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失調有哪些表現,你中招了嗎?

2021-02-13 山東蒲公英

3388字,預計閱讀時間18分鐘。

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大家還記得海德的平衡理論中的那個看電影的案例吧。

 

當時我還問了一個問題:假如你認真看完第二遍,走出電影院門口時,你會不會發現其實這部電影也還不錯?

 

你可能還會叫另一半幫你和電影海報拍個合影發朋友圈,還配上這樣一段話:XX電影是本年度最值得的看電影,記得一定要和另一半去電影刷兩遍哦。

 

雖然我說得誇張了一些,但我想問的是當你看完第二遍,你會不會改變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從原先的不喜歡變成喜歡?根據認知失調理論,你很有可能哦。

 

自由選擇與認知失調

對上面這個問題的回答,就需要用到我們今天分享的第二類認知失調表現:自由選擇與認知失調。

 

這種認知失調指的是如果一個人自由選擇做了某種違背自己信念的行為,TA隨後也會改變自己原有的看法。

 

心理學家林德(Linder)等人做了一個實驗來驗證這種自由選擇與認知失調。

 

在進行實驗之前,他們事先已經了解學生的某些觀點,當時在學校裡的學生都反對他們州所推行的一項規定。

 

但研究者卻要求被試寫一篇支持這個規定的辯護短文,這就與學生原來所持的態度是相違背的。

 

在進行實驗之前,研究者把學生隨機分配到不同的組裡。

 

第一個組是控制組,這個組的學生不需要完成短文寫作,直接測量他們原始態度,這組也叫基線(baseline)組。可以來和其他接受實驗操作的組的態度進行比較。

 

其他的學生被隨機分到兩個條件下:有無選擇和高低報酬。

 

在進行短文寫作之前,實驗者沒有告知無選擇組的被試是有權利拒絕這個任務的,他們寫這個與自己態度相違背的短文是被迫的。

 

而自由選擇組的被試則被告知他們有權利不接受這個任務,所以他們寫這個與自己原始態度相違背的短文是他們自己選擇的。

 

這兩組被試同時還接受另外一個實驗條件操控:

 

他們有一些人在寫短文之前被告知完成這個任務可以獲得0.5美元的報酬,這是低報酬組,而另外一些則被告知可以獲得2.5美元的報酬,這是高報酬組。

 

所有人都是先拿到錢後才開始寫文章。

 

大概20分鐘後研究者回收他們寫的資料,並測量他們對這個規定的態度。

 

實驗結果: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低報酬的態度和控制組是一樣的,也就是在沒有選擇和低報酬條件下,被試的態度並沒有發生變化。

 

但是在沒有選擇的高報酬組中,他們的態度發生改變了,比原來更支持這個規定。沒有選擇這組的結果比較符合行為主義的觀點,給你的錢越多,你越喜歡。

 

但是當我們來看有選擇的條件下,兩組結果和無選擇剛好相反,高報酬組的被試態度沒有發生改變。反而是低報酬組的被試態度發生和很大變化,他們變得更支持這項規定。

 

這一結果同時也驗證了無理由與認知失調。也就是當我們自己自願選擇做與自己態度不一致的行為時,如果我們找不到做這個行為的藉口,我們會改變對這個行為的態度。

 

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你是一個不喜歡打掃衛生的人,今天你爸媽也沒叫你去打掃衛生,你自己主動把家裡搞乾淨,這是你自由選擇的,也不會獲得什麼好處。

 

等你幹完了這個事情之後,你會不會覺得把家裡搞得乾乾淨淨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這時候你其實就是認知失調了。

 

因為你自己選擇做了一個你原來不喜歡的事情,然後你就改變了對這個事情看法了,你會覺得這事情還蠻不錯的。

 

我們之前講的看電影那個案例就是這種認知失調,你本來不喜歡這部電影,但是你還主動選擇進去再看第二遍,這時你就產生了認知失調。

 

