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眼鏡行業亂象:品質良莠不齊 價格高低各異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暴利」,一直是眼鏡行業留給外界的印象。一塊鏡片出廠後,歷經批發、零售等各環節的層層加碼,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價格往往高得離譜。

  幾根細鋼絲,兩片薄薄的塑料片,動輒幾百元甚至上千元。一副小小的眼鏡為什麼賣得這麼貴?

  而走進各種眼鏡店、眼鏡城,琳琅滿目的框架款式、功能難辨的眼鏡片及其天壤之別的差價又讓人們無從下手。為啥差價這麼大?又該如何甄別、購買?

  亂象

  品質良莠不齊,價格高低各異

  「配眼鏡嗎,量多的話可以便宜。」12月10日,還沒走出北京潘家園地鐵站,記者就被各眼鏡店的營銷人員團團包圍,人行道上多個眼鏡店員招攬的「襲擊」,讓記者避之不及。

  「連框帶片兒,80元……」實在招架不住他們的「熱情」,記者跟隨一名店主小趙來到位於勁松眼鏡城一樓的店鋪。

  途中,小趙介紹,作為中國北方地區最大的眼鏡批發市場之一,北京潘家園眼鏡城附近有四五個眼鏡城,目前已有上千家商鋪。而這些眼鏡店主要靠批發走量,零售比例相對較小。為增加零售銷量,他們只能走出店鋪拉客。

  走進諾大的眼鏡城,幾乎不見消費者的身影,顯得分外冷清,但一路走去,其他店鋪看到有人來配鏡,都會吆喝:「配眼鏡嗎?進來看看吧,便宜!」

  在小趙的店內,記者看到十多平方米的空間內,高低貨架上密密麻麻堆滿了近視鏡架、太陽鏡架以及型號各異的眼鏡片。從幾十元一副,到數千元的品牌眼鏡,小趙始終口若懸河地推銷著。

  當發現記者似乎都不太滿意時,小趙又拉開了隱藏在貨架下方的抽屜,裡面整齊地擺放著各種奢侈品眼鏡架。當被問及真偽時,小趙笑道:「高仿,給你優惠,三百一個。」

  隨後,記者又先後來到附近的兆佳眼鏡城、北京眼鏡城等眼鏡批發市場,類似勁松眼鏡城裡的狀況在這幾家眼鏡城中再度上演。而且,絕大多數眼鏡店都沒有按照產品的標籤價進行銷售,部分甚至按標價的零頭出售。

  剛走進北京眼鏡城,一位60歲左右的大爺便拉著記者進到自家店內,並自稱自家眼鏡店是自產自銷,並且還開有淘寶店。

  記者發現,15平方米的店面內,擺滿了各式櫃檯和驗光儀器,除了賣眼鏡、驗光、開淘寶店,店主介紹,他們還可以加工眼鏡。

  價格之外,驗光的科學性同樣讓消費者擔憂。記者分別在三家不同的店驗光,但不同的店家給出的度數卻並不一致。有驗光師說散光75度,有的則說散光50度。

  記者調查發現,如此情況下,很多消費者開始猶疑且不知道究竟該在哪兒配眼鏡。

  探源

  源於買賣信息不對稱

  中國不僅是世界領先的眼鏡生產大國,而且是潛力最大的眼鏡消費國之一。據歐洲商情市場調研公司Euromonitor估計,2014年中國眼鏡市場零售額增長10%,近618億元,其中隱形眼鏡市場則增長12%,達38億元。

  有業內人士認為,眼鏡行業之所以呈現出如此亂象,一方面取決於國內消費者龐大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則是源於「暴利說」,即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

  此外,從剛性需求來看,中國近視眼患者數量更是位居全球首位。2014年國家衛生部和國家教育部聯合調查顯示,中國近視人口已超過4億,近視發生率為33%,為世界平均水準22%的1.5倍。同時,中國青少年近視發病率高達50%~60%。龐大的客戶數量決定了眼鏡行業這一朝陽產業的市場「錢」景。

