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正名的老子道家與遠見卓識,如龍行雲布雨

2020-12-24 德道經學堂

「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見《仲尼弟子列傳第七》)子貢是春秋末期的大富商、外交家,孔子的重要弟子。《史記》這段話講了春秋末期的亂世格局,當誇大了子貢一人的能力,其中還有範蠡的功勞。子貢和範蠡都是道家老子的徒孫。當其時,孔子去世後,其師老子仍健在,仍舊活躍在歷史舞臺上。

在魯穆公要任用子思為相國時,老子去魯國教導了子思一番,使其打消了任相國的念頭。老子的弟子之一楊朱在齊國影響力漸大。老子隱居沛地的時間不短,之後西行將前往秦國,途中教導了楊朱。這其中不排除老子預見到了秦國將在未來統一中國,而在經歷了「單氏取周」(又稱「王子朝之亂」)孔子另立門戶之後,「三家分晉」又改變了歷史版圖。老子明白,孔子「燒書斷史」修《春秋》而掌控了歷史典籍的發言權,要限制孔門及其思想的傳播,他仍要發揮餘力,所以不惜年事已高且背井離鄉,毅然西行。於函谷留書給尹喜,於鹹陽覲見秦獻公。這是老子的遠見卓識,使其著作能流傳開來,為秦國強大奠定了根基。

後老子於大凌山(今陝西周至縣內)以「二百餘歲」高齡仙逝。

老子文的成書,最初是在老子隱居「蒙山之陽」(楚郢都附近)時,「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見《老子列傳》)。在參考了《陰符經》《金人銘》等《黃帝書》之後,老子寫出了一部連貫通順完整的具有特殊整體結構的「十五篇」,在留書給尹喜時又分為了「上下篇」。如今世人皆知「上下篇」,鮮有人知「十五篇」,因為戰國前期老子文就已經混亂了。

戰國時期的儒道相爭是很激烈的,加上戰亂,不僅有思想文化的創新,還有文化上的打擊摧殘。由目前可見的最早的節抄本郭店楚簡本可知,老子文的混亂已經形成。秦漢之際的帛書甲乙本作為最早最完整的混亂本,其中一些文句儒道相爭的色彩濃厚,而楚簡本則保存了部分原始的老子文。

現代的一些教材中認為,老子道家的思想是消極的。從老子文的演變中能夠看出,老子被詆毀了。剝開層層迷霧,歷史真相會顯現出來。

「大小多少,報怨以德」,這樣混亂的文句使後人誤解為老子是大人不計小人過,把「曲全」解讀為委曲求全。而真相是「報怨以德,和大怨,必有餘怨,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右介,而不以責於人」為連貫文句,「曲全」為曲意周全之義。當把孔子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見《論語憲問》)與前文對比時會發現,孔子繼承且改寫了老子的中正之道。中正之道是被人掩藏最深的老子思想,其用意不言而喻。「小邦寡民」、「民治老死不相往來」消極嗎?經歷了新冠病毒疫情,會對此言有一番新的見解。老子本義是和平祥和、安居樂業的社會為「小邦寡民」,龐大的人口數量帶來的社會問題還少嗎?老子道家是「太上貴德」,勝於「其次務施報,禮尚往來」。

老子文被歷代統治者作為帝王之書,帝王被稱為真龍天子。孔子說:「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也。」(見《老子列傳》)因此,老子如龍,適得其言。

後記:湖南株洲的老萊子墓疑似明初偽造,唐太宗、明太祖都曾下令尋訪老萊子墓,直至清康熙年間才發現。辨析老子言與老萊子言,可知二者都會識人,對孔子都有批評之語,現今「十五篇」以特殊方式現出真面目,可知《道德經》的前身即是《德道經十五篇》,這可佐證老聃、老萊子為一人。董仲舒的弟子司馬遷製造了「老子身世之謎」,如今破解此謎有了一有力證據。

