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擊炮的威力你難以想像

2021-01-15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來源:中國軍網

快、準、狠、猛!

迫擊炮的威力你難以想像!

■羅奧迪 李彬 王佳寅攝影報導

迫擊炮,曾在歷史上大大小小的戰鬥中屢建奇功,特別是能為步兵提供及時而強大的火力支援,被譽為步兵的「守護神」。7月7日,在嶺南某實彈射擊場,陸軍第74集團軍某合成旅火力連,在模擬實戰的複雜環境下,將迫擊炮「快、準、狠、猛」的火力特點展現的淋漓盡致。

準備實彈射擊。

【快,快打快撤,來去如風】

「全連注意!佔領陣地!」隨著一聲令下,炮兵班按戰術要求迅速前出佔領陣地,三炮手、四炮手合作構築座鈑坑,一炮手、二炮手協同架炮,動作緊張有序。「陣地報告準備完畢!」到陣地指揮員向指揮所報告時,時間還不到2分鐘。半小時後完成實彈射擊後,指揮所又下達命令,「轉入預備陣地,行間瞄射擊!」炮兵班快速撤收奔襲至後方一百米的預備陣地,緊張操作賦予火炮基準射向,尋找基本預備瞄準點,僅15分鐘內就完成了間瞄射擊準備。在場的旅火力科參謀李松松說道:「這個連隊時間上不僅達到了大綱的優秀標準,更將輕型火炮便攜靈活的特性充分發揮出來。」

操作手正在修正標尺。

【準,首發命中,彈無虛發】

「表尺XXX,方向XXX,1炮1發,放!」

「命中目標!」

在間瞄射擊中,該連1炮第一發試射就精準命中目標,在其後的射擊中,炮彈更是紛紛在目標上「開花」。「精準的射擊一方面是因為武器裝備的優良,更主要的因素則是我們炮手精確到小數點的操作。」該連連長陳俊傑介紹,為了提高操作該型迫擊炮的精準度,全連統一操作手法,炮手進行裝定改裝訓練時要求操作誤差不超過0.5密位,進行實彈射擊的班組訓練時間不少於300小時,這才保證了極高的命中率。

官兵正在準備彈藥。

【狠,疾風驟雨,持續打擊】

「全連1發20秒,放!」

「全連1發齊射,放!」

該連在半小時的間瞄射擊中按計劃執行了等速射、齊射多種發射法,密集的炸點在靶區不斷顯示,覆蓋了整個目標區域,圓滿完成了射擊任務。「只要彈藥足夠,我們就能一直按口令進行快而狠的火力反應。」該連一炮長周永發自信地說到,炮班能在上一發炮彈打出的15秒內,快速完成復瞄、裝彈與擊發等一系列操作流程,確保火炮能快速而持久地發揮火力,對「敵」各類目標進行壓制。

官兵正在準備彈藥。

【猛,火神出鞘,勢不可擋】

「迫擊炮能有效對『敵』陣地上步兵、工事、火炮進行殺傷。」指導員羅奧迪介紹,去年改革轉型以來,該連以大抓軍事訓練為牽引,全面提升連隊建設水平,先後被旅評為「軍事訓練一級連」「全面建設先進連」,在全旅的火力連之間走在前列。

