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東倫
今年臺灣紀念228,有個新科受難者,他就是柯文哲。他在馬英九的紀念會上,哭得死去活來,說他祖父柯世元,在臺灣光復後擔任新竹師範附屬小學教務主任,這是一所很好的小學,在228事件後遭羈押半個月,釋放回家後,全身是傷、精神恍惚,臥病數年,因肺結核於1954年過世。
為什麼抓去關呢?柯文哲說:「也許只是一個做為知識分子的身分,就足以讓國民黨在清鄉的時候,抓去關,抓去打,出獄後臥病三年而死掉,死的時候五十四歲。」可是,這時間就有很大問題,228是1947年,三年後病死,那該是1950年,怎麼又是到1954年才過世呢?
很多人就問,有哪一種關、打,會使人在7年後才過世的呢?是哪一種刑罰會有如此後效?柯文哲是個醫生,在這點上似乎還該給個較合理的連結解釋。
柯文哲當了臺北市長,更成了受難者代表,那柯家受難,領了補償沒有?若有,根據何條件?這些,柯家及史家是乎都該給個說明,不能隨便連結228。如果可以,那任何人都可以說是228受害者領獎金了?
而且柯文哲還說,在事件時,他祖父把把校長和幾個外省籍老師,帶到宿舍來保護,可見那時打殺外省人之烈,柯祖父既然如此,那當時政府感謝表彰還來不及,怎會關打呢?有個外省看了柯文哲的胡言,就說:「先父是國府空軍一員,同學廖叔叔過年過節常來吃飯,每當他離開後,媽媽都會神秘兮兮地說:妳廖叔叔命大,228外省人被追殺,他被一家好心臺灣人藏匿,否則早沒命了,他受到驚嚇,一直都沒成家。然後囑咐我們小孩子不準對人講述...。」這邊中國人真正的受害者,今天連哭訴的孫子都沒,這痛苦,比柯文哲家大太多了。
柯文哲還說,228造成柯家三代痛苦,「傷害我祖父的生命,傷害我父親的人生,傷害我的人生。」。當他要參選臺北市長時,父親柯承發極力反對,原因是擔心其在228中失去父親,現在不希望再失去兒子。說到這裡,柯文哲忍不住哭出來。這種矯情的說法大有問題,現在臺灣參加政治還會被抓去關打、喪命?這太可怕了吧?難道就是怕被殺,故柯承發在新竹選舉時大力支持的是國民黨的市長許明財?柯還是其競選總部顧問,與其子不同調。那怎麼「國民黨清鄉」,父不恨,兒恨?這種恨是隔代遺傳?
在柯文哲選舉的最後一天的造勢晚會上,臺上喊得最大聲的就是紀政,她是臺灣體育界的名人,在奧運田徑拿過銅牌,號稱「飛躍的羚羊」。她曾在新竹的竹師附小讀過兩年,家貧,她最懷念的就是一位外省同學對她的幫助。後來她轉學,柯文哲爸爸是她的體育老師,還是把臺灣省運動會聖火交給她的人。這次就是她力勸柯父同意兒子出來參選。她在臺上竟說柯父是如何被國民黨白色恐怖迫害,完全是胡扯。而紀政還是「中華臺北」的創始人,是與名教育家沈君山當時一起在希臘促成的,沈是一很愛國的人,結果20年後,紀政現在又最反對「中華臺北」,說是矮化臺灣,其政治立場完全轉變。
柯文哲在紀念會上恨到難抑悲傷,痛哭不已,拒絕與馬英九握手,還假惺惺的說:「讓臺灣的意識留下了長期的恐懼、沉默和隔閡,在人與人之間建起了一道看不見卻冰冷的高牆,直到今天還在分裂這個社會。」
其實對於228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綠營,獨派,柯文哲和專職說謊為業的人,一直不敢回答,當時全臺灣被殺被打被強姦的,手無寸鐵的外省人,有沒有被追念補償? 當時的人民,是希望國民政府平亂, 還是希望暴民控制臺灣?
對於柯文哲,很多人質疑,因為他太多次講話不誠實,總用一種模糊蓋括的方式,讓社會以為他祖父因為228而被殺。而真正與國民黨鬥爭過的陳明忠,卻無怨無悔的支持社會主義理想。他說他後來被關押,他沒什麼好怨的。他呼籲要放下仇恨,國家該早日統一,這才是解除臺灣悲情的唯一之道。
柯文哲最後還問:「要留下一個什麼樣的痛給下一代?」
華夏經緯網專稿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黃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