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2月22日廣西新冠肺炎確診病例0新增
2月22日0-24時,我區無新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2例;新增治癒出院病例5例(南寧市3例、玉林市2例);無新增死亡病例。
目前全區累計報告確診病例249例,累計出院病例104例,累計死亡病例2例(河池市1例、北海市1例),現有確診病例143例,均在院治療,其中重症病例6例(南寧市1例、桂林市1例、防城港市1例、河池市3例),危重病例7例(南寧市1例、桂林市1例、北海市1例、防城港市3例、河池市1例);現有疑似病例58例。
累計確診病例中,南寧市55例、柳州市24例、桂林市32例、梧州市5例、北海市44例、防城港市19例、欽州市8例、貴港市8例、玉林市11例、百色市3例、賀州市4例、河池市25例、來賓市11例。
本日追蹤到密切接觸者34人,現有1274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宅在家太久,
這些天,
不少人開始外出放縱自己。
在四川、廣東、浙江等地,
不少餐飲店出現了人員聚集,
甚至「人山人海」
……
柳州情況如何?
今天(2月23日)記者進行了走訪。
華潤路
平日裡,周末上午八九點,是不少人外出吃早餐的時間早上。今日,記者在魚峰區華潤路看到,外出吃早餐的居民並不多。在一家螺螄粉店門前,工作人員將一張桌子橫著擋在門口,桌子上還放著配料和付款二維碼。還有文字提醒大家,疫情期間,請戴好口罩,該店不提供堂食,只能打包帶走。
該小區周邊,原本有七八家粉店,但是只有兩三家開門營業。
文昌路
在文昌路一個小區周邊,粉店等各種早餐店也同樣只允許打包,不能堂食。為了照顧個別顧客的需要,一家店在門口空曠地方擺放了一張桌子,更有顧客現場吃粉,記者觀察了一段時間,大家都打包之後帶走,並沒有使用這張桌子。另一家粉店門前,擺放了高低不同的小凳子。現場吃粉的人,都隔開一兩米遠,吃起了「板凳粉」。
接近中午,記者走訪了一些快餐店、餐館。開門的快餐店並不多,快餐店門口基本上都有等待送餐的外賣小哥。其中一家快餐店,將廳內所有桌椅用繩子圍了起來,提醒大家禁止現場堂食。
五星步行街
在五星步行街,不少餐館還沒有開門。一家開門一兩天的火鍋店老闆介紹,進入店內就餐,必須先測量體溫,還要掃碼。雖然目前來就餐的人並不多,但是他們都會主動引導顧客遠距離就坐。
因為目前疫情還沒有結束,再加上外出就餐的人員並不多,一些餐飲店的老闆表示他們還正在觀望中,什麼時候開業還不好說。還有的人表示將在3月之後再開門營業。
在柳州,大部分人還是比較注意的。但是,記者觀察到,一些人在吃完粉後,還沒有戴上口罩,見到熟人,就在路邊開始攀談起來,聊起來就聊開心了,似乎忘記了疫情,也忘記了口罩。
還有的人,十分不注意衛生,在粉店的路邊吐口水、擤鼻涕,也不用紙巾,汙物直接掉落外地。
看到這樣的場景,
真是讓人不禁捏把汗。
這是公共場所,
疫情還沒有結束,
大家還是多注意吧!
