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設計

2021-01-11 地理黃老師2020

學習目標:

1.通過多形式的朗讀,把握全詞主旨。

2.通過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者情感。

3.通過拓展比較閱讀,了解豪放詞風。

教學重難點:

朗讀技巧,作者情感

教學方法:朗讀法,自主學習法,討論交流法

教學設想:

1.在初讀中,熟悉全詞,把握詩詞主要內容。

2在精讀中,賞析精美詞句,分析周瑜形象。

3在品讀中,感受作者豁達超脫的情感態度。

教學步驟及設計:

一、導入環節

人的一生起起伏伏,坎坎坷坷,是非成敗轉頭空。無論是生活亦或是政治仕途,都可能遭遇困頓。當人生不盡如人意時應當怎樣面對?今天我們學習一首一代文豪蘇軾的詞,看看他是如何面對政治上的失意。

二、展示學習目標:

學生自讀學習目標

三、作者介紹

師:提到蘇軾,大家都不陌生。那誰來幫大家簡單回顧一下作者?

生:介紹蘇軾年代及主要成就

師: 嗯,老師再給你補充一下——其實除了詩詞,他在書法、繪畫、音樂等方面均有建樹。正如林語堂先生評價所說:他比中國其他詩人更具有多面性!

剛才XX同學談到了蘇軾的成就,那麼關於蘇軾的經歷,有沒有同學可以介紹一下?

生:談談自己對蘇軾的了解,比如烏臺詩案等

教師:正如你所說,蘇軾的一生都可以說是文壇得意,官場失意,我們今天要學的這首詞,正是他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之後所寫。

四、 初讀識詞

師傅:簡單的知人論世後,我們一起來初讀識詞。給同學們3分鐘,大家反覆自由朗讀全詞,讀的過程中注意讀準字音,讀請句讀,並思考上下闋主要寫了什麼?

師:剛才大家讀的都比較投入,現在誰來回答一下:本首詞的主要內容?

生:上闕主要寫了赤鼻磯的景色,下闕主要是抒情

(板書 寫景 懷古 抒情 )

師:好,那現在誰來為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初讀成果?

侯華富朗讀

師:誰來點評一下他的朗讀?

李懌卓:點評:字音、節奏、感情等角度

師:點評的比較到位,那你能不能再來示範一下。

李懌卓示範

師:效果確實更好一些,俗話說「詞讀百遍不嫌多,遍遍都有新收穫」。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在精讀、品讀中繼續學習!

五、精讀思考

師:請同學們再讀全詞,在讀的過程中思考這樣3個問題!PPT展示問題,倒計時設置3分鐘。

師: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一起分享成果,解答疑惑。

六:展示成果

師:我們來看第一個問題,誰來回答?

生:分析「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一句。因為在讀這一句的時候,會不自覺的有種豪邁的情懷。

師:你讀出了身臨其境的感覺。那麼你認為你體會到的這種境界是通過哪個字詞體現出來的?

生:大江

師:實際上大江就是哪裡?(長江)那作者為什麼不寫「長江東去,而寫大江東去呢?」

生:因為,長江就是感覺比較長,而大江,就讓人有種眼前場景很宏大的感覺。

師:非常好,你抓住了「大江東去」,所暗含的那種登高望遠、一覽無餘的意味。那你覺得這個「大」字應該怎麼讀?

生:應該重讀,然後聲音高一點

師:那請你試一試。

生: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師:真是盪氣迴腸!請坐,其他同學也試著再朗讀體會一下,注意讀出這種大視野、大格局!

學生讀、點幾個學生讀(王存瑞、黃迎新)

師:除了第一句,大家還喜歡哪一句?

生:我喜歡「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這一句。因為,這一句用了擬人和比喻的手法,把高聳的怪石、驚濤駭浪和岸邊的晶瑩浪花寫得非常形象。而且這是蘇軾以為的古赤壁戰場旁的景象,所以我讀的時候有種穿越時空,回到驚心動魄的古戰場的感覺。

師:能不能具體說一下,你是怎麼讀出的這種驚心動魄的感覺?

