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這5個方面,甲狀腺癌患者術後康復更好更快

2021-01-18 澎湃新聞
做好這5個方面,甲狀腺癌患者術後康復更好更快

2021-01-15 13: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虹口鹹魚幹,等 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本文所涉及專業部分,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怎麼做康復更快?快來看看!

對於甲狀腺癌術後患者來說,術後該做什麼?該吃什麼?如何複查?一個個問題擺在面前。因此,唯有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有效的生活管理及規範隨訪,才能讓患者術後快速康復、降低復發風險、提高生活質量。那麼具體該怎麼做呢?

一、術後傷口要注意

大多數患者術後切口癒合良好,一般術後5~7d在閉合材料拆除後即可用低水流淋浴,1個月內避免用力揉搓切口,浴後及時使切口乾燥。術後數周避免劇烈運動,注意切口區域防曬,可改善切口癒合。此外,還可通過藥物療法、放射療法和雷射療法等預防瘢痕的形成。

二、術後飲食這樣吃

大部分甲狀腺癌手術未涉及胃腸道,術後儘早經口進食水可促進腸道功能恢復,有助於維護腸黏膜功能,防治菌群失調,降低術後感染風險,縮短住院時間。因此,甲狀腺癌患者日常飲食要遵循三項原則:營養化、多樣化、均衡化。術後飲食及營養補充尤為重要。吃什麼?怎麼吃?就是問題的關鍵了!對於甲狀腺癌術後不同時期患者的飲食建議見(表1)。

表1甲狀腺癌術後的患者在不同時期的飲食建議

三、術後康復別逞強

國外指南推薦:根據美國運動醫學學院(ACSM)關於癌症康復運動指南更新的專家共識,患者運動康復措施採用每周3次中等強度的有氧訓練,持續至少12周;或每周兩次,持續6~12周的有氧加阻力聯合訓練,可以顯著改善焦慮、抑鬱、疲勞感以及生活質量改善;特別是有監督、有計劃的運動訓練效果加倍喲。

國內共識推薦:根據加速康復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認為早期下床活動可促進呼吸、胃腸及骨骼肌肉等系統功能恢復,有利於預防肺部感染、壓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推薦患者在術後清醒即可取舒適體位或適量床上活動,術後第1天即可開始下床活動,建立每日活動目標,根據自身狀況逐步增加活動量,可採取下床活動「坐、垂、立三步曲」即:①床上坐起30秒;②坐在床沿雙腿下垂30秒;③床旁站立30秒;無不適症狀方可下床活動,期間要注意防止引流管脫出。

在排除術後出血高危因素和充分評估患者個體健康風險的基礎上,建議術後早期進行適當的頸部功能鍛鍊可以促進切口癒合。具體時間及步驟見(表2)。

表2頸部功能鍛鍊的具體操作

術後如有脖子酸痛、僵硬、上肢無法抬起,可能是因為術後鍛鍊不到位,而增加頸部肌群功能,可以有效緩解頸部僵硬、減少瘢痕攣縮的發生。

四、遵醫囑聽醫生話

關鍵點:聽醫生的話!聽醫生的話!聽醫生的話!特別是藥物使用和定期檢查一定要聽從醫囑。如:左甲狀腺素鈉片需要清晨空腹吃,早餐前20-30分鐘效果最佳。

五、術後隨訪及檢查

分化型甲狀腺癌(DTC)術後患者應進行長期的隨訪,實施動態復發危險度分層,調整後續的治療和隨訪方案。具體隨訪項目見(表3)。

表3各類DTC術後患者的隨訪及檢查項目

參考資料:

[1]Rock CL,Doyle C,Demark-Wahnefried W,et al.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cancer survivors[J].CA Cancer J Clin,2012,62(4):243-274.

[2]甲狀腺外科ERAS中國專家共識(2018版)

[3]Campbell KL,Winters-Stone KM,Wiskemann J,et al.Exercise guidelines for cancer survivors:consensus statement from international multidisciplinary roundtable[J].Med Sci Sports Exerc,2019,51(11):2375-2390.

[4]分化型甲狀腺癌術後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0版)[J].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20,40(9).