你可能通過改變自己對這部電影的態度來解決這個失調,認為這部電影也沒有你想的那麼差,甚至可能在看第二遍的時候找到支持你這種新看法的證據,比如在看第二遍你才發現某個主演演技挺細膩的。

 

但是如果是你的伴侶逼迫你進去看,你就不會有認知失調了,因為你沒選擇,你就不會改變原有的態度。

 

當然你自願進去看第二遍產生失調,你也可能不會改變態度,你可以嘗試從其他地方找藉口來為自己的行為辯解。

 

比如你現在剛好沒事可幹,那就再看一次吧,又或者是因為你太愛自己的伴侶,所以你陪TA進去再看一遍,你是為了愛才看這個電影,但你還是不喜歡這部電影。

 

在這裡我夾帶私貨教你一個小訣竅,假如下次你帶另一半去看TA不喜歡的電影,有很多小技巧可以幫助TA降低認知失調。

 

第一種是滿足TA未被滿足的某個需要,比如你答應下次陪TA做TA喜歡做的事情,或者是看完電影後帶TA去吃好吃的。

 

還有一個更簡單辦法你也可以試試:就是在進去看電影之前,你給TA準備一個超大桶的爆米花和飲料。

 

為什麼買這些東西?因為如果你們空手進去,TA正處於認知失調之中,這種不舒服會轉變成滿肚子的不滿。

 

TA可能一進放映廳就開啟狂吐槽模式「這個放映廳怎麼這麼破」「這個椅子怎麼這麼難坐」「前面那個男的怎麼長得這麼醜」,TA甚至能從電影片頭給你吐槽到片尾曲。

 

為了保證你的觀影感受,你事前買的爆米花和飲料就可以派上用場,用來堵住TA的嘴。

 

還有一種情況,你讓TA在電影院裡玩手機或睡覺,你千萬不要強迫TA跟你認真看,除非你想看到你們倆在電影院裡吵起來。

 

努力與認知失調

第三類認知失調是努力與認知失調,如果一個人花費很大力氣完成一件毫無價值的事情,TA可能傾向於提高自己對這個事情的喜愛程度來減少失調,也就是合理化努力(justification of effect)。

 

我們先來看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和他的同事做的一個實驗。

 

他們招募了一些女大學生來參加一個小組,告訴這些學生這個小組會定期組織討論性心理學方面的內容。這對大學生來說是挺有吸引力的。

 

但是他們告訴這些學生,要進入這個小組需要經過篩選。

 

他們把學生隨機分為三組,她們接受不同嚴苛程度的篩選過程,也就是她們為了進入這個小組所需要的努力程度不同。

 

第一組人是未受苦組,她們不需要通過篩選,直接進入小組,也就是努力程度為零;

 

第二組人是中等受苦組,篩選過程會有一定程度的不爽,研究者要求這些被試大聲讀5個和性有關,但還不是髒話的詞(比如妓女、處女和撫摸)。

 

第三組是嚴重受苦組,她們經歷的篩選過程非常的尷尬和令人不適。這些女大學生被要求大聲讀出12個和性有關的詞(比如 fuck, cock, screw(性交))。

 

不僅如此,這些人還要再朗讀兩段選自當代小說的有關性行為的生動描述的文字。大家注意這個實驗是上個世紀50年代末做的,這種事情對當時的女大學生來說還是挺為難的。

 

然後,這三組被試都被允許先試聽一下她們將要進入的小組的其他組員的討論內容,這是研究者事前錄好的錄音。

 

但這個內容其實非常的無聊和空洞,與實驗前被試對這個小組活動的預期不一致。

 

最後,研究者請被試評估她們對所聽的小組內容的喜歡程度。

 

結果顯示,只有嚴重受苦組的被試對這個小組討論內容的喜歡程度發生變化,她們更喜歡這個小組。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組人經歷了非常尷尬的考驗才獲得進入這個小組的資格,卻發現這個小組討論的東西並不像她們預想的那麼有趣。

 

這個時候她們改變了對這個小組的看法,覺得討論的內容還是很有趣的。

 