生:主要是通過「穿」、「拍」、「卷」三個字,這個「穿」讓我聯想到了戰場穿梭的羽箭,「拍」有種很有力的感覺,「卷」帶來一種狂風掃落葉,橫掃千軍的氣勢。

師:古人寫詩時講究「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我們平時賞詩的時候也要有這種錘字練字的意識。那你覺得這幾個字應該怎麼讀?

生:重讀

師:除了重讀,還有嗎?比如說語速上?

生:快一點

師:好,你來試一下

生: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師:真可謂慷慨激昂,好,同學們自己再讀此句,體會一下。

點學生讀

師:還有沒有同學想分享一下自己喜歡的句子?

生: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我覺得這一句在結構上特別巧妙,「江山如畫」好像把上闕所描述的景色到了一幅畫卷上了一樣。而「一時多少豪傑」很自然的引出了下闕的周瑜。

師:實際上你所說的就是結構作用中的承上啟下。 「江山如畫」一句收住了上闕的景,那我們找個字來形容上闕景物特點的話,哪個字比較合適?(板書壯景)

「一時多少豪傑」完成了從「千古風流人物」到「遙想公瑾當年」的一個自然過渡。

師:好,我們請東邊三排的同學齊讀一下上闕,注意運用剛才所學到的朗讀技巧。大江東去一二~

師:好,我們來看第二個問題,下闕中周瑜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誰來解答?

生:周瑜是一個年輕有為、人生得意的形象。從「小喬初嫁了」可以看出周瑜很年輕,「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可以看出他指揮赤壁之戰取得勝利,很有能力。

師:好,你眼中的周瑜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樣一種形象。還有沒有同學想補充?

生:我覺得周瑜是一個英俊瀟灑、談吐不凡的人。

教師:咱們說談吐不凡一般形容人比較有修養,而這個地方你強調的是他的運籌帷幄的能力,所以換一個什麼詞比較好?

生:從容不迫

師:其實這個地方我們用談笑自若、氣定神閒、胸有成竹都可以,好請坐。那麼我們看這裡,周瑜的形象是蘇軾親眼所見的嗎?(不是)

而是他怎麼樣寫的?(想像的)我們來看這樣兩則材料:

張睿萱讀一下

師:我們看這兩則材料——把成家十年的周瑜寫成是小喬初嫁,把諸葛亮的衣著打扮按到了周瑜身上,這些都和下闕中的「遙想」相呼應。所以咱們在讀這兩句的時候應該怎麼讀?應該重讀還是輕讀?快讀還是慢讀?應該是讀出一種江邊遙想,渺遠幽壙的感覺。

比如讀成「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羽扇綸巾,雄姿英發。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大家自己試著讀一讀體會一下。

師:好,我們看第三個問題,蘇軾想借周瑜表達什麼樣的情感?

生:我覺得蘇軾站在昔日的古戰場,描繪這樣一個人生贏家周瑜,主要是為了和自己形成對比,反襯自己當時不受重用,失意的處境。

師:你從哪裡讀出了周瑜和作者的這種對比聯繫?

生:「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這一句就是想像周瑜的英靈如果神佑此處,看到這麼落魄的我,會笑我。這種笑也有點自嘲的感覺。

師:我們看這張對比圖,實際上蘇軾把周瑜塑造的越完美,越凸顯了自己的窘迫。

七、品讀感悟

師:那麼此情此景,蘇軾有沒有因此變得落寞消沉?大家品讀最後一句,體會一下。

好,誰來談一下自己的感悟?

生:我覺得這種對比下,蘇軾肯定是比較消極的,心裡很有落差。

師:好,還有沒有其他意見?