官兵正在進行裝填彈藥。

指揮員正在觀察落彈點。

進行實彈射擊的官兵。

相關焦點

  • 快、準、狠、猛,迫擊炮的威力你難以想像!
    在各種軍事裝備中,總有一些特備威猛,火力極強的武器能夠輕易的贏得人們的注視,例如裝甲坦克這樣的「鋼鐵巨獸」,不但炮彈威力驚人,而且防禦能力一流,只能痛打敵人,而敵人打不痛自己。不過今天兵哥要說的是另一款同樣威力十足的武器,這就是快打快撤,來去如風的迫擊炮。
  • 抗日神劇新操作,竹筒不僅能當迫擊炮,還能用作火箭炮,威力更大
    抗日神劇新操作,竹筒不僅能擋迫擊炮,還能用作火箭炮,威力更大說到抗戰電視劇這個題材,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了,由於受眾面積廣,抗戰電視劇在近年來可謂是席捲了不少電視臺的黃金檔,雖然湧現出了諸如《壯士出川》和《亮劍》等優秀的影視作品,但是也不缺乏一些圍觀常識,利用噱頭吸引眼球的抗日神劇
  • 中子彈的威力,大的你難以想像!
    1945年美國投放到廣島和長崎的兩枚原子彈,讓世界各國瞪大了眼睛,這才真正認識到核武器巨大的威力,事實上,目前世界上使用過核武器的國家只有美國,當然,美國除了對日本使用過這種武器,在伊拉克戰爭中同樣也使用過核武器,那便是-----中子彈。中子彈的威力能有多大?
  • 敘利亞戰場自製煤氣罐迫擊炮!威力巨大,一發命中令上百士兵斃命
    其中煤氣罐迫擊炮算是戰場上威力最強的DIY產品了。煤氣罐在我國很多家庭中還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到了敘利亞戰場就成了殺敵無數的神器,它威力巨大,一發命中甚至可以使上百士兵當場斃命。煤氣罐迫擊炮煤氣罐大炮是在敘利亞戰場上出現的一種奇葩武器,該炮口徑巨大,是用煤氣罐改裝成炮彈的大口徑臼炮,類似於早期超口徑迫擊炮或擲雷器,就是用煤氣罐灌上炸藥加裝尾翼改造成炮彈。
  • 迫擊炮為何還不被淘汰?我國吃過大虧,這種小武器威力大得驚人
    大家在很多電影當中都會看到迫擊炮的身影,而且一般電影都比較老,因此很多人認為迫擊炮是一種比較古老的武器,在現代戰爭當中的意義已經不大。那麼理性的分析一下,迫擊炮到底有沒有好的用途呢?
  • 日本引進一迫擊炮,僅生產24輛,但威力巨大備受陸上自衛隊喜歡
    96式120毫米自行迫擊炮是日本陸上自衛隊主力的重型武器之一,它於1996年開始生產,但令人驚訝的是它僅生產了24輛就在2013年停止了。它長6.7米,寬2.99米,高2.95米,重23.5噸,由5人組成的作戰單位操縱包括由一名司機,一名車長,一名機槍手和兩名操作自行迫擊炮的炮手組成。96式120毫米自行迫擊炮配備了美國生產的柴油發動機,而這成為它的最大弱點,令其只能以50公裡/小時的最高速度行進,無法跟上其他裝備的速度。
  • 中法美中型迫擊炮射程公開:美國3600米,法國4600米,中國多少?
    文/趙剛迫擊炮作為一種現代化裝備,已經有了百年的發展史。從它二十世紀初誕生至今,參與過世界上所有的重大戰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人們不僅僅看到塹壕戰的慘烈,也看到了迫擊炮的威力。而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期間,迫擊炮經過不斷地發展和改良,射速、結構和威力上都大大提升,並且已經成了步兵的基本配置。直到今天,在世界範圍內的局部衝突中還是能看到迫擊炮的身影。縱觀人類武器發展史,武器裝備淘汰了一批又一批,更新速度更是只快不慢,為什麼迫擊炮這樣古老的裝備依舊能在活躍在現代戰爭中?中法美中型迫擊炮射程公開:美國3600米,法國4600米,中國是多少?
  • 迫各國迫擊炮的最遠射程是多少?法國人的迫擊炮很有發言權
    但真實的歷史你了解嗎?對日軍作戰起到巨大幫助的擲彈筒確實是被日本人發明出來的,但迫擊炮卻是在一名俄國炮兵手中誕生的。日本人只是這名俄國士兵發明的迫擊炮的手下敗將罷了。在日軍和沙俄對中國的旅順口爭奪戰中,日軍的防禦工事給了日軍極大的掩護,面對俄軍的火炮和機槍攻擊,日軍幾乎不會受到什麼損傷。
  • 能讓美國人都動心的迫擊炮!威力大到能反裝甲,壓根沒法退役
    而迫擊炮,則是這一時期世界各國基層步兵得到額外加強的火力裝備。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款冷戰時的法制迫擊炮——RT-61式120毫米線膛迫擊炮。在冷戰期間,法國火炮一直體現出輕便化的特點。因為法軍本身不僅在歐洲擔負著北約安全框架內的作戰任務,同時還有相當多的海外利益需要武力維護。
  • 各國迫擊炮的最遠射程是多少?
    你要說威力大,打擊精準度沒問題,也具有一定射程範圍,具備這些優點的武器市面上也不少,但基本有這些優點的,也有著笨重的缺點,而m224這款迫擊炮體積就不大,不費時費力就有很大威力,因此m224也十分適合規模小的戰局,甚至到了一些大規模戰爭,它也可以其到一定妙用,所以它才一直受歡迎,而且在大小戰役中,它依舊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在火力壓制這方面,敵人也十分有壓力。
