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江湖,誰當新王?

2020-12-26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零售商業評論」(ID:xinlingshou1001),作者:田巧雲,36氪經授權發布。

作者:田巧雲,新零售商業評論高級編輯

「新興市場或成王者誕生地。」

最近,一股冷空氣橫掃中國,冬天正式來了。

一群人聚會,圍著一個咕嘟咕嘟冒熱氣的火鍋,簡直就是冬天的標配。

上周五晚,上海的汪小姐想和閨蜜們來個火鍋之約,但在海底撈等位1個多小時後,前面仍有超過20桌食客。

於是,汪小姐和朋友們決定轉戰火鍋外賣,在路上下了訂單,到家後半小時左右就收到了包括底料、食材在內的全套火鍋產品。

如今,因為怕等位,像汪小姐這樣選擇火鍋外賣到家的消費者已不少見。在疫情期間消費者們被動嘗試在家吃火鍋,而疫情之後,這種方式已然成為火鍋消費的另一個場景。

不妨看一組來自盒馬的火鍋數據:2020天貓雙11期間,盒馬的火鍋銷量是去年的8倍,7成訂單來自線上外賣。

事實上,在火鍋外賣業務之外,火鍋界還誕生了一些新的物種。

既有線上的火鍋食材外賣品牌淘太郎,也有線下開店的食材超市如鍋圈食匯、辣圈、川鼎匯、煌大鮮等。

前不久,海底撈也在北京朝陽區也開了一家「外送食材自提店」,顧客可選擇線上下單配送到家或線下到店自提兩種模式進行消費。

如果說火鍋外賣是火鍋堂吃業務的另一個場景,那麼這種「一站式購齊」的火鍋食材超市,則是火鍋外賣的延伸。海底撈這個傳統火鍋界大佬的加入,不免讓這個延伸變得更有想像空間。

火鍋市場的巨大空間也吸引了資本的目光。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共註冊相關火鍋企業5.06萬家,同比增長4%。截至2020年12月7日,火鍋相關項目共發生投融資76次,其中呷哺呷哺和鍋圈食匯分別有過4次投融資。有新聞報導,今年IDG資本連續兩輪投資鍋圈食匯,而懶熊火鍋則獲得了字節跳動的投資。

 火鍋場景的變遷 

2020年的疫情改變了火鍋的消費場景,零售君特地採訪了「左庭右院」創始人鄭堅。

他介紹,左庭右院約在三年前開始嘗試火鍋外賣。一開始,並沒有把這個業務當作重點,只是抱著「別人做我也做做看」的態度,將其作為堂吃的一個補充。

左庭右院的外賣經歷很有代表性。事實上,外賣行業最早始於餐飲行業,只是當絕大多數餐飲企業已經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之時,火鍋外賣卻受制於火鍋場景、火鍋特性、配送成本,以及消費者習慣等因素,一直沒有太大的突破。

這一點可以通過火鍋行業的龍頭老大海底撈的年度財報窺見一斑。即便在其高速增長的2019財年,海底撈的外賣業務也大增38.6%,但相比全年265.56億的總營收,4.48億元外賣營收仍顯得微不足道。

今年新冠疫情改變了太多行業,尤其是餐飲業。基於疫情防控的需求,到店的餐飲場景被迫取消,火鍋店要尋求生存機會,食客們要滿足口腹之慾,雙方不得不嘗試將堂吃變為在家吃。

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疫情成了餐飲業新業務模式的實驗場和試金石,也給了火鍋企業在嘗試新業務模式時不小的容錯機會。

針對火鍋外賣業務的成長軌跡,鄭堅介紹了左庭右院火鍋外賣的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早期的主動試水,這一階段的外賣業務佔比很低,大約在2.5%左右,外賣只是堂吃的補充;

第二個階段是疫情期間突然發力,火鍋外賣彌補了無法接待堂吃業務的空缺,這一階段外賣業務佔比幾乎為100%;

第三個階段則是疫情之後的常態化發展,經過疫情的檢驗,消費者對火鍋外賣的接受度提升了,因此相比疫情前,外賣業務大約增長了一倍,銷售佔比在5%左右。

在上海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劉寅斌看來,疫情改變的不僅是火鍋外賣,也給一些新的火鍋業態,如品質冒菜、一人食火鍋等業態帶來新的機會。成都一家名叫「芙蓉樹下」的非遺冒菜品牌,目前已在全國開設了1300多家門店。

