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賣棗的一個殺豬的沒有拜師學藝,為什麼功夫卻天下頂尖?

2021-01-17 走進人文

關羽、張飛不過是賣棗殺豬的,沒有拜師學藝,為什麼功夫卻天下頂尖?

論武藝,劉關張三兄弟誰最厲害?你以為是關羽還是張飛?錯!正史劉備才是打架一把好手!可電視劇怎麼演的,仁德君主,一副斯文秀才的樣了,還愛哭!可你不知正史劉備可是混黑社會的人,地方小霸王哦!

關羽呢,他前面沒有史料可查,不清楚來歷,但從開始有他記錄的資料推斷,比較符合邏輯的,他應該是犯法被當時朝廷追的逃犯,投靠劉備埋名關羽。

張飛,豬肉佬,要不是這到處造反搞到他生意沒法搞日子沒法過,他才沒興趣打仗!嫌命長咩!地方小,能跟的頭頭也就劉備了,還好早前二人常一塊兒喝酒,關係不錯,所以認了大哥。

武藝方面,古人打仗可不是電視劇演的那樣,戰前先單挑,先送倆人頭讓關張先發育一波!這種事只是小說家開腦洞寫的,偏偏電視劇還一如既往的配合演出,搞到打仗這事好像真的特規矩似的。

文明幹架這事還真有過,但只有對決才有一對一的玩法,打仗的春秋時期有講過禮,開打前甲方問乙方:你為什麼要打我?乙方回應,雙方辯個理,然後發現打的不合理收兵回家。這都是極少的案例。大部分戰爭打的是兵不厭詐!所以,關張武藝牛逼,動不動就戰前單挑砍了誰這種事壓根就不存在!

第二,兩軍交鋒對仗,電視劇裡都是老大衝最前,後方千軍萬馬緊隨,一副英姿颯爽勁,但事實上,將帥一般是不會衝最前頭的,前排通常是死囚,勇夫(要錢不要命),老兵組成!主帥是不衝鋒的,往往是在中軍督戰,或更高遠處發令,將領要衝,但一般裝備較足,有馬有甲,沒士兵那麼容易死。所以,關張的厲害不是個人武功多麼高強,而是他們的部隊能不能打!

第三,劉關張兄弟也沒少挨打,可不是什麼武功頂尖,特別是在剛創業初期,沒兵沒糧,到處啃硬骨,好在劉備逃命的本領強,打一槍換一地,帶著關張這點火種到處闖才有了後面大革命的資本!要不是收得諸葛亮的幫助,這仨兄弟早死上十次八次了!

第一個,就是這個人有沒有土地,有土地的,一般在當時的話都是生活社會地位比較高的,第二個,就是看物資,古代的時候物資匱乏,特別是三國末期,掌握了物質的人,特別是吃的食物之類的,應該是社會地位也不低。

關羽和張飛,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自身的生活是沒有什麼多大問題,反倒是劉備的生活有點不穩定,劉備有一定話語權主要是他的身份。

在古代的時候,作為一個男人,一般都是要會有一點的打拼的功夫的,冷兵器時代嘛,人們自身安全的問題必然從小就接觸這些。要說有什麼武藝高強,那是小說的描述,從關羽和張飛兩個人個人的情況來看,應該是從小就學習了一些打鬥拼搏的技能。

