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在古代為何沒有存在感,竟被視為「兵家不爭之地」

2020-12-22 騰訊網

文/寂寞的紅酒

福建位於我國東南部,是我國經濟和開放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福建地理位置優越,北鄰浙江,西靠江西,南連廣東,東臨東海,與臺灣隔海相望,是一塊物產富饒、風景秀麗的風水寶地。不過如此一塊寶地,但在古代卻被長期視為「兵家不爭之地」。如果你翻翻歷史,也許會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那就是歷代政權,很少因為福建而大動幹戈,有時候大軍到了福建甚至會繞著走。即使到了抗戰時期,福建的存在感仍然很低,日本人也只是佔領了福建沿海的廈門、福州等幾個沿海城市而已。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福建在古代為何沒有存在感,竟被視為「兵家不爭之地」?

首先,福建雖然面積不小,但福建地形崎嶇,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整個福建山地丘陵的面積約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90%,海拔80米以下的平原臺地所佔比例不足10%,可用於農業生產的土地少之又少。我國是個傳統的農業國。在古代,農業始終是第一位的,人們最重視的是土地和糧食。由於缺乏耕地,福建的經濟一直非常落後,當地百姓甚至連飯都吃不飽。福建人喜歡吃地瓜稀飯,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以前米少不夠吃,所以加地瓜增量。沒辦法,在農業社會沒有土地和糧食談什麼都是白搭。在海貿沒有興起前,福建的經濟價值很低,在統治者心中的分量自然也不高,福建甚至在統治者眼裡沒有存在感。

雖然福建內陸有比較豐富的林礦等資源,但福建地理閉塞,道路崎嶇,森林密布,有的地方甚至根本沒有路,就是有資源也運不出去。平時走路都困難,不要說運輸和行軍,至於大規模的經濟開發更是不用想。所以,福建長期處於蠻荒狀態,地廣人稀,經濟落後,開發程度很低。對於如此一片蠻荒之地,別說統治者,就是老百姓都不願意去。最讓人們不能接受的是,當地不僅自然條件差、交通閉塞,而且氣候溼熱,煙瘴叢生,蚊蟲疫病流行,其他地區的人過去根本不適應。所以除了一些躲避戰亂的流民和流放者,很少有人去福建。直到宋朝時期,福建仍然是宋朝主要的流放地之一。可以想像,當時福建在統治者心中的地位。福建如此荒僻落後,自然沒人會為福建大動幹戈,會因為福建而爭得頭破血流。

對於統治者而言,大動幹戈地打福建非常不划算。因為福建不僅價值太低,而且不好打,當地民風彪悍、地形複雜,有的地方連路都沒有,就是打下來也必然會付出巨大的代價,可以說得不償失。同時,福建偏居一隅,無論是進攻浙江、江西、廣東,福建都不會成為必經之地。這種情形下,群雄逐鹿的初期,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消耗在爭奪福建地區上,顯然不是明智之舉。所以一般統治者都不會像爭奪其他省份那樣玩命。其實,他們也沒必要打福建,因為只要把周邊地區打下來,福建基本就完了,除了投降別無他法。福建不是產糧大省,養不起龐大的軍隊,也不具備爭奪天下的條件,甚至連基本的口糧都需要從其他省份輸入。因此,歷史上,很少出現以福建為基地發展起來的大一統政權,連較為強勢一些的地方政權都很不多。直到近代,隨著海權和商貿的崛起,這種情況才有所改變。

隨著海權時代的來臨,富有創業精神、勇敢勤勞的福建人開始走向海洋。靠山臨海的福建也有了較快的發展。艱苦的環境和貧困的生活使得福建人極具冒險和開拓精神,大批的福建人走出國門,前往東南亞、美國、澳洲等地,靠著自己的拼搏和努力在當地紮根發芽,過上了富裕的生活。而勤勞聰慧、敢闖敢幹的福建當地人也通過自己的拼搏努力,改變了福建貧困落後的面貌,把福建變成了中國最富裕的省份之一。同時,隨著福建的崛起,福建沿海港口的開發,福建的價值也越來越大。不管軍事、政治還是經濟,福建都已經成為了讓人矚目的「焦點」,成為了不能忽視的「兵家必爭之地」。

