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美國自救:對比羅斯福新政後,川普是胡佛第二

2020-11-19 騰訊網

4月7日,前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表示:美國經濟不會出現V型復甦,除非疫情得到遏制。這幾本代表了目前權威經濟學家們的看法了。眾所周知,為了緩解新冠肺炎疫情對美國經濟的重創,美國政府近日推出有史以來最大的2萬億美元經濟救助計劃。除此之外,美聯儲也開啟了無限寬鬆的貨幣寬鬆政策。而計劃實施以來,美元流動性危機得到了極大地緩解,原本眼看腰斬的美股也開始連續反彈。

那麼,為什麼權威們還認為美國經濟不會反彈呢?

不妨對比一下美國上一次遭遇如此危機時,是如何走出至暗時刻的。1928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隨後危機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小羅斯福總統開始實施新政。「羅斯福新增的主要內容為「救濟」、「新政」、「改革」。下羅斯福通過增加國家對經濟的幹預,擴大美國的基礎建設和製造業發展,帶動就業,美國人民終於擺脫了依靠救濟生活的尷尬。美國經濟也再次騰飛,將世界其他國家遙遙甩在後面。

世界上值得恐懼的事情很多,當美國總統是川普時,尤其多

但是這次受到新冠疫情衝擊的美國自救計劃,看起來就像一個笑話。數百億美元的救助和無限可能的量化寬鬆之下,居然傳出美國航空公司申請了500億美元救濟後,其中450億美元用來回購公司股票的奇聞。生產停滯了,就算股票漲上天,難道美國人真的可以靠看道瓊指數吃喝拉撒?

川普在4月7日宣布允許美國開採本土地上資源,這是自歐巴馬允許開採本土石油之後美國百年來第二次同意大規模開採本國資源。這些資源本來是計劃全球資源耗盡之後再用的,現在卻成了救命的藥。但股市蒸蒸日上,誰願意把資金投入到礦產開採呢?就更不必提低利潤的製造業了。

相比較之下,羅斯福時期先後通過了《銀行法》、《工業復興法》、《農業調整法》、《社會保障法》,抓住了人類社會運行的核心,而川普現在,更像是一個漫無目的的獵人,看見任何獵物不論大小就追過去。

顯而易見,即便是新冠疫情被美國人民成功克服,川普也無法帶領美國走出經濟衰退。信奉自由經濟的美國共和黨人的哲學認識水平依然停留在工業革命初期,他們看似強大的實力則是依靠白人們從工業革命以來的積累,其實快耗盡了。如果美國想要走出困境,唯一的希望就是認可國家對經濟進行合理甚至在危急時刻強勢幹預的民主黨人總統。共和黨人善於與蘇聯鬥爭,卻不善於拯救自己的人民。

就像過去的共和黨人胡佛和裡根,他們靠低文化階層的歡呼上臺,但經過一番破壞後,恢復美國經濟還是要靠民主黨的羅斯福、柯林頓這類人。眼前的川普,看他所實施的政策與胡佛的孤立主義沒有區別,對自由主義和超級大資本的維護也沒有區別,給美國甚至世界造成的傷害卻別也不大,歷史會給他貼上胡佛第二標籤的。

