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張飛不過是賣棗殺豬的,沒有拜師學藝,為什麼功夫卻天下頂尖?
論武藝,劉關張三兄弟誰最厲害?你以為是關羽還是張飛?錯!正史劉備才是打架一把好手!可電視劇怎麼演的,仁德君主,一副斯文秀才的樣了,還愛哭!可你不知正史劉備可是混黑社會的人,地方小霸王哦!
關羽呢,他前面沒有史料可查,不清楚來歷,但從開始有他記錄的資料推斷,比較符合邏輯的,他應該是犯法被當時朝廷追的逃犯,投靠劉備埋名關羽。
張飛,豬肉佬,要不是這到處造反搞到他生意沒法搞日子沒法過,他才沒興趣打仗!嫌命長咩!地方小,能跟的頭頭也就劉備了,還好早前二人常一塊兒喝酒,關係不錯,所以認了大哥。
武藝方面,古人打仗可不是電視劇演的那樣,戰前先單挑,先送倆人頭讓關張先發育一波!這種事只是小說家開腦洞寫的,偏偏電視劇還一如既往的配合演出,搞到打仗這事好像真的特規矩似的。
文明幹架這事還真有過,但只有對決才有一對一的玩法,打仗的春秋時期有講過禮,開打前甲方問乙方:你為什麼要打我?乙方回應,雙方辯個理,然後發現打的不合理收兵回家。這都是極少的案例。大部分戰爭打的是兵不厭詐!所以,關張武藝牛逼,動不動就戰前單挑砍了誰這種事壓根就不存在!
第二,兩軍交鋒對仗,電視劇裡都是老大衝最前,後方千軍萬馬緊隨,一副英姿颯爽勁,但事實上,將帥一般是不會衝最前頭的,前排通常是死囚,勇夫(要錢不要命),老兵組成!主帥是不衝鋒的,往往是在中軍督戰,或更高遠處發令,將領要衝,但一般裝備較足,有馬有甲,沒士兵那麼容易死。所以,關張的厲害不是個人武功多麼高強,而是他們的部隊能不能打!
第三,劉關張兄弟也沒少挨打,可不是什麼武功頂尖,特別是在剛創業初期,沒兵沒糧,到處啃硬骨,好在劉備逃命的本領強,打一槍換一地,帶著關張這點火種到處闖才有了後面大革命的資本!要不是收得諸葛亮的幫助,這仨兄弟早死上十次八次了!
第一個,就是這個人有沒有土地,有土地的,一般在當時的話都是生活社會地位比較高的,第二個,就是看物資,古代的時候物資匱乏,特別是三國末期,掌握了物質的人,特別是吃的食物之類的,應該是社會地位也不低。
關羽和張飛,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自身的生活是沒有什麼多大問題,反倒是劉備的生活有點不穩定,劉備有一定話語權主要是他的身份。
在古代的時候,作為一個男人,一般都是要會有一點的打拼的功夫的,冷兵器時代嘛,人們自身安全的問題必然從小就接觸這些。要說有什麼武藝高強,那是小說的描述,從關羽和張飛兩個人個人的情況來看,應該是從小就學習了一些打鬥拼搏的技能。
在冷兵器時代的時候,打仗主要靠騎兵,在馬上打鬥,招式肯定不多,只有那麼幾招嘛,也說不上武藝高低。打仗的過程中,要看他的對手,勝負主要看運氣和勇氣
張飛他是殺豬的,古代那種經濟環境,有多少人吃得起豬肉?這一點就反映了,張飛其實是一個很有錢的人。說白了就是個地主。
張飛這地主搞不好還有點私人武裝。連縣太爺都敢打,這想必以前地方官都不怎麼敢惹他。
關羽放在今天就是一個被跨省追緝的通緝犯。關鍵是通緝犯還會讀書。搞不好以前還混過黑社會。
這倆人的人設基本上就是一個地頭蛇,一個行俠仗義的原黑社會老大。
就這兩這個配置,不說有多能打,,碰到驚險場面,還是能應付過去。
徵戰沙場,久而久之也就有大將之風了。
而且萬人敵說的不是武力,說的是排兵布陣,帶兵打仗。
劉關張三人並非是桃園結義的兄弟,桃園結義是羅貫中杜撰出來的。他們三個稱呼也不是大哥,二哥三弟,關羽張飛稱劉備為劉將軍,劉備直接稱呼其二人名字,翼德,雲長。
關羽張飛的萬人敵是三國志中所說,但是仔細看三國志,武將能夠立傳的,成就都不遜色關羽張飛,特別是武力,所以關張二人也並非是真的武力超群的單打獨鬥的萬人敵。就說關羽吧,提起關羽,有人說關羽諳熟兵法,熟讀春秋,文韜武略,可是在赤壁之戰之前,關羽跟著劉備很少有打勝仗的時候,真的文韜武略,為什麼前期不能輔佐劉備有立足之地?
東漢末年,朝堂昏暗,民不聊生,黃巾盛行,安份守己做良民很難好好的活下去,劉備歷史上喜歡結交打手,然後收保護費為生,所以跟著他混的人如果不能打仨攜倆,很難靠拳頭吃飯。而張飛關羽也恰恰是那時候結交的,當時劉備手底下人也有幾十個,劉備和公孫瓚是髮小都是盧植的學生,受公孫瓚影響,劉備也起義軍鎮壓黃巾軍,得到張飛和關羽的支持,這才有了三人同吃同睡。
如果只看三國演義,那二人是不折不扣的萬人敵,如果只看三國志中的萬人敵,則張遼,太史慈,許褚,典韋等人比二位有過之而無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