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來自印度的電影《摔跤吧!爸爸》刷爆了萬萬君的朋友圈,而且口碑驚人的一致:無敵旋轉炸裂好評。口碑能和同期《銀河護衛隊2》分庭抗禮甚至猶有過之,沒看的強力推薦,不看很可惜(非廣告,真心的)
其實一開始,萬萬君聽到《摔跤吧!爸爸》這個名字,其實我是,是拒絕的,因為以前看過一部和它名字對仗工整堪比上下聯但質量卻跟屎一樣的電影,它叫做:《奔跑吧!兄弟》,從此對名字裡帶感嘆號的電影心理陰影暴增。
事實證明,我被打臉打得啪啪響,感嘆號定理對於一言不合就放歌跳舞的印度人民是不管用的。
而且對於運動題材的電影,中國觀眾因為接觸很少並不會很買帳,更何況是摔跤這種冷門運動,很多騷年對於摔♂跤的理解還停留在比利海靈頓
但是,《摔跤吧!爸爸》還是火了,可見真正用心的好片子,觀眾也肯定不會任其被埋沒。片中演員對於摔跤運動的真實還原和對此作出的刻苦訓練,贏得一片好評
無論是為了演好不同年齡段父親角色強行增重減重的阿米爾·汗,還是參與了數月摔跤訓練幾乎成為準摔跤運動員的女演員們。他們的訓練成果電影裡都看過了,不必多說,這裡有段幕後的採訪大家可以作為補充看看。
怎麼樣,看完之後,再回想一下他們在鏡頭裡的表演。
佩服嗎?當然佩服
值得誇獎嗎?當然值得
但是需要誇上天並且感動得五體投地嗎?
不好意思,真用不著
這也是萬萬君在身邊諸多影評裡發現的問題:在我國,很多觀眾真是太「慈悲」了,太容易被所謂的「幕後故事」感動了,一群觀眾針對一個G點高潮起來,就很容易形成一種政治正確,把一個東西捧到天上去,踩一個東西同理,哪怕它本來沒那麼完美或者沒那麼差勁。
大家別急著找磚頭打我,我們來仔細縷一縷這個邏輯:首先這是一部摔跤題材的電影,沒錯吧;演員想演好一個摔跤運動員必須要會摔跤,沒錯吧;阿米爾汗要演好一個父親從壯年到老年,他自己必須改變身材,沒錯吧;只有演員把這些條件都做到了,這部片子在演員方面才能達到夠格的水準,沒錯吧;演員、劇本、製片等一系列工作完成度都很好,這才能是一部好電影,沒錯吧?
其實,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片子的需求擺在這,你能演你就上,演不了就拜拜,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全方位融入和適應角色是演員的基本素養。你會因為載你的司機師傅會開車就感動得痛哭流涕?會因為給你炒菜的廚子會放鹽就給他頒個錦旗嗎?
當然,能出現這種盲目地崇拜,其實鍋真的不該甩給中國觀眾,因為上面我所說的邏輯,在中國某些主流影視作品裡是行不通的,這就非常地因吹死挺了
我們來拍一部戲,來主角你拍段哭戲吧,啥?哭不出來?唉,算了你有人氣,給擠點眼藥水,這條過!
我們來拍一部戲,主角這段時間得跟組出外景啊,啥?沒檔期?沒檔期你接個卵...唉,算了你有人氣,後期給他摳圖摳進去吧,這條過!
我們來拍一部戲,主角你這段臺詞是這樣的...啥?你沒時間背?那你演你MLG...唉,算了你有人氣,你就數著臺詞字數念一二三四五六七吧,後期配音,這條過!
跟老戲骨裝逼耍大牌的傻X行為就更...
咋樣,是不是都似曾相識?腦子裡是不是已經開始對號入座了?別說出來,我怕被撕。
恕萬萬君直言,《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出來,打得不是別人的臉,正是某些連演員基本素質都沒有還出來常年霸屏圈錢的所謂小鮮肉「演員」的臉,也無怪乎中國觀眾被阿米爾汗一眾演員感動得不要不要的,我吃了這麼多年shi總算印度那邊給我蒸了鍋好飯,我肯定也感恩戴德啊!但其實人家演員只是做了自己的本分,僅此而已。
至於某些粉絲就更不值一哂,自家愛豆感冒拍個戲就覺得簡直感動中國敬業勞模,頂著個烈日or嚴寒拍個片子就敢拿出去跟別人吹比「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嗎」,不好意思,這是他應該幹的,不然整個劇組等他一個開工?他算個球?
說到敬業,其實拿《摔跤吧!爸爸》裡面的演員們做例子也不是最有代表性,比他們還敬業的,對自己更殘酷的演員世界上有的是,阿米爾汗瘋狂增重減重很厲害吧,那你是不知道克裡斯蒂安·貝爾
04年為了演《機械師》,從82kg狂瘦到55kg,六個月後出演《蝙蝠俠:開戰時刻》,他又在這六個月中瘋狂增重到86kg,06年《重見天日》裡瘦到61kg,08年《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再次增重到86kg,10年《鬥士》中減至66kg,13年《美國騙局》裡,他居然迅速增重成一個94kg的胖子。(妹子們記得跟他學減肥)
女演員們真刀真槍練摔跤很厲害吧,其實我們身邊有個更厲害的:拍《翻滾吧!阿信》,他學會了體操;拍《海豚愛上貓》,他考取了海豚訓練員資格證書;拍《激戰》,他學會了MMA、泰拳、巴西柔術;拍《破風》,他每天訓練騎行6、7小時;拍《黃飛鴻》,他學會了丁字伏虎拳、虎鶴雙形拳;拍《湄公河行動》,他學會了射擊和流利的泰語,沒錯,你應該猜出來了,他就是彭于晏。
私以為,《摔跤吧!爸爸》裡面的一眾主演,以及貝爾、彭于晏這些忠於角色的演員,才配得上誇一句「你們知道他有多努力嗎?」至於某些所謂「鮮肉」「新生代影帝」,說這句話只是給自己徒然招黑而已。
在「敬業」都被寫進八榮八恥的年代,很多演員相比他們的前輩反而愈發地不敬業,導致觀眾見到素養健全的演員都要淚流滿面感動不已,還是蠻諷刺的,當我們能把這種忠於職守的演員視作一種常態而非一個驚喜,那才是對國產影視審美水平的真正提升,也是對某些披著演員皮圈錢的流量明星最沉重的打擊。
今日話題為開放話題:
可以寫《摔跤吧!爸爸》觀後感
可以點評演技
也可以手撕萬萬君為愛豆出口氣
▼
每周
被點讚最多的評論作者
會獲得萬星人精美禮品一份
期待你的精華評論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