作為一家專注於餐飲和連鎖行業的投資機構,易基金聯合創始人劉曉東最近頻繁飛往重慶,了解火鍋衍生生意,其中一個項目就是「火鍋一人食」,這個項目也是劉曉東在「創業中國人」節目上作為投資嘉賓時遇到的。

此外,目前在重慶已經有一些專做火鍋供應鏈的企業,通過向火鍋店提供一站式配齊以及柔性化配送服務,已然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食材配送一直是餐飲企業的痛點。一則中國菜系太多,二來不同餐飲企業菜品完全不同,所需食材數量千差萬別。即便是標準化程度較高的火鍋業,南鍋還是北鍋、辣鍋還是白鍋、魚鍋還是肉鍋等等,不同火鍋店間的需求也大相逕庭。

因此,劉寅斌認為,未來火鍋行業的機會還存在於那些以火鍋食材供應為切入口,能解決火鍋企業柔性配送的企業之中。如果將服務做得足夠極致,甚至有可能誕生與「美菜」類似但更加垂直細分的平臺型企業。

 是增量還是存量 

鄭堅說:「火鍋品類之所以會這麼大,與火鍋所能創造出那種熱鬧的、熱氣騰騰的聚會場景有關。」可以看出,傳統火鍋業務主要是通過食材以及服務所創造的場景來連接消費者。

「我是一個對火鍋有要求的重度火鍋用戶,今年在疫情期間因為不能堂吃,試著點過好幾次火鍋外賣,感覺還不錯。」劉寅斌介紹了自己接受火鍋外賣的經歷。

在他看來,火鍋和其他餐飲業務有很大的不同,火鍋具備高刺激感、高娛樂性、高興奮感、高體驗感等特點,這既讓火鍋更適合堂吃場景,也很容易讓消費者養成定期吃火鍋的習慣。這種習慣類似「上癮」,隔一段時間身體就會提醒你。

正因為這些特性,火鍋行業聚攏了一批似乎感覺不到,卻真實存在的、可以稱之為「基本盤」的消費者。

火鍋「基本盤」裡消費者的最大特性在於,他們吃火鍋是有一定頻次的,無論是一周一次,還是兩周一次或者一個月一次,這個頻次是存在的。而不像其他菜式,可能僅僅是一次非常隨機的選擇。

基本盤加上一定的消費頻次,構成了火鍋行業總的消費體量。這個體量看不見,但一定存在。

沒有外賣業務的時候,火鍋的消費體量都是通過堂吃業務實現的。後來有了火鍋外賣業務,消費者會嘗試這種新的消費方式和新的消費場景,也就是說「基本盤開始遷移」。

然而,火鍋最大的特點是高刺激性,因此即便場景有了新的變化,希望消費者大幅提高吃火鍋的頻次也不大可能。

設想一下,一個重度火鍋愛好者,原先一周吃一次火鍋,哪怕火鍋外賣再方便,會變成一天吃一次火鍋嗎?就算嘴巴想吃,恐怕身體也不會答應。

也就是說,即使上線了外賣業務,如果基本盤不增加,火鍋行業的總消費規模並不會因為外賣而產生巨大的變化。

「疫情之後,單個品牌的火鍋外賣業務與疫情前相比,可能會增長,但外賣業務從總量來看,相比疫情期間一定是回落的。」劉寅斌認為,這主要是由於「火鍋消費的總量就在那裡」。

雖然疫情不會改變火鍋業的總量,但疫情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確實有了較大的改變,並且在疫情之後,火鍋行業又「長」出一些新的業務模式。

就像海底撈試水的火鍋外送食材自提站,這家開在居民區的自提店,更像是海底撈的一個前置倉,店內商品既有鍋具、底料到食材、調料,也有半成品、精釀啤酒,甚至還有海底撈自熱小火鍋等產品。

而當前在全國已經擁有5000多家門店的鍋圈食匯也在以類似方式攻入社區。不同的是,以性價比為特色的鍋圈,採用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目前絕大多數門店集中在二三線甚至以下城市構成的新興市場。

