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通過多形式的朗讀,把握全詞主旨。
2.通過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者情感。
3.通過拓展比較閱讀,了解豪放詞風。
教學重難點:
朗讀技巧,作者情感
教學方法:朗讀法,自主學習法,討論交流法
教學設想:
1.在初讀中,熟悉全詞,把握詩詞主要內容。
2在精讀中,賞析精美詞句,分析周瑜形象。
3在品讀中,感受作者豁達超脫的情感態度。
教學步驟及設計:
一、導入環節
人的一生起起伏伏,坎坎坷坷,是非成敗轉頭空。無論是生活亦或是政治仕途,都可能遭遇困頓。當人生不盡如人意時應當怎樣面對?今天我們學習一首一代文豪蘇軾的詞,看看他是如何面對政治上的失意。
二、展示學習目標:
學生自讀學習目標
三、作者介紹
師:提到蘇軾,大家都不陌生。那誰來幫大家簡單回顧一下作者?
生:介紹蘇軾年代及主要成就
師: 嗯,老師再給你補充一下——其實除了詩詞,他在書法、繪畫、音樂等方面均有建樹。正如林語堂先生評價所說:他比中國其他詩人更具有多面性!
剛才XX同學談到了蘇軾的成就,那麼關於蘇軾的經歷,有沒有同學可以介紹一下?
生:談談自己對蘇軾的了解,比如烏臺詩案等
教師:正如你所說,蘇軾的一生都可以說是文壇得意,官場失意,我們今天要學的這首詞,正是他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之後所寫。
四、 初讀識詞
師傅:簡單的知人論世後,我們一起來初讀識詞。給同學們3分鐘,大家反覆自由朗讀全詞,讀的過程中注意讀準字音,讀請句讀,並思考上下闋主要寫了什麼?
師:剛才大家讀的都比較投入,現在誰來回答一下:本首詞的主要內容?
生:上闕主要寫了赤鼻磯的景色,下闕主要是抒情
(板書 寫景 懷古 抒情 )
師:好,那現在誰來為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初讀成果?
侯華富朗讀
師:誰來點評一下他的朗讀?
李懌卓:點評:字音、節奏、感情等角度
師:點評的比較到位,那你能不能再來示範一下。
李懌卓示範
師:效果確實更好一些,俗話說「詞讀百遍不嫌多,遍遍都有新收穫」。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在精讀、品讀中繼續學習!
五、精讀思考
師:請同學們再讀全詞,在讀的過程中思考這樣3個問題!PPT展示問題,倒計時設置3分鐘。
師: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一起分享成果,解答疑惑。
六:展示成果
師:我們來看第一個問題,誰來回答?
生:分析「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一句。因為在讀這一句的時候,會不自覺的有種豪邁的情懷。
師:你讀出了身臨其境的感覺。那麼你認為你體會到的這種境界是通過哪個字詞體現出來的?
生:大江
師:實際上大江就是哪裡?(長江)那作者為什麼不寫「長江東去,而寫大江東去呢?」
生:因為,長江就是感覺比較長,而大江,就讓人有種眼前場景很宏大的感覺。
師:非常好,你抓住了「大江東去」,所暗含的那種登高望遠、一覽無餘的意味。那你覺得這個「大」字應該怎麼讀?
生:應該重讀,然後聲音高一點
師:那請你試一試。
生: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師:真是盪氣迴腸!請坐,其他同學也試著再朗讀體會一下,注意讀出這種大視野、大格局!
學生讀、點幾個學生讀(王存瑞、黃迎新)
師:除了第一句,大家還喜歡哪一句?
生:我喜歡「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這一句。因為,這一句用了擬人和比喻的手法,把高聳的怪石、驚濤駭浪和岸邊的晶瑩浪花寫得非常形象。而且這是蘇軾以為的古赤壁戰場旁的景象,所以我讀的時候有種穿越時空,回到驚心動魄的古戰場的感覺。
師:能不能具體說一下,你是怎麼讀出的這種驚心動魄的感覺?
生:主要是通過「穿」、「拍」、「卷」三個字,這個「穿」讓我聯想到了戰場穿梭的羽箭,「拍」有種很有力的感覺,「卷」帶來一種狂風掃落葉,橫掃千軍的氣勢。
師:古人寫詩時講究「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我們平時賞詩的時候也要有這種錘字練字的意識。那你覺得這幾個字應該怎麼讀?
生:重讀
師:除了重讀,還有嗎?比如說語速上?
生:快一點
師:好,你來試一下
生: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師:真可謂慷慨激昂,好,同學們自己再讀此句,體會一下。
點學生讀
師:還有沒有同學想分享一下自己喜歡的句子?
生: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我覺得這一句在結構上特別巧妙,「江山如畫」好像把上闕所描述的景色到了一幅畫卷上了一樣。而「一時多少豪傑」很自然的引出了下闕的周瑜。
師:實際上你所說的就是結構作用中的承上啟下。 「江山如畫」一句收住了上闕的景,那我們找個字來形容上闕景物特點的話,哪個字比較合適?(板書壯景)
「一時多少豪傑」完成了從「千古風流人物」到「遙想公瑾當年」的一個自然過渡。
師:好,我們請東邊三排的同學齊讀一下上闕,注意運用剛才所學到的朗讀技巧。大江東去一二~
師:好,我們來看第二個問題,下闕中周瑜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誰來解答?