本文首發丨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本文作者丨虹口鹹魚幹、美少女壯士、努努藥師

本文審核丨徐乃佳

責任編輯丨泡芙

原創聲明

本文原創,轉載需聯繫授權

-End-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甲狀腺癌術後如何飲食,注意遵守5個原則,恢復得更快
    現在是可以通過手術來進行治療的,相對來說效果是很不錯的,尤其是早期手術治癒率相對較高,除了正確的方法,還要在手術以後做好護理工作,飲食方面更要重視,這個原則遵守,恢復會更快一些:1、總熱量要控制好。甲狀腺癌患者在飲食方面首先要控制總熱量的攝入,每天至少要達到十千焦以上,因為患者體內的蛋白質分解相對很高,也就降低了合成代謝功能,營養如果處於不平衡狀態,那麼對蛋白質的需求量會增加,蛋白質每天的攝入量應該達到1.5克以上,可以選擇豆製品、瘦豬肉、牛奶、雞蛋等食物。2、進食方法與烹調方法有講究。
  • 甲狀腺癌術後護理也很重要!
    核心提示:甲狀腺癌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一種腫瘤疾病,這種類型的腫瘤治療的方法主要就是通過手術的方法去除,不過在甲狀腺癌術後是有很多事項需要注意的,只有這些事項全部注意到了大家還會恢復的更快一點。   甲狀腺癌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一種腫瘤疾病,這種類型的腫瘤治療的方法主要就是通過手術的方法去除,不過在甲狀腺癌術後是有很多事項需要注意的,只有這些事項全部注意到了大家還會恢復的更快一點,下面就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其中的注意事項吧!
  • 甲狀腺癌術後復發初期無感覺,患者出現症狀腫塊已長大,別忘複查
    大多數甲狀腺癌患者的診斷年齡在30至50歲之間,研究發現,女性患病的可能性是男性的兩倍,這種差異可以通過孕期和絕經期間女性性激素的變化來解釋,這些激素會刺激甲狀腺結節的形成,有的結節會演變成甲狀腺癌。其實,大多數甲狀腺癌的患者在患病的時候並不是一下子就轉變為甲狀腺癌了,在這之前會有一些其他的疾病出現。
  • 脛腓骨骨折術後康復科普指南
    一般其它部位骨折術後有個兩三個月就可以正常走路活動了。但脛腓骨骨折這個時間,有可能骨痂都沒有長一點。面對漫長的康復期,聽聽康復師能給你些什麼建議吧。為什麼脛腓骨骨折這 難癒合呢?之所以難癒合,與這個位置打血液供應有關係,脛腓骨下三分之一段骨折破壞了局部的滋養血管,影響血液供應,所以很難癒合。
  • 甲狀腺癌專項醫療險測評
    說起甲狀腺癌,它雖然高發,但並不難治。據《柳葉刀》相關數據表明,我國甲狀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經超過了84.3%,其中男性為79.3%,女性為86.5%。絕大多數人做個手術,花個幾萬塊錢,就能恢復正常生活。也正因這一點,它也被稱為「喜癌」、「懶癌」、「魔鬼中的天使」。
  • 年輕女子患甲亢來就醫,意外查出甲狀腺癌,專家提醒這些甲亢患者要...
    姜女士沒有猜錯,她確實被確診為甲狀腺功能亢進症,但同時還意外查出了甲狀腺癌!浙大二院普外科副主任王平教授說,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這兩種疾病之間存在必然聯繫,但科室每年都會接診30例左右甲亢合併甲狀腺癌的患者。 他提醒,甲亢患者接受內科治療過程中要做好隨訪,如果存在甲狀腺結節,那更要保持警惕,必要時要手術切除。
  • 股骨頸骨折術後康復訓練
    早期進行康復訓練可以儘快恢復其力學機能。 手術是較有效的治療手段,但由於老年人常伴有其他疾病,且機體臟器功能低下,手術的危險性很高,術後併發症多。併發症輕者延長住院時間,增加住院費用,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加強老年人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特別是對其術後康復應進行指導。
  • 跳繩不當導致韌帶斷裂 加速康復讓患者5天出院
    手術後多久能康復?這對於每個患者來說,都是迫切關注的問題。幸運的是,該院康復治療師按照加速康復外科流程(ERAS),在圍手術期全程介入,大大減輕了患者術後的疼痛,同時縮短了康復時間,讓原本需數周康復時間縮短為5天。目前,患者已經康復出院。
  • 肺癌、甲狀腺癌手術住院住多久?不超過48小時!
    到醫院做手術,患者除了關心手術的安全性,也關心手術創傷大不大,出血量多不多,術後康復快不快。近年來,安全、住院時間短、費用更少的日間手術,為廣大患者提供了便利。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每年開展的日間手術近3萬臺。
  • 甲狀腺癌患者多了...