相關焦點

  • 左派眼中的救世主,右派眼中的罪人:羅斯福新政是否敗壞了美國的立...
    在美國人民對胡佛徹底喪失信心後,1933年羅斯福受命於危難。他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復美國人民對自己、對政府和對美國體制的信心。他在就職演說中說:「我們唯一需要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緊急銀行法勒令全國銀行關閉整頓,檢査合格後方可重新營業,金融秩序得到恢復,人心很快穩定下來。在隨後的百日內,他的新政方案一個接一個出臺,速度史無前例。
  • 歷史不會熔斷:大蕭條與羅斯福新政九十年後的啟示
    值得指出的是,在羅斯福新政實施之前,美國事實上已經開始了還沒有羅斯福主導的「羅斯福新政」,應該從1931年到1932年就開始了。那時的美國總統是胡佛(Herbert Clark Hoover)。因此,廣義的新政和羅斯福新政是有差異的,新政和大蕭條是有交叉時間點的。  我為什麼如此追究從大蕭條到新政的精確時段?
  • 如果沒有羅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戰就不會有強大的反法西斯同盟
    隨著經濟形勢的惡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大為降低,美國社會開始急劇動蕩。 這次的經濟危機是世界性的,有些國家用轉移矛盾的手段降低民眾的不滿,如德國、日本,從而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幸運的是,美國人選出了羅斯福,他擔任總統後出臺了一系列解決經濟危機的舉措,被稱為「羅斯福新政」。
  • 美國政府曾幹預經濟,疫情影響下,像羅斯福新政那樣是否還可行?
    歷史上美國政府對經濟幹預,疫情影響下,如今這樣做是否還可行?都說美國是自由主義的國家,但歷史上美國就出現過政府干預經濟的情況。那麼在疫情時期,這一幹預是否可行呢?我們可以從羅斯福新政裡面找到答案。美國各大城市失業人數總和高達1700萬,人們都在政府門口排起長隊,希望政府能給予救濟。面對經濟危機造成的惡劣影響,胡佛總統採取了置之不理放任自流的做法。這種做法很快激起了廣大美國民眾的強烈不滿,胡佛總統的支持率快速下跌。到了1933年美國大選的關鍵時刻,民主黨候選人羅斯福以「新政」為競選口號拉攏人心,最後成功當選為第32任美國總統。
  • 川普並不算美國歷史上最不靠譜的總統,第31任總統胡佛才是
    美國已經建立了200多年了,到川普這一任,美國已經有45位總統了。除了華盛頓、林肯、羅斯福這種很有作為的總統,也有像川普這樣「任性」的的總統。美國是世界第一強國,上任的總統也是受到了世界的關注。按理說,美國總統不管怎麼說,都應該謹言慎行,好歹也要符合世界第一國家的形象嘛。
  • 「前浪」胡佛
    來自小地方的胡佛,在美國大蕭條爆發之前,確實兢兢業業,在美國總統這個「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一系列「不平凡的業績」。 胡佛不同於甘迺迪,也不同於羅斯福,他出身很苦,是個不折不扣的苦孩子,比如,9歲時就成了孤兒,從未上過高中等。但胡佛並不自暴自棄,相反他堅持上夜校,並學會了簿記、打字和數學。
  • 在舊的與新的恐懼之間:羅斯福新政如何重建了美國制度?
    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教授卡茨尼爾森的新著《恐懼本身》即直接以「恐懼」為題,深入羅斯福新政實施的背景和過程,以豐富的細節來展示新政時面臨的普遍性社會恐懼和自由民主制度遭遇的危機,也對新政帶來的「軍事獨裁」、公共利益損害、個人自由被壓製作了全面的披露,甚至認為新政是一場美國制度的重建,改變了此後的世界格局,並對美國政治影響至今。
  • 美國經濟面臨嚴重大蕭條,羅斯福總統,是如何處理此次危機?
    為此,時任美國總統的胡佛黯然下臺,而新上任的民主黨人士羅斯福上臺後,最開始也並沒有給民眾太大的希望,不過,羅斯福在深入了解經濟大蕭條之後,他開始實施起新政,也因為這次羅斯福新政,美國政府和民眾得以擺脫經濟大蕭條。那麼,羅斯福是如何處理這次的經濟大蕭條呢?
  • 《大蕭條與羅斯福新政》美國怎樣走出大蕭條,並塑造了世界格局?
    接下來我分三個部分來說說《大蕭條與羅斯福新政》。 第1是,這1場大蕭條是怎麼發生的?在大蕭條之前的世界形勢是怎樣的? 第2是,大蕭條發生後,羅斯福總統採取了哪些新政 來應對?其中哪些成功了,哪些有失敗了? 第3是,大蕭條如何影響了當今世界的格局?
  • 美國總統之小羅斯福:唯一連任四屆總統,為何上不了總統山?
    富蘭克林·羅斯福:唯一連任四屆美國總統   1929年10月,美國股市崩盤,從此美國經濟陷入了加速下滑的惡性循環中。  1932年,在胡佛總統實施的自由放任經濟政策下,美國深陷經濟危機泥潭不能自拔,約200萬美國人食不果腹、四處流浪。