大家還記得小王子與玫瑰花的故事,是不是就和這個實驗很像?小王子為他的玫瑰花花了那麼多的時間和經歷,也就是他付出很大的努力,最後卻發現照顧的只不過是一朵普通的玫瑰花。

 

所以他更喜歡自己的玫瑰花,覺得她很重要,這就是努力與認識失調的體現。

 

而那個愛上不合適的人並深陷其中的女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在一段關係中,你付出的時間和資源越多,你會越看重這段關係,萬一這段關係結束了,付出更多的那一方體驗到的痛苦感也會越大。

 

網絡上經常說「被愛的有恃無恐,而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陳老師說:被愛的有恃無恐,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而深愛的容易認知失調。

 

決策後認知失調

最後還有一種認知失調叫決策後的認知失調,如果一個人在兩種選擇中做出決策,當TA做出選擇後,TA可能會高度肯定自己的選擇,貶低自己放棄的選項來解決失調。

 

同樣,我們先來看心理學家布魯姆所進行的一項實驗。研究者給女大學生呈現8種物品(烤麵包機、便攜收音機、自動咖啡機、檯燈等),並請她們評價這些產品的吸引力和受歡迎程度。

 

然後拿出她們評價價值非常接近的兩件物品,並告訴她們可以帶走其中任何一個,這時被試就面臨在兩個選項中做出選擇。

 

20分鐘後研究者再次邀請被試重新評估這8件物品。

 

研究者把被試第二次對這兩個產品的評價減去她們第一次的評價,就得到她們在這兩個物品上的態度改變。

 

結果顯示,被試更喜歡自己選擇的那個物品,貶低了自己沒有選擇的那個物品。就證明了剛才我們所講的決策後認知失調。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經常遇到這種體驗,比如說你在網絡上買東西,剛好有兩個東西供你選擇,你都喜歡,但是你的錢包只允許你買一個。

 

最後當你拿到你選擇的那個東西時,你會越看越滿意。

 