    近日,一位30歲的女患者來到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甲狀腺疾病診治中心殷志強主任的門診複診,一周前她剛做好甲狀腺癌手術,但從表面看,她的頸部既沒有傷口,也無腫脹。原來患者的手術切口「藏」在口腔牙齦處。
  • 甲狀腺癌患者福音:區域首家甲狀腺疾病診治中心正式掛牌成立!
    該中心的成立標誌著我區在甲狀腺疾病預防診療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儀式上,於寶鑫主任和倪鑫總院長共同為甲狀腺疾病診治中心揭牌。在熱烈的掌聲中,倪鑫總院長發表了重要講話。中心將通過「一體化」診療體系,為患者提供全面、規範、合理的診療方案,減少患者四處奔波和重複就診候診時間。伴隨著持續高發的甲狀腺癌,倪鑫強調,甲狀腺癌已成為近20年來我國癌症譜中惡性腫瘤上升速度最快的腫瘤,據中國惡性腫瘤流行病學數據顯示,甲狀腺癌是女性第四位高發癌症。
  • 妙齡女患上甲狀腺癌 經口手術讓她「刀過無痕」
    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成功實施一例經口甲狀腺手術,在確保甲狀腺癌根治的同時,最大程度保留了患者頸部美觀,使「無痕」手術成為現實,消除了患者顧慮。今年5月份,遠在紐西蘭工作的華僑張女士在體檢中發現脖子上長了個一釐米大小的腫塊,經當地醫院診斷為甲狀腺癌。
  • 關節置換術後,這件事很多患者都沒做對!
    只不過儘量在一個月內在翻身的時候在膝蓋中間夾個枕頭,防止髖關節極度內旋從後外側脫位就好。以單側為例,髖關節置換術後,其實術腿在下面,好腿在上面是可以隨意翻身的,沒有任何問題。只是在好腿在下面的時候,術腿翻身需要在膝蓋之間夾個枕頭。而如果是雙側置換,那就是無論怎麼翻身,在1個月內都儘量要在膝蓋間夾枕頭。
  •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康復,7個階段歷時1整年!
    ⑤ 逐漸增加主和被動的膝關節屈伸練習,以閉鏈訓練為主,如足跟在床上前後滑動、CPM 機輔助鍛鍊等,這一階段活動範圍應控制在0~60°之間。期間禁止患者下床活動,避免 ACL 的再損傷。3術後3-4周① 繼續保持膝關節伸展的練習。② 活動度練習:術後第3周,被動屈膝達到120°,術後第4周,被動屈膝達到130°。
  • 對腫瘤患者的康復,中醫治療的關鍵是扶正祛邪——以乳腺癌患者為例
    近期,金濤教授接診了一位80歲的乳腺癌女性患者。該患者十年前患有結腸癌,後又於2018年檢查發現患有甲狀腺癌,經手術後緩解。4 乳頭凹陷後天的單側乳頭凹陷,這是因為腫瘤長在靠近乳頭的位置,使得乳頭向內牽引,而出現凹陷。5 雙側乳房不對稱當一向對稱的乳房卻在一段時間內出現無法解釋的一側或雙邊乳房大小改變,或者新發現乳房不對稱時,就應該提高警覺。
  • 甲狀腺腫瘤患者術後難逃併發症?這4種問題或上門,記得做好護理
    最近這幾年,患有甲狀腺腫瘤的人群越來越多,特別是女性。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甲狀腺腫瘤早期治癒率很高,腫瘤細胞發展緩慢,只要積極治療5年生存期能達到50%以上。甲狀腺腫瘤早期優先手術切除治療,但切除後並不代表著萬無一失,往往引起多種併發症。
  • 甲狀腺癌手術切口竟在牙齦 專家:手術「腔鏡化」成年輕女患者福音
    如今,隨著甲狀腺手術「腔鏡化」時代的到來,不少甲狀腺癌患者在徹底接受治療的同時,頸部不會再留下疤痕。   記者25日獲悉,一周前剛剛做完甲狀腺癌手術的安安(化名)來到醫院複診,她的手術切口居然「藏」在口腔牙齦處。如果她不說,沒人能看出端倪。
  • 髕骨骨折術後康復指導
    髕骨骨折術後的康復鍛鍊是治療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甚至於某種程度上比手術本身更為重要,科學合理的鍛鍊可避免發生骨折廢用症候群,如患肢肌肉萎縮、關節僵硬、肢體畸形,這對髕骨骨折固定復位後患者極為重要。在這裡,我結合自己的經驗為患有總結了一套髕骨骨折術後的康復鍛鍊方法,希望能夠指導大家進行合理的功能鍛鍊。
  • 2020最新版:半月板損傷術後康復四個階段
    半月板撕裂後進行手術的病人,在進行術後康復運動之前,最重要的就是先分辨是屬於哪種半月板撕裂,撕裂的大小,半月板修補時組織的強韌度如何,才可以推估康復所需要的時間長短。
  • 針對性康復治療並不能改善全膝關節置換術後高風險患者的預後
    針對性康復治療並不能改善全膝關節置換術後高風險患者的預後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7 22:52:17 英國愛丁堡大學David F Hamilton團隊研究了針對性康復治療對有不良預後風險的全膝關節置換術後患者預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