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價格創近8年新高:疫情下線下金飾消費低迷,「中國大媽」去哪了?

2020-12-23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徐芸茜 見習記者 方鳳嬌 北京攝影報導

北京菜百櫃檯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今天(6月25日)金飾價格是465元/克,早就漲價了。」曾因2013年前後狂掃300噸黃金而聞名於世的「中國大媽」,此時不僅成功解套,帳面還有浮盈。

今年以來,國際國內黃金市場呈現震蕩上行走勢。國際黃金價格累計上漲15%-16%,於5月份衝破7年新高,又於6月24日盤中一度衝破1779美元/盎司,刷新近8年高位記錄。國內黃金價格累計上漲14%-15%,一度突破400元/克,同樣創歷史新高。

然而,金價漲起來了,櫃檯卻幾乎不見「中國大媽」身影。

6月25日端午節,《華夏時報》記者來到通州區藍島大廈一層主營各類金銀首飾的櫃檯,受疫情影響,節假日期間這裡仍顯冷清。記者在現場看到,菜百首飾、周大福、老鳳祥、千葉珠寶等櫃檯,半個多小時內前來看飾品的顧客寥寥無幾。

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王駿博士後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春節至端午節假期,即1月底至6月底的五個月時間正值全球疫情防控和我國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雖然我國疫情在4月份開始逐步清零,但在5-6月份我國東北和北京又出現小規模反彈,今年上半年我國各地的金銀珠寶首飾線下實體網點的銷售受到較大影響。

「首飾是一種奢侈品,除了結婚剛需,現在疫情下金飾需求減少,未來一段時間首飾消費還可能出現低迷。」廣東省黃金協會副會長兼首席分析師朱志剛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認為,一般都是買漲不買跌,現在金價高漲,也是造成首飾消費減少的一個重要原因。

中國黃金集團黃金珠寶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全球經濟面臨下行風險以及黃金中長期走勢溫和的雙重因素作用下,與以往相比,購買投資金成為擴大內需的有效切入點,經歷了疫情峰值的中國迎來內需發力的關鍵時機,同時各種不確定性促使投資者更傾向於將風險防範放在首位,從而選購投資金條。

線下金飾消費低迷

25日,記者看到菜百櫃檯上標籤顯示,當日菜百足金飾品零售單價是465元/克。

這時,一對中年男女正在櫃檯看黃金飾品,這也是當時櫃檯僅有的兩名顧客,但是看了一會兒,這兩名顧客並沒有購買,而是離開又去了其他櫃檯。

櫃檯另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疫情期間買黃金首飾的顧客確實少了一些,但還是有人買,至於用途,結婚用、日常佩戴等都有。

在周大福櫃檯,記者看到屏幕上標註顯示,周大福今日足金零售金價522元/克,櫃檯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是零售價格,手工費另計。「疫情期間,也不分是否為節假日了,人都不多,以前每天基本都有顧客下單,但是現在……」上述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在老鳳祥櫃檯,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天端午節,所有黃金飾品活動單價每克減30元。」記者看到屏幕顯示,今日老鳳祥黃金飾品零售單價519元/克,工費另計。雖然活動有優惠價,但是在商場少之又少的人流面前,仍顯無力。

實際上,今年到目前為止,黃金首飾消費都不樂觀。據中國黃金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全國黃金實際消費量148.63噸,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48.20%。其中:黃金首飾92.04噸,同比下降51.06%;金條及金幣37.67噸,同比下降46.97%;工業及其他18.92噸,同比下降32.04%。

進入5月份以後,各地黃金消費明顯回暖。中國黃金協會最新統計表明,今年5月份全國黃金銷售環比增長了54%。在北京、上海,一些黃金「老字號」門店5月份的銷售量環比增長都超過了40%-50%。

上述中國黃金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整個一季度,黃金珠寶線上消費增多,且表現出重視保值屬性的傾向。相對而言,近期投資金條與黃金類首飾成為熱點產品。

二季度最新統計數據尚未公布,但是在朱志剛看來,未來一段時間仍會低迷。「目前首飾需求非常少,銷量特別少,國內外差價也比較大,現在包括首飾廠、展廳、零售商,整個需求都是非常清淡的。」朱志剛向記者坦言。

至於後續,朱志剛認為,或許只有金價出現大幅下跌,首飾消費才可能提振。每次下跌,買家就會多些。目前而言投資金條的客人相對多一點,投資需求還是有的。

黃金還能買嗎?