我們是蒲公英心理諮詢,

請您相信我們和我們的諮詢師,

我們會為您提供安全的空間,放心的環境。

為了更好的自己,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歡迎來心理諮詢。

如需幫助,請聯繫我們 

諮詢方式:13188940929 

諮詢地址:濟南市陽光100 C2一單元603

相關焦點

  • Week 47 - 認知失調
    上周開始在看一本書,講了一部分關於認知的知識。有一部分是關於認知失調的,非常有趣,寫出來分享給大家。所謂的認知失調是指「當一個人簡單地持有兩種心理上不一致的認知(觀念、態度、信仰、觀點)時便會發生。兩種認知如果相互對立,則是不一致的。認知失調的經歷是令人不快的,所以人們有動力去減少失調」。
  • 老年痴呆最初表現,老年痴呆的症狀有哪些,有一個中招要留神了!
    老年痴呆最初表現,老年痴呆的症狀有哪些,有一個中招要留神了!說起老年痴呆,也就是阿爾茲海默病,一般人對於阿爾茲海默都認為:如果一個老年人變得糊塗、愛忘事,那麼很有可能就是老年痴呆了,這個認知真的對嗎,它的症狀到底有哪些呢?
  • 為什么女性會內分泌失調?身體出現哪些變化,要小心內分泌失調?
    內分泌失調,在女性疾病中,是比較常見的問題,帶給女性的影響也比較多。很多女性都害怕這個問題,但又有很多人中招。之所以會中招,還是沒能很好地避開影響因素,經常做引起內分泌失調的事情,內分泌如何能正常。還有很多女性,明明已經內分泌失調了,卻還不知道自己出現問題。
  • 女性內分泌失調有哪些表現?防範內分泌失調應該如何做?
    身邊很多女性朋友都會將身體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小狀況歸結於「內分泌失調」,食慾大了、食量少了、皮膚差了、月經不準了都聲稱是「內分泌失調」惹的禍。激素的作用在於傳遞我們大腦給出的各項指令,廣義上,出現在內分泌系統中的任何紊亂,所引起激素分泌量的改變以及激素作用的異常,都屬於內分泌失調的範疇。那麼,女性內分泌失調會有哪些表現呢?食慾大增真的有可能是內分泌失調惹的禍。
  • 女人內分泌失調的十大症狀表現,中了3條以上就要當心了
    內分泌失調的症狀都有哪些?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1、月經紊亂  我們都知道正常的月經周期是21到35天,來的太早或太遲都是月經失調的表現,如果是女人長期處於月經失調狀態,來得太早,或是太晚來月經,那女性就要注意了,你可能就是內分泌失調了,女性若患有多囊卵巢症候群等疾病,是極易引起內分泌失調的。
  • 認知失調,傳統武術的群體性黑盲
    傳統武術的認知失調認知失調理論是費斯汀格在1957年的《認知失調論》一書中提出,只要個人發現到有兩個認知彼此不能調和一致時,就會感覺到心理衝突。因衝突而引起的緊張不安,轉而形成一種內在動機作用,促使個人放棄或改變認知之一,而遷就另一認知,藉以消除衝突,恢復調和一致的心態。
  • 你,內分泌失調了嗎?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話,「你內分泌失調,才會長痘痘」「內分泌失調,臉色好差」等等,被內分泌失調支配的恐懼,大多數人都經歷過,那麼人們口中的內分泌到底是什麼,內分泌失調對身體的影響有哪些?什麼是內分泌失調?
  • 女人容易內分泌失調,離不開哪些原因?身體會有什麼信號?
    內分泌系統的正常對於維持各項生理機能的運轉有重要意義,相信很多女性都知道內分泌失調這個詞,甚至自己就是這樣的情況,但不知道原因,也不知道如何調理好,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其實不論男女都可能會出現這個情況,但女性佔大多數,身上的表現也更為明顯,女性容易內分泌失調,十有八九跟以下幾個因素脫不開關係,希望你沒在其中。與男性相比,女性更感性,容易多愁善感,再加上現在的生活和工作壓力都比較大,女性若長時間處於情緒緊張焦慮的狀態中,會影響到體內激素的正常分泌,進而就會影響到內分泌的健康。
  • 感統失調的這些表現,一定要重視起來!
    據北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專家透露,每年開學後的一段時間,都會有不少孩子因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問題而到醫院檢查。這些孩子經過專業全面的測量評估後,大多被診斷為感覺統合失調。去年CCTV央視新聞頻道,就兒童感覺統合失調的話題做了詳細的報導。統計數據顯示,現在感統失調的孩子越來越多了。那麼什麼是感統失調?
  • 感統失調家長知多少?
    看看下面的問題清單有沒有你想了解的吧!Q:什麼是感統失調?如果大腦不能根據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合理有效篩選信息,指揮身體做出適應性的反應,就是感覺統合失調了。Q:感統失調的孩子會有什麼表現?A: 容易出現做事笨手笨腳,顛三倒四,膽小怕事或脾氣暴躁,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等情況。Q:孩子為什麼會感統失調呢?A: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足夠充分的運動量,活動空間過窄,缺少自由玩耍時間都可能造成感統失調。