  • 駐日美軍叢林戰術演練 海軍陸戰隊員背著迫擊炮行軍 痛苦難以想像
    這是一名迫擊炮班成員,他背包上面有炮架。60mm迫擊炮班是美國海軍陸戰隊中,單兵負載最大的作戰單位。海軍陸戰隊已經有牲口的綽號,60mm迫擊炮班則是這群牲口中的牲口。所有人員都利用植物對自己進行偽裝。休整時,軍官會對照地圖,尋找接下來的路線。同時確定自己的位置,與上級進行聯絡。
  • 二戰蘇軍的火力支柱,120毫米重迫擊炮,德軍大量仿製使用
    迫擊炮戰前蘇聯就已經有了50、82、107、120以及160毫米這樣的多種口徑的迫擊炮,能夠為連、排單位到師級單位提供必要的炮火支援,當然也有工兵鍬式的37毫米特種微型迫擊炮。M1938迫擊炮它的主要彈種為OF843型殺傷爆破榴彈,單枚彈藥重16.6千克,內部裝藥1.4千克,爆炸威力與122毫米榴彈炮差不多,殺傷半徑34米。
  • 遊擊隊的剋星2S9秋牡丹120毫米自行迫擊炮: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71期
    在二戰期間,蘇軍手中的殺手鐧,就是各種口徑的迫擊炮,尤其是大口徑迫擊炮。 蘇軍裝備有34.8萬門是迫擊炮,同期的德軍迫擊炮產量只有6.8萬門。 迫擊炮的威力相對較小,所以蘇軍官兵非常喜愛團一級的120毫米 PM-38迫擊炮。
  • 擊斃阿部規秀的「功臣迫擊炮」的出身之謎
    如果對軍事博物館中這門中國產75毫米口徑迫擊炮進行一番嚴格的「政審」,你也許會失望。因為炮身上只有炮號,沒有其他任何銘文。具體是哪個兵工廠什麼時候生產的,至今還沒有相關圖片資料的力證。因此,關於這門傳奇「國寶老炮」的身世,便有了諸多猜想。
  • 各國迫擊炮的最遠射程是多少?一起來看看吧
    這門迫擊炮具備易操作的特點,就算只有兩名士兵也可以達到靈活運用它的效果,m224式60mm迫擊炮擁有直徑60毫米的炮口,炮管長度達一米,因此距迫擊炮70到3490米範圍內的目標都能被精準打擊,由於m224式60mm迫擊炮在威力和準確度兩方面也極具優勢,所以美國軍隊便大量裝備了m224式60mm迫擊炮,並快速在各個步兵系統中推廣使用,到了21世紀的今天,m224式60mm迫擊炮還是被美軍重用,而它也滿足了美軍的戰爭需求
  • 可以反坦克的迫擊炮,一戰德國7.58釐米迫擊炮,還是拉繩射擊
    在20世紀初爆發的日俄戰爭被認為是一戰的彩排,它對一戰的很多戰術、武器都起到了借鑑意義,德國在日俄戰爭到一戰之間仔細地研究了未來作戰模式,認為迫擊炮是塹壕戰、攻城戰的有力武器,於是要求各軍火公司展開研究,當然了,那個時候還不叫迫擊炮,應該叫擲雷炮之類的名字。
  • 1962中印之戰解放軍手中的大殺器:120毫米迫擊炮
    ,它就是55式120毫米迫擊炮。其中120毫米口徑迫擊炮,就是引進的蘇制PM43型120毫米迫擊炮。蘇制PM43型120毫米迫擊炮,是改進自著名的蘇制HM38型120毫米迫擊炮,提高了強度和操作性能。在前蘇聯衛國戰爭中表現優異,作為團屬支援火力支援步兵分隊作戰,射程遠、威力大,當時德軍沒有能與之對抗的武器。
  • 各個國家迫擊炮的最遠射程是多少?中國的數據讓人驚喜
    迫擊炮炮身短於其它的火炮,所以迫擊炮也不重,佔地也不大,不影響攜帶者的正常活動,易於使用,掩藏後不易被識破。僅靠一個炮手就能在很短的時間裡完成整個流程,準備工作完成,確認敵方目標,準確射出炮彈。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一根炮管也能成功射擊炮彈。迫擊炮的大家族歷史悠久,這麼多年發展下來家族成員也是越來越多,都有自己值得稱道的地方。你知道士兵更喜歡用那種嗎?迫擊炮裡的大哥又是誰家裡的呢?
  • 小炮不凡:RT-61型迫擊炮
    而在世界各國的迫擊炮家族裡,法國與荷蘭聯合研製、由法國湯姆遜·布朗德公司生產的RT-61型120毫米線膛迫擊炮堪稱長盛不衰的「奇葩」,這種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大型迫擊炮」,既有便於投送的戰術靈活性,又有堪比大口徑重炮的威力,至今仍在許多國家軍隊服役。
  • 重迫擊炮朝鮮戰場發威,深受部隊喜愛,但進口炮彈庫存不足
    這一部分我們來講講志願軍用過的大口徑迫擊炮,指口徑超過100毫米的大傢伙。100毫米以上口徑的重迫擊炮,通常是團一級部隊的重要支援武器,火炮本身重量大不易移動,通常會用車輛拖帶;炮彈威力大,殺傷效果堪比榴彈炮的炮彈。這種重迫擊炮當時在志願軍服役的數量並不多,比較常見的是107毫米和120毫米兩種口徑。志願軍初期使用的107毫米迫擊炮是美制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