相關焦點

  • 老子韓非列傳:一篇道家思想學術史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開篇敘老子,結尾敘韓非,中間是莊子和申不害。老子主張無為自化,韓非呼籲嚴刑密法,司馬遷安排二人同傳,論者往往致疑。比如,《南史·王敬則傳》記載:南朝時的王儉看不起同僚王敬則,說「不意老子遂與韓非同傳」,隱隱流露出無奈與不滿。
  • 主張以「道家」救世的林語堂,用一首詩概括了老子的思想!
    林語堂著有《老子的智慧》一書,此外,在其很多著作和散文隨筆中,都談到老莊和道家思想,往往充滿了欣賞和推崇。對儒家文化思想,林語堂的看法是遊移不定的;但他對道家思想的認同,卻是一以貫之的。林語堂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孔子因過分崇尚現實而缺乏空想的意象的成分,道家哲學的存在說明了中國民族性中孔子所不能滿足的一面。道家文化是羅曼斯(romance)的,屬於浪漫派,老子的雋語,像一顆顆粉碎的寶石,不需要刻意的裝飾便可閃耀光芒。
  • 道家經典著作,《老子》居然沒排進前三
    中國的思想家、文學藝術家很多都是道家信徒,漢代的張良、劉安、張衡、左思,晉代的陶淵明、嵇康、唐代的李白、吳筠、張旭、吳道子,宋代的蘇軾、李清照……他們豐富了道家的文化內涵,增強了道家的人文魅力。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唐代的大詩人李白,最後還成為了名義上的道士。
  • 道家四大真人之首,通玄真人是誰?老子的弟子,範蠡的師傅
    老子雕像而道家裡的四大真人,確實有所指的歷史人物,並且在道家的發展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使得道家的理論得以剖析和講解,並得到傳承;同時這四大真人都有著作留下。本篇要說的就是四大真人之首的「通玄真人」。他才真正把老子《道德經》裡「道生萬物」的說法,完整解釋為宇宙形成理論的人。此人就是「文子」,在《漢書·藝文志》的注文中載「老子弟子,與孔子同時(小於孔子)」;《史記》相關的註解中說他是「範蠡之師也」。
  • 小結:用英文介紹老子和道家Daoism—小王家的語言實驗站199
    老子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哲學家、作家。他不僅是道家的創始人,也成為了道教中供奉的一位神祇。相傳,老子最初生活在東邊,後來他決定西行,並且到達了函谷關。在關令尹喜的請求下,老子著《道德經》。這本書涵蓋了包括自然、無為在內的大量道家思想概念。後來,老子進入關中平原。也有一些人相信,老子是在樓觀臺著書講經的。
  • 「安徽省渦陽縣老子研究會「道家智慧」徵文大賽」18號作品:老子故裡,大美渦陽|香港哥
    她傳遍四面八方,傳遞著老君的思想,她是道教鼻祖老子出生的地方——咱們美麗的大渦陽。大渦陽人傑地靈,物華天寶;大渦陽城裡鄉下都在規劃建設;大渦陽的發展前景無限,勤勞樸實的渦陽人正在譜寫著未來美好的詩篇。渦河之陽,武家河畔,坐落著一座廟宇,宏偉壯觀,古時老子在此出生,傳道修練,道家香火,源源不斷,這就是渦陽名揚海內外的老子廟。
  • 他創作漫畫《老子》讓日本人迷上道家思想!
    >讓日本讀者喜歡上了道家思想》為題,介紹了旅日著名華人學者、日本甲南大學教授胡金定研究、傳播老子思想的故事和經歷。據央視報導介紹,胡金定教授今年62歲,他創作的漫畫《老子》自今年4月以來在日本《第三文明》雜誌連載,漫畫的內容講述的是老子的故事和道家思想。
  • 儒家/道家文化研習社|李大華:《老子》何以是一部治世之書?
    ……道家有自己的社會政治理想,也有自己的社會實踐及其管理方法。這兩方面老子講過很多,那麼他的這些政治理想是如何產生的?老子的管理思想方法,有無現實意義?如果說這些思想方法用於社會管理是有效的,那麼對於企業管理有沒有效?
  • 裝死測試老婆忠貞卻遭遇斧劈棺材,一出關於道家鼻祖老子的戲
    古代有出宗教戲劇《大劈棺》,有的曲目也作《莊子試妻》,但據近代學者考證,此戲最早應出自道家鼻祖——老子。戲劇大意是:沒事閒逛的老子看路邊有個用扇子扇墳頭的漂亮女子,隨即與之交談,得知墳中的死者是這個女子的丈夫。
  • 真·老子天下第一,兩千年前就道出宇宙真相,孔子都服他
    現在有很多人會有一句口頭禪,叫「老子天下第一」。聽起來十分的狂傲自滿,好像自己的才能無人能出其右。那麼這句話究竟是怎麼來的呢?沒錯,就是「老子天下第一」中的老子。老子姓李名耳,為什麼是「老子」而不是「李子」呢,這是因為古時候「李」和「老」同音,所以稱作「老子」。老子為什麼天下第一呢,因為這位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聰慧過人,其創立的道家學派獨樹一幟,在唐朝更是被皇帝追認為李姓始祖。
  • 儒家的中庸,和道家的無為
    有,那就是道家的物極必反思想,老子曰「反者道之動」。這種思想更為博大精深。道家認為,道是世間萬事萬物的根本變化規律,它本身就包含著自身的反面,為其運動、發展、變化提供無窮無盡的內在動力。這種從事內部探求事物發展變化規律的思想,在自然科學極其落後的時代由老子提出,可見思想自由之彌足珍貴。