在冷兵器時代的時候,打仗主要靠騎兵,在馬上打鬥,招式肯定不多,只有那麼幾招嘛,也說不上武藝高低。打仗的過程中,要看他的對手,勝負主要看運氣和勇氣

張飛他是殺豬的,古代那種經濟環境,有多少人吃得起豬肉?這一點就反映了,張飛其實是一個很有錢的人。說白了就是個地主。

張飛這地主搞不好還有點私人武裝。連縣太爺都敢打,這想必以前地方官都不怎麼敢惹他。

關羽放在今天就是一個被跨省追緝的通緝犯。關鍵是通緝犯還會讀書。搞不好以前還混過黑社會。

這倆人的人設基本上就是一個地頭蛇,一個行俠仗義的原黑社會老大。

就這兩這個配置,不說有多能打,,碰到驚險場面,還是能應付過去。

徵戰沙場,久而久之也就有大將之風了。

而且萬人敵說的不是武力,說的是排兵布陣,帶兵打仗。

劉關張三人並非是桃園結義的兄弟,桃園結義是羅貫中杜撰出來的。他們三個稱呼也不是大哥,二哥三弟,關羽張飛稱劉備為劉將軍,劉備直接稱呼其二人名字,翼德,雲長。

關羽張飛的萬人敵是三國志中所說,但是仔細看三國志,武將能夠立傳的,成就都不遜色關羽張飛,特別是武力,所以關張二人也並非是真的武力超群的單打獨鬥的萬人敵。就說關羽吧,提起關羽,有人說關羽諳熟兵法,熟讀春秋,文韜武略,可是在赤壁之戰之前,關羽跟著劉備很少有打勝仗的時候,真的文韜武略,為什麼前期不能輔佐劉備有立足之地?

東漢末年,朝堂昏暗,民不聊生,黃巾盛行,安份守己做良民很難好好的活下去,劉備歷史上喜歡結交打手,然後收保護費為生,所以跟著他混的人如果不能打仨攜倆,很難靠拳頭吃飯。而張飛關羽也恰恰是那時候結交的,當時劉備手底下人也有幾十個,劉備和公孫瓚是髮小都是盧植的學生,受公孫瓚影響,劉備也起義軍鎮壓黃巾軍,得到張飛和關羽的支持,這才有了三人同吃同睡。