  在業內人士看來,消費者認為眼鏡「暴利」,雖不能說空穴來風,但也有存在對行業的誤解,其中還有很多不為消費者所知的苦衷。

  與傳統零售業不同,眼鏡在零售過程中,諸如為顧客驗光和加工等服務都是免費的,而眼鏡商品的零售價格則包含了這些服務的價值。

  「大家在討論眼鏡價格的時候,總是拿出廠價和購買價對比,但其中還有很多中間環節,每一層都要保證利潤。」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副眼鏡從生產廠商到消費者手中,要經過貿易商、批發商、零售商等多個步驟,其經歷的中間環節越多,消費者購買的單價就越高。

  「一副眼鏡,從鏡架的選材到陳列再到加工,需要很多工序。」長期從事驗光配鏡的專業人士李磊告訴記者,大部分消費者只看到了眼鏡材質,而忽略了它的製造工藝、生產設計、配鏡加工的過程。

  此外,運營一家眼鏡店,更是需要經營成本。小趙坦言,眼鏡店一般開在人流較旺的地段才有利於推廣,而這就意味著必須支付高額的租金。對於「三分保養、七分配戴」的眼鏡行業,眼鏡店內驗光師需要一定的技能培訓,且須持證上崗,人工費用較高,再加上門店裝修、水電和宣傳推廣等費用,「如果賣不出高價,眼鏡店就沒辦法生存。」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購買眼鏡後2~3年才會更換新的。但由於眼鏡價格過高,消費者會降低購買頻次。眼鏡商為了維持利潤,就會將眼鏡維持在一個較高的價位,進而形成惡性循環。

  應對

  線上線下,多方合力

  針對普通消費者在選配眼鏡時遇到的種種困惑,中國眼鏡協會秘書長戴維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建議消費者應到正規眼鏡店配鏡。

  在戴維平看來,眼鏡的甄別技術含量高,不是一般消費者自己能夠掌握的。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消費者貪圖便宜選擇一些並不規範的眼鏡店,很可能會購得一些質量低劣,但冒充高檔的眼鏡。另一方面,由於配鏡的過程需要驗光,不規範的小店驗光員技術無法保證,所配眼鏡如果不適合自己的視力,這對消費者可以說是得不償失。

  李磊表示,消費者挑選眼鏡時,鏡框的選擇其實肉眼觀察即可,做工細緻、對稱工整的就足夠日常生活的使用,鏡片則儘量選擇品牌產品。另外,應儘可能去眼科醫院或者比較專業的、有資質的眼鏡店。

  除了消費者自身需要科學配鏡,相關部門也需加強監管。工商局、技監局、藥監局等對眼鏡店有監管權力的部門有必要加強對眼鏡銷售、宣傳行為的規範和指導,引導經營者樹立誠信經營意識,合法合規經營;同時,對眼鏡店的宣傳單、店堂廣告、產品說明書等進行重點審查,嚴厲查處虛假、誇大宣傳眼鏡功效、使用材質的廣告違法行為。

  值得一提的是,線下之外,線上交易的發展對於實體眼鏡店當下的亂象也有一定程度的修正。在「網際網路+」時代,一些先進的眼鏡製造企業,意識到大數據的重要性,嘗試建立大數據平臺,利用大數據分析實現眼鏡個性化定製、用戶市場等,同時利用網際網路實現鏡片與眼鏡行業業務內外全流程的互聯互通,根據用戶個性化定製數據,建造智能生產流水線,實現生產工藝的柔性配置,提升生產效率和決策水平,降低庫存及成本。

  同時,利用網際網路銷售平臺,可以實現工廠生產與消費者之間的對接,從而越過多層渠道商的成本加成,儘可能實現眼鏡價格的透明化。記者 李丹青 朱林

  觀點

  淨化眼鏡市場應力推信息透明化

  一副小小的眼鏡,價格相差甚遠的背後到底藏著多少貓膩,恐怕沒有幾個人可以說清楚。

  消費者一頭霧水,無從選擇,商家推銷天花亂墜,步步緊逼,如此情況,消費者難免落入商家的「銷售陷阱」。但是,一副眼鏡材質的好壞單憑肉眼觀察往往很難確定,即便出價不菲,能不能買到物有所值的產品還是另外一回事。