生:周瑜是一個年輕有為、人生得意的形象。從「小喬初嫁了」可以看出周瑜很年輕,「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可以看出他指揮赤壁之戰取得勝利,很有能力。
師:好,你眼中的周瑜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樣一種形象。還有沒有同學想補充?
生:我覺得周瑜是一個英俊瀟灑、談吐不凡的人。
教師:咱們說談吐不凡一般形容人比較有修養,而這個地方你強調的是他的運籌帷幄的能力,所以換一個什麼詞比較好?
生:從容不迫
師:其實這個地方我們用談笑自若、氣定神閒、胸有成竹都可以,好請坐。那麼我們看這裡,周瑜的形象是蘇軾親眼所見的嗎?(不是)
而是他怎麼樣寫的?(想像的)我們來看這樣兩則材料:
張睿萱讀一下
師:我們看這兩則材料——把成家十年的周瑜寫成是小喬初嫁,把諸葛亮的衣著打扮按到了周瑜身上,這些都和下闕中的「遙想」相呼應。所以咱們在讀這兩句的時候應該怎麼讀?應該重讀還是輕讀?快讀還是慢讀?應該是讀出一種江邊遙想,渺遠幽壙的感覺。
比如讀成「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羽扇綸巾,雄姿英發。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大家自己試著讀一讀體會一下。
師:好,我們看第三個問題,蘇軾想借周瑜表達什麼樣的情感?
生:我覺得蘇軾站在昔日的古戰場,描繪這樣一個人生贏家周瑜,主要是為了和自己形成對比,反襯自己當時不受重用,失意的處境。
師:你從哪裡讀出了周瑜和作者的這種對比聯繫?
生:「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這一句就是想像周瑜的英靈如果神佑此處,看到這麼落魄的我,會笑我。這種笑也有點自嘲的感覺。
師:我們看這張對比圖,實際上蘇軾把周瑜塑造的越完美,越凸顯了自己的窘迫。
七、品讀感悟
師:那麼此情此景,蘇軾有沒有因此變得落寞消沉?大家品讀最後一句,體會一下。
好,誰來談一下自己的感悟?
生:我覺得這種對比下,蘇軾肯定是比較消極的,心裡很有落差。
師:好,還有沒有其他意見?
生:我覺得這時候的蘇軾心裡肯定有消極的情緒,但是也包含著一種自我療愈之後的積極在裡面。因為他看到晝夜不停的大江,盈缺如常的月,應該會用是非成敗轉頭空,最終一切都會如夢消散來安慰自己。所以他才會灑酒以謝江月。而且晚年他總結自己的一生,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dan,一聲)州。」所以可以看出最後他有種釋懷之後的豪情。
師:你聯繫了蘇軾在《前赤壁賦》和他的整個人生來談這種從沉鬱到超脫的蛻變,非常好。那我們請西邊三排的同學齊讀一下下闕,注意把遙想的渺遠和人生如夢的豁達讀出來,遙想12
(板書 豪傑、豪情)
八、拓展延伸
師:這首詞被譽為豪放派代表作,通過分析詞中的壯景、豪傑、豪情,我們應該對這種詞風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來我們再拓展延伸一下,通過對比閱讀進一步體會一下豪放派的風格。
請同學們比較閱讀本詞與婉約派代表作雨霖鈴,然後同桌之間討論一下豪放派和婉約派的不同。
生:婉約派讀起來比較委婉細膩,豪放派讀起來比較有氣勢。
生:我覺得可以結合本課的所學的景、人、情三個角度分析,婉約派喜歡寫一些楊柳曉風這樣的秀麗的景物,豪放派則是描繪壯麗的景色。婉約派喜歡寫小兒女的悲歡柔情,豪放派則喜歡寫大英雄的壯志豪情!
師:你從景、人、情三個角度一語中的點出兩種風格的區別,特別到位!那我們就請兩位同學分別帶著這種理解讀一下這兩首詞。好先看婉約派這一首,誰來試一下?
女生:寒蟬悽切……
教師:恩,確實有南宋俞文豹所說的「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而歌的韻味,好請坐。誰來試一下豪放派這一首?
男生:大江東去……
教師:真有種關西大漢持銅琵琶,鐵卓板,高歌的感覺。聽罷直覺天風海雨撲面!太棒了,請坐!
九、總結本課
師:我們這節課主要是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三讀三問領略了東坡居士面對長江赤壁寫下的壯景豪情,最後我們再來齊讀全詞,在朗朗書聲中體會他橫放傑出、境界大開的豪邁和超脫!
學生齊讀
師:好,下課!同學們再見!
十、【板書設計】
寫景:壯景——豪
懷古:豪傑
抒情:豪情——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