如果只看三國演義,那二人是不折不扣的萬人敵,如果只看三國志中的萬人敵,則張遼,太史慈,許褚,典韋等人比二位有過之而無不及。

相關焦點

  • 張飛 是殺豬的,從未拜師學藝,為何武功會這麼高?
    尤其是出了名的「桃園三結義」中,劉備是沒落皇族還可以理解,但關羽和張飛一個是賣棗的逃犯,一個是殺豬的屠夫,他們都沒有拜師學藝,那他們的功夫是哪裡來的呢?首先我們都知道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時代,要想尋遍名山大川去找尋名師學習功夫是不可能的,再一個高深的武功沒個幾十年也練不出什麼,而三國的這些名將當時年級並不大。接著我們再來看一看他們的背景。 首先說一說關羽,關羽字雲長,河南解良人。因為他們當地的鄉紳土豪仗勢欺人,被他一怒之下殺了,於是他便開始了亡命天涯的的生活,這一逃就是五六年。
  • 歷史上的張飛和關羽,他們倆並沒有拜師學藝,又為何卻身手不凡?
    說到他們兩個,大家應該都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吧,但是大家有沒有好奇張飛和關羽沒有拜師學藝卻又為何身手不凡的這件事情呢?反正小編是挺好奇的啦,OK,那咱們就話不多說,馬上就進入今天的正題吧,對於以下內容有任何意見請在下方評論留言哦,當然也可以點讚關注支持一下小編的啦,謝謝大家哦。
  • 關羽賣棗的,張飛殺豬的,他們的武功跟誰學的?你可能永遠不會信
    幾百年前漢武帝的一紙「推恩令」,讓身為中山靖王之後的劉備卻只能以織席買履為生,成為了一個比普通老百姓還慘的劉漢後裔。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之後,天下群雄雲集響應,紛紛起兵進行對黃巾賊的討伐事業。而劉備就在涿郡開始徵召天下豪傑進入自己的麾下,而他之後的兩個大名鼎鼎的兄弟關羽和張飛也就在這個時候加入了他的行伍之中。
  • 賣草鞋、賣棗、殺豬的!
    但在黃巾起義之前,劉關張三人都是「擺地攤」的:劉備賣草鞋、關羽賣棗、張飛殺豬賣酒。歷史上三人真的是擺攤的嗎?羅貫中為何這麼寫?劉、關、張「擺地攤」形象的由來《三國演義》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就安排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出場。
  • 關羽從沒拜師學藝,那麼他為何那麼厲害?
    三國時代,天下名將不少,其中以呂布、關羽、趙雲、典韋、太史慈等人非常著名。在羅貫中老師的《三國演義》裡,關羽關雲長似乎非常受作者的偏愛,因為忠義無雙的關二爺幾乎達到了「武聖」的境界。就演義來說,關羽的武力值的確沒有值得挑剔的地方:他刀劈顏良、文丑,力敵徐晃、龐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
  • 傳統評話泰鬥驅逐「關門弟子」:名人拜師,是真學藝還是真炒作?
    因節目結緣成為師徒,如今卻分道揚鑣「一身長衫、一把摺扇、一塊醒木、一方手帕,不配樂,無伴奏,一個人一臺戲,功夫全在一張嘴上。」這就是寧波評話。因此,2014年阿偉主持的寧波曲藝節目邀請張少策擔任嘉賓時,他現場表演‌‌著名段子,‌‌侃侃而談,讓阿偉深受吸引,決心拜師學藝。
  • 成功三部曲:出門、拜師、學藝
    然後拜師學藝,經過苦練最後學得絕世武功,繼承高尚品德,成為一代武林大俠。 金庸筆下的郭靖拜洪七公為師,學會降龍十八掌;令狐衝拜風清揚為師,學會獨孤九劍;張無忌也是在機緣巧合之下學會了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他的師父張三丰更是德高望重。
  • 拜師學藝時成龍被美國人搗亂:香港是日本哪一個島,成龍霸氣回應
    說到成龍的話,無人不知,在國際上也是著名明星,成龍是一位國際功夫巨星,別管是哪一位明星有人喜歡也有人反感,喜歡的是成龍那些經典的電影,反感的卻是成龍在感情生活問題,成龍也是最敬業的一位演員,成龍拍電影沒有用替身,身體到處都是傷痕,當人也是有成就的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別的獎項拿到手軟,現在成龍年紀也大了,武打動作戲也少了很多。
  • 拜師學藝
    拜師學藝 2020-10-30 16:44:43
  • 拜師學藝這個事,我想說說
    —引自清代詩人羅振玉《鳴沙石室佚書-太公家教》且在拜師學藝這個事上,從古至今都有明確的從屬關係,徒弟進了師父的門,行了拜師禮,基本就由師父管教,父母都不能言說。而徒弟的未來,也是師父說了算,不得背叛師門,否則就是欺師滅祖,會被行業裡所唾棄。
  • 拜師學藝,不可不知道的禮儀流程有哪些
