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大數據等新技術助推 網際網路連接重心將從「人」轉向「物」

2021-01-13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大數據等新技術助推——網際網路連接從「人」轉向「物」

本報記者 王軼辰

當前,我國網際網路產業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活力和韌性,成為我國應對新挑戰、建設新經濟的重要力量。專家表示,未來在5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助推下,隨著網際網路滲透率進一步提升,網際網路連接的重心將從「人」轉向「物」。

過去一年,網際網路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姿態展現在我們面前。2020年8月,國家博物館收入三件特殊藏品:三行抗疫代碼。這也是國家博物館首次將代碼作為藏品收入館中,標誌著中國現代網際網路產業邁上了新臺階。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6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40億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7.0%。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暴發與蔓延,給全球經濟社會帶來巨大衝擊。網際網路在復工復產、經濟復甦、社會運轉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數字經濟成為對衝疫情影響、重塑經濟體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力量。

「2020年,我國全方位推動網際網路的創新發展。不斷加快網絡基礎設施建設,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副院長李欲曉表示,2020年我國網絡信息技術自主可控能力逐步增強,5G技術、作業系統等技術取得突破。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產業數位化和數字產業化規模不斷擴大,數字經濟的總量規模和增長速度位居世界前列。信息惠民數位化智能化不斷提升,網絡扶貧成效顯著,健康碼、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等政務服務助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性成果。

展望2021年,數位技術將繼續在抗擊疫情和經濟復甦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信息化研究所所長鄒瀟湘表示,在抗疫過程中,從精準高效地開展疫情的監測分析、病毒溯源、社區管理,到加快病毒檢測診斷、基因測序、疫苗新藥研發,再到防疫物資供需精準對接、高效生產、統籌調配以及回收管理,最後到加快企業復工復產、維持學校正常辦公及教學等各大場景,信息技術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

經過這次疫情,全社會進一步達成數位化共識,養成數位化的習慣,數位技術也日趨成為服務於整個社會的基礎設施。業內人士表示,可以預見,未來數位化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社會公共政策改變了原來逐級傳導下達的方式,可以通過數位化的方式、技術的支撐直達每一個社會要素。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加速演進,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方興未艾,網際網路迎來了更加強勁的發展動能和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數字經濟在供需對接、資源配置、產業升級等方面的巨大優勢,在未來5年裡一定會進一步疊現。」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說。

可以預見,在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超級計算、傳感網、腦科學等新理論新技術驅動下,人工智慧將呈現深度學習、跨界融合、人機協同、群智開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徵,科技將重構全球各行各業,並將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全球治理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認為,5G等新技術的應用和新商業模式的創新,將持續創造出多個百億級、千億級的新型消費。數字消費生態將跨界成長,一站式提供智慧家居、智慧出行、智慧學習、智慧娛樂、智慧健康健身等網絡和數字服務。依託產業網際網路,消費者、企業和各種生產要素彼此聯結,不斷挖掘用戶需求圖譜,同步迭代,實時互動,動態滿足用戶需求,前景十分廣闊。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網際網路不僅給信息技術產業帶來了強勁的發展動能,也會推動工業、農業以及政府的治理,智慧城市等方方面面的數位化轉型升級,從消費應用深化拓展到面向產業應用,促進數字經濟的發展。