在劉寅斌看來,這些從火鍋裡長出來的新的業務形態,雖然消費者大多也出自火鍋業「基本盤」,但從長遠來看,這不是一個單純的存量市場,而是一個基於口碑傳播的增量市場。

 消費分級帶來的機會 

拼多多從誕生之初就將目光放在新興市場(亦被稱為「下沉市場」)用戶身上。在火鍋行業,也有一群對食材和服務沒那麼敏感,但對價格比較敏感的新興市場,這或許是一個值得火鍋企業興奮的處女地。

正如劉寅斌曾經說過,「任何一個大眾消費品類在品質和服務不變的情況下,只要價格下降一個層級,用戶數將成指數級上升。」名創優品的成功,其實也符合這個定律。

這並不代表消費進入降級時代,而是在於,隨著消費者越來越講求獨立的、個性化的消費主張,消費分級時代已經來臨,為更多細分、垂直的甚至目前看起來並不起眼的企業留下了生存的空間。

以鮮牛肉打入火鍋市場的鄭堅確信,火鍋業看起來在餐飲裡標準化程度最高,但因為體量足夠大,所以一些難做的、細分的市場還是有很大的機會。

今年的新冠疫情又像一個放大器,它不僅放大了經濟社會的風險,也放大了商業世界的機會。

「疫情過後,餐飲業的二八法則越來越明顯了,頭部企業才能穿越疫情周期。所以餐飲企業必須要重視品牌,沒有品牌,生意就會越做越差。」鄭堅認為,這個時候,企業需要找到一個細分市場,鑽進去做精做深,通過為消費者創造獨特的價值在消費者心中形成品牌心智。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餐飲收入突破4.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4%。

而《2020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則表明,中國的餐飲行業產業集中度較低,行業普遍存在產品附加值較低,客戶黏度不高,生命周期短等問題。目前,已有60%的餐飲企業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並將品牌發展作為企業重要發展戰略。

打造品牌將成為餐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式。

劉寅斌也指出,餐飲企業的競爭看似是供應鏈、服務的比拼,但無論其面對怎樣的消費群體,最終必須要走向一條品牌比拼的道路。品牌又是什麼構成的呢?最終離不開產品、服務、體驗和價格等基本要素。