從今年大類資產配置的選擇上,黃金投資成為投資者十分關注的品種和投資選擇之一,受全球新冠疫情、地緣政治事件、全球經濟整體不景氣、美國創紀錄無限量QE、歐美及新興經濟體失業率高企等綜合影響,黃金成為今年國內外投資者的青睞。

「在2月至6月的行情中,黃金是先抑後揚的震蕩上漲走勢,未來黃金價格仍有進一步上揚的動力和空間。」王駿表示,今年以來,投資者在風險資產投資上十分踴躍與積極,股票、商品、債券、基金、地產等資產的成交規模均增長,原油、黃金、有色金屬、農產品等商品吸引了全球大量資金參與,尤其是大宗商品的先大幅下行後「V」型反彈的「過山車」行情令全球投機資金參與積極性大增。

黃金特別是實物金,是資產配置的一部分。「無論金價怎麼漲,長期還是看漲,它本身的投資價值、避險屬性,還是值得投資者關注。」朱志剛說。

投資方面,王駿告訴本報記者,「我們認為黃金市場下半年的牛市行情中將可以採用三大投資策略。」第一,採用宏觀對衝的配置策略。因對其他風險資產大幅下挫的擔憂,持有其他品種多頭頭寸的情況下,增配黃金多頭頭寸作為保護性宏觀對衝,比如擔憂股市下挫而增加黃金的多頭頭寸,擔憂地緣政治衝突而增加黃金多頭作為匯率對衝等,宏觀對衝下的投資者增配黃金未必是追求黃金頭寸的收益,而是希望整體收益曲線更加平滑,減少向不利方向變動對自身造成的損失;第二,採用相對收益策略,相比宏觀對衝是更加積極的策略。比如增配黃金多頭的同時加入其他資產空頭頭寸,對擇時和市場判斷的標準要比宏觀對衝策略高很多;第三,採用抗通脹方式投資黃金相關投資品的策略。在金價出現超跌的過程中配置黃金。通脹指標並不等同於CPI指標,更應該考慮市場整體的貨幣投放量,在2020年美聯儲通過擴表以及增加財政赤字的方式向市場投放了超過2.5萬億美元,美國國債總量已經超過了26萬億美元,從各國的貨幣增量角度考慮黃金價格呈現5-10%或者更高的年化增長是符合實際的。

朱志剛則建議,投資黃金還是以實物黃金為主,在家庭資產配置中佔比建議是5%-20%。每次金價下跌,都是買入機會。「這些年我們一直看多黃金,很多實物金投資者都賺錢了,包括2013年中國大媽被套,那時金價在350元左右,現在他們也都獲利了,現在來我這兒賣金的客人,每一克都有大概100塊錢的收益,很多客人(對黃金的收益)比較滿意。黃金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品種,我們也堅定看好黃金的後勢。」朱志剛說。但是投資黃金實物,他建議小量分批買,「每次下跌就買入一部分,用家庭主婦式的投資方式,下跌了就買一點,再跌了就再買一點,黃金總體的均價還是會震蕩向上的。目前價位,還是防範風險為主,國際金價處於高位,國內金價也在390以上,此時不建議大量買入,但是可以少量分批買入。」

購買渠道方面,疫情期間為便於客戶購買,一些金店也作出了相應的對策。上述中國黃金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疫情期間,中國黃金準確把握消費者選購投資金這一切入點,積極布局線上商城,在疫情期間推出「中國加油」定製投資金新品,在活動期間直降工費,零售價格低於常規金條,拉動消費,推動藏金於民,為祖國祝福。且通過購買時降工費、回購時免工費等優惠讓利消費者,回饋社會。

金價會漲多高?

鑑於目前金價處於高位,一些投資者目前處於觀望,現在買入擔心後續黃金高位回落,不買又怕錯過黃金一路高漲的行情。那麼,金價還會漲嗎?