「未來,網際網路將從面向人的連接,更多轉向面向物的連接,網際網路形成的新模式、新業態、新應用還會激發更多潛力。」鄔賀銓說。

相關焦點

  • 三維家4.0新技術重磅發布 大數據+人工智慧助推家居產業再升級
    三維家4.0新技術重磅發布 大數據+人工智慧助推家居產業再升級 2020年08月24日 11:02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8月21日,"蓋4無雙——
  • 百融雲創:大數據技術助推銀行數位化轉型
    當下,正進行著新一輪的產業革命和科技變革,現代科技成果如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正在蓬勃發展,它們與金融業務深度融合,改造或創新著金融產品、經營模式、業務流程等,使得金融領域一直保持著新鮮的血液和創新的活力。更重要的是,這些技術能夠促進金融機構走向數位化,緊跟時代潮流。  金融受行業特性影響,在大數據應用領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 大數據崗位炙手可熱,千鋒全力助推學員技術進階拿滿意 offer
    網際網路科技迅猛發展,正在深刻改變資訊時代的社會生活,隨著5G網絡的部署和物聯網等相關技術的逐漸成熟,大數據技術和應用將會持續爆發,必然引起大數據人才的大規模需求。千鋒作為引領行業的職業教育機構,打造了獨具特色的大數據課程體系,在滿足社會技術人才需求的同時幫助求職者抓住黃金擇業時機。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楊宗凱:利用技術賦能 助推教師發展 促進教育...
    利用技術賦能 助推教師發展 促進教育創新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 楊宗凱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隨著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興信息技術蓬勃發展,新技術正加快與教育教學融合的步伐,智能時代的教師教育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首先,智能技術可以賦能教師教學,智能教學系統通過提供更加個性化、定製化的學習方案,為學生提供更加耐心、更加準確、更加獨有的學習支持服務,長期困擾教育教學的規模化與個性化的矛盾將得以圓滿解決。
  • 如何面對「網際網路的下半場」?專家:中國飛機製造到了必須數位化階段
    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一級巡視員李穎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圍繞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和我國航空工業發展,分享了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和未來成為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航空工業數位化轉型的期待。李穎巡視員表示新時代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與應用任務仍然十分艱巨,航空工業發展任重道遠,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奮力開啟融合發展新徵程。
  • 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人工智慧論壇:AI開啟智能經濟新時代
    近年來,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興技術正在引領新一輪的科技革命,並逐漸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改善產業服務模式、促進技術創新的核心驅動力。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到,「要推動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明確了人工智慧的發展方向。
  • 將新技術、大數據與現代財稅更好地融合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志明,國信優易數據研究院院長車品覺,通過視頻方式參會。       論壇以「新技術、大數據與現代財稅」為主題,與會學者圍繞如何將新技術、大數據與現代財稅更好地融合,將之服務於金融,如何更有效地運用財政大數據,如何將人工智慧服務於金融普惠等問題展開深入研討。
  • 美亞柏科:聚焦「新基建」 用大數據中臺打好信息化新地基
    新華社旗下的《瞭望》雜誌在其《瞭望|「新基建」 帶來新機會》一文中認為:  「新基建」 則主要指以 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本質上是信息數位化的基礎設施……能支撐傳統產業向網絡化、數位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的信息基礎設施,包括新一輪的網絡建設,如光纖寬帶、窄帶物聯網等;數據信息相關服務,如大數據中心、雲計算中心以及信息和網絡的安全保障等,也必將成為我國
  • 鹽城智能製造如何注入新動能?聽聽網際網路大咖們怎麼說!
    位於鹽城市城南的江蘇省鹽南高新區,是全國第一個國家製造業大數據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製造化智能化如何升級發展?9月7日,來自全國各地製造業和創新企業掌門人、智能製造領域研究專家等200多位嘉賓齊集鹽城,圍繞智能製造的現狀、挑戰和未來,進行深入探討,探索如何推進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 中移網際網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莊仁峰:新連接、新應用 移動認證增值...