  價格是否合理難以考證,配鏡的安全性問題更是讓人擔憂。

  由於眼鏡行業具有一定的市場準入門檻,一家眼鏡店如若正常運營往往需要專業的電腦驗光設備、配鏡設備和技術人員,但當下不少眼鏡店在缺乏相關資質的情況下卻可以違規提供驗光配鏡服務,最終只能讓消費者「配鏡後越戴越難受,度數只能不斷增加」。

  整頓眼鏡市場,相關價格監管及資質審核部門責無旁貸。價格方面,產品生產與流通中的信息不對稱直接讓消費者在商家面前處於「弱勢」地位,並最終導致了「價格迷霧」的出現,因此相關部門應從實現信息透明化入手,儘可能將產業鏈條中與消費者關聯較大的環節信息向社會公布,並且通過有效的傳播渠道傳遞給消費者。同時,應該大力規範市場主體的經營行為,重拳整治各種違法違規的經營活動,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讓整個眼鏡市場運行更加清晰。對於消費者而言,應掌握眼鏡方面的一些專業知識,尤其是患有近視眼的消費者,儘量選擇去醫院或正規的眼睛店去驗光配鏡,選擇購買品牌鏡片,如若自身權益受到損害,應該積極申訴舉報,維護自身權益。記者 王群

  連結

  我國近視總人數超過4億眼鏡質量抽檢不合格率為28%

  根據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研究團隊公布的《國民視覺健康報告》顯示,我國患有不同程度遠視力缺陷的總人群達3.45億~3.51億,遠視力缺陷患病率高達27.8%~28.27%。其中,98%以上的遠視力缺陷屬於輕中度視力缺陷。我國近視的總患病人數在4.37億~4.87億之間。

  預計到2020年,我國5歲以上人口的近視患病率將增長到50.86%~51.36%,患病人口接近7.04億~7.11億,患有高度近視的總人口將達到4000萬~5155萬人。

  《報告》指出,我國視覺健康惡化形勢嚴峻,視力損害患病率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隨著屈光不正快速低齡化,近視已成為影響當代和未來人口素質的「國病」。

  另外,國家工商總局此前公布了流通領域眼鏡質量抽查檢驗結果:共抽取樣品516批次,全部項目合格的有369批次,不合格樣品147批次,不合格檢出率為28%。

  涉及不合格的品牌包括暴龍、JEEP(吉普)、PORTS、百視力、雷朋、GUCCI、國色天香、魯尼、克萊頓、泰富博士、諾貝爾、艾格視點等。

  其中,抽檢鏡片(包括光學樹脂鏡片、樹脂鏡片)不合格檢出率為17%;抽檢眼鏡架不合格檢出率為71%。(本文圖片均由視覺中國供圖)