分析本輪金價上漲的邏輯,王駿對記者分析認為,今年國際金價的先抑後揚的「震蕩牛」行情主要有五個方面的直接因素引起:第一,2019年以來美國經濟增長速度開始放緩,今年美國失業率出現大幅反彈,經濟增長潛力顯示消退,美元資產對市場的虹吸效應顯著減弱。而隨著美聯儲停止加息周期,並為了進一步刺激市場轉為降息周期時,市場對流動性過度寬裕的擔憂,以及對未來風險資產的不信任,使得黃金迎來快速上漲的良機。

第二,美國帶領西方國家推出史上無限量QE政策。美聯儲承諾將保持每月購買約800億美元美債和400億美元機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在美聯儲、歐銀、英央行、日本央行等主導的全球寬鬆貨幣環境,加之全球經濟下行的壓力下,黃金還將長期看漲。

第三,全球黃金礦山產能陷入瓶頸,黃金礦山品位下降,新增大型金礦難覓。目前全球黃金礦山的平均成本大概在1100-1200美元/盎司,按照利潤率算,2018-2019年大型黃金礦山的利潤極為有限,部分小型礦山成本破位,而包括我國在內的黃金礦石品位不高的國家呈現資源品位繼續下降、總產量逐年走低的趨勢,這種情況下黃金易漲難跌。

第四,全球央行繼續增加黃金儲備。世界黃金協會最新發布的2020年央行黃金儲備調研結果顯示,有20%的國家央行計劃,在未來12個月增加黃金儲備,而在2019年的調研中這一比例僅為8%。全球各國央行在2018年和2019年購金力度的強勁,今年全球央行購金的需求依然會得到支撐。

第五,美國大力推出單邊主義對外政策,令市場掀起了「黃金再貨幣化」的討論,美國採取「薅羊毛」策略打壓非美貨幣匯率,最終美國實實現了無風險套利,美國的逆全球化和民粹主義盛行,「黃金再貨幣化」有了生存的土壤,黃金成為了各國貨幣的信用背書,金價必然堅挺無比。

整體上看,這一輪黃金牛市有五大邏輯,即從貨幣政策來看,美聯儲從加息周期轉為降息周期,對通脹的憂慮為黃金帶來了增量資金;從美國逆全球化和民粹主義盛行,「黃金再貨幣化」令黃金成為了各國貨幣的信用背書對衝美國「薅羊毛」策略;從供需結構上來看,黃金自身的需求變動有限,而供給將呈現持續下滑的趨勢,礦產成本擴大,因而黃金上行的邏輯較為確定。

「我們預計,下半年的『黃金再貨幣化』及『西方國家央行大放水』的邏輯並沒有改變,相反全球疫情導致全球主要央行放水大大加速,在這種情況下黃金後續的價格峰值預期被大大拔高,因而會出現黃金難以深跌,一出現深跌就有大筆增量資金入場的情況;黃金的礦產供給和冶煉供給受到了進一步的衝擊,具體表現為全球的黃金供給出現了顯著減少。因而黃金整體在牛市範圍之中,但不意味著金價是單邊上漲,而是保持整體處於上行通道。」王駿對本報記者分析指出。

在朱志剛看來,金價突破1800美元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這一輪金價不跌到1750美元以下,我覺得後續碰1800美元可能性非常大,但是觸碰1800美元以後要謹防突然下跌。」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