相關焦點

  • 福州,「最不福建」的福建城市?
    江山寶地,為何「兵家不爭」?人們常用「兵家必爭之地」形容一個地方的重要。然而,貴為福建省會,福州卻有一個反向綽號:兵家不爭之地。兵家不爭可從兩方面理解:一是從戰略上說,自然條件惡劣,本身無太多利用價值;二是說某地雖然值得一爭,但佔領後缺乏資源腹地,也難以守住。 福州屬於第二種。
  • 為何古人將「重瞳」視為帝王之相?
    而在中國古代,人們卻常常將重瞳視為一種視為一種返祖現象。(從現代意義上來解釋,返祖現象就是指人的身上出現了某個祖先具有,而現代人已經消失了的特徵)。人們常將其視為一種吉相、異相。相術家們也將這種「重瞳」現象視為古代帝王之相,認為擁有重瞳的人是天生的帝王。後來「重瞳」也可用來指帝王、帝王之相。
  • 福建的八府之一,素有「鐵城」之稱,不足就是沒有通高鐵!
    福建省,位於我國東南沿海地帶,提到福建,很多人對廈門、泉州、福州很了解。 是GDP名列前茅的城市,同時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今天介紹一個小縣城,福建八府之一。南平市是福建省面積最大的城市,下屬多個市區、五個縣、三個縣級市。
  • 《秦時明月》諸子百家最沒存在感的一派,實力卻不比墨家、農家差
    但如果說印象最深刻的門派,大家是不是都能脫口而出墨家,其次是儒家、農家,但其實大家都忽略了另一個一直活動在墨家、農家、、儒家、陰陽家中間的門派,那就是兵家,說到兵家是不是依舊想不起來,兵家有些哪些代表人物。其實兵家人數不比墨家少,實力也不弱,但為何這麼沒存在感呢?
  • 福建竟是這樣的「身世」!
    霞浦縣海島鄉 福建日報記者 莊嚴 通訊員 鄭廷裕 顏晨曦/攝在落後的古代,沒有強大的造船技術,缺乏先進的工具。面對一望無際驚濤駭浪的大海——渡海?想了也白想!可是——不爭,不正意味著是避災躲禍的福地嗎?很長一段時間內,因地處偏遠、山水阻隔,長期遠離中原王朝政治中心,福建這片神秘的土地壓根沒人在意。然而,當中原大亂鬥時,這裡卻在悶聲發大財。
  • 《兵家名言:漢英對照》:兵家文化走出國門的一次成功嘗試
    兵家文化走出國門的一次成功嘗試——評《兵家名言:漢英對照》文 | 黃樸民多年來,我在學習、研究以《孫子兵法》為代表的傳統兵家文化過程中,深感這一文化門類的博大精深和富於哲理所以,我認為,凡具有一定文化基礎的人,不管從事什麼職業,都應該從整體上了解一下兵家文化,讀一點與兵家文化有關的書籍。但是,我國古代典籍浩如煙海,僅存世兵書就有四五百種,在當下生活、工作都是快節奏的時代,讓普通讀者如專家學者那樣去系統地閱讀大量兵書和其他各種典籍,畢竟是不現實的。所以,長期以來,僅《孫子兵法》等少數兵書受到了大家的關注。
  • 媲美西安的「青銅之鄉」,已有2700年歷史,更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說到陝西最著名的旅遊景點,我相信每個人都會首先想到西安,作為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西安已經成為許多人的必去之地。秦始皇兵馬俑、不倒翁、回民街……一個又一個熱點誕生了,讓大家對西安充滿期待,也讓西安發展非常迅速。但是你知道嗎?
  • 十二生肖中沒啥存在感的羊,在古代竟是瑞獸,它憑什麼如此出眾?
    「羊」是十二生肖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食肉動物之一,但沒想到在傳統帝制時代,羊竟與高深嚴明的禮節相聯繫,許多重要禮俗更與羊息息相關。所以在古代社會,羊到底起著什麼作用呢?還有什麼傳統禮俗與之緊密相關呢?
  • 福建最沒有存在感的城市,外省人幾乎沒聽過,也是全省最窮的城市
    福建是東南沿海經濟強省之一,境內擁有福州、泉州、廈門三個發達城市。除此,三明為福建省區域性中心城市、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也是福建美食之都沙縣的存在地。龍巖是閩粵贛三省交通樞紐,是中國唯一以龍字命名的地級市。南平是福建省著名的山水旅遊城市,境內擁有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武夷山。
  • 焉支山,它如何成為讓匈奴哭泣的兵家必爭之地?| 中國自駕地理
    不過說起來「焉支」的發音,像極了「胭脂」,這裡就要提到一種植物——紅藍花,古代婦女使用的化妝品中一味重要的原材料(常說的「胭脂」真就是源於焉支呢)。    西漢時期的彩繪兵馬俑;攝影@David Schroeter  軍馬場夾在祁連、焉支兩山之間,控扼河西走廊咽喉要塞,正是用兵之地,就相當於北方邊境的定海神針。
  • 中國古代十大戰神,楊再興墊底,陳慶之上榜,第1位是兵家之祖
    10、槍耀南宋——楊再興:南宋戰神楊再興,一身悍烈之氣閃耀青史。連挑鐵滑車十一輛的高寵是《說嶽》虛構出來的角色,嶽飛麾下真正最能打的戰神是楊再興。楊再興最令人熱血沸騰的兩場大戰分別是郾城大捷和小商河之戰。
  • 古代有那麼一種雙性人,他們受盡屈辱,為何皇宮內數量竟達過萬?