  • 老子與莊子
    只是具體上為什麼要把老子與莊子放在一起,持這種觀點的人,可能自己也未必都清楚。不過,如果從老子與莊子的著作中來看,他們可能是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但是,他們相異的地方可能更大一些。所謂相似,就是老子與莊子對事物的認識都不是絕對化。老子認為,人們看起來像是強大的事物,其實也有柔弱的一面;人們看來弱小的事物,其實也有強大的一面。比如,水在人們看來是柔弱的,但滴水可以穿石。
  • 道家和陰陽家的關係
    春秋時期,老子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無為無不為」的道德理論,標誌著道家思想已經正式成型。    道家以「道」為核心,認為天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無為而治、崇尚貴虛守雌、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是「諸子百家」中一門極為重要的哲學流派,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 百家爭鳴十二大家之道家
    道家的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列子等。代表著作有《老子》、《逍遙遊》、《列子》等。學派主旨是道法自然、無為自化、應物變化。道家是對華夏哲學、文學、科技、藝術、音樂、養生、宗教等等影響最深遠的學派。春秋前期道家稱謂道德家,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上古道德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統的理論,標誌著道家思想已經正式成型。道家思想乃是華夏的科學和技術的根本,有中華文化基石之稱。
  • 無為,道家的最高境界
    目前還存有爭論,不過老子的思想乃為道家思想之最,其一部《道德經》被歲月衝刷了數千年仍然光輝不減,可見其思想是多麼的深邃。道家的無為決不是提倡什麼也不做和不為,這裡的「無為」境界是道家的最高境界。其深層次內涵是絕不能逆道而為,指的是不要人為的去亂為、胡為,去幹預自然大道,甚至不能用未經過很好入靜修煉的常人乃至聖人之智去人為幹預宇宙大道的運行。
  • 《老子》解讀一:老子不談美醜善惡 專家學者自作多情(上篇)
    本章試圖用實際的例證來告訴人們:名相只是人為附加的概念,不是恆定不變的事實,更不代表事物本身。一切名相,只是我們對於宇宙萬物關係認知的一個角度,而且是極為有限的角度而已;當認知的角度改變,原有的名相也隨之消失;同時又產生新的名相,需要建立新的關係認知。如執著於固有的名相不變,是常人的思維慣性。
  • 遠見卓識的卓氏
    遠見卓識的卓氏眾所周知,卓文君的父親卓王孫是西漢時期蜀地有名的富翁,他家產萬貫,家中有童僕八百多人。大才子司馬相如可以說就是因為看上了卓家的財產,才與臨邛的縣令定計,用琴聲引誘卓文君,騙的卓文君和他私奔。
  • 傳承千年道家隱仙派養生功法集大揭秘
    歷史記載隱仙派源於老子,是道家老子唯一嫡傳,後由老子傳關令尹子(喜)開派,隱仙派很早就開派,但因秉持祖師教義,無門無派,而所知人甚少,故名隱仙。隱仙派道脈字輩傳承:共計四十個字。關尹子名喜,曾為關令,與老子同時,人稱「文始先生」。老子之道德經五千言,系應其請而撰著者。文始派功法以虛無為本,以養性為宗。修煉下手即以煉神還虛做起,主張修一己真陽之炁,以接天地真陽之炁;盜天地虛無之機,以補我神炁之真機。教人無所有,無所為,無所執,...文始派,道家正一派。又稱隱派。歷史記載隱仙派源於老子,後由老子傳關令尹子﹙喜﹚開派。
  • 太上道祖【老子】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後)姓李名耳,字伯陽,又稱老聃,傳說老子出生時就長有白色的眉毛及鬍子,所以被後人稱為老子。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裡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
  • 老子的「以柔克剛」鬥爭策略
    老子名耳,字伯陽,諡聃,生卒年月不可考,其生活的時代約在春秋未年,楚國苦縣(今河南省鹿邑)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曾經擔任過「周守藏室之史」。因此,他有機會深入學習周朝的圖書典籍。據說當時的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也曾向他學習過周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