防控不可鬆懈
僥倖心態要不得
口罩更不能輕易摘除
這不是我們危言聳聽,掃大家的興致,而是有明確的依據:2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強調,「全國疫情發展拐點尚未到來」;鍾南山院士多次強調,現在說「拐點」依然「言之過早」;從去年12月底至今一直在與死神搶奪新冠病人的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急診中心副主任夏劍則明確表示,「這是一場持久戰」。
疫情防控並非一蹴而就,短期出現一些積極變化,並不意味著病毒已被戰勝。而且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種全新病毒,它一直在變化,而且「狡猾多端」——四川已出現治癒回家十天後又復檢出陽性的病例;多地出現無症狀確診病例;核痰咽檢測陰性糞便為陽性……
無湖北接觸史是如何感染的 ?來自天津的警報:危險傳播鏈超乎想像!視頻來源:央視新聞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預測,湖北省外確診病例在下降的過程中還可能再上升,「目前不敢太樂觀,因為從各地發生的一些情況來看,好幾個城市已經出現這樣的苗頭」。在復工復產過程中,已經出現不少聚集傳染病例。
22日,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豔林介紹,當當網公司20日出現一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造成現有66人被隔離觀察。
這些都充分說明,當前人們對新冠病毒的認識必須進一步加深,對病毒的態度必須更加審慎,一絲一毫的放鬆,都有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我們對戰勝疫情充滿信心,但此刻還不是「輕敵」的時候;我們希望防疫工作做到「萬無一失」,切不可因為一時大意、一時「貪嘴」而導致「一失萬無」。為了戰「疫」大局,希望大家都能繼續保持警惕,外出時堅持戴口罩,與他人保持適當距離,不聚集不聚餐。
在這場戰「疫」中,已經有不少醫護人員、基層工作人員、民警等,為了守護大家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只要我們這身防護服沒脫,你們就待在家裡別出來,否則我們就白拼命了!」讓我們記住前線醫生的痛聲疾呼吧,萬萬不可「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讓一線醫護人員、防控人員的汗水、心血、犧牲和努力,因為個別人的滿不在乎、麻痺大意而葬送。
目前,防疫工作仍不能鬆懈,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和安全,外出在公共場合,請佩戴好口罩!
為什麼要戴口罩?
你身邊的人可能沒有症狀
而實際已經感染了
一類是無症狀感染者。
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監測方案(第三版)》規定,無症狀感染者即無臨床症狀,但呼吸道標本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檢測陽性。
國家第六版診療方案認為,新冠肺炎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其傳播途徑主要為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也就是說,有些人身上攜帶著病毒,但是自己不發病,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得病了,卻可以在無意間傳播病毒給其他人。
疫情暴發以來,全國各地的官方通報都陸續出現了無症狀感染者或疑似無症狀感染者。根據流行病學史調查,這些無症狀感染者確實能夠傳染他人。
例如,河南安陽,一女子1月10日從武漢回到安陽,與其有接觸的5名親人先後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但該女子並無症狀。對此,當地疾控中心表示,該女子雖無症狀但她是病毒攜帶者,與其有接觸者均已隔離。
再比如,湖北宜昌,謝某某之子1月21日從武漢回到宜昌,1月24日其父謝某某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但截至謝某某確診之時,謝某某之子並無症狀。
這些案例都提示我們,無症狀感染者看上去和健康人群沒有兩樣,但實際上是可能成為傳染源的。
因此,在現在還無法完全排除身邊沒有無症狀感染者的情況下,市民按現行防控措施指引,避免聚集、聚會,前往人群密集室內場所戴口罩,是可以起到有效防護的。
另一類是超長潛伏期感染者。
一般認為,14天是最長潛伏期,所以我們之前對有接觸史的對象隔離時間通常是14天。然而,近日鍾南山團隊在一篇論文中指出,有新冠肺炎患者的潛伏期達到了24天。
有一例確診病例吳某某1月14日從武漢返回河南新縣,自1月28日住院留觀至2月16日確診,時長達19天;而如果從1月14日開始算至2月16日確診,時長達34天。吳某某返回新縣後,2次參加家庭聚餐,先後有10人參加,其中2人被確診、3人被確定為疑似病例或留院觀察。