相關焦點

  • 中國黃金市場第三季度持續回暖 婚慶金飾促進市場復甦
    中國消費者報訊(記者 龐建新)10月29日,世界黃金協會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的《黃金需求趨勢》報告數據,並分析了最新的黃金需求趨勢。「第三季度,中國黃金市場回暖態勢持續凸顯。在金價提振、全球不確定性持續以及中國經濟復甦的綜合作用下,這一季度國內黃金投資需求上漲顯著。
  • 8月7日國內黃金期貨漲0.92% 國際金價再創歷史新高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8月7日訊 今日,上海期貨交易所日間盤黃金期貨合約高位波動,成交活躍,持倉增加。8月6日(周四)美元連續第三天走軟,盤中一度跌至92.48,為2018年5月以來最低,投資者關注美國刺激措施談判以及定於周五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隨著債券實際收益率跌至負值,美元走軟以及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黃金價格再創歷史新高至2069.78美元/盎司。
  • 探訪深圳羅湖水貝:「中國大媽」布包裡價值百萬,老街區藏著黃金...
    各類櫃檯鋪滿了珠寶首飾,有批發商來櫃檯詢價,或者拎著貨值不菲的「小包」進進出出,還有許多慕名而來的「中國大媽」。水貝的歷史也是中國金飾製造業的歷史。近年來,中國本土的黃金首飾製造企業經歷了蓬勃發展期,但也曾陷入低谷,黃金珠寶首飾行業也經歷了從限制到開放的不同階段。2013年,「中國大媽」勇闖黃金市場,開啟了轟轟烈烈的「搶金潮」,一戰成名。彼時,黃金首飾需求達到頂峰。
  • 黃金「真相」來了,出手就是幾萬!90後取代「中國大媽」成黃金消費主力買手
    杭州網友" CICI "笑著說,"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這屆年輕人對成長的感悟,是從買黃金開始的。與以往的"大媽潮"不同,這個春節,在年輕人群體中火爆的還有黃金消費。」從熱銷產品來看,含有牛元素的黃金生肖飾品、以及設計感較強的小克重飾品,頗受歡迎。雖然「搶金」熱潮依舊,但是主角已經悄悄換人。比起「中國大媽」們,如今90後也不遑多讓。在各大賣場的黃金櫃檯,「黑髮族」已經取代了「銀髮族」,其中20多歲的年輕人更是其中主力。之前被年輕消費者認為「土氣」、時尚程度比不上鑽石和鉑金的黃金,重新成為年輕消費者尤其是90後的喜愛。
  • 瘋狂的黃金:價格創歷史新高,黃金股也集體漲停!
    隨著價格的持續上漲,黃金正在成為最受矚目的投資品種。近期,國際金價持續大漲,在醞釀多天之後,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黃金期貨價格,終於在7月27日早盤突破了2011年9月份的歷史最高價,創造了歷史新高。目前,紐交所黃金價格升至1930美元/盎司附近。
  • 金價創六年新高 黃金珠寶行業回暖還有多遠?
    消費穩  3. 漲的是金價,動的是人心  儘管沒有2012年中國大媽瘋搶黃金時的萬眾矚目,不過悄悄地,倫敦金的價格在2020年的開年創出近6年新高,摸了摸1600美元大關。  而在國內,金價更是時隔多年,重新回到了歷史高點的附近。
  • 足金價格飆漲!黃金首飾批發價幾乎創近十年最高!該...
    國際金價創近10年新高27日,國際黃金價格上漲幅度超過2%,達到創紀錄的每盎司1945.16美元,突破了2011年9月創下的近十年歷史最高點1921美元,年內漲幅達到32%。黃金價格在28日開盤後繼續上漲,一度達到每盎司1980美元,而後因為投資者獲利拋售價格回落。截至北京時間17:40,倫敦現貨黃金價格報於每盎司1932美元,跌幅為0.49%。28日晚,黃金價格繼續上漲,截至北京時間23:00,紐交所8月交割的黃金期貨價格達到了每盎司1948.40美元。
  • 黃金價格「回頭」黃金飾品迎來年末銷售旺季 購買人群呈年輕化
    半島全媒體·風口財經記者 王媛2020年3月份起,國際金價(倫敦金現)一路暴漲,於8月6日達到2073美元/盎司的高點後「調頭」回落。伴隨「金價大跌」持續了將近4個月,以及牛年春節的到來,市民的消費欲望被重新點燃。記者調查發現,現在黃金不僅是「大姨專屬」,Z世代「拔草」入手,購買人群出現年輕化的趨勢。
  • 去哪兒網:「人生第一張機票」預訂量創近5年新高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武曉莉)疫情之下,旅遊業遭受重創,公務和商務出行銳減。與此同時,大量從沒坐過飛機的人開始人生中第一段飛行。12月2日,去哪兒網對外發布,今年通過去哪兒網購票的用戶中,有934萬人是第一次坐飛機,這個數量創近5年新高。
  • 金價漲高高、金店空蕩蕩 黃金回收業務卻意外火了
    8月3日,現貨黃金盤中最高觸及1987.95美元,距離2000美元大關只一步之遙。近一周以來,現貨黃金快速突破歷史前期高點1921美元後,迅速刷新了歷史紀錄至1987美元。此前,黃金價格已經連續八周收陽。分析師認為,在創下歷史新高后,黃金價格還有更多上漲空間,未來可能突破2000美元/盎司的整數關口甚至更高。
  • 黃金首次漲破2000美元!「中國大媽」每千克暴賺15萬,已有...