生:我覺得這時候的蘇軾心裡肯定有消極的情緒,但是也包含著一種自我療愈之後的積極在裡面。因為他看到晝夜不停的大江,盈缺如常的月,應該會用是非成敗轉頭空,最終一切都會如夢消散來安慰自己。所以他才會灑酒以謝江月。而且晚年他總結自己的一生,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dan,一聲)州。」所以可以看出最後他有種釋懷之後的豪情。

師:你聯繫了蘇軾在《前赤壁賦》和他的整個人生來談這種從沉鬱到超脫的蛻變,非常好。那我們請西邊三排的同學齊讀一下下闕,注意把遙想的渺遠和人生如夢的豁達讀出來,遙想12

(板書 豪傑、豪情)

八、拓展延伸

師:這首詞被譽為豪放派代表作,通過分析詞中的壯景、豪傑、豪情,我們應該對這種詞風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來我們再拓展延伸一下,通過對比閱讀進一步體會一下豪放派的風格。

請同學們比較閱讀本詞與婉約派代表作雨霖鈴,然後同桌之間討論一下豪放派和婉約派的不同。

生:婉約派讀起來比較委婉細膩,豪放派讀起來比較有氣勢。

生:我覺得可以結合本課的所學的景、人、情三個角度分析,婉約派喜歡寫一些楊柳曉風這樣的秀麗的景物,豪放派則是描繪壯麗的景色。婉約派喜歡寫小兒女的悲歡柔情,豪放派則喜歡寫大英雄的壯志豪情!

師:你從景、人、情三個角度一語中的點出兩種風格的區別,特別到位!那我們就請兩位同學分別帶著這種理解讀一下這兩首詞。好先看婉約派這一首,誰來試一下?

女生:寒蟬悽切……

教師:恩,確實有南宋俞文豹所說的「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而歌的韻味,好請坐。誰來試一下豪放派這一首?

男生:大江東去……

教師:真有種關西大漢持銅琵琶,鐵卓板,高歌的感覺。聽罷直覺天風海雨撲面!太棒了,請坐!

九、總結本課

師:我們這節課主要是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三讀三問領略了東坡居士面對長江赤壁寫下的壯景豪情,最後我們再來齊讀全詞,在朗朗書聲中體會他橫放傑出、境界大開的豪邁和超脫!

學生齊讀

師:好,下課!同學們再見!

