國也長期執著於中原爭霸。時間進入戰國時代,晉國解體,但毗鄰的趙國、中山國仍然不容小覷。
  • 三星手機為什麼在中國涼了?三星手機產品及在中國的發展現狀
    中國的智慧型手機行業經歷了短短二十年的發展,卻造就了一部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前有外資企業大舉佔領中國市場,後有民族企業全面打退國外手機品牌,中間穿插著蘋果手機一枝獨秀。今天單獨拿出來三星嘮嘮,為啥世界銷量第一的手機品牌在中國就突然起不來了呢?三星如今的現狀如何。根據市場調查公司(SA)指出,三星電子在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上越來越沒存在感,2017年Q4(10-12月)三星於中國市場的市佔率僅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