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每集時長
從原來的5分鐘延長到10分鐘
更優質的精品菜式
更詳細的烹飪過程
期待您的關注!
除了在廣州廣播電視臺綜合頻道逢周一至周五17:40播出以外。
現在節目更會在4K超高清-南國都市頻道每晚19:00《花漾生活》節目中播出。
如此精彩的節目你又怎麼能錯過!!
馬上關注我們把!!
蛋撻,作為廣式點心四大天王之一,它的粉絲自然也不少。除了飲早茶的茶樓,在廣東的麵包店、餐廳,都少不了蛋撻的蹤影。
廣式蛋撻由來已久。早在1920年間,當時廣州的各大百貨公司競爭激烈,為了更多吸引顧客,每周都會要求百貨公司的廚師設計一款「星期美點」作招徠,廣式蛋撻正是在這段時期出現,並逐漸成為廣州茶點的一部分。
奶油蛋撻,好像一塊盆狀的餅乾,有奶油香味,撻皮口感像餅乾,所以又有餅乾皮之稱。
酥皮蛋撻,撻皮為酥皮,層層疊疊的酥皮,口感酥香鬆化。
兩種口味的蛋撻各有千秋,而最考驗師傅手藝的,還是當屬酥皮蛋撻。今天我們繼續邀請到劉偉光師傅,為我們分享怎樣才能做出一隻傳統的廣式靚酥皮蛋撻。
酥皮:
豬板油、黃油、低筋麵粉、雞蛋、糖
蛋撻液:
糖、雞蛋、淡奶油
蛋撻的酥皮,是由「水皮」和「油心」交疊而成的。「油心」是起酥的核心,用「水皮」包裹著「油心」,才能做出「千層酥」的效果。
低筋麵粉加入糖,然後下二兩的水將糖融化,然後加入牛油、豬板油稍微攪拌均勻後,再加入四隻雞蛋,不斷揉麵團,直至麵團的筋度足夠,這樣「水皮」就做好了。
將「水皮」鋪好,然後「油心」放在中央,把「水皮」兩端向中間摺疊,包裹住裡面的「油心」。用擀麵杖擀平麵團後,再將它進行摺疊。反覆擀平摺疊數次,麵團已經疊了幾十層,這才算開酥成功。
下一步就是要「捏盞」,就是將蛋撻皮放進盞裡,先將麵團用擀麵棍敲一敲讓其「餳一下」,然後蛋撻皮要先沾點麵粉,以防粘手,再慢慢壓薄。接著將蛋撻皮輕輕放進盞裡,按壓均勻即可。
糖、雞蛋、淡奶油倒入碗中,攪拌、打散,接著再加入水攪拌均勻,將攪拌好的蛋撻液過篩,直到蛋撻液變得光滑、無殘渣和氣泡即可。
將蛋撻液倒入捏好的蛋撻模具中,大約八分滿。放進烤爐中,用面火是250度,底火280到300度烤制二十五分鐘到三十分鐘,新鮮滾熱辣的蛋撻就可以出爐啦!
☑搵食地址:
【陶陶居雅園】
珠江新城冼村路5號凱華國際中心6樓(地鐵APM線大劇院站B口步行420米)
營業時間:11:0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