十、【板書設計】

寫景:壯景——豪

懷古:豪傑

抒情:豪情——放

相關焦點

  • 《念奴嬌·赤壁懷古》理解性默寫
    《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表現千百年來,才華橫溢的英雄豪傑都被長江淘洗乾淨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運用比喻修辭情寫赤壁的險要地勢的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念奴嬌·赤壁懷古》
    04 歌詞《念奴嬌·赤壁懷古》作詞:(宋)蘇軾作曲:胡彥斌編曲:谷粟演唱:胡彥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 人教版必修四《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設計、課件
    這是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中的插曲,兩岸三地的作曲家們都編過曲,我們今天就隨著葉振棠演唱的這首歌走進一個與三國有關的作品――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2.蘇軾簡介(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眉州眉山人,與其父蘇詢、其弟蘇轍並稱「三蘇」。
  • 《念奴嬌·赤壁懷古》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比較閱讀
    《念奴嬌·赤壁懷古》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是宋詞中的經典名篇,出自於「豪放並蒂、壯美曠達雙士」的蘇軾和辛棄疾之手,兩詞氣勢恢宏,同屬豪放詞,均借懷古而抒情。《念奴嬌·赤壁懷古》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兩詞,均借懷古之酒杯澆心中之塊壘,達自我之情愫,這與兩位作者的人生經歷和個人遭遇息息相關。 《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創作於元豐五年,當時作者四十七歲,因「烏臺詩案」被貶謫於黃州已兩年,仕途失意,歷經人生浮沉。為了排憂解愁,放鬆情緒,尋求超脫,詞人四處登山臨水、憑弔歷史古蹟。
  •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宋)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注】①檣櫓:蘇教、粵教版教材中為「強虜」。②人生:蘇教版教材中為「人間」。
  • 念奴嬌 · 赤壁懷古
    念奴嬌·赤壁懷古宋代: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 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賞析
    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接下兩句切入懷古主題,專說三國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極有分寸。赤壁之戰的故地,爭議很大。一說在今湖北蒲圻縣境內,已改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內有四處地名同稱赤壁者,另三處在黃岡、武昌、漢陽附近。蘇軾所遊是黃岡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議論。"亂石"以下五句是寫江水騰湧的壯觀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動詞用得形象生動。"
  • 念奴嬌·赤壁懷古
    如今我身臨古戰場神遊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懷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鬢髮斑白。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注釋念奴嬌: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黃州赤壁,一名「赤鼻磯」,在今湖北黃岡西。而三國古戰場的赤壁,文化界認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縣西北。
  • 念奴嬌.赤壁懷古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是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
  • 【一周一詩】念奴嬌·赤壁懷古
    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正是他被貶謫在黃州(今湖北黃岡)兩年多以後而作的,借古而感懷今生,從「千古風流人物」而想到自己一生寥落,年未半百卻「早生華髮」,從而抒發抑鬱不得志的感嘆。
  • 高考語文早讀25:虞美人 念奴嬌·赤壁懷古(助記+情境默寫)
    《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表現詞人憑弔英雄人物,抒發自己壯志難酬的苦悶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描寫周瑜指揮赤壁之戰時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
    念奴嬌·赤壁懷古[宋] 蘇軾
  • 經典詠流傳: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念奴嬌·赤壁懷古作者:蘇軾  演唱:胡彥斌 宋祖英
  • 品讀101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今天我們來欣賞蘇軾的詞作《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生於1037年,卒於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蘇軾是北宋著名的詩人、散文家、書法家,同時他還是著名的詞人,有詞集《東坡樂府》行世,蘇軾的詞作開北宋豪放派的風格,影響巨大。今天我們來欣賞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就是他詞作當中千古名篇。
  • 詩詞賞析:宋詞《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上片:大江東雲,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下片: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資英發。行文結構上片寫赤壁之景,但並不是實寫江山的雄奇和壯美,而是著重表現了作者超越具體地點和景物的空間意識,從而引出下片;下片緊扣「懷古」之題,由寫景物轉到抒情,寫周瑜年少有為,最終還是被大浪淘盡,不過是過眼雲煙,詩人否定過去的執著政治,拘牽名利的人生態度,表現了詩人可貴的自審心態。
  • 蘇軾另一個版本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也是一篇經典之作
    在歐陽修的一再稱讚下,蘇軾一時聲名大噪,蘇軾每有新作,立刻就會傳遍全國,比如這首膾炙人口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念奴嬌·赤壁懷古
    ⑴念奴嬌: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黃州赤壁,一名「赤鼻磯」,在今湖北黃岡西。而三國古戰場的赤壁,文化界認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縣西北。⑵大江:指長江。⑶淘:衝洗,衝刷。⑷風流人物:指傑出的歷史名人。⑸故壘:過去遺留下來的營壘。
  • 莘睿恩朗讀古詩069---《念奴嬌赤壁懷古》
    此詞懷古抒情,寫自己消磨壯心殆盡,轉而以曠達之心關注歷史和人生。上闋以描寫赤壁磯風起浪湧的自然風景為主,意境開闊博大,感慨隱約深沉。起筆凌雲健舉,包舉有力。將浩蕩江流與千古人事並收筆下。  千古風流人物既被大浪淘盡,則一己之微豈不可悲?然而蘇軾卻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風流人物也難免如此,那麼一己之榮辱窮達復何足悲嘆!
  • 宋詞三百首|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