針對那些將目光盯住新興市場的火鍋業新品牌,鄭堅認為,火鍋是餐飲業裡最大的一塊蛋糕,從火鍋業本身來講,新的玩家入局一定可以將整個蛋糕繼續做大。

只是,對火鍋企業來講,還要看到「硬幣的另一面」:入局者越多,競爭也在加劇,這就要求企業通過產品創新、服務轉變建立競爭壁壘。

「未來,火鍋大市場誕生另一個『海底撈』並非沒有可能。」劉寅斌在採訪最後預測,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中國火鍋地圖:誰是火鍋江湖中的王者?
    火鍋,就是中國人生活裡的江湖。沉浮一方天地,匯通四海食材。涮得了山珍海味,也燙得了雜碎邊角,熱氣鼎沸之間,多了幾分人情來往,一口煮沸的湯鍋裡,藏著流動的中國味道。中國火鍋江湖圖鑑,這麼多流派,你喜歡哪個?
  • 中國火鍋江湖,誰能華山論劍?
    冬天已到,火鍋已經成為了必需品,那麼,中國的火鍋地圖你是否有了解?愛火鍋的你一定要仔細看~沉浮一方天地,匯通四海食材。涮得了山珍海味,也燙得了雜碎邊角,熱氣鼎沸之間,多了幾分人情來往,一口煮沸的湯鍋裡,藏著流動的中國味道。▲ 中國火鍋江湖圖鑑,這麼多流派,你喜歡哪個?
  • 北豪西絕、南妙東巧,誰是火鍋江湖中的王者?
    ▲ 來自東西南北的火鍋,集合了!攝影/阿遊、李藝爽、fancao208209北豪西絕南妙東巧誰是中國火鍋江湖魁首?東北火鍋擺盤講究「前飛(禽)後走(獸),左魚右蝦」,再配上些許綠菜,氣場十足,奏成一曲壯闊的火鍋江湖。西南火鍋,有多少絕活?豪邁的火鍋一到大西南,畫風就變得清奇起來:一面,是雲貴派「千菜百鍋」的繽紛奇崛;另一面,是川渝派熱辣溫柔的雙味江湖。
  • 鄭州火鍋江湖三十年(八)
    意外:誰叫我?我:!然後發文就拖到了今天。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不是手裡已經抓穩實錘,不要隨便立flag。雖然名字裡都有「酸菜」,但這種火鍋和四川風格的酸菜魚完全不同,是東北的酸菜做法,在鄭州我只見過這一家。
  • 我國火鍋江湖,四川、重慶、北京等地的火鍋,哪裡的火鍋最好吃?
    很多人都說今年的冬天,是最冷的冬天,部分東北地區的城市,室外溫度更是和南極洲差不多,在寒冷的冬天,吃一頓熱氣騰騰的火鍋可以達到禦寒暖胃的效果,全國人民都喜歡吃火鍋,各個地區的口味不同,川渝地區的火鍋味道多以麻辣為主,東北地區則以酸菜白肉火鍋為主,北京的火鍋多以銅鍋涮羊肉為主。
  • 那些在火鍋江湖乘風破浪的姐姐們
    在火鍋行業這個熱辣江湖裡,也有不少讓行業內的男人們致敬的姐姐們,她們眼界開闊,她們堅定有力,她們細心敏銳更富有勇氣。正是這些發明,奠定了火鍋在餐飲界的不倒地位,塑造了「重慶火鍋」這一城市名片,讓重慶火鍋走向世界。
  • 紅白之爭,誰才是火鍋之魂?
    圖/chinanews 由美團點評發布的《2017中國餐飲報告》,佐證了火鍋的國民美食地位——在各個餐飲品類中,火鍋的營業額排名第一,佔據了22%的餐飲營業額。江湖上早有傳聞:全國每6個人,就有一個愛吃火鍋。而在這份火鍋大數據中,川渝火鍋則佔超過51%的份額,穩拿全國火鍋半壁江山。 如此看來,紅湯似乎略勝一籌。可白湯又怎會輕易服輸?
  • 重慶火鍋吃出新高度 川劇茶藝等融入麻辣江湖
    重慶火鍋吃出新高度 川劇茶藝等融入麻辣江湖 2017-05-05 22:24:4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富宇
  • 火鍋江湖掀起巨浪!這次我們一起吃到爽!
    在梁朝偉主演的電影《擺渡人》裡有這樣一句經典的臺詞:「能夠坐在一起吃火鍋的人都是同一個世界的人,其實吃什麼無所謂,身邊坐著誰才是最重要的。」火鍋就如同人生,淡淡的一鍋清水,你投進去什麼樣的底料,就會有什麼樣的味道。生活就像食材一樣,把各種食材投進火鍋底湯中涮上一涮,苦辣酸甜麻,出來的味道完全取決於你面對生活的態度。
  • 火鍋江湖再起波瀾!傳說中正宗江湖味的袍哥最近又要搞事情了!
    ,不見月黑風高」貌似最近中國江湖流比較火,而當這股江湖流碰上特有的火鍋,來自碼頭的袍哥文化告訴你:「火鍋也要吃的不拉稀擺帶」,也要吃的「耿直」和「義氣」!還有荷塘月色,頗有小橋流水人家的意思,江湖雖遠,可袍哥依舊情深意重。
  • 盒馬火鍋 vs 海底撈外賣,誰更好?