相關焦點

  • 影視片頭書法水平良莠不齊 亂象如何能止?
    影視片頭書法水平良莠不齊 亂象如何能止? 上觀新聞 | 2019-08-26 08:11:01 《長安十二時辰》《陳情令》《九州縹緲錄》《三生三世宸汐緣》《大宋少年志》……最近,熱播的古裝劇片頭無一不是採用書法題寫,乍一看都龍飛鳳舞,頗具古典氣氛,但這些書法的審美水平真的過關嗎?
  • 眼鏡配製隱含價格欺詐 小小樹脂鏡片暗藏暴利
    據行業統計數據,我國青少年近視發病率高達50%-60%,配戴眼鏡的人數達3億多人。按每三年更新計算,每年眼鏡銷售總量為1億副,按平均每副單價為160元計算,加上太陽鏡的消費,眼鏡零售市場總額約為200億元,且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然而,據國家質檢總局測算數據,每年有近1200萬人配戴了不合格的眼鏡。
  • 第三方財富管理行業亂象叢生、良莠不齊 七大建議建言加強監管
    原標題:第三方財富管理行業亂象叢生、良莠不齊 七大建議建言加強監管   今年8月22日,監管領導指出:「資管新規明確了資管業務是持牌業務,無牌照不得經營,但在實踐中仍有部分機構
  • 揭醫美行業亂象:從業人員素質低 虛假廣告盛行
    揭醫美行業亂象:從業人員素質低 虛假廣告盛行 原標題:   「20年品質保障、技術穩妥、經驗豐富」「保障藥品材料正品」「一次整形、一次到位」……王女士從一網絡平臺了解到,某醫療美容診所承諾打造安全、無痛、無痕、自然的整形方案。
  • 遊戲直播行業亂象叢生 大批主播背信棄義
    因為沒有嚴格的限制和監管制度,很多主播們靠打色情的擦邊球來牟取利益,敗壞了網絡風氣,促進了直播亂象的繁衍。現在的人們追尋刺激,以往的普通的直播已經不能滿足廣大群眾,人們熱衷看一些惡搞的,刺激的,甚至是荒謬的,這也間接導致直播亂象層出不窮。
  • 資管周刊丨第三方財富管理行業亂象叢生、良莠不齊 七大建議建言...
    第三方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十多年中,為居民理財創造了積極的意義,部分公司積極探索,自律執業發展較為平穩,但是整個行業良莠不齊、亂象叢生,存在頻頻爆雷糾紛,資金池黑箱操作,異地瘋狂展業等問題。第三方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十多年中,為居民理財創造了積極的意義,部分公司積極探索,自律執業發展較為平穩,但是整個行業良莠不齊、亂象叢生,存在頻頻爆雷糾紛,資金池黑箱操作,異地瘋狂展業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對行業信譽和長遠發展造成嚴重影響,也對金融穩定帶來威脅。而這背後暴露的是行業定位模糊、監管缺位和行業自律不夠的深層次原因。
  • 泳裝行業亂象多 呼喚名品牌
    我國泳裝行業結構性零亂,大多數泳裝企業的產品形象、市場形象嚴重同質化,是目前客觀存在的情況。與其他服裝行業蓬勃發展相比,泳裝始終無法與時尚服裝掛鈎,究竟原因何在?    價格懸殊質量參差    近日,記者走訪了本市的幾家商場和一些出售泳衣的體育用品商店,發現泳衣質量良莠不齊,價格懸殊較大,還有些小店銷售的泳衣是"三無"產品,給消費者帶來了安全隱患。      在幾家大型商場裡,最便宜的泳衣價格基本都在20元以上,貴的有兩三百元,甚至還有上千元的"高檔貨"。"
  • 透光·律眼鏡:重新定義符合年輕人的眼鏡品質生活館
    三位深耕眼鏡行業的年輕人。透光·律是由三位崇尚品質生活的90後創立的新銳眼鏡品牌,致力於打破常規,重新定義符合年輕人的眼鏡美學與配鏡體驗。Li-Tan是透光率英文的縮寫(LIGHT TRANSMITTANCE),也分別代表了三位放蕩不羈愛自由的品牌創始人的姓和名。
  • 眼鏡價格為什麼這麼貴?
    一副鏡片十元,一副鏡架三十元,也就是說,一副眼鏡的成本價格只要40元左右,這是江蘇丹陽眼鏡製造的成本。看到這個價格,讓筆者大吃一驚,沒想到這麼便宜,為什麼咱們配戴的眼鏡最少需要二三千元呢?這不是暴利又是什麼?這些錢又是誰賺去了?
  • 【洞察】水牛奶市場監管力度較弱 產品質量良莠不齊
    水牛奶是乳製品行業的細分領域之一,目前國內還沒有制定專門的水牛奶國家標準,通常水牛奶的生產達到普通牛奶指標要求就屬於合格產品。 水牛奶,顧名思義就是水牛產的奶,水牛奶產量較低,但營養價值極高,口感也極為豐富。
  • 直播帶貨野蠻生長,如何遏止行業亂象