    拜師學藝,不可不知道的禮儀流程有哪些文/@成長新視點拜師學藝,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傳承技藝的一個必要環節。在中國古代民間,對技藝傳承有著嚴格的要求和約束。無論是傳統武術,還是烹飪、中醫,或者木工、鐵匠、泥瓦匠、竹篾匠、金石匠、書畫匠等,他們在技藝傳承上,都必須走拜師學藝的流程。傳統拜師禮儀流程,主要有前期考察、收徒準備和拜師儀式三大階段。一、前期考察。兩個人正式成為師徒關係之前,都會有一個彼此考察階段。拜師的人,會經人介紹選擇自己心儀的行業、師門及師父。
  • 西遊記中,孫悟空拜師學藝的真實動機是什麼?
    西遊記中,孫悟空拜師學藝的真實動機是什麼?《西遊記》中,孫悟空是貫穿其中的靈魂人物,要了解他就需要知道他的人生軌跡:花果山為王、靈臺山拜師、大鬧天宮、五行山思過、西天取經、修成正果,等等。而這些重頭戲的契機當是靈臺山拜師。孫悟空有著通天入地的本領,又在花果山為王逍遙自在,為何還要尋思著拜師學藝呢?原著描述一:「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學爬會走,拜了四方。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
  • 《萬有引力》首映禮:莫文蔚笑納J3拜師學藝
    而從小視莫文蔚為自己心中偶像的J3,自然也在與偶像親密接觸後表示興奮不已,當下立即放下帥氣型男的包袱,突襲化妝間拜師學藝,希望得到業界前輩的「指點一二」。J3「拜師」莫文蔚  對於樂壇新秀來說,能得到業界前輩的「指點」是件及其幸福的事情,而能向自己心目中偶像當場「請教拜師」,這對於今年才剛剛出道的J3來說更是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
  • 美猴王之拜師學藝
    在原著《西遊記》的第一回和第二回中,介紹了美猴王拜師學藝的情況,其具體詳情如下:一、學藝行程:先從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乘東南風,二、學藝經過首先、苦練基本功。其次、學藝目的明確。孫悟空學藝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為了「長生不老」。當菩提祖師問他「你今要從我學些什麼道?」悟空的回答,既顯示對師父的尊重,也突出自己的選擇。
  • 北大研究生北京賣牛肉粉 曾嘗百店拜師學藝(圖)
    在寸土寸金的北京環球金融中心一個40平方米的門面裡,24歲的湖南常德伢子、北京大學法學院即將畢業的碩士研究生張天一開了一家常德津市牛肉粉店。 4月4日,張天一的「伏牛堂」常德津市牛肉粉店低調開業,和他一起創業的三個小夥伴更是有碩士、MBA,還有前公務員。職業前景光鮮的北大高材生,為何會選擇開米粉店?昨日,記者採訪了張天一。
  • 菩提神通廣大,可他的鄰居為何不拜師學藝,三種可能你選哪一種?
    有一個問題不知道大家考慮過沒有,菩提祖師神通廣大法力高強,在短短時間裡教出了孫悟空,可是作為祖師的鄰居,方寸山上的樵夫,卻沒有去拜師學藝,這是為什麼呢?菩提祖師表面上看來,樵夫給出的理由是自己有老母親要侍奉,分不開身去拜師學藝,其實不然,試想菩提祖師精通儒釋道三家,又掌握360旁門,如果這個樵夫隨便學點厲害的神通,讓自己的母親長生不老易如反掌,又何苦每天砍柴度日呢?
  • 同樣是拜師學藝的故事……嘖嘖嘖
    有部日劇,講的也是拜師學藝的故事。對比結局,嘖嘖嘖。紅鱂魚改編日本知名落語家立川談春同名自傳講述他拜師學藝故事豆瓣評分9.1回去也沒有任何人安慰,還被別人責怪笨手笨腳。他的師父,一點也沒有招他回去的意思。這個老師很嚴厲,也很毒舌。
  • 郭德綱不收學費,為什麼燒餅的父母為了供他學藝,把房子都賣了?
    「燒餅」嚴格說是一個綽號,因為剛拜師的時候臉上長滿了雀斑,郭德綱調侃其臉怎麼跟個燒餅似的,從而得名。按照德雲家譜「雲鶴九霄、龍騰四海」來排字,他是「雲」字科,和嶽雲鵬、孔雲龍是一批的兒徒,後取藝名為朱雲峰。
  • 三國小鎮「一壺老酒,孝行天下」師徒演唱會暨「陸家班」拜師儀式西安舉行
    當日,三國小鎮「一壺老酒孝行天下」師徒演唱會暨陸家班拜師儀式在西安絲路藝術劇院隆重舉行,郭少傑、孟剛、鎬天、崔建國、馮一航、耀陽、豪爽、邵鋒、藺鮮鮮、張慧玲、棗妹子、高麗霞12名歌手正式拜陸樹銘老師門下,這些弟子們都是在去年
  • 幹餐飲,真的需要拜師學藝嗎?
    中國拜師習俗的形成主要受儒家傳授學術的規制影響,最早可追溯至孔子收徒的做法並由其演化而來。在傳統師徒制裡,師徒關係是一種「擬親緣」的關係,類似於父子關係。就像結婚要擺酒席一樣,收徒弟要進行拜師儀式看重的也是一種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