    秋天的正義,就是一頓接一頓的火鍋。為了吃火鍋,人類的腦洞已經開出了整個宇宙。從煤氣爐到電磁爐,再到防風酒精爐,管你是屋裡還是野地,火鍋隨時涮起;從廚房到火鍋店,再到外賣和自熱鍋,科技戰勝一切,火鍋上天入地。你信不信,再給中國人十年,太空火鍋都給你發明了。火鍋之王,海底撈當之無愧。
  • 重慶碼頭火鍋與碼頭文化淵源甚深!到底誰孕育了誰?
    相信大家對重慶獨特的印象有很多:美女、火鍋、棒棒、碼頭、夜景、跨江大橋等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交流一下重慶的碼頭火鍋與碼頭文化。兩者有什麼樣的淵源關係?到底是誰孕育了誰呢?重慶碼頭文化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什麼是碼頭文化?有哪些老碼頭?
  • 《泉州日記》:(25)張雪薇的火鍋江湖指南
    可是,這兩個火鍋,卻是大不相同的火鍋。同為火鍋,各懷千秋。我太太張雪薇前天剛剛吃過肉骨茶,昨天吃的烤肉,今天輪到火鍋了。火鍋在我家餐桌上,屬於被翻牌最多的一種美食。而我太太最鍾愛的,就是火鍋,她吃過的火鍋,遍布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找她點評火鍋,猶如萬「鍋」來朝。火鍋的形式千奇百種。
  • 火鍋江湖上演「小龍坎」商標大戰
    IPRdaily,全球影響力的智慧財產權產業媒體426.cn,60萬智慧財產權人的上網首頁原標題:商標使用存在爭議 火鍋江湖上演>成都小龍坎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再次發布聲明:小龍坎老火鍋大成都範圍僅有10家門店,無任何加盟合作門店。
  • 跟隨電影《火鍋英雄》,帶你感受重慶辛辣的江湖氣質
    《火鍋英雄》這類 「火鍋店前打群架、小巷轉角有兇殺」的犯罪題材影片,讓與生俱來就有複雜且迷幻氣質的重慶,成為了「中國的哥譚」。——洞子火鍋地址:重慶市渝中區南區公園路與枇杷山正街交叉路口《火鍋英雄》開篇講的是陳坤和他三個弟兄在防空洞裡開了一家「老同學」火鍋店。沒來過的不明覺厲,防空洞裡還能燙火鍋?也太魔性了吧!
  • 寬窄巷子裡的江湖火鍋宴!成都豪傑均已入席,就等你了!
    混江湖的老闆也如江湖好漢一般豪爽仗義為各路兄弟備好了超值菜品套餐江湖千籤匯、油泡鴨腸、火鍋牛排、天味小香腸、珠簾珺肝片、香脆墨魚丸、乾脆麵牛肉滑、千層肚、蛋滑牛肝、三椒牛肉、肥牛卷、牛奶牛肉、蝦餃、豬舌、貢菜丸子、鴨舌、千絲蟹柳、脆皮魚、眉毛肉。
  • 中國火鍋地圖
    攝影/阿遊、李藝爽、fancao208209北豪西絕南妙東巧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到底誰是中國火鍋江湖魁首?火鍋,就是中國人生活裡的江湖。沉浮一方天地,匯通四海食材。攝影/吳學文天地造化,山川形勝,多彩人民,共同打造出了雲貴派火鍋的「天下第一奇」川渝派火鍋丨江湖一流川渝派,毫無疑問是中國火鍋江湖第一大門派。在巴蜀大地,火鍋的味道酣暢刺激,最與潮溼的氣候相合,也促成了最熱血的火鍋江湖,和最快的火鍋功夫。
  • 成都火鍋江湖(十二):愛妻牛排火鍋
    松哥發來坐標,他們住在九眼橋,於是找了一家離我們都近的地方,而且名字也很貼合他們的店:愛妻牛排火鍋。這家店聞名已久,但卻一直沒時間去吃。雖然天天要吃很多店,但自己主動想去吃某家的時候卻極少。絕大多數都是工作的原因。關於這家店的創業史,聽身邊的朋友大概說起過,但一點也沒記住,對它有印象,完全是因為賣的是牛排火鍋。
  • 商標使用存在爭議 火鍋江湖上演「小龍坎」大戰
    成都小龍坎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小龍坎」名稱我們最先用  其他「小龍坎」:  不背冒牌鍋  「小龍坎」不歸某一公司專有  江湖亂  2015年下半年開始,帶著各式前綴和後綴的「小龍坎老火鍋店」開始出現。
  • 在成都銀泰城,好像有一家沸騰的江湖魚蛙火鍋!
    小編和小夥伴意外發現的這家魚蛙火鍋!沸騰江湖魚蛙火鍋老闆是不安於現狀的重慶80後,以前做金融的陽姐放棄原有的穩定高薪工作來成都開了這家店。陽姐的父親是成都人、母親是重慶人,兩地的美食基因結合在一起,怕是不想當吃貨都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