    來源:新浪港股8月5日00:17,現貨黃金史上首次突破2000美元/盎司大關,最高上漲至2031.02美元/盎司,截至9時回落至2020美元/盎司上下。黃金現貨今年表現較好,倫敦金今年的漲幅已經達到32.98%。美國黃金期貨價格也昨夜飆升到每盎司2027.30美元,創下盤中新高,最終收於每盎司2021美元。
  • 黃金回收的價格走勢
    黃金需求情況數據顯示,2014年印度超過中國,再度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需求國。湯森路透GFMS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的黃金需求下跌超過三分之一至866噸,而中國的廢料黃金供應量上漲21%至前所未有的182噸。
  • 中國玉米價格創6年新高 官方稱持續大漲可能性小
    中新社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 陳溯)今年中國玉米市場價格漲幅較大,創下六年來新高,玉米價格為何持續上漲?預計還將漲到何時?中國農業農村部24日對此進行了回應。在當天召開的農業農村部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2020年春節後,玉米價格開始恢復性上漲,5月底國家臨儲玉米競價銷售高成交、高溢價,玉米價格持續攀升,9月新糧上市後小幅回落,之後再次上漲。11月,玉米產區批發均價每斤1.2元(人民幣,下同),環比漲3.4%,同比漲29.7%,比年初上漲31.8%。
  • 現貨白銀站上25美元創一個月新高!2021年白銀價格走勢最新消息
    周三(12月16日)歐市盤中,現貨白銀站上25美元/盎司,創一個月新高;現貨黃金站上1860美元/盎司,為12月9日以來首次。隨著金價有望達到歷史新高,2021年黃金將繼續吸引大量關注,但德國商業銀行分析師建議,投資者應繼續關注白銀。
  • 黃金拍了拍你: 創9年來新高!
    這是截至北京時間7月9日晚9時,國際現貨黃金價格的最新報價。近期國際黃金價格強勢爆發,一舉攻克1800美元/盎司重要關口,最高漲至1829美元/盎司,創下了2011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為近9年來新高。
  • 疫情和金價將如何影響黃金珠寶行業?
    來自中國黃金協會的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黃金實際消費量548.09噸,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28.66%。隨著國內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以及婚慶市場的快速復甦,黃金消費明顯回暖,三季度黃金消費量實現環比增長28.71%。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過6.2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含「黃金」和「飾品」。近年來,我國黃金飾品相關企業年註冊量整體呈現上漲趨勢。
  • 6月雞蛋價格下降近三成,養殖戶賣一斤虧0.7元,網友:比大餅油條都...
    他告訴記者,今年受疫情影響,雞蛋銷售低迷,他也不得不想辦法拓寬渠道,將雞蛋轉向線上銷售,電商採購平臺會來現場驗貨。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雙方以每斤2.5元成交。姚佔領說,雖然一斤只漲了一毛錢,也感到很欣慰,因為今年雞蛋價格已經連續降了半年,降幅接近三成。而眼下已進入高溫、高溼的夏季,雞蛋儲存時間縮短,周邊養殖戶都在集中出貨,即便是虧損也得賣出去。
  • 金銀比價創歷史新高!黃金避險功能失靈,恐慌籠罩全球,誰在賣空一切?
    不過美市盤中金價一度自低位反彈近70美元,縮減了跌幅。截至北京時間3月17日12時,紐金報1498美元/盎司。比黃金走勢更凌厲的是白銀。3月16日,國際現貨白銀盤中最深跌幅近20%,創2009年以來新低至11.8美元/盎司。而鉑金一度狂跌逾26%,至200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鈀金一度大跌11%,此前觸及去年8月底以來最低1481.53美元。
  • 中國黃金今日價格多少錢一克(2020年8月12日)
    中國黃金今日價格多少錢一克(2020年8月12日)每日更新 中國黃金今日價格多少錢一克(2020年8月12日)參考價格 產品名稱 產品價格 價格單位 純度 漲跌 黃金價格 ¥404 元/克 99.9%
  • 全球糧價指數再創近六年新高 聯合國預計年內仍將面臨上漲壓力
    來源:財聯社財聯社(上海,編輯 史正丞)訊,北京時間1月7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宣布去年十二月全球糧價指數連續第七個月上漲至107.5,再度刷新2014年11月以來的新高。受到惡劣天氣和旺盛需求帶動,從蔬菜到棕櫚油等所有農業商品價格仍有可能繼續上漲。從各個分項指標來看,2020年十二月肉價指數(94.3)創去年六月以來新高;乳製品價格指數(108.8)創2018年7月以來新高;穀物價格指數(115.7)創2014年6月以來新高;菜籽油價格指數(127.6)創2012年9月以來新高;糖價指數(87)較去年十一月小幅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