    原標題:中移網際網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莊仁峰:新連接、新應用移動認證增值服務帶來的新體驗日前,「新商業·新價值」2018中國企業網際網路春季峰會(第五屆崔牛會春季峰會)在北京成功舉辦。
  • 專家:「網際網路+光」前景無限
    中新網北京7月18日電 作為中國新常態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推動「網際網路+」已成為國家戰略,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上海交通大學光纖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千人計劃」國家特聘專家何祖源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要夯實網絡基礎設施,需抓住「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中心是「網際網路+」,兩個基本點是光傳感和光互連。
  • 滿幫集團張暉:藉助網際網路新興技術,助力建設「新通道」
    近日,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綜合實力排名前100家的企業名單發布,總部位於貴州貴陽的滿幫集團成功入選。  作為中國數字物流領域的「頭部企業」企業,滿幫集團藉助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改變了傳統物流行業「小、亂、散、差」的現狀。
  • 網際網路廣告邁向全連接
    以廣告主結構來看,一批以中小廣告主為主要拉動的廣告平臺受影響最大,華創證券發布的《2020年網際網路廣告行業展望》數據顯示,2020年Q1營收增速下滑達到 10%-20%。在這種大環境之下,各個平臺要如何繼續推動增長,成了一個非常值得考慮的問題。技術恐怕是渡過這次特殊時期的重要利器。
  • 靈魂、道德、善良和犧牲,這才是大連接時代最珍貴的
    靈魂、道德、善良和犧牲,這才是「大連接時代」中最珍貴的   創新、智能與變革。  隨著物聯網的發展,一個連接著「人-物-物-人」的萬物互聯時代即將來臨,人類和世界的連接不論從廣度還是深度,都將邁入新的時代。  我們把今天這個時代,叫做「大連接時代」。
  • 網際網路及相關服務行業TOC端飽和 轉向TOB端尋求市場機遇
    網際網路及相關服務行業TOC端飽和 轉向TOB端尋求市場機遇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 2020-09-25 17:11:04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革新和發展,網際網路與傳統產業跨界融合將更加廣泛、深刻。
  • 專家:技術待進步 社會包容度也是挑戰
    專家:技術待進步,社會包容度也是挑戰在基礎醫療和急症救治領域的應用前景可期當前,在不少醫療研發領域都能捕捉到AI(人工智慧)的身影,那麼,為什麼在醫療應用場景中,AI技術仍屬「稀罕物」?蘇州市醫療健康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負責人、研究員戴亞康在上述報告會上表示,醫療人工智慧「新藍海」的開拓,離不開需求牽引的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精準醫療」的落地離不開「精準研發」。
  • 和而泰智能董事長劉建偉:大數據打破行業邊界
    在第三屆iot大會上午的高峰論壇上,和而泰智能董事長劉建偉帶來了《大數據打破行業邊界 推動物聯網產業融合》的主題演講。 我們知道,從早期的文字到現在的網際網路再到新一代網際網路,信息交互方式的演進推動了人類社會的變革。劉總說:「現階段的物聯網以流量為中心,解決人與人的交流問題。下一代網際網路則以數據為中心,解決人與物、物與物的交流問題。商業模式也從流量到廣告轉變為從數據到服務。」
  • 新型量子數據機可連接量子網際網路
    中國航空報訊:量子物理學不僅在量子計算領域而且在量子網際網路方面都有望取得巨大進步,量子網際網路是將數據從一個地方傳輸到另一個地方的下一代框架。現在,科學家發明了適用於量子數據機技術,該技術可以充當網絡網關。
  • 「5G+工業網際網路」新徵程,朗坤蘇暢勇開拓
    朗坤智慧副總裁毛旭初受邀作《「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應用助力企業提升安全生產水平》主題分享,其指出:當下,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日新月異,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工業、製造業亟待深度融合,數位化轉型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持續深化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應用發展,需要以融合帶創新、以創新促轉型、以轉型助發展為其賦能。
  • 愛奇藝聯合長虹推出電視新物種,樂播投屏構建網際網路新基建
    近日,長虹攜手愛奇藝發布了智能電視界新物種——奇異果AI投屏電視,主動擁抱移動網際網路,將手機內容無縫連結至客廳大屏,並為手機-電視帶來了更多玩法。截至2019年底,中國智能電視保有量達2.7億臺,覆蓋2.1億戶家庭,用戶規模達6.3億人。然而,在光鮮的銷售數據背後,智能電視卻在逐漸遠離用戶。CSM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智能電視的日均開機時長可以達到164分鐘,但是到了2019年,這一數字下降為了117分鐘。