  • 聲稱可媲美「羅斯福新政」 因資金不足「詹森新政」遭質疑
    6月30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宣布了「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復甦計劃,將投入50億英鎊用於基礎設施建設,並將該計劃與1930年代的美國「羅斯福新政」媲美。不過,這一雄心勃勃的計劃遭到了諸多反對。詹森宣布,英國將投入資金用於建設學校、醫院、道路、住房等,此外,英國還將招募更多警察,扶持科研項目並加大綠化力度。
  • 千年後,影響到美國的「羅斯福新政」
    竟能影響到美國的「羅斯福新政」 歷史上的變法有很多,最早聽到的可能是商鞅變法。通過這個事情可以看出,變法有時候確實會起到很好的作用。但這本身是一件非常冒險的事情,因為既然被叫做變法,它從根本上就會是一個新的東西。 那麼未知領域中的事物,就是不可預測的。怎麼評判變法的好與壞,就要交給時間來決定。
  • 羅斯福為何能當四屆總統,不僅因為二戰這麼簡單,和他個人有關
    羅斯福上臺之後,果然兌現了當初的承諾,在美國實行新政。這次新政涉及範圍非常廣,是前所未有的。在農業、工業、金融業等各方面都實行新的措施,而且出臺了很多新的法案。經過羅斯福的努力,美國的經濟在不斷地好轉。經過四年的努力,羅斯福新政恢復了公眾對美國政治制度的信心,強化了聯邦政府機構。並由此使美國的工業、農業逐漸全面恢復。所以在1936年的大選中,羅斯福毫無置疑再次贏得了選舉。
  • 美國史上的那些「非常總統交接」
    川普為贏得大選向來是花足了心思。10月,川普確診新冠疫情,他在醫院親自錄了一段4分鐘視頻來安定民心。視頻裡他說道,自己剛到醫院時確實不太舒服,不過現在好多了。未來幾天將是他抗擊新冠病毒的關鍵。羅斯福亦多次拒絕胡佛提出的「共商國是」,並在接任前推出應急財政經濟計劃。在交接過程和總統就職儀式期間,二人始終相互無言,目不直視。競選期間,羅斯福公開罵胡佛是「肥胖、怯懦的閹雞」,胡佛則形容羅斯福是「披著毛毯的變色龍」。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兩人如此憎恨對方呢?
  • 歷屆美國總統座駕,從羅斯福到川普,陸軍一號移動指揮中心
    【新車迷】也許有人想知道美國總統都乘坐什麼車?今天介紹一下多年來美國總統乘坐的豪華轎車,以下是從羅斯福總統到川普都乘坐過的美國總統專用豪華轎車。1939年林肯K陽光特別版(1939 Lincoln K Sunshine Special)
  • 建於1931年的美國胡佛大壩,對比我國三峽大壩,究竟誰更勝一籌?
    說到大壩大家一定會想到我國的三峽大壩,三峽大壩是世界第一大的水電工程,而我們把美國的第一大壩胡佛大壩和三峽大壩來做個對比,看看兩者究竟誰更出色。胡佛大壩胡佛大壩是美國綜合開發科羅拉多河(Colorado)水資源的一項關鍵性工程,位於內華達州和亞利桑那州交界之處的黑峽,具有防洪、航運、發電、供水、灌溉等綜合效益。
  • 美國獨立日川普不顧新冠擺「千人宴」,原來白宮已有新對策!
    而今年美國獨立日,川普又想出了新花樣!3號他攜家人前往南達科他州的拉什莫爾山,在華盛頓,傑斐遜,林肯,羅斯福總統的注視下,舉辦了一場飛行表演和煙火盛宴,並在電視直播中完成一場愛國主義演講。這些客人來到白宮,不僅可以現場目睹川普和第一夫人的風採,當天川普在國家廣場準備燃放1萬支煙花。華盛頓市長鮑澤早前得知川普的計劃後立馬警告說,這次集會違反了聯邦衛生準則。
  • 美國總統川普拒籤新一輪刺激法案
    就在美國新一輪抗疫刺激法案即將落地時,突降「黑天鵝」。當地時間12月22日(周二),據CNBC報導,川普否決此前國會通過的9000億美元的抗疫救助刺激方案,並要求國會修改新冠紓困法案中不必要的組成部分。
  • 大新聞大歷史:美國史上「非常總統交接」
    2020美國總統大選出現了巨大的爭議。雖然地球人都認為,民主黨的拜登獲得了無懈可擊的勝利,必將出任下一屆美國總統,但是,現任總統川普不肯承認自己敗選。有記者問他,如果12月中旬選舉人團把選舉人票投給拜登,你會不會離開白宮呢?川普當時很爽快地回答說,當然會,我當然會離開。拜登必定獲得多數選舉人票,這已經沒有懸念。
  • 當了48年的FBI局長,胡佛究竟有何能耐,為何美國總統都不敢動他
    胡佛胡佛,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創始人1985年,胡佛出生於美國華盛頓,在讀書之時,胡佛就表現出了自己對政治的熱愛。胡佛在22歲那年,通過自己表哥的關係,順利地進入到美國司法部工作。雖然在司法部,一開始胡佛幹的卻是打雜的工作,但胡佛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讓他得到了上司的好評,胡佛的仕途之路也一路高升。1924年,當時只有29歲的胡佛被任命成為了美國調查局局長,美國調查局也是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