  • 理論分享2 | 認知失調理論(con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心理學家費斯廷格1957年提出的認知失調理論,希望對這些問題做出解釋。認知失調是廣義認知一致性理論的一種形式。認知一致性理論認為,人們總是在努力尋求認知上的連貫和意義。當人們發現,自己的一些信念或價值觀之間不一致時,就會努力讓它們一致起來。
  • 腦白質疏鬆症有哪些症狀?身體出現哪些異常,說明你可能中招了?
    在生活中,患者及時了解腦白質疏鬆症的症狀表現,有助於病情的早發現早診斷。那腦白質疏鬆症有哪些症狀?身體出現哪些異常,說明你可能中招了?腦白質疏鬆症有哪些症狀?腦白質疏鬆症的症狀包括頭暈,是腦部缺血所致。患者發現自己有頭暈的現象,在排除是貧血感冒等因素造成後,不妨做個腦部的檢查,以便診斷與腦白質疏鬆症有關。
  • 女人內分泌失調有哪些症狀?該如何調理?
    女性朋友在看醫生時,可能會被醫生告知自己內分泌失調,需要儘快調理。可是很多女性並不知道自己內分泌失調是表現在哪些方面。那么女性內分泌失調都有哪些症狀呢? 一、肥胖。很多女性都非常羨慕朋友怎麼吃都不胖,但到了自己身上卻是喝涼水都長肉。其實容易長肉,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因為內分泌失調而造成的。
  • 養生指南:女性內分泌失調原來有這些症狀,你有嗎?
    女性內分泌失常,大多會有些表現,有的經常長痘,有的經期不定,反覆無常。想要改善自己內分泌失調的症狀,首先還得知道自己有哪些表現,其次就要開始調理。嚴重時,還是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一、內分泌失調的表現1、身體肥胖女性受到內分泌失調的影響身體會發出信號,如果長時間內分泌失調的表現沒有得到改善,有可能會出現身體肥胖的現象,這是很多女性內分泌失調比較常有的跡象。
  • 蘭州內分泌失調會有哪些症狀出現?
    正是因為這樣的勞累,加之生活壓力的增大,很多女性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內分泌失調。那麼內分泌失調會有哪些症狀出現呢? 蘭州不孕不育醫院排行,內分泌失調表現 1、脾氣越來越不好 這種失調的症狀通常是出現在更年期女性身上的,她們因為內分泌失調而出現情緒上的波動,甚至脾氣也會變得十分的暴躁。
  • 身體若有這4個表現,或是內分泌失調了,勸你儘早調理好
    因此,要先了解內分泌失調有哪些表現,及時發現,及時應對。1、皮膚痘痘增多內分泌失調會有許多不良症狀,特別是臉部皮膚狀態變差,出現了臉部的痘痘、粉刺,這種情況和內分泌功能紊亂有關。因為臉部痘痘的出現和身體激素的分泌有關,如果內分泌失調讓激素分泌出現異常,通常會有皮膚的特殊表現。
  • 內分泌科 ▏哪些表現說明你真的內分泌失調了
    所謂的內分泌失調,老百姓實際上通常講的是生殖內分泌功能的失調,對於男性、女性來講都有可能存在,它主要表現為性激素分泌的異常,性激素分泌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表現,從少年時期到青春期、育齡期、更年期、老年期,會伴隨我們的一生,所以,當各種性激素分泌異常或者是協調異常,就會帶來各個階段不同的症狀和表現
  • 焦慮、抑鬱有哪些臨床表現?
    1、焦慮有哪些臨床表現? 焦慮是對親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運等的過度擔心而產生的一種煩躁情緒,透析患者更為嚴重。其中包含著急、掛念、優愁、緊張、恐慌、不安等成分。它與危急情況和難以預測、難以應付的事件有關。事過境遷、焦慮就可能解除。
  • 男性荷爾蒙失調,或會出現這4個「異常」,可別說你已經中招了
    男性如果沒有重視身體的保養,有可能會出現荷爾蒙水平失調的現象,而荷爾蒙水平無法保持正常,有可能會帶來影響,讓男性身體出現某些不良反應。因此,男性留意到自己有荷爾蒙失調表現,應該通過好的方式來調理身體,維持內分泌水平穩定。那麼,身體荷爾蒙水平失調,男性會有哪些特殊的表現呢?
  • 長痘,氣色差,是不是內分泌失調?內分泌失調有哪些症狀你要清楚
    導語:在現在的生活中,相信有很多女性都曾被內分泌失調所困擾,又或者現在也有很多正在被內分泌失調所困擾的女性,首先,先來講一下,人體的內分泌是由神經系統以及其相關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綜合調理的結果,而被稱為內分泌;而內分泌失調就是內分泌系統紊亂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