潛伏期具有傳染性,這是明確的。這些偶發出現的超長潛伏期患者警示我們,即使日前新增病例越來越少,也不能排除個別超長潛伏期患者的存在。
2月18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針對河南出現2例超長潛伏期病例表示,這並不奇怪,總有例外。鍾南山介紹,此前對1099例病例的研究顯示,潛伏期大多是2-7天,但文章忠實地寫潛伏期為0-24天,因為有1例達到24天,13例超過14天,大多數和少數都要考慮在內。
據神農架林區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通報,2月21日,神農架林區新增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現年70歲患者姜某某1月24日乘私家車從湖北鄂州市華容區返回神農架松柏鎮。2月19日晚出現發熱(體溫37.5℃)伴乏力等症狀,2月20日到林區人民醫院就診,後經採集咽拭子開展新冠肺炎病毒核糖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負責治療的專家認為,該患者從鄂州返回至2月19日發病,長達27天時間,屬於較長潛伏期的典型病例。
央視熱評:
疫情發展的拐點尚未出現,但一些人的「心理拐點」已迫不及待地到來。
苗頭背後,原因有三:一是一些人在家憋太久了,宅不住了,眼見春光大好,不由得心裡長草;二是一些人誤以為復工復產就等於疫情已過,看著越來越多的工廠開動了機器,就覺得餐館集市等等也應馬上「復工復產」;三是一些地方的防控工作出現了不應有的鬆動。
2月2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冷靜判斷——雖然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但「全國疫情發展拐點尚未到來」。
圍繞「拐點」,我們大家至少應有三個共識:
其一,這個新冠病毒確實非常狡猾。科學家們已就此一再提醒公眾。目前疫情蔓延勢頭雖已得到初步遏制,但人類對它的了解和把控還非常有限,它可能狡兔三窟,也可能捲土重來。在遭受遏制之際,它或許正默默等待著人群扎堆這個復甦良機。
其二,判斷拐點必須非常審慎。如果一段時間裡病例數據「由漲轉降」或「漲幅縮減」,就倉促認定拐點已到,就此放鬆懈怠,很可能局勢又會「拐回去」。換句話說,疫情接下來的發展,跟病毒這傢伙的脾氣特性有關,也跟我們的勁往哪兒使、腳往哪兒走有關。
其三,這兩天已有些聲音發出,提醒大家「拐點未到,莫要扎堆」。這個提醒很及時,不過還少說了半句話。把提醒的話說全乎了,應該是:拐點未到,莫要扎堆;就算下一步拐點到了,也再繃繃,先別扎堆。
至於復工復產,全社會更應保持對中央部署和各地做法的精準理解。要注意,在中央的部署裡,「復工復產」前面還有四個字呢——「有序推動」。這個「序」,就是科學合理的次序、秩序。一是事關防控救治的關鍵物資生產,事關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事關全球供應鏈穩定的龍頭企業等,先開動運轉起來。而容易形成人群聚集的餐飲娛樂等服務業,恐怕視當前疫情狀況,基於分區分級精準防控,應作有序安排。不能一窩蜂,更不能自行其是。二是看看那些復工復產的企業,也不是在甩掉口罩、扎堆聚集中復工復產,而是統籌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一邊高度重視、嚴格落實好生產空間裡的防控要求,一邊才開動機器、加緊生產。
2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的部署裡有一句很關鍵的話——「要建立與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經濟社會運行秩序」。那些在餐館、商場、廣場、集市等場合又悄然重現的扎堆聚集,恐怕就是一種與疫情防控不相適應的秩序吧。這個苗頭,必須打住!
當前,湖北、武漢的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那裡的保衛戰還在艱苦推進。對於其他地區的人們來說,支持湖北人民、武漢人民的最好方式,繼續為本地防控出力的最好方式,就是繼續管住自己的腿、戴好自己的口罩、遵守本地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的具體要求。
擔有防控之責的工作人員,要對一些鬆動的苗頭保持警覺,並及時採取行動。這幾天冒頭的一些扎堆行為,很多已被當地防控管理者及時制止,這是必要的,也是給更多人的提醒。服務業場景裡的熱鬧場面,一定會回來。但如果回來早了、回來得「無序」,那麼真正有序安全的回來,就會被拖得更久。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前一個階段大家共同努力形成的成果,還需要下一個階段大家來共同珍惜、保持、鞏固。爬泰山,半道有個地方叫「快活三裡」,地勢平坦,好多遊客正好爬得累了,就在此駐足歇腳。而有經驗的挑工們從不在此停留,因為一旦鬆了勁,後面的「十八盤」就難上了。
疫情防控是人民戰爭。在這場嚴峻的鬥爭中,我們所有人,都不是遊客,而是挑工。
一個月都已經熬過來了,
千萬別功虧一簣!
戴口罩,少聚集!
再等等!為了所有人!