    古代皇帝身邊有那麼一群人,他們很是特別,因為他們是一種雙性人——俗稱「太監」。在不少的宮廷劇裡面也不時的出現太監們的身影,特別是漢朝的時候,太監這一特殊人群的數量多如牛毛,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羅貫中《三國演義》裡的「十常侍」。
  • 武廟十哲,中國古代兵家的巔峰
    武廟,全稱武成王廟,是古代祭祀姜子牙和歷代良將的廟宇,唐肅宗上元年間,尊姜子牙為武成王,祭典與文宣王孔子相若,以歷代良將為十哲陪祀,這十哲就是所謂的武廟十哲,分別是漢太子少傅張良、齊大司馬田穰苴、吳將軍孫武、魏西河守吳起、燕昌國君樂毅、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蜀丞相諸葛亮、唐尚書右僕射衛國公李靖和唐司空英國公李勣
  • 古代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朝代,延續1600多年,為何不被後世人認可?
    中國古代最神秘的朝代,延續1600多年,卻不被後世人認可引言:歷史以人類的活動為特定的對象,它思接萬載,視通萬裡,千姿百態,令人銷魂,因此它比他學科更能激發人們的想像力——法·馬克·布洛赫眾所周知,中國不僅地大物博,而且還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倘若按照傳統資料來說,從黃帝至今,中國已經存在了五千年之久,不過,追溯歷史來說,實際上中華文明遠不止五千年,而今天筆者就來講講,中國五千年前的一個神秘王朝,延續1600多年,卻不被後世人認可,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燕國為何沒有存在感?
    太行山以及燕山的山麓臺地還算宜居,燕國上都薊城、下都武陽、趙國邯鄲均分布在山前平原。燕國也好歹還有一塊位於太行山前傾斜區的「督亢之地」(河北涿州、固安、新城一帶),此地被《戰國策》譽為「天府之國」,督亢地圖也是荊軻迷惑秦王的重要誘餌。
  • 古代中原這麼大,為何只有光州固始縣移民到福建的人最多
    ,從中國各地陸續遷徙而來的移民花了上千年的時間才讓這裡徹底融入漢家文明,原來的土著居民被慢慢融化,到兩宋時福建已經成為了南方文教最為昌盛的地區之一,科甲之盛,不遜色於兩浙、江淮。華夏人民自古以來就看重鄉土籍貫,念鄉憶祖、追根朔源,是傳統家族體系得以傳承的主要原因,而福建漢人家族既然以歷代移民為主,那麼他們對祖先故土的追憶可謂深入骨髓,而他們念茲在茲的祖籍之地卻大多數都和河南光州的固始縣聯繫起來,這真的符合史實嗎?雖然漢朝時的福建已經直轄於朝廷,但此時只有幾個核心州縣有官吏治理,朝廷的政令根本難以到達廣闊的鄉間林野。
  • 古代的輕功真的存在嗎?為什麼如今無人會?原因很簡單
    然而那些故事中,小說中描繪的優秀技能,如今卻很少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當時那麼受人尊敬的大師們,為何沒培養出一位傳承者?而那些令人瞠目結舌的技能,特別是輕功,現如今還有人會嗎?古代的輕功真的存在嗎?為什麼現在無人會?原因很簡單。古代輕功真實存在《北史》中有這樣一句話,印證了輕功的存在:「有人飛上旗幡竿修復斷了的繩索,這個人被稱為』肉飛仙』。」
  • 古代朝鮮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國,為何始終沒有被中原完全統治?
    在我國歷史上,有多個中原王朝都曾徵服古代朝鮮,讓它作為藩屬國存在,建立直接或者間接的統治,相對於中國很多地區對於中原的位置,其實朝鮮更近一些,但是都沒有將它真正納入王朝的一部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千年來這三個城市,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古代歷史上,亂世群雄爭霸,其中最有名的軍閥混戰是東漢末年的三國時代,出徵中諸侯為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而明爭暗鬥,有的地方兵家必爭之地,得之即得天下。徐州,自古有「穩中原,安天下」之說,它地理上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從著名的楚漢之爭(當時叫彭城,從反秦到及楚漢之爭戰鬥極多),到三國曹操滅呂布,再到兩晉、隋唐、蒙金宋以及清末太平軍,孫中山等的北伐,歷代爆發的大戰役足有兩三百次之多,各種力量在此大規模決戰,故徐州居戰爭城市之首。
  • 歷史上的兵家四派是哪四派?中國古代的名將們各屬於哪一派?
    說到古代的兵法,很多人腦海中想到的都是《孫子兵法》,裡面確實有很多前人積累下來的智慧,其實不僅學派有諸多派別,兵家也被大概分成了四派。而這種說法並不是現代才被劃分出來的,在漢代就已經形成了兵家主流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