    不過,在直播經濟野蠻生長的背後,行業亂象紛紛浮現,「直播帶貨」淪為「直播帶禍」:直播數據造假、產品假冒偽劣、主播素質低下……針對這樣的亂象,有序治理、規範行業發展是當務之急。天方夜譚般的數字,鞏固了這些主播在行業內的龍頭地位。直播間的成交量、交易額、人氣、粉絲……這些數據逐漸成為衡量直播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但是跟頭部網紅主播相比,大部分主播的數據可以說是慘不忍睹,所以「刷單」就產生了。也就是說,很多主播為了數據好看,利用手段進行數據造假,營造了一種虛假的繁榮。這種虛假的繁榮,只會造成行業惡性競爭和資本泡沫,不利於行業發展。
  • 暴利的眼鏡行業:出廠幾十元,售價上千元?
    這大大顛覆了人們的認知,在尋常眼鏡黨的認知中,一副眼鏡動輒成百上千,而成本難道只有6.23元,一石激起千層浪,關於暴利行業眼鏡生產的曝光也接踵而至。而走在探究者最前沿的當然是傳媒行業「老大哥」央視。關於眼鏡行業的探究央視也是特意出了一期節目,讓我們一同來看。
  • 美國疫情確診610萬,對眼鏡行業的影響非常大
    而眼鏡行業作為全球市場需求量都日益增長的行業,顯然也沒能逃過此次疫情的影響。對於內銷來說,眼鏡行業從產業下遊不斷向上遊傳遞,從零售商市場的緊縮到渠道商所面臨的的困境再逐步影響生產商,層層遞進。
  • 同一門頭招牌,為何價格高低不同
    很多商家在門頭招牌製作的時候,會在眾多廣告製作廠家中進行對比,由此引發價格也是參差不齊,使得商家在選擇時猶豫不決。那麼,問題來了,同一門頭招牌,為何價格高低不同呢?其實,主要由以下這幾個方面因素所導致,我們一起往下看:
  • 行業亂象頻出的燕窩行業亟待整頓
    辛巴被調查、小仙燉被處罰……燕窩市場亂象暴露在公眾視線中。在業內人士看來,燕窩行業發展還處於初期,缺乏規範化建設,部分企業經營基礎較為薄弱,受網紅文化刺激、資本進入後希望企業加速擴張變現,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行業亂象頻出。
  • 【十年經驗】純乾貨分享|上海配眼鏡,口碑、性價比、品質,眼鏡攻略
    從09年眼視光專業畢業至今,在眼鏡行業已經有11年了。期間任職過多家國內知名眼鏡店,服務過不下兩萬名客人。 (3)羅敦司得鏡片:這個品牌在國內的知名度不高,但它的口碑很好,使用過的人基本上都會成為忠實粉絲,缺點是國內市場銷售羅敦司的眼鏡店很少,價格也相對高昂。
  • 惡性競爭坐地起價 貨拉拉「天價搬運費」揭行業亂象
    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目前,網約搬家服務行業呈現出混亂的發展態勢,惡性價格競爭、收費標準模糊等屢見不鮮,亟須加強監管。坐地起價時有發生侵犯用戶諸多權利提到此次貨拉拉「天價搬運費」事件,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法律系主任鄭寧直言,該事件中平臺存在管理缺位等問題。
  • 電動輪椅價格高低取決於車子配置
    很多老年人或者初次購買電動輪椅的顧客大多會覺得電動輪椅價格比較貴。這是因為他們對電動輪椅的配置不了解,盲目的那電動輪椅車與電動車比較。維一佳輪椅網告訴你其實電動輪椅價格高低取決於車子配置。電動輪椅價格高低取決於車子配置電動輪椅的配置有以下幾個方面:1:控制器,現在市面上的電動輪椅控制器大多採用英國PG,紐西蘭DYNAMIC等,不同品牌的控制器操控性能大不相同;不同品牌控制器價格差異可能在一到兩千元左右
  • 200元眼鏡賣2萬 記者探訪武漢眼鏡行業暴利
    荊楚網(見習記者 顧雪存)一副眼鏡,從代理商到零售商,層層被抬價,從生產廠家到江城商場價格緣何瞬時「變臉」,從200元一變,成了20000多元,漲價百倍。眼鏡行業水到底有多深?消費者如何做到「慧眼識金」?記者近日多方探訪為網友揭秘。
  • 搞懂蘭花價格高低的原因,8個方面影響了蘭花價格,不踩「坑」
    我覺得不是,畢竟,價格高的蘭花在自身的品質、稀有度和人文等方面都是佼佼者,而且,很多高價蘭花是買家找不到賣家,市場上可是供不應求的。這裡來簡單的介紹下,蘭花的價格是如何制定出來的。1、瓣形在給蘭花定價時,蘭花的瓣形是評判這蘭花檔次高低的一個標準,如果你的蘭花的花瓣像梅花、荷花等,那麼,即稱為瓣形花,價格就會很高,遠遠高於那些普通的花形的蘭花,普通蘭花的花瓣都是長長尖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