近日,柳州市柳江區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發布通告,宣布該區全面復工復產復商,並就企業生產、三產經營等多方面出臺具體措施。
柳州市城中區於昨日(2月21日)也發布通告,城中區鼓勵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復商復市。
各行各業開始復工,
走心又「到胃」的餐飲店,
將俘獲不少人心。
但同時也引發不少網友的擔心,
「現在開放餐飲服務會不會有危險?」
為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恢復餐飲服務經營活動,2月20日,柳州市市場監管局發布疫情防控期間,餐飲服務單位復工復產食品安全提示,一共包括十條。
具體如下:
一、嚴格疫情防控。餐飲服務單位要按照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的《零售、餐飲企業在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經營服務防控指南》、自治區發布的《旅館、酒店、餐飲店疫情防控工作「十嚴格」》等行業防疫要求,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二、自查風險隱患。餐飲服務單位在復工前,要依法落實主體責任,認真落實《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結合經營實際,全面分析疫情防控期間經營過程中的食品安全危害因素和風險點,確定食品安全自查項目和要求,建立自查清單,採取有效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風險。
三、加強食品原料管理。開展食品原料自查工作,嚴把食品原料採購關,落實進貨查驗、索證索票、臺帳登記等制度。及時清理超過保質期、腐敗變質等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採取無害化處理、銷毀等措施,記錄處置結果。確因疫情防控需要,無法及時無害化處理的,應當予以封存並在顯著標記區域內獨立保存。
四、維護洗消設施設備。餐飲業服務單位在復工前應當對食品加工、貯存、陳列等設施、設備進行維護,清洗、校驗保溫、冷藏、冷凍設施,做好餐用具的清洗消毒工作。
五、加強人員健康管理。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應每天對從業人員上崗前的健康狀況進行檢查。臨時參加工作的從業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原持有健康合格證明有效期屆滿的,可以繼續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崗位,其健康證明在原有效期限的基礎上延長至疫情防控一級響應解除後60日。
六、強化烹飪加工就餐等管理。加工製作食物應徹底燒熟煮透,確保食品安全。廚房操作間保持清潔衛生,加工製作人員要嚴格加工操作規範,保持個人衛生,避免徒手直接接觸入口食物。餐廳要加大餐桌設置距離,就餐人員應當保持1.5米以上,儘量引導消費者同一方向進餐、獨桌進餐,上座率宜控制在50%以下,封閉性的包廂原則上不得開放,禁止承辦各類群體性聚餐。廚餘垃圾要按規定分類處置,及時清理。
七、妥善處理積壓食品。疫情防控期間,在確保食品安全的前提下,餐飲服務提供者可採取多種方式規範處理積壓的食品原料,包括食品原料直接銷售、製作半成品銷售、新增或擴大餐飲外賣供餐服務、網絡銷售等,或者向周邊居民或福利機構食堂等社會公眾進行捐贈。
八、依規開展外賣經營活動。餐飲服務單位從事外賣供餐服務的,不得超出許可核准經營項目,供餐數量要與自身規模、供應能力相適應,一家餐飲服務單位向同一服務對象一次供餐較大的,應取得「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經營許可。
九、規範外賣行為。餐飲服務單位宜在食品盛放容器或者包裝上標明食品加工製作時間和食用期限,並提醒消費者收到後儘快食用。送餐人員應保持個人衛生。外賣箱(包)應保持清潔,並定期消毒。推廣封籤化配送,避免食品受到汙染。使用一次性容器、餐飲具的,應選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材料製成的容器、餐飲具。推行「無接觸配送」,防控疫情傳播風險。
十、嚴禁違法違規行為。嚴禁生、熟食品混放;嚴禁提供生食肉製品;嚴禁違規提供野味菜餚;嚴禁經營超過保質期、腐敗變質、黴變生蟲等食品;嚴禁將超過保質期食品退回供應商;嚴禁經過改換包裝、標籤等方式以其他形式進行銷售或贈送;嚴禁虛假標註生產日期、食用期限等違法違規行為。對上述違法行為進行重點執法檢查,一經查實,依法從嚴從重處罰;涉嫌構成犯罪的,將移送公安部門處理。
來源:綜合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南國今報、羊城晚報、新華社、新華每日電訊央